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國務院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觀。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不同歷史時期,經典紅色故事是英雄事跡、先進人物奮斗歷程以及體現偉大精神的升華凝練。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可以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國家的發展歷程,堅定大學生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信念。
一、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的意義
(一)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其社會主義信念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學生能夠借助互聯網,獲取多元信息,其中不乏一些錯誤思想,這會影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信念,甚至誤入歧途。而經典紅色故事是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的載體,蘊含著老一輩革命家為了人民解放付出巨大犧牲的故事,大學生在接觸到鮮活的歷史人物和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后,能夠進一步堅定其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信仰。同時,大學生在了解我國的革命史、斗爭史、英雄史、發展史等相關經典紅色故事后,能夠在思想上產生認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進而逐漸堅定自己的共產主義信仰,激發其愛國主義精神[1。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能夠在潛移默化間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促使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進而使之成為具備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
(二)豐富思政課堂教育內容,實現高校思政教學立體化
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能夠豐富思政課堂教育內容,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而推動高校思政教學的立體化發展。具體而言,高等院校教師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使用經典紅色故事,向學生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故事。思想政治課堂借助經典紅色故事,將國家的輝煌歷程融入其中,能夠為課堂注入鮮活的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課堂的教育內容,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更加具象化和情感化,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共鳴,提升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此外,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可以在為思想政治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時,推動傳統思政教育模式的創新和優化。即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經典紅色故事,要想讓經典紅色故事的歷史情境更加真實、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會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例如,結合影像資料等現代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經典紅色故事的歷史魅力和精神價值,即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思想政治課程說教的單調性,實現學生思想的深度轉化,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教學質量,進而促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學的立體化[。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課程對經典紅色故事進行轉化與運用,有助于創新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從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體化發展。
(三)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發展、傳承,促進紅色文化發展
高等院校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時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能夠在引導學生感受其中蘊含的紅色文化精神的過程中,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促進紅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教師在思想政治課程準備的過程中,提前挖掘和整理經典紅色故事,提升自己對經典紅色故事的認知,強化自己對革命精神的感悟,進而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經典紅色故事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教師將經典紅色故事轉述給學生的過程中,實現了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能夠促使其更好地發展。具體而言,學生在內化經典紅色故事以及其中蘊含的紅色精神后,實現了在潛移默化中推動紅色文化的發展與傳承的目標,促進了紅色文化的繁榮發展。即經典紅色故事中蘊含的紅色文化精神在當代學生的傳承中煥發新生,為其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促進社會和諧,增強社會凝聚力,維護其穩定發展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給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師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引導大學生深刻感受其中蘊含的集體主義、無私奉獻、忠誠擔當等精神,有助于增強社會凝聚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經典紅色故事中蘊含著革命時期的長征精神、抗戰期間的齊心協力精神等,通過對其進行學習,有助于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到個人價值與社會繁榮息息相關,進而積極投身于集體事業、為社會服務[3。總之,教師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能夠增強社會凝聚力,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二、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的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面臨的困境
(一)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融入經典紅色故事較為生硬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高等院校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有待提升。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師主要專注于本專業學科,對于經典紅色故事的了解較少,無法將其自然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所以一些教師在使用經典紅色故事時,只能簡單、僵硬地將其放置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靈活運用經典紅色故事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也無法保證經典紅色故事融入時機的正確性,進而無法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存在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開展教學的意識,但其融入的時機不合理。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且連續的過程,教師存在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的意識,但其并未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狀態靈活地在課堂上穿插經典紅色故事,導致教師生硬機械地在課堂上穿插和運用經典紅色故事,導致課堂節奏被打亂,學生也無法理解經典紅色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意義,嚴重影響學生的聽課體驗。部分教師雖然對經典紅色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其教學方法相對單一,缺乏創新,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致無法發揮經典紅色故事的作用。教師教學方式過于傳統,以灌輸式的講述為主,表現為教師講述、學生傾聽,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創新。在此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因為難以產生共鳴而對教師講述的經典紅色故事產生乏味感,進而無法發揮出在課堂上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的作用。
(二)經典紅色故事融入校園建設不夠充分,校園文化氛圍較弱
經典紅色故事在校園建設中的融入不夠充分,導致校園文化氛圍較弱,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1)許多高等院校在線下宣講經典紅色故事時,僅局限于傳統的海報、橫幅和標語等,雖然具有一定的宣傳效果,但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且由于線下對經典紅色故事的宣傳缺乏深度與互動性,導致線下宣傳的作用發揮不明顯,無法借助經典紅色故事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其社會主義信念等,作用、效果不明顯;(2)高等院校雖然也會使用微信公眾號和校園官網等媒體平臺定期推送經典紅色故事等,然而高等院校使用線上宣傳手段,從線上宣傳的閱讀量和轉載量可知宣傳效果不佳,進而出現學生無法在參與線上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經典紅色故事的深刻內涵,增強其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更是無從談起;(3)部分高等院校會舉辦經典紅色故事相關的活動,但活動往往局限于傳統的講座或短期活動,缺乏持續性和深度,無法真正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學校關于經典紅色故事在校園建設中的融入不夠充分,校園文化氛圍較弱,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三)學生接觸經典紅色故事的主動性不高,缺乏文化認同感
學生在主動探索經典紅色故事方面表現出的積極性不足,同時缺乏對文化的認同,成為學校和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轉化和應用經典紅色故事所面臨的一個顯著困境。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環境較為安逸,對艱難的斗爭、戰火紛飛的經典紅色故事難以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并且大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其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職業競爭力和個人經濟收入上,主動接觸和學習經典紅色故事的積極性較低[4,久而久之,大家會逐漸缺乏文化認同感。
三、經典紅色故事在大學生思政日常教育中的轉化與運用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素養,豐富課堂內容
大學生在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并有效地發揮出其作用,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1)高等院校可以積極邀請經典紅色教育專家和學者來校開展專項培訓,幫助教師深入了解經典紅色故事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及其教育價值。只有教師自身對紅色文化產生深刻理解,才能自如地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發揮經典紅色故事的作用;(2)學校展開針對性培訓,即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專門指導,助力教師能夠靈活地將經典紅色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引導教師如何根據教學主題、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將經典紅色故事巧妙地融入課堂,以便在提高課堂吸引力、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充分發揮出經典紅色故事對大學生的教育意義;(3)學校應鼓勵教師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其經典紅色故事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觀看在線課程、查閱學習資料、參加專業研討會等方式,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經典紅色故事儲備和認知程度;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合作,以更好地將經典紅色故事融入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5]。此外,為進一步促使經典紅色故事更好地發揮作用,高等院校可以通過開展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使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搜集更多的經典紅色故事,并且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突破傳統課堂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經典紅色故事,從而更好地發揮經典紅色故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創建日常思政教育環境
高等院校通過優化校園環境、發揮全媒體平臺的作用、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能夠使經典紅色故事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扎根,從而充分發揮其育人作用。(1)高校應加大對經典紅色故事的宣傳力度,將經典紅色故事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例如,在校史館中設置紅色故事專欄,展示相關的歷史人物和事跡;在校園長廊等公共領域,設立紅色故事主題墻,促使學生能隨時接觸到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紅色故事,通過“潤物無聲”的方式影響到學生;(2)借助全媒體平臺的影響力,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經典紅色故事深入學生內心,高等院校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B站等新媒體平臺,構建校園全媒體矩陣,定期推送經典紅色故事,以擴大經典紅色故事的影響力;(3)學校依托學生會等組織,開展經典紅色故事校園活動,促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紅色經典文化,實現寓教于樂的育人效果。
(三)提高學生對紅色基因的認同,促進自覺傳承
高等院校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讓學生在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的基礎上,感悟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的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學生在直觀歷史認知的基礎上,會逐漸產生對紅色故事的共鳴,從而促使學生提高對紅色基因的認同感,進一步深化其對紅色精神的理解。同時,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意識到學習經典紅色故事與就業之間并非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經典紅色故事中蘊含的紅色精神能夠幫助學生在面對職場競爭時始終保持正確的三觀,并能夠使學生在面對困境時,始終堅守信念、持之以恒,更好地應對就業挑戰,從而使其自覺學習紅色經典文化。
結語
大學生在思政日常教育中轉化與運用經典紅色故事,可以促使經典紅色故事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走進”大學生頭腦、“注入”其血脈,進而促使大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更深入地理解革命精神,形成堅定的理想信念,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對此,高等院校要積極采取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專業素養,豐富課堂內容;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創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對紅色基因的認同感,促使其自覺傳承紅色文化。
本文系2023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專題項目《黨史教育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編號:2023SJSZ058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田玉龍,閆思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路徑[J].中國軍轉民,2024,(23):120-122.
[2]曾憲達.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與大學生日常思政教育契合協同路徑研究[J].華章,2023,(03):129-131.
[3]張建武,彭春,陳晨.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源流,2024,(16):14-16.
[4]彭全.紅色故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方式探究[J].公關世界,2024,(17):157-159.
[5]劉海江.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4.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