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幼兒數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具有抽象性、邏輯性,與幼兒的思維特點(直覺形象思維發達)不相適應。這給幼兒的數學學習帶來了諸多挑戰。這導致幼兒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針對這一現狀,教師必須尊重幼兒思維發展特點,利用適宜的方式將知識變得直觀化、簡單化。
二、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施數學教學活動的價值
首先,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具有傳統多媒體技術的展示功能,如形狀使用、文字插人、圖片展示等,還具有獨特的交互功能,諸如橡皮擦、觸屏、課堂活動等。這些功能的高度集成,使得教師在使用時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提高了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建構效率。
其次,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各種各樣的交互游戲,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點燃幼兒的興趣。幼兒通常會主動參與這些交互游戲,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實現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增強數學學習效果。
再次,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多種功能決定了其具有化抽象為直觀、化靜態為動態的作用。所以,應用其建構出的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契合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可以讓幼兒真正地獲得數學探究機會。例如,幼兒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沉浸到逼真的情境中,主動地遷移生活認知去分析、解決各種問題,從而輕松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此外,幼兒通過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數學軟件,可以直接觀察到數學現象,利用數一數、看一看等方式獲得數學結論,進而形成深刻而具體的數學認知。
三、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施數學教學活動的問題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將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實施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然而,受限于信息素養、教學能力,他們在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過程中往往會遭遇諸多問題,如:
(一)選用的交互功能缺乏針對性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起著輔助作用,理應為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服務。簡言之,教師需要根據數學內容主題、核心經驗、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從交互式電子白板中選取主要功能,繼而在課堂上進行靈活應用,創設出適宜的數學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讓幼兒在體驗過程中獲得良好發展。事與愿違,有些幼兒教師在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時,通常會忽視內容主題、核心經驗、教學目標,而只是隨心所欲地運用其交互功能。這種做法往往導致創設出的活動不盡如人意,甚至影響了數學教學效果。
(二)過度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
盡管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極強的應用價值。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毫無限度地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毫無限度地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情況下,重難點知識的講述時間會被壓縮,導致幼兒無法建構深刻的認知。同時,一些幼兒會將注意力過度集中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新奇功能上,而非數學知識本身,從而難以建立對數學知識深刻的理解。此外,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本就有限,在毫無限度地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諸多的技術性問題,導致數學教學活動無以為繼。
(三)幼兒缺少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機會
幼兒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本應擁有動手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機會,從而更深入地參與學習過程。然而,部分幼兒教師卻以幼兒信息素養不高為由,剝奪他們的動手操作的機會。這些教師更傾向于單向地引導幼兒觀看自己的操作過程、思索自己提出的問題。這種做法直接導致了數學教學活動缺乏應有的互動性,使得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學活動陷入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即雖然引入了先進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但教學方式卻仍然沿襲了傳統的灌輸式、單向式教學模式,未能充分發揮電子白板在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深化理解方面的作用。
四、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施數學教學活動的策略
(一)有針對性地選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
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課堂活動、畫筆、形狀、多媒體、班級優化大師、橡皮擦、拖曳等功能。面對五花八門的功能,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做出選擇。如此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充分地發揮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一般情況下,教師要以數學內容主題、核心經驗、教學目標為依據,有針對性地選擇主要的交互功能。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彰顯教學智慧,秉持有針對性原則和靈活性原則,靈活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主要交互功能創設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二)有度地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活動
在確定要應用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主要交互功能后,教師要以數學課堂為平臺,在秉持有度的原則下,在課堂導人、課堂講解和課堂練習環節靈活地進行應用,創設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給予幼兒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機會。
1.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導入環節,調動已有認知
導人環節是數學課堂的首要環節,重在調動幼兒的已有認知。在已有認知的作用下,幼兒會主動投身數學探究活動中,竭盡所能地進行意義建構。為實現課堂導人環節作用,教師要在尊重幼兒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善于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他們學過的內容。
例如,在學習“不同形狀的臉”之前,幼兒通過對比方臉、圓臉,認識了長方形、圓形。在這節課上,他們需要遷移已有認知,認識更多的形狀,諸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為了使他們順利地進行探究,教師可以在尊重他們已有認知的基礎上,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制作視頻。在視頻中,教師可以應用視頻打點功能重點標記出方臉公公、圓臉婆婆的畫面。在課堂導人環節,教師可以直接播放所錄制的視頻。此視頻很容易吸引幼兒的目光,使得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主動將視線鎖定在重點標記的畫面上,同時進行頭腦風暴——在腦海中浮現出長方形、圓形這兩個圖形。教師可以順勢發問:“方臉公公的臉像什么形狀?”“圓臉婆婆的臉像什么形狀?”當幼兒答出“長方形”和“圓形”時,這說明他們調動了已有認知。教師可以把握時機繼續播放視頻,將幼兒帶入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分家的場景中。在此場景中,他們會主動地將視線集中在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各自分得的物品上——三角鐵、相框等,積極探尋相應的形狀。這樣,幼兒順其自然地走進了數學課堂中,同時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有利于實現意義建構。
2.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講解環節,建構深刻認知
講解環節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環節,重在引導幼兒建構深刻認知。在此環節,教師除了動手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之外,還可以鼓勵幼兒自己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使幼兒直面直觀、動態的畫面。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運用觀察、對比、判斷、交流、總結等方式進行探究,一步步地得出數學結論,從而建構深刻的數學認知。通過體驗此過程,大部分幼兒還可以提高形象思維發展水平,發展數學探究能力。因此,教師要以重難點內容為著眼點,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講解環節。
例如,傳統教學實踐表明,幼兒在操作、觀察真實鐘表的過程中很容易陷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狀態中,混淆時針、分針、秒針及其運轉方向。所以,分辨時針、分針、秒針及其運轉方向是“認識鐘表”這節課的重點內容。為了使幼兒深刻地認知此內容,教師可以先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多媒體功能展示一個正在轉動的鐘表,讓幼兒通過觀看建構感性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回放和記錄功能,慢速地播放時針的轉動過程,并鼓勵幼兒動手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運用其繪畫功能來展現自己觀察到的軌跡。之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幼兒作品,當眾展示,同時鼓勵其他幼兒觀察、分析、判斷畫出的軌跡是否正確。在繪畫錯誤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再次播放時針的轉動過程,并將講臺讓給幼兒,鼓勵其化身為“小老師”,登臺描述時針的運動軌跡。教師可以適時給予點撥,幫助全體幼兒建構正確的認知。在大部分幼兒正確認知時針、分針、秒針及其運轉軌跡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繪畫功能進行繪畫。在他們繪畫時,教師可以走到他們的身邊,觀察他們畫出的作品,發現他們存在的認知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而幼兒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橡皮擦功能進行改正。如此,幼兒可以通過“觸摸”時間來建構深刻的認知,同時鍛煉信息技術操作技能、觀察能力等,有利于實現較為全面的發展。
3.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練習環節,提高認知水平
練習環節是幼兒應用學習成果的環節。通過體驗此環節,幼兒可以切實地查漏補缺,提高認知水平。傳統的數學練習以紙筆練習為主,形式單一、缺少趣味,很難實現應有價值,甚至會削弱幼兒的數學應用興趣,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針對此情況,教師要在尊重幼兒數學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靈活地將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練習環節,將傳統的紙筆練習轉變為趣味的游戲練習,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展示自我,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促使幼兒獲得進一步發展。
例如,在“走進動物園”這節課上,幼兒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輔助下發現了不同小動物的特點,并對其進行了分類,了解了一些分類標準、習得了分類方法、積累了分類經驗。教師可以在尊重幼兒學情的基礎上,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組織“飼養員請客”練習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功能創設出飼養員請客吃飯的場景,并鼓勵幼兒化身為飼養員,依據小動物的特點,為它們安排座位。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會興致高昂地開動腦筋,浮現出不同的分類標準,并細心地觀察不同的小動物,發現它們的特點,選定某種分類標準。在此基礎上,他們發揮信息素養作用,動手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利用畫筆、拖曳、橡皮擦等功能,將具有相同特點的小動物安排在一起。如,有的幼兒將麻雀、烏鴉、孔雀安排在一起,有的幼兒將小雞、小鴨、小鵝安排在一起,有的幼兒將大象、長頸鹿、駝鳥安排在一起。
在他們安排好座位后,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選人功能,隨機選擇幾名代表,鼓勵他們登臺展示自己安排的座位,并說明理由。實際上,說明理由的過程正是幼兒介紹動物特點的過程,也是描述分類標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其他幼兒認真傾聽、思考,發現存在的分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討論。如,一名幼兒代表將小雞、麻雀、小鴨放在一起,理由是它們體積小。有幼兒提出不同的看法:麻雀可以飛,但是小雞、小鴨不能飛,所以要將小雞、小鴨安排在一起,將麻雀和其他可以飛的動物安排在一起。教師則可以贊賞這兩名幼兒,并趁機說明分類標準具有多樣性,助力他們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高難度,增加一些小動物,鼓勵幼兒繼續安排座位。如此,大部分幼兒可以做到學以致用,進一步地提高已有認知,還可以順其自然地鍛煉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提高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邏輯性,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施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可以在轉變傳統的教師講、幼兒聽這一局面的基礎上,讓幼兒牢牢地將數學學習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此情形下,幼兒會興致勃勃地體驗不同的數學探究活動,竭盡所能地運用觀察、操作、比較、總結等方式進行探究,并主動地與同伴、教師、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互動,由淺人深地建構數學認知,同時增強數學探究興趣,鍛煉數學探究能力、思維能力、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有利于提高數學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大大地減輕教學負擔,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助力數學教學活動的研究,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真正地讓交互式電子白板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助力,推動數學教學活動提質增效。鑒于此,幼兒教師要把握教育信息化時機,將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實施數學教學活動的助力,始終依據具體的數學教學需要,選擇適宜的交互功能,繼而在數學課堂的不同環節進行應用,創設出精彩紛呈的教學活動,實現人機互動、師幼互動,增強數學教學活動實施效果。
作者單位:知毛吉甘肅省卓尼縣尼巴九年制學校
參考文獻
[1]陶靜.巧用電子白板,打造靈動幼兒數學課堂[J].智力,2023,(33):171-174.
[2]李晶晶.依托電子白板為幼兒數學教育賦能[J].試題與研究,2022.(32):150-152.
[3]下靜杰.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于中班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2.
[4]惠琳淇.信息交互式電子白板讓大班幼兒數學“活”起來[J].山西教育(幼教),2021,(07):74-75.
[5]陸彩萍.淺談利用電子白板讓幼兒園數學活動更靈動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21-22.
[6]魏玉萍.有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提高幼兒數學教學效率[J].甘肅教育,2020,(2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