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破產程序中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地位及流轉規則研究

2025-05-22 00:00:00謝孟祥
理論月刊 2025年4期
關鍵詞:企業

[DOI編號]10.14180/j.cnki.1004-0544.2025.04.014

[中圖分類號]D922.6;D9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25)04-0128-09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強省項目“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建設研究”(2025JYQS1296);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點資助課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雙向銜接制度研究”(GFZDKT2024B17-1)。

作者簡介:謝孟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博士,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法學院講師。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以法治化手段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也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貢獻力量,圍繞碳排放配額、國家核證減排量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目的是以產權化的方式將減排產生的財產性權益在排放單位間重新分配,激勵排放單位減排,清理無力承擔減排義務的排放單位。因此,碳排放交易存在于碳排放交易市場,也出現在破產財產的處置環節。回顧碳排放交易的研究,學界從立法、執法、司法環節研究碳排放交易,以權利主體、權利屬性、交易場景、交易風險為紐帶構建碳排放交易市場制度,卻忽視了企業破產這一碳排放交易場景,未結合該場景的特殊性厘定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屬性及流轉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以下簡稱\"《企業破產法》”)實施中出現的各類環境問題①要求在《企業破產法》的解釋適用中融入更多的環境保護元素,針對碳排放配額這種新出現的破產財產,明確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地位與流轉規則。

一、有關碳排放配額的立法演進

環境容量是人類永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生存的載體。隨著人類向大氣環境排碳誘發的環境問題日趨凸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階段宣布,中國將爭取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達到最高峰,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通過碳排放交易市場治理碳排放的努力可追溯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7年發布的《關于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權有關工作的通知》。2011年,中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深圳、廣東和湖北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項目。此后,為夯實“雙碳”目標的實現路徑,在《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價值指引下,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環境部及各試點城市頒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等規范性法律文件,至此中國碳排放交易的立法工作初見成效。

在政策的推動下,全國碳排放交易呈現出“熱”的特征?。然而,碳排放交易“熱”的背后,卻隱藏著碳排放配額內涵外延不清、同相關概念關系不明的理論困境,使交易主體面臨交易標的不夠明確的交易風險。目前實定法未明確碳排放配額與碳排放權、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關系,也未根據不同的交易場景確定流轉規則,這些立法漏洞將衍生出碳排放配額在破產程序中如何流轉的爭議。因此,明確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屬性及不同場景下的流轉規則,才能形成制度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具言之,碳排放配額是指根據大氣環境容量,向大氣環境中排放一定量溫室氣體的權利,在實定法中碳排放配額與碳排放權的內在邏輯卻不甚清晰,甚至出現前后矛盾的現象。例如《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第四章第十五條規定“本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國家和本市核證自愿減排量··.…”,碳排放權應涵蓋“碳排放配額、國家和本市核證自愿減排量”。該辦法第七章第三十三條第三款卻將碳排放權限定為“分配給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配額”。前后兩條款在碳排放權內涵外延的規定上顯然存在邏輯錯誤,存在類似問題的還有《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第二十條和第三十五條。因此,討論破產程序中碳排放配額的流轉規則,需要回答如下問題:一是作為交易標的的碳排放配額具有哪些法律屬性,這些屬性對于破產程序中碳排放配額的流轉有何影響。二是碳排放配額在破產程序中的法律地位,碳排放配額與破產標準、破產財產處置的關系等。

二、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屬性

碳排放配額作為碳排放權的權利憑證,理論層面對其法律屬性定義不夠明確,現行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對其定位亦不夠明確。如北京市與重慶市規范性法律文件中的邏輯錯誤,又如北京市與廣東省的規范性文件將碳排放配額定義為支撐碳排放權的技術性概念,而非需要法律詮釋的法律概念。因此,構建碳排放配額在破產程序中的流轉規則,應理清碳排放配額法律屬性的理論爭議,歸納理論對碳排放配額流轉的影響。

(一)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屬性梳理

學界關于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屬性有如下代表觀點:一是準物權說與用益物權說。該學說基于碳排放配額的公法屬性否定碳排放配額是民法層面純粹的“物”。在延緩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因大氣環境容量的稀缺性,實踐中產生了利用碳排放配額產權化大氣環境容量的必要性。該學說將碳排放配額定義為與“物”相關的權利,又根據碳排放配額的細分類別進一步分為用益物權說和準物權說。用益物權說認為碳排放配額因大氣環境容量稀缺性具有“物”的屬性,由于碳排放配額的設置目的是有效使用這種“物”,而非占有,故碳排放配額屬于用益物權。準物權說認為碳排放配額不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物權性質,但并不妨礙其適用物權理論、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處置。正如準物權中的水權、礦產權、狩獵權、漁業權,碳排放配額指向的大氣環境容量同水資源、礦產資源、動物資源、漁業資源具有相同的特性,使用強度需要受到限制,否則將被用盡或者滅絕。為防止大氣環境容量淪為“公地”,加之人民法院已在強制執行程序嘗試將碳排放配額作為被執行人財產,這給了通過碳排放配額為大氣環境容量定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是行政規制權說。該學說認為碳排放配額來源于國家所有和管理生態環境的行為,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管控重點排放單位的手段,是披著權利外衣的公法義務。具言之,沒有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制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行為、人為形成碳排放配額市場,重點排放單位無須取得、清繳碳排放配額。因此,碳排放配額是取得、交易、清繳帶有明顯的公權力特征的財產。

三是環境權說。環境權是保護適宜人類生存發展自然環境的人類權利。從目的價值審視環境權和碳排放配額,二者的目的價值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相同的目的價值決定碳排放配額本質上屬于環境權在大氣環境容量上的投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踐多以部門法的形式確認法律主體的權利義務,分類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然而,對于大氣環境容量的保護不應是孤立的,現有保護方式的局限要求我們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樹立生態利益優先的意識,以整體主義思維超越部門法的范疇保護大氣環境容量。

四是債權說。該學說認為碳排放配額屬于債權。重點排放單位與作為自然資源的所有者、管理者的國家簽署行政合同,合同以國家特許方式讓渡大氣環境容量的使用權,準許重點排放單位付費使用。該學說認為碳排放配額的客體是大氣環境容量,離開大氣環境容量則無所依附,不能成為《民法典》中獨立的“物”,故無法進入物權體系。為回應客觀存在的碳排放交易需求,民法體系須以債權方式容納碳排放配額,確認碳排放配額的財產屬性

參見葉勇飛:《論碳排放權之用益物權屬性》,《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葉勇飛:《“雙碳”目標下碳排放權的法律屬性探析》,《環境保護》2023年增刊第2期。 參見張乃根:《美國—精練與常規汽油標準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頁。 參見王明遠:《論碳排放權的準物權和發展權屬性》,《中國法學》2010年第6期。 參見張輝、馮子航:《碳交易制度中碳排放權的行政管控性》,《環境保護》2021年第16期。 參見胡靜、董宜君:《刺破碳排放權的面紗:一個碳排放配額所有權的解釋進路》,《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網絡首發時間2024年11月20日。 參見王國飛、金明浩:《控排企業碳排放權:屬性新釋與保障制度構建》,《理論月刊》2021年第12期。 參見于文軒、孫昭宇:《環境法律體系化視角下的氣候法治進路》,《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4期。 參見張輝、馮子航:《碳交易制度中碳排放權的行政管控性》,《環境保護》2021年第16期。 參見胡靜、董宜君:《刺破碳排放權的面紗:一個碳排放配額所有權的解釋進路》,《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網絡首發時間2024年11月20日。 參見王國飛、金明浩:《控排企業碳排放權:屬性新釋與保障制度構建》,《理論月刊》2021年第12期。

五是新財產權說。該學說以批駁排污權物權化為邏輯起點,認為排污權物權化無必要且不可行。母權應先于子權存在,依此邏輯國家對大氣環境容量的所有權應先于碳排放配額產生,而碳排放配額的立法實踐卻正好相反,這顛覆了物權的邏輯鏈條。從目的價值審視,大氣環境容量所有權的存在價值是證成碳排放配額的合理性,這勢必虛化大氣環境容量所有權的價值。加之,二氧化碳是否為大氣污染物亦有爭論。該學說認為,應認識到上述大陸法系絕對所有權概念的局限性,借鑒英美法系中的財產權制度。

(二)碳排放配額法律屬性對破產程序的影響

一是按照準物權說、用益物權說、債權說和新財產說,碳排放配額是可供交易且可以重復取得的財產。實定法規定了重點排放單位依法獲取、使用、清繳碳排放配額的方式,清繳周期內碳排放配額可以用盡,卻不滅失,即重點排放單位用盡該清繳周期的碳排放配額,不喪失繼續取得碳排放配額的資格,該單位仍能從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獲取下一清繳周期的碳排放配額。從司法實踐來看,重點排放單位所有的碳排放配額不足以清繳該清繳周期的碳排放時,可以通過合同取得碳排放配額,如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分別在一、二審確認了《重慶方州西某水泥有限公司2019碳排放履約合同》的法律效力,承認了重點排放單位取得碳排放配額的合法性。

二是按照環境權說,碳排放配額是一種貫徹以人為本與生態利益優先理念的財產。資源的稀缺是環境權產生的根源,碳排放配額是在大氣環境容量稀缺背景下由環境權派生出的子權利,是回應大氣環境容量稀缺性的制度安排。將稀缺的大氣環境容量產權化,放在碳排放市場交易可以有效對沖大氣環境容量使用中的“公地悲劇”風險。同時,碳排放配額屬于環境權的重要部分,其法律屬性就應是一種集體人權,以保護人類生存權與發展權為主要目標,故定性碳排放配額與制定流轉規則應堅持以人為本和生態利益優先的價值取向。

三是按照行政規制權說,碳排放配額是一種取得、流轉受限的“附期限”財產。碳排放配額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管控重點排放單位的手段,是披著權利外衣的公法義務。同時,碳排放配額是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重點排放單位的授權,是重點排放單位在清繳周期內向大氣環境中排放碳的權利基礎。結合碳排放配額的交易實踐,重點排放單位可通過改進技術和生產工藝,降低清繳周期內的碳排放,并將多余的碳排放配額投放市場。換言之,碳排放配額并非一種純粹義務,而是根據重點排放單位履行義務的狀況,內容發生相應變化的權利。

三、破產財產的認定標準與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定位

(一)《企業破產法》及其司法解釋對破產財產的釋義

破產程序是集中識別破產財產、清償債務的特殊階段,正確識別破產財產直接影響著債務人、債權人、職工等法律主體的利益。《企業破產法》并未直接規定破產財產的規范含義,而是以債務人財產間接明確了破產財產的內涵和外延。破產財產的釋義在學界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破產財產又稱為“破產財團”,和《企業破產法》中的“債務人財產\"同義①,指破產宣告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lt;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gt;若干問題的規定(二)》,債務人財產被定義為貨幣、實物及(可變現)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用益物權等財產和財產權益,類型由財產延展為財產或財產權益。從該司法解釋中債務人財產類型的變化,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在財產類型更為多元的背景下延展債務人財產(破產財產)范圍的立法旨意。

結合《企業破產法》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破產財產包含傳統的財產和財產權益兩個部分,包括物權、債權、證券權利、知識產權、企業享有的股東出資繳納請求權等,債務人尚未取得所有權或歸屬國家且無法交易的財產不在破產財產之列。結合《企業破產法》及其司法解釋給出的規范含義和列出的例子,破產財產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可交易性和可變現性,從破產程序公平清償債務的目的價值來看,破產財產應當是可以交易或可以變現的。二是債務人所有,而不是基于倉儲、保管、承攬、代銷、借用、寄存、租賃等合同或者其他法律關系占有、使用的他人財產。

當然,破產財產還要排除否定性條件:一是不存在不當轉移,二是不存在個別清償。碳排放配額這類附帶義務的“規制性財產\"能否識別為破產財產,尚無規范性法律文件或司法實踐予以答復。應從集中公平清償債務、保護環境及維護各方利益的目的價值出發,擴大解釋破產財產,使其覆蓋新出現的財產權益。這既有效回應了破產程序中流轉碳排放配額的現實需求,又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延展債務人財產的立法旨意。

(二)碳排放配額認定為破產財產的可行性分析結合《企業破產法》及其司法解釋歸納的破產財產的特征,筆者認為碳排放配額屬于破產程序中的破產財產。第一,碳排放配額是破產財產,而非碳排放權。從碳排放配額與碳排放權的關系分析,碳排放配額更適合作為破產程序中被處置的破產財產。對比國內各層級的實定法,碳排放權與碳排放配額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將碳排放權定位于碳排放配額的下位概念,即碳排放權是分配給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時間內的碳排放配額。該定義把碳排放權等同于特定主體在一定期間內的碳排放配額。按照亞里士多德概念的解構方法,碳排放權屬于碳排放配額的下位概念。二是將碳排放權定位于碳排放配額的上位概念,即“碳排放權交易的產品包括碳排放配額、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以及本省鼓勵探索創新的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產品”。該定義將碳排放配額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視為碳排放權的具體表現形式。三是定義時回避碳排放權與碳排放配額的關系,或使用碳排放配額替代碳排放權。如將碳排放配額定義為“政府分配給企業用于生產、經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量化指標\",該定義突破了碳排放配額權利主體的限制,將碳排放配額的權利主體延展至國內企業,而不限于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高于一定水平的企業;還突破了行使期限方面的限制,不再將碳排放配額限制在清繳周期內。上述立法沖突,暗示了碳排放權在實定法中的規范含義并不清晰,將其作為破產財產既不利于整合全國碳排放市場,又不利于在破產程序中正確識別破產財產。相比之下,碳排放配額的權利主體是重點排放單位,權利內容是該單位在清繳周期內可排的碳,既能具化碳排放交易的標的物,又能通過產權化內化破產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因此,碳排放配額是一種權利主體更加具體、權利內容更加明確、流轉方式更加通暢的概念,更適宜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的破產財產,而非碳排放權。

第二,所有碳排放配額的重點排放單位屬于《企業破產法》規制的破產主體。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授權,重點排放單位分為國家級重點排放單位和省級重點排放單位,國家級重點排放單位是電力、石油、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八大行業中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單位,省級重點排放單位的規定則不盡相同:一是企業是重點排放單位的主要構成。廣東省碳排放管控對象是年排放二氧化碳1萬噸以上的工業行業企業。北京市管控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0.5萬噸且屬于控排行業的排放單位。二是碳排放強度是重點排放單位的認定指標。重慶市將碳排放管控對象由年碳排放量達到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工礦企業調整為1.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0.5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重點排放單位的數量由152家增至308家?。湖北省將碳排放管控對象由年綜合能源消費量6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調整為2019—2022年任一年綜合能耗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工業企業。上海市碳排放管控范圍包括191家試點企業,來自鋼鐵、化工、電力等工業行業,以及賓館、商場、港口、機場、航空等非工業行業。結合國家與試點城市的規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是碳排放的規制重點,這與《企業破產法》清理資不抵債的企業不謀而合。從湖北省、重慶市下調重點排放單位的認定指標可知,碳排放管控范圍將覆蓋更多行業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的企業,企業破產將與重點排放單位產生更多交集,碳排放配額將成為更為常見的破產財產。

第三,碳排放配額的內容不影響將碳排放配額作為破產財產處置。碳排放配額是重點排放單位在清繳周期內被充許使用大氣環境容量的權利,屬于特殊的用益物權。碳排放配額與傳統用益物權相比,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權利基礎和使用方式上。一是碳排放配額指向的大氣環境容量難以劃歸傳統的動產或不動產。二是重點排放單位對大氣環境容量的使用方式是排放溫室氣體,這種使用方式不能直接測量,其準確計算有賴于可靠的檢測數據以及科學嚴謹的計算模型,即方法學體系。雖然碳排放配額具有權利基礎和使用方式的特殊性,但其作為用益物權的排他性、可支配性、可處置性等物權特征,保證了碳排放配額變現的可能性。

第四,碳排放配額的取得方式不影響碳排放配額作為破產財產處置。碳排放配額是重點排放單位在正常運行期間原始取得或繼受取得的無形資產。根據各地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多以無償方式向納人碳排放配額管理的控排企業簽發碳排放配額,如湖北省2023年度分配方案,碳排放配額分為年度初始碳排放配額、預留配額和新增預留配額,其中年度初始配額根據企業2022年度實際情況核定應分配額,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過注明登記系統發放給企業。這些碳排放配額完成登記系統發放和轉移登記,重點排放單位即獲得了使用、處置碳排放配額的權利,重點排放單位取得碳排放配額的登記程序只會影響取得碳排放配額的時間點,而不影響碳排放配額作為破產財產的法律屬性。

第五,碳排放配額的公法屬性不排斥碳排放配額作為破產財產處置。碳排放配額是重點排放單位在國家許可的范圍內使用、收益、處置國家大氣環境容量的權利,同其他民事權利相比,是具有很強的公法特性的財產權益。這主要體現為:一是權利與義務的復合屬性。對于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配額是義務,重點排放單位需要承擔超標排放的不利后果。同時,碳排放配額亦是權利,重點排放單位可以采用控排技術將盈余的碳排放配額轉化為收益,也可以根據控排行業的比較優勢,通過支付對價將控排義務轉移給區域內的其他重點排放單位或享有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單位和個人。因此,碳排放配額的價值并非單方面“饋贈”,而是通過賦權要求重點排放單位履行減排義務的制度設計,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排放單位情況等因素設定并分配,轉移與抵扣受地域、期間、抵扣比例限制的附帶義務的權利。二是取得、流轉碳排放配額需要政府的許可。重點排放單位是碳排放量受到管制的單位,承擔依法排放、采用要式方式交易的義務。碳排放配額雖具有上述公法屬性,卻不排斥交易過程中得到的私法保護,更不妨礙其作為破產財產的可交易性,也不妨礙在破產程序內交易、抵押、擔保等。

(三)碳排放配額在破產程序中流轉的優勢分析

企業是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重點排放單位的責任主體之一。以碳排放配額為抓手,在破產程序引人環境要素,既能解決破產程序中如何識別碳排放配額的實踐難題,又有助于激活《企業破產法》調整環境保護的功能。將碳排放配額作為破產財產(債務人財產)有如下三個優勢:一是《企業破產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法》”)具有類似的工具價值,將碳排放配額置于破產程序有助于激活《企業破產法》的環境保護功能。《企業破產法》清理資不抵債的企業,有時也會涉及環境保護領域、清理“僵尸企業\"。企業的經濟信用是債權人對企業的授信,基于授信形成的法律關系構成債權人在企業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或者資不抵債時申請其破產的請求權基礎。同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企業依法使用環境要素的授信構成其規范企業環境失信的法理基礎,如《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一百二十條授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范企業重大環境失信行為,依法停業關閉存在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生產進口、銷售及使用落后設備或工藝,未依法建設環境保護配套設施情形的企業。二是企業破產和環境保護遵循相同的原則,有助于提升《企業破產法》應對環境風險的效能。企業破產遵循盡早處理的原則,即瀕臨破產的企業,破產程序越早介人,越有助于救濟債務人、債權人、職工、當地人民政府的權益。環境保護也確立了相似的預防原則,希望將環境污染防患于未然。因此,企業環境信用的規制方式可以參照企業經濟信用的規制。三是可填補純財產性破產標準只能衡量企業的經濟價值、無法衡量企業環境價值的法律漏洞。破產程序實踐中存在環境治理成本外溢的風險,企業可借助破產程序將企業的環境責任轉嫁給地方人民政府、當地人民群眾。以碳排放配額為抓手量化企業的環境資產,有助于衡量企業經濟與環境價值,激發企業更新設備和采用綠色技術的積極性,是可持續發展、公眾環保意識普遍提高、生態法治建設的必然結果,也是從“環境保護讓位于經濟社會發展\"到“可持續發展”再到現下的“高質量發展\"制度架構的嘗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企業的要求從推動經濟發展的經濟責任轉向了經濟、社會、環境的復合型責任,責任的實現方式也從傳統的環境執法與環境司法保證實現轉變為“環境執法 + 環境司法+ 環境信用監管”的多元共治。

綜上所述,破產財產被定義為債務人依法享有的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用益物權等財產和財產權益②,無論從國家與試點城市的實定法規定,還是從《環境保護法》《企業破產法》共同遵循的價值取向,抑或碳排放交易的現實需求來看,擴大債務人財產(破產財產)的內涵和外延,使之涵蓋企業在正常經營期間取得碳排放配額均無法律障礙。

四、破產程序中碳排放配額的流轉規則

從實定法來看,在破產程序中將碳排放配額認定為破產財產已無法律障礙,流轉碳排放配額的原則與規則仍有待明確:一是碳排放配額變現應當遵循的原則,二是碳排放配額變現所得的用途,三是破產程序對碳排放配額分配、清繳的影響以及如何收繳破產企業的碳排放配額。

(一)碳排放配額的流轉應遵循綠色原則與效率原則的統一

流轉碳排放配額應遵循綠色原則與效率原則的統一。碳排放配額交易價格受地域、清繳期限的影響,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擬定碳排放配額的處置方案、變價出售,將會引起兩方面的風險:一是碳排放配額無法在清繳周期內及時變現將造成破產財產滅失的風險。破產財產的變價方案由管理人提出,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后方可執行,變價方式通常采取拍賣,這些都將影響破產財產的變現效率。加之破產程序中別除權的存在與清償順位的差別,企業職工、稅收債權人、別除權人與普通債權人的立場差別極大,較難就變價方案、變價方式及清償方案達成一致。因此,碳排放配額極可能因逾期滅失。二是破產程序中碳排放配額跨區域流轉將產生環境風險。管理人處置破產財產是一個強制過程,允許破產企業流轉碳排放配額,將會出現多個清繳周期的碳排放配額集中在某地域或清繳周期清繳,造成該區域或清繳周期的碳排放超出碳排放總量。因此,管理人在處置碳排放配額應優先遵循綠色原則,兼顧破產財產的處置效率。

(二)碳排放配額的變現所得應優先用于清償環境債權

碳排放配額的目的價值是保護環境,其變現所得應優先用于環境保護或清償環境債權。《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將債務清償分為三個順位,企業經營過程中拖欠的環境保護稅(排污稅)屬于第二順位,其余環境債權(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污染對周邊居民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等)只能按照第三順位按比例償付。人民法院公示的破產案件白皮書和律師事務所辦理的典型案例顯示,普通債權清償率偏低,這就形成了破產程序對環境債權保護不夠充分的問題,甚至出現企業為逃避環境責任申請破產的情況。具言之,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破產審判白皮書(2016一1019)》顯示,在審結的198件破產案件中,第二順位的稅收債權清償率為 90.6% ,第三順位的普通債權清償率為 4.78% ,刨去重整案件,破產清算案件的普通債權平均清償率僅為 3.91% 。上海破產法庭公布的2020年審理數據顯示,審結的141件破產清算案件中,普通債權平均清償率僅為 。即使在管理人通過帶租拍賣、破產不停產等變通手段增值破產財產的案例中,普通債權清償率也僅從 1% 上升至 。按照第三順位清償環境債權,加之管理人在擬定清償方案時對于小額債權人、生活困難債權人的傾斜,環境債權實質上處于“劣后\"清償的地位,環境責任將通過破產程序轉嫁給當地人民政府及環境侵權中的受害人。因此,管理人擬定變價方案和清償方案時,應考慮碳排放配額的自的價值,將碳排放配額的變現所得優先用于環境債權,保障環境侵權中的受害人,防止企業將環境責任轉嫁給當地人民政府及當地居民。

(三)碳排放配額的無償分配應根據排放強度排除破產企業

破產程序是企業注銷前的過渡階段,企業在管理人持人民法院裁定注銷企業前依然存續,其生產經營及交易活動受到限制,職權通常由管理人代為履行,但這并不等同于破產企業的主體資格已經消滅,也不意味著其自動喪失領取碳排放配額的資格。因此,這就出現了破產中企業能否繼續取得碳排放配額的問題。各試點城市關于破產企業何時移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及破產企業能否申領碳排放配額的規定并不完全一致,寬嚴不一的申請標準將造成重點排放單位間的實質不公平,也將會導致破產企業無效占用碳排放配額的問題。目前,各試點城市的移出標準分為三類:一是湖北省的停產停業標準,該標準規定企業出現全廠停產183天后可移出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二是天津市、福建省的注銷標準,該標準規定企業注銷后移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三是重慶市的排放強度標準,該標準規定重點排放單位連續兩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未達到本市排放規模的移出名錄。相較于停業標準和注銷標準,強度標準有利于防止碳排放配額被破產企業占用。具言之,注銷解散標準因破產案件辦理周期偏長會無效占用碳排放配額。據威海市《破產審判白皮書(2018一2023年)》公布的數據,2022年度破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為288天,較上一年度下降 61.5% ,也即2021年度破產案件的平均審理周期為748天,超出各試點城市單個清繳周期。同時,停產標準也會無效占用碳排放配額。破產清算實務中,管理人會為了履約(繼續履約的收益高于違約)或者提升清償水平,要求破產企業繼續生產,這就形成了破產企業并未全廠停產的情形。因此,以排放強度作為調整名錄的標準,能夠較為全面地判定破產企業的生產狀況,更能協調域內經濟發展與碳排放強度的關系。

(四)收繳破產企業的碳排放配額

試點城市關于碳排放配額收繳的規定不一致。有些試點城市要求企業提交運營期間的碳排放報告和核查報告,清繳相應碳排放配額;有些則要求企業退回剩余免費取得的碳排放配額。前者要求破產企業繼續承擔減排義務,承認碳排放配額屬于企業破產財產;后者則將碳排放配額定義為受限制的財產,付費獲取的碳排放配額屬于破產財產。破產程序的最終結果包括破產清算、破產重整與破產和解,不論清算、重整抑或和解,破產期間企業通常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允許破產企業持有無償取得的碳排放配額將會無效占用碳排放配額。因此,針對處于破產程序的企業,應收回破產企業免費獲得的碳排放配額。

五、結語

碳排放配額的流轉規則是我國碳排放交易制度的立法疏漏,為明確破產程序中碳排放配額的流轉規則,應從碳排放配額的立法沿革切入,剖析碳排放配額的法律屬性及對破產程序的影響。根據準物權說、用益物權說、債權說、新財產說、行政規制權說、環境權說等學說,碳排放配額是一種貫徹以人為本與生態利益優先理念,可供交易、可重復取得的受規制財產。流轉碳排放配額需要反映碳排放配額的上述屬性,堅持綠色原則與效率原則,使變現所得優先用于清償環境債權,及時收繳破產企業的碳排放配額。

責任編輯 楊幸

猜你喜歡
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中文电影|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亚洲激情99|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国产久操视频| 久久伊人操|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福利国产在线|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女人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www网站| 欧美一级在线看| 91热爆在线|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91偷拍一区|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动漫| 国产91在线|日本| 黄色在线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亚洲视频三级|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天堂成人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9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国产区在线看|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国产在线第二页|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jizz国产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亚洲无卡视频|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视频四区|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男女天堂|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亚洲色图欧美视频| 久久中文电影| 欧美精品不卡|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