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項自式學習的設計以解決現實問題為重點,要求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價值,以及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對此,教師應積極引人項目式學習,設計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一方面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推動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應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讓學生了解學習任務,明確學習目標,并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以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項目式學習內涵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建構性的學習方式,旨在通過真實情境中的問題驅動,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式學習的本質特征包括問題導向性、跨學科整合性、實踐性。項目式學習既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又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式,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添磚加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項目式學習不僅有效打破了學科壁壘,還可以拓寬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策略
(一)明確項目主題,實施目標導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明確項目主題和目標,是實施項目式學習活動的首要環節。其中,項目主題是項目式學習的核心,它決定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內容和方向。明確的項目主題通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真實問題緊密關聯,并引領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而項目目標注重指引學生學習和成長,促使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以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項目式學習中,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
以青島版五年級上冊“今天我當家——小數乘法”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圍繞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創新設計一個“做聰明的小小消費者”項目式學習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數感、運算能力等數學核心素養。
“小數乘法”課程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數的意義,感悟計數單位;能夠進行簡單的小數四則運算和混合運算,感悟運算的一致性,以發展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3。對此,教師應創新設計與學生日常消費場景密切關聯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小數解決實際問題,并說明運算過程。另外,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真實學情制訂不同難度的項自式學習目標,為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思路。在“小數乘法”的課程學習之前,多數學生已經熟練掌握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法等基礎知識,但是對整數乘法算理的理解并不深刻,對小數點的處理并不熟練。教師在制訂項目式學習目標時,需參照以上學情,通過設計真實的問題情境、驅動任務等方式,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乘法的算理、計算步驟等內容。
因此,根據“做聰明的小小消費者”項目主題、課程內容及學生學情,教師可以確定如下目標:
(1)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通過模擬購物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小數乘法的算理。
(2)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通過具體的計算練習和問題解決活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步驟和方法,特別是小數點的處理規則。
(3)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和數感:鼓勵學生運用小數乘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計算商品的總價、比較不同商品的價格等,從而培養他們的數感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術,搭建項目模型
在項目式學習中,現代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搭建項目模型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對此,教師需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實際學習需求,選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工具和資源,并圍繞課程內容、項目目標,引領學生構建具象、直觀的數學模型,如統計模型、幾何模型等,以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應用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在搭建項目模型的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興趣。
1.利用Excel搭建統計模型
在“做聰明的小小消費者”項目式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能夠理解數據的意義,知道如何對數據進行分類和計數,并能夠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數據的特征。并且,五年級小學生已經接觸條形統計圖、平均數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并能夠熟練繪制單式/復式條形統計圖,正確運用平均數代表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
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搭建數據模型。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向學生講述一段故事或播放提前錄制的視頻,創設一個在線購物的情境,如“小慧想要在網上購買一些學習用品和零食,請你幫助她比較不同商家的價格,做出最經濟的選擇”。接著,教師提供幾個模擬的在線購物平臺或商品列表,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并收集感興趣的商品價格、銷量等數據,并記錄下商品名稱、價格(包含整數和小數)、銷量等基本信息。同時,教師需簡要介紹Excel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操作,如打開軟件、創建新工作表、輸人數據等,并指導學生將收集到的商品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然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Excel的圖表功能,如條形統計圖,可視化展示本組錄入的商品數據,并使用AVERAGE函數計算商品的平均價格、計算某商品的總價(單價 × 數量)。
根據統計模型,各組學生需分別討論哪些商品更受歡迎、哪些商品的價格更合理,并結合生活經驗,共同分析如何運用小數乘法計算打折后的商品價格。在數據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并在小組內或全班范圍內分享。為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教師應適時提出實際問題,如:“小慧只有100元,她購買哪些商品最劃算?”,指導學生利用統計模型和小數乘法知識計算商品總價,得出最優購物方案。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通過對比直觀的統計圖表,能夠深人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并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積累數據分析技能,實現了數感、運算能力、建模意識等核心素養的提升。
2.利用幾何畫板搭建幾何模型
在“做聰明的小小消費者”項目式學習中,教師需為基礎牢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設計一系列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如繪制復雜的幾何圖案、設計商品宣傳海報等,并引導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復雜問題。
幾何畫板軟件提供了豐富的幾何圖形繪制和模型搭建功能,Canva軟件則提供了一個直觀易用的設計界面和豐富的設計元素,兩款軟件均能夠為學生的項目式學習提供助力。
對此,教師需創設一個“超市促銷”的實踐情境,指導學生根據感興趣的商品,自行分組設計一份商品宣傳海報。例如,A小組學生選擇一款汽水作為宣傳對象。首先,學生需構建一個能夠突出汽水特點的幾何模型。幾何畫板軟件提供了豐富的幾何圖形繪制工具,如線段、圓、多邊形等,以及強大的構造功能,如中點、交點、垂線等。學生可以先利用自由曲線工具,繪制出汽水瓶身的輪廓,再利用構造功能,添加一些裝飾性的幾何圖形,如波點圖案、線條紋理等,以增強海報的視覺效果。在搭建幾何模型之后,學生需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幾何畫板中的幾何模型導出為圖片格式,然后導人Canva軟件中。Canva軟件具備直觀易用的設計界面和豐富的設計元素,學生能夠選擇合適的字體和顏色,突出汽水的品牌名稱和促銷信息(從商品數據表格中獲取),再利用圖片庫添加背景圖片或圖案,以增強海報的吸引力和宣傳效果。通過幾何畫板搭建幾何模型,再利用Canva進行海報設計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圖形繪制能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這一項目實踐過程也要求學生將數學知識、藝術知識相結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復雜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在海報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注意汽水商品數據、標識名稱的準確性,并鼓勵A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展示項目成果,同時分享一些實踐經驗和收獲。商品宣傳海報的評判標準并不唯一,教師要鼓勵各小組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項目成果,并給予表現優異的學生/小組言語激勵、物質獎勵。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成果展示過程,更要引導其他小組學生參與點評。教師可以在班級內播放各小組動手實踐的剪影(圖片或短視頻),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下學生的項目學習過程和成果。
(三)實施多元評價,深化項目認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評價是項目式學習的關鍵環節。根據項自主題和目標,評價內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學生呈現的項目成果,還包括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的具體表現。對此,教師應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將評價貫穿項目式學習的各個環節,包括學生對項目主題和目標的理解情況、學生參與討論和思路分享的情況等。五年級小學生的項目式學習經驗仍然有限,教師需要實施多元化的評價策略,并綜合分析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情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做聰明的小小消費者”的項目式學習活動中,教師需重點關注學生是否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否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否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發展數感、運算能力等核心素養。教師可創新設計一系列項目活動,如數據統計活動、海報設計活動等,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然后結合評價內容、評價任務、評價標準等方面,實施多元化評價,以深化學生對本次項目式學習的認識和理解。
其一,評價內容應包括項目成果、學生表現和數學核心素養等方面。項自成果用于評價學生最終呈現的學習結果,如海報設計的創意性與美觀性、小數乘法應用的準確性等。學生表現,評價學生對項目主題和目標的理解情況、參與討論和思路分享的積極性、團隊協作能力等。數學核心素養,側重于評價學生是否通過項目式學習發展數感、運算能力,以及是否理解了小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其二,評價任務應貫穿數據統計活動、海報設計活動、小組討論與分享環節的全過程。教師通過設計數據統計任務,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運用小數乘法進行計算,并分析結果,以此評價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教師通過設計海報設計任務,評價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和對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理解。對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小數乘法應用于商品價格的計算,體現在海報中,以此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小組討論與分享環節中,教師需評價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項目式學習活動中的全部評價任務,評價主體并不局限于教師,每位學生均參與其中。因此,教師需引人同伴評價,以引導學生正視項目式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
其三,評價標準應包括準確性、創意與美觀性、參與度與合作性、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等多個方面。尤其在評價學生在小數乘法計算中的準確性時,評價結果應客觀反映他們對正確計算方法的實際掌握情況。此外,教師需綜合評估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情況,包括數感、運算能力、建模意識、應用意識等方面,并確保學生不僅掌握了數學知識,還能夠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項目式學習為打破學科壁壘、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教師需重視項目式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深入研讀項目式學習的內涵和特征,明確項目主題并實施目標導學,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指引。在項目實施階段,教師需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指導學生分組搭建項目模型,如數據統計模型、幾何模型等,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此外,教師還需重視評價環節,并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多元化評價,以深化學生對項自式學習的認識。
作者單位:朱建英 壽光市洛城街道留呂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李小國.新課標下小學數學項目式學習的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4,(28):159-161.
[2]董歡歡.項目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26):89-91.
[3]趙鵬慶.小學數學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22):137-139.
[4]楊子瑩.依托項目式學習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J].小學生(中旬刊),2024,(0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