一、引言
元宇宙(Metaverse)作為一個與現實世界互聯互通、共同演化的虛擬世界,正成為技術革新的前沿。元宇宙利用區塊鏈、交互技術、數字李生、人工智能、網絡運算和物聯網等尖端技術,為用戶提供經濟、教育、文化等多個層面的互動體驗,為社會各個領域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在元宇宙技術推動下,教育教學領域將超越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實現創新和變革。元宇宙的各項關鍵技術可推動教學內容傳遞、互動方式和學習方式創新,有助于強化教師與學生在虛擬環境中的交流與合作,同時,讓學生通過沉浸式的探索和實踐,獲得更加豐富和深入的學習體驗。
二、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作為元宇宙技術架構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種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全新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所有實體身份的唯一性,保證信息的透明性和不變性,并能夠共享信息和做出一致決策。在元宇宙中,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夠確保用戶身份在虛擬和現實世界環境中的唯一性,還能實現兩個世界間數字資產的交換。
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教育和教學領域時,其潛在價值變得更加重要。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學生的學業記錄和證書的透明性和不變性,有效防止學歷偽造和欺詐。利用區塊鏈技術,教師還可以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表現,包括考試成績、項目參與情況,形成學生的學習檔案。這不僅有助于教師更準確地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況,還可以為教師進行教學評估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教師也可以將教學資料上傳到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透明度和可信度,還可以促進信息的共享和流通,為教育教學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三、計算機交互技術
計算機交互技術的核心在于通過計算機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進行無縫連接,從而實現人機交互。計算機交互技術主要包括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技術,這些技術正在引領教育和教學領域的創新變革。
增強現實(AR)技術將來自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進行集成,創造出一種新型、互補、重疊的體驗。增強現實技術將虛擬內容嵌入真實世界中,通過人類的感官感知,從而產生一種混合現實的感覺。將AR技術融人教育教學領域會給傳統教育帶來變化,它不僅能在虛擬世界直觀生動地呈現現實世界中的抽象學術概念,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復雜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創設交互式、沉浸式的學習場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模擬實驗來探索學習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虛擬現實(VR)技術能構建與現實世界相似或截然不同的虛擬世界。這項技術的發展受益于計算機軟硬件、傳感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同時,行為心理學方面突破性的研究也為VR提供的深刻的理論支持。VR技術的核心在于創造一個真實且具有沉浸感的環境。用戶通過佩戴VR眼鏡和使用特制的穿戴式感應設備,便可以體驗一個多感官的虛擬世界。在教育教學領域,教師可利用VR技術構造沉浸式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從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教師運用該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概念以直觀的方式呈現,演示復雜的科學過程,并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來深入學習。例如,教師可利用VR技術創建沉浸式的歷史課程學習環境,讓學生“親臨”歷史遺址和博物館,從而加深學生對學科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
混合現實(MR)技術是一種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相結合的技術。其通過實現真實世界與創造的虛擬對象相融合,構建一個物理存在與數字對象實時互動和共存的環境。將先進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于MR領域,并將MR攝像頭集成到可穿戴設備中,MR技術能夠精準識別并數字化用戶周圍的物體,使得現實世界的互動性與數字信息的豐富性無縫銜接。MR技術為遠程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從而可為教育領域帶來教學工具和方法的創新。例如,在編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MR技術創建一個虛擬的編程環境,讓學生通過可穿戴設備,直觀地看到編程界面和代碼并進行實際操作和練習。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對編程的理解更加深刻,還能實時觀察程序的運行效果,并進行代碼的調試。
將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技術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相結合,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每位學生的獨特需求和興趣,為其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同時,教師能夠利用相關技術深入追蹤和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對學生的異常學習行為進行實時干預,并為學生提供及時、有針對性的反饋與支持。這些技術不僅能夠重塑傳統教學模式,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教育事業的創新與發展。
四、數字李生
數字李生技術可在信息化平臺上模擬物理實體、過程或系統,其本質是物理系統在信息平臺上的數字克隆。這項技術是對現實世界中物理元素進行精確復制,它面向物體本身,強調物理的真實性,通過跟蹤或模擬現實世界的運作,來優化和重塑一個更加美好的物理世界。數字李生技術致力于優化現實世界的生產效率和用戶體驗。它的最終產物將是作為現實世界鏡像的“克隆宇宙”。盡管元宇宙以現實世界的物理元素為藍本,但它并不完全受限于現實。因此,元宇宙既包含現實世界的復制元素,也融人了虛擬世界的獨特成分。數字李生與元宇宙的關系深度融合。數字李生可以作為元宇宙模型的存儲和共享平臺,而虛擬現實技術則用于數字李生模型的交互和可視化。在教育和教學領域,數字李生技術的應用潛力巨大。例如,利用數字李生技術構建虛擬校園,新生可以通過虛擬校園探索和熟悉學校的設施、資源、布局,有助于其順利融入校園生活。虛擬校園還能為學生、教師和員工之間的遠程協作和互動提供支持,使他們能夠在共享的虛擬空間中聚集,參與小組項目、討論和進行其他學習活動。虛擬校園不僅能夠補充物理校園的功能,還能實現無縫過渡、協作學習和教學管理等目標。
五、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技術是構建虛擬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元宇宙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創建實時場景、制造智能化的虛擬人,以及定制虛擬人的個性。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不僅是元宇宙的中樞系統,也是智能平臺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可以解決兩大問題:一是為元宇宙應用程序提供人工智能核心支持,實現資源的集約化共享和復用;二是解決元宇宙海量數據的治理問題,可以面向場景進行數據的結構化處理、自動標注,實現模型訓練和推理
人工智能可為元宇宙系統提供安全穩定的技術支持以及內容創新支持,使虛擬世界能夠有效地與人實現互動。在教育和教學領域,AI技術主要有兩個方向的應用:一是創建適應教師和學生位置變化的虛擬場景,確保有效的教學互動。人工智能需要做出實時判斷,創建合適的教學場景;二是創造數字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以數字人的身份出現在虛擬場景中。人工智能可為每位數字人定制三維角色圖像,涵蓋角色特征、個性、環境等詳細信息。利用人工智能創造沉浸式、互動式和個性化的教育體驗,將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方式。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及其應用的持續深化,相信它將在元宇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教育的發展創新發揮更大的力量。
六、網絡及運算技術
網絡及運算技術是構建元宇宙基礎設施的基石,為元宇宙的實現提供關鍵技術支撐。網絡及運算技術賦予元宇宙高速通信、廣泛連接和共享資源等能力。在教育領域,通過實現高速的網絡連接、分布式計算和數據驅動,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能夠處理大量用戶、設備和數據的服務環境,有助于豐富教學資源。網絡及運算技術主要包括5G、6G、云計算、邊緣計算、互聯網等。
(一)5G和6G技術
5G和6G技術為元宇宙的構建提供強大的無線通信網絡支持,能夠提供高速度、低延遲、高可靠性的數據傳輸和巨大的網絡容量,以滿足元宇宙對沉浸式體驗、社交互動和數據同步等的核心需求。5G技術以其寬廣的帶寬、微秒級的延遲,以及海量設備的連接能力,為元宇宙的體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6G技術是在5G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它不僅可以提供超寬帶的通信能力,還通過更深層次的感知、更先進的智能AI和無處不在的算力,將通信技術推向新的高度。6G技術針對元宇宙的特定應用場景進行了定制優化,包括動態數字李生、遠程遙控、機器人和無人機群、生物傳感器,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
5G和6G技術的結合,將賦予元宇宙強大的連接性和計算能力,使其能夠承載龐大的用戶群體、連接數以億計的設備,并支持數據驅動的服務,構建一個真正互聯互通的虛擬環境,從而推動元宇宙向更加豐富、動態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二)云計算、邊緣云、互聯網
云計算、邊緣云、互聯網技術可以為元宇宙提供靈活、可擴展、高效的計算資源,這些技術支持元宇宙在大規模數據處理、復雜模擬、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功能,從而可以實現多用戶協作和內容創作。
云計算通過虛擬化、集中化和按需分配計算資源,為元宇宙提供強大的算力。它不僅支持高保真圖形渲染,還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虛擬數字化人和構建精確的數字李生模型。
邊緣云技術通過在數據源或用戶附近部署邊緣節點來提供計算資源。這種分布式的架構為元宇宙帶來了低延遲、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服務,滿足了元宇宙對實時互動性、沉浸式體驗,以及數據隱私保護的嚴格要求。
互聯網作為連接計算資源、數據資源和用戶資源的紐帶,為元宇宙提供海量的信息、內容、服務和社交互動,極大地豐富了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和用戶體驗,
綜合應用這些技術,元宇宙得以構建一個高度互聯、動態且個性化的虛擬世界,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和無限的可能性。
七、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通過遵循特定的通信協議,利用傳感器和信息傳輸設備,將各種物體無縫地連接到網絡中,物體間能夠進行信息傳輸和交換,實現智能識別、定位、追蹤和監控。物聯網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關鍵基礎設施支持。通過物聯網,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界限得以模糊,它支持人類跨越這兩者之間的界限,為元宇宙的構建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物聯網的集成性使得元宇宙能夠更加真實地模擬現實世界的物理特性和交互方式,從而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和沉浸式的體驗。
將物聯網技術融入教育生態系統,不僅能提高學校運營的效率,更能為師生創造更優質的教學體驗,推動教育事業的創新與發展。以智能校園為例,通過實時收集和分析校園環境數據,可以優化校園運營并實現對教學環境的智能感知和控制。物聯網技術必將成為未來教育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八、結束語
元宇宙技術為教育行業的創新與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技術創新推動教育創新,而教育創新反過來激勵技術進步,技術和教育形成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良性循環。利用元宇宙技術,教育行業能邁向一個更智能、更公平、更個性化的教學和學習新時代。創新融合不僅將重塑教育的面貌,還將為學習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確保他們能夠在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界中獲得成功。
作者單位:樊瀾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參考文獻
[1]孫凱,孫嘉齊.區塊鏈技術下的智慧CNAS認可檢測和校準實驗室建設[J].中國計量,2020,(02):45-47.
[2]張楠.元宇宙:引領未來的技術盛宴[J].軟件和集成電路,2022(05):26-29.
[3]賀曉光.人類和世界交互的又一次升級:元宇宙中的AI[J].中國電信業,2021,(12):77-80.
[4]王文喜,周芳,萬月亮,等.元宇宙技術綜述[J].工程科學學報,2022,44(04):74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