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成為社會發展關注的焦點。本文旨在探索如何通過金相技能大賽的融入,優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應對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了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與不足,結合金相技能大賽的特點、作用機制,以無錫學院為例,闡述了金相技能大賽對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深化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五個方面的推動作用,為構建高效、實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
關鍵詞:金相技能大賽;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方應用型高校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旨在培養具有扎實專業理論基礎,同時又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3]。然而,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許多畢業生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因此,探索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成為地方應用型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地方高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45]。其中,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促進作用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68]。《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白皮書》中指出,學科競賽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是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選拔人才的重要依據。因此,將學科競賽融入學科教學體系中,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
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簡稱“金相技能大賽”)作為一項集科學性、實用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專業技能競賽,旨在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促進校際交流,不斷提高材料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比賽的形式考查學生的金相組織分析能力、樣品制備技巧等專業技能,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許多高校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910]。因此,將金相技能大賽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之中,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無錫學院在金相技能大賽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闡述了金相技能大賽對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深化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五個方面的推動作用,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和整體進步的重要力量。然而,從總體上看,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仍存在以下不足。[1113]
(1)課程設置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課程設計缺乏足夠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即使設置了相關實踐課程,也往往因為課時有限、設備不足、師資匱乏等原因而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此外,部分教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教學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缺失。
(2)實踐教學環節缺乏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學生難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部分高校的實踐教學內容滯后,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和技術發展脫節。實踐教學過程中,缺乏與企業在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共同研討和制定。此外,保護商業機密、擔心實習生影響正常工作等原因,也會導致企業的參與度不高。
(3)學生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亟待加強。當前部分高校課程缺乏啟發式、探究式和團隊項目式教學,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課程內容與當前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前沿脫節,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教學過程忽視團隊合作的教育和引導,導致學生缺乏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二、金相技能大賽的特點
金相技能大賽是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學科競賽排行榜內的競賽項目之一,是一項集知識性、技能性和創新性于一體的專業競賽。大賽分為金相技能大賽和金相大會兩個賽道,金相技能大賽要求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通過磨制、拋光、浸蝕等工序,制備出高質量的金相試樣,并完成金相組織的觀察;金相大會的比賽內容涵蓋材料科學基礎、金相分析技術和工程材料及熱處理等相關知識,以檢驗學生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水平。該賽事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實踐性強:金相技能大賽在理論知識基礎之上,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經驗,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得到驗證和應用。
(2)技術含量高:賽事涉及金相制備技術、顯微組織分析等專業技能,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3)創新空間大:鼓勵學生在樣品制備和組織分析等過程中發揮創新思維,為參賽者提供廣闊的創新空間。
(4)團隊協作緊密:賽事要求學生之間必須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面對挑戰、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5)行業認可度高:大賽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金相技能大賽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作用及措施
(一)課程體系優化
課程體系優化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涉及課程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評價體系的完善等多個方面。研究發現,將金相技能大賽融入應用型高校的課程體系,可以有效推動課程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14]。以無錫學院為例,通過開設與金相技能大賽緊密相關的實驗課程,豐富了教學資源,增強了課程的實踐性和針對性。同時,采用項目化、案例化教學等現代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納入評價體系中,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體系。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情況,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成長過程。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及時獲取學生的課程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課程體系進行持續優化和改進。
(二)實踐教學改革
金相技能大賽作為材料類專業的重要實踐平臺,不僅考驗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考查了其實踐操作、問題解決及團隊協作能力,為應用型高校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15]。以無錫學院為例,授課教師將行業標準、技術規范和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實踐課程標準中,確保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圍繞金相大賽的競賽項目或合作企業真實項目,組織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通過建設金相實驗室、購置先進實驗設備、制定實驗指導書等措施,完善了實踐教學條件,確保實驗室設施能夠滿足金相分析、樣品制備等實踐教學需求。同時,實行實驗室開放管理制度,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實驗和創新實踐。通過組織金相技能大賽培訓班、校內選拔賽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和平臺。
(三)師資隊伍建設
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是確保金相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因此,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成為應用型高校發展的重要任務[16]。以無錫學院為例,學校通過選派優秀教師擔任金相技能大賽指導教師、邀請企業專家來校指導交流等方式,構建了一支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教學科研團隊,通過師資培訓和集體備課等方式,共同提升教師的金相技能教學水平和競賽指導能力。同時,指導教師團隊成員連續多年參與賽事組織和指導學生參賽,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行業資源,為開展其他教學科研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學校建立了激勵機制,根據教師的實踐教學和科研成果以及競賽指導成績,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表彰,并且在職稱評審中給予一定的傾斜,極大地促進了指導教師團隊的發展。
(四)校企合作深化
學科競賽是促進應用型高校與企業深化合作的重要橋梁,學校通過與企業聯合舉辦賽事、邀請企業專家擔任評委或指導教師等方式,加強了與企業的溝通和聯系[1718]。以無錫學院為例,通過連續兩年邀請當地檢測科技公司專家開設實驗班、擔任校外導師等方式,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同時,企業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學生通過參與企業項目,更深入地了解行業動態和企業需求,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機會。企業通過實習實訓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篩選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目前,學校已有6名同學成功入職合作企業,從事相關檢測工作。此外,校企合作還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企業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五)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金相技能大賽促使金相實驗教學從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學生被動性接受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生在實踐操作、團隊協作、問題解決等多個方面得到鍛煉和提升,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1920]。金相技能大賽的核心在于實踐操作,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實驗設備的操作技巧,而且考驗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在比賽準備和實戰過程中,學生需要學會如何與隊友溝通、協調分工、共同解決問題。同時,邀請往屆獲獎學生參與新一屆學生的培訓和指導。這一過程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賽事的激烈競爭也激發了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為他們未來面對挑戰和困難提供了勇氣和力量。此外,金相技能大賽還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為學生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結語
本文通過深入分析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以及金相技能大賽的特點與優勢,以無錫學院為例,闡述了金相技能大賽對課程體系優化、實踐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深化和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五個方面的促進作用,為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然而,該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師資力量不足、實踐教學資源有限等。未來,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的優秀教師。同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實踐教學設施和設備條件。此外,還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和實踐項目,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王楓,邵強,馬慶龍,等.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機械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高教學刊,2024,10(23):159162.
[2]張占偉,徐榮正,朱智,等.新工科背景下材料類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大學教育,2024(04):124127.
[3]牛建會,許樹學.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人才“三創”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J].科技風,2023(16):5456.
[4]童蕓蕓.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研究及教學改革[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235.
[5]崔澍,侯靜華.基于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的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大學,2024(19):98101.
[6]馬李亞.基于學科競賽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大學教育,2023(22):131134.
[7]張偉.學科競賽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策略[J].科技風,2024(23):4648.
[8]蔣玉,李建坤,羅德兵,等.以學科競賽為平臺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以保山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1):108109.
[9]曹鳳紅,張勇.以金相技能大賽為載體促實踐教學改革[J].內江科技,2023,44(06):157158.
[10]崔立英,王鴻雨,童菁菁,等.以金相技能大賽推進材料專業實驗教學改革[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09):118120.
[11]謝添.高校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08):13+21.
[12]張春紅,田晶,劉偉力,等.以競賽和項目為依托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科技風,2023(27):2628.
[13]劉宏偉,譚麗,肖蓉.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3(51):8588.
[14]黃雪飛,葉金文,王文武,等.以金相技能大賽為契機,提高本科實驗教學水平:以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大學教育,2023(20):3335.
[15]吳多利,李大玉,劉澄,等.基于金相大賽的材料專業人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4,7(13):172174.
[16]劉偉.地方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以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為例[J].中國高??萍迹?014(09):5254.
[17]趙孟.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3(13):193195.
[18]李健,韋江華,關敏丹,等.應用型高校圍繞學科競賽開展實踐育人的實踐探索[J].高教論壇,2023(07):108110.
[19]邱劍勛.操作類學科競賽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作用與實踐[J].科教導刊,2021(28):1012.
[20]常金平,李立威.新時代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以北京聯合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4,38(04):3238.
基金項目:無錫學院教改研究課題(XYJG2023020);江蘇省高等學?;A科學(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2KJB"460039);無錫學院人才啟動金(550221004)
作者簡介:郭永信(1989—"),男,漢族,山東菏澤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摩擦學及表界面工程。
*通信作者:蔣亮(1987—"),男,漢族,江蘇淮安人,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摩擦學及表界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