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Anim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course
LIU Jingjing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yang 236ooo, China)
Abstract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the necesity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of AnimalAnatomyandPhysiologycourse wasanalyzed,andtheefectivereform strategies wereputforward.Intermsof necesity,ithelps tooptimizethepersonneltrainingsystem,improve teachers’teachingabilityandenhancestudents’ hands-on ability.Reform strategies inculdes expan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increasing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for frequent infectious diseases such as pig blueeardisease and birdflu,optimizingthe mouse anatomy experiment process, so thatit isnotonlyin linewith the profesional frontier,butalso closelycombining with theneedsofenterprises; strengthening visual teaching,mak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dairy cow digestive system,sothat students can intuitivelyunderstand its digestiveprocess;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inviting well-known entrepreneurs and engineering to theschool to make specialreports,and 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local animal husbandrycompanies;buildinganonline learning platform,making fulluseof the multimediaresources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and adoptingonline exercises and examination systems to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and colabo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students’mastery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and practical operationability.Meanwhile,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has also been improved,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has been improved.
Keywords Anim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animal anatomy; cow digestive system; mouse experiment
畜禽解剖生理是畜牧獸醫專業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基礎課,通過實踐教學,傳授畜禽解剖與生理知識,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實現理論與實際應用的有機融合,培養其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隨著畜牧獸醫行業的快速發展,該課程當前的實踐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亟待更新,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增強其實踐能力,進一步滿足企業實際用人需求。邱建華等分析認為,該課程常規模式下,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行為能力有待增強。符小琴等2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提出合理使用教材、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實訓能力等措施,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能培養,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黎標3對該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進行研究,提出優化教學理念、完善教學環境、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評價等措施,不斷優化和探索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有效應用,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黨鵬舉等4在實訓教學中引入虛擬仿真技術,在明確教學目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團隊協作能力、提高操作熟練度等方面均得到了較高的教學滿意度評價。梁靜等5“以生為本”,整合教學內容,按不同教學目標層次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畜牧業生產實踐中相關問題的能力。
本文對畜禽解剖生理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提出拓展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深化校企協作、構建網絡學習平臺等教學改革措施,以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1畜禽解剖生理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畜牧獸醫產業的迅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學校與企業合作,將新的行業技術和設備引進課堂,既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又可增強其社會競爭力與適應性。同時,有助于學校及時掌握行業對人才的要求,進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
開展該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有助于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增強學生動手能力。一方面,有助于激勵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引入實驗設計環節,引導學生動手設計并完成實驗,以增強其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采用項目式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對實驗內容進行優化,增加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創新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實驗現象觀察,對動物的解剖生理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實現理論與實際應用的有機融合,增強其動手能力。同時,引進先進的試驗儀器與技術,讓學生了解其生產工藝,既能加深其對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以直觀、生動的形式提高其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提升實際操作能力與科學素養水平7]。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有助于熟悉行業實際運作流程,提升團隊合作、溝通能力等職業素養,促使其更快適應工作崗位。
2畜禽解剖生理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2.1拓展教學內容
隨著畜牧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病害出現,迫切需要一批熟練掌握動物解剖生理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專業人才。為此,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使其既與專業前沿接軌,又密切結合企業需要,培養具有較強理論功底、迅速適應市場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例如,針對豬藍耳病、禽流感等傳染病,在畜牧類專業教學中增加對此類傳染性疾病解剖特點的觀測實驗[3],讓學生了解該病的臨床癥狀,深入病理學層次開展實際解剖實驗,直觀了解疾病對家畜生理結構所產生的特殊影響,增強學生的防病意識和動手能力。針對禽流感病毒,讓學生通過觀察腸道、呼吸道等器官掌握病理知識,加深對疾病多系統侵襲的理解8。在此過程中,學生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質,并從解剖的角度分析、判定疾病,提高了其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其今后從事預防與治療畜禽疾病等崗位打下科學基礎。以小鼠解剖學實驗為例,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對小鼠的生物學特征、解剖注意事項以及實驗操作規范等進行詳細說明,以保證學生能安全、準確完成解剖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先觀察老鼠的外形,對動物身體各個部分的構造與作用形成基礎認識,隨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解剖,以了解哺乳類動物的構造,掌握其解剖構造、操作方法、注意事項。這對學生掌握畜禽解剖的理論知識、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2 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畜禽解剖生理包含的解剖構造與生理機能相對復雜,初學者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可采用實物、模型、圖片等可視化的教學方法,開展視覺化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例如,在教學奶牛消化系統知識點時,牛特有的“四室型”胃部結構對部分學生來說可能較為抽象難懂,而常規教學模式多停留在文字敘述和平面圖形展示上,學生較難對其形成直觀、立體的認識。為此,制作了奶牛消化系統的三維模型,便于學生觸摸、自由轉動,讓其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牛胃部不同胃室的具體特征,也可模擬胃部消化的全過程;在此基礎上,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三維動畫,展現食物從人口經過復雜的消化途徑到達胃部的完整過程。這種直觀、互動式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既能更好地理解奶牛的消化系統,又能加深對奶牛的生理功能相關知識的掌握,為其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8]。
此外,運用啟發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例如,在介紹家畜血液循環系統等知識時,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如“牛為何有四室型胃\"\"血液是怎樣在心、脈中流通的\"),引導學生思考;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驗示范、多媒體演示等方法,逐步闡明心肌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其血流動力學機制。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其對知識點的理解。
2.3 深化校企協作
通過與企業密切合作,使教學和生產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校企合作既為學生創造了實際的生產環境和實習機會,也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工作,有助于培養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一方面,邀請知名企業家、工程師到學校進行教學或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激發其對畜牧科學的濃厚興趣,開闊專業眼界。另一方面,與地方畜牧業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去實習。學生不僅能在實踐中學習畜禽生產工藝及工業標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自身專業素質,還能與專業人士相互溝通、學習,培養其溝通交流、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
2.4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在信息化背景下,可將網絡學習平臺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開展該課程實驗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提供的大量教學視頻、圖片、動畫、PPT等多媒體資源,其既包含了課程理論知識點,又擴充了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及個人興趣,挑選適合的學習資料。同時,采用基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在線練習及考試系統,便于師生即時交流互動,幫助學生自我檢驗、獲得反饋信息,并分享學習體會。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動力,更能增進師生間的互動與協作。
3畜禽解剖生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成效
自2020年始,在動物科學專業一年級的2個班級中開展畜禽解剖生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通過不斷調整,新實踐教學策略已投人使用。教學結果表明,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實驗成功率達 95% ,部分學生在畢業設計中表現優異,課題立意與生產實踐相結合、設計思路新穎、實驗過程順暢、結果具有實踐意義;同時該課程理論成績優秀率達 90% 。2024年,向班級學生發放調查問卷,結果表明,學生對最新畜禽解剖生理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式的滿意率分別為 95.1% 和94.6% ,與2021年的 70.8% 和 72.5% 相比有顯著提升。
綜上,本文對畜禽解剖生理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如有助于優化人才培養體系,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提出拓展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深化校企協作、構建網絡學習平臺等教學改革措施,以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今后,教研團隊將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對實踐教學方式進行探索,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促進畜牧獸醫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建華,蔡玉梅,楊萍萍,等.在新農科建設背景下動物解剖學教學改革實踐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J].黑龍江動物繁殖,2022,30(5):51-55.
[2]符小琴,滕召輝,莫發貴,等.中職畜禽解剖生理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當代畜牧,2024(6):70-72.
[3]黎標.《畜禽解剖生理》理實一體化教學探討[J].現代畜牧科技,2023(11):147-149.
[4]黨鵬舉,何建文,金麗娜,等.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畜牧獸醫專業實訓教學效果研究:以《畜禽繁殖》課程教學為例[J].甘肅畜牧獸醫,2024,54(2):8-13.
[5]梁靜,馮平,敬曉棋.OBE模式下“家畜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4(10):133-136.
[6]陸金生.核心素養引領下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畜禽解剖生理》為例[J]農家參謀,2020(9):296-297.
[7]梁春鳳.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改革遇到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2023(8):168-170.
[8]段慧然.中職《畜禽解剖生理》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索[J].今日畜牧獸醫,2022,38(3):109-110.
(責任編輯: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