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棉襖加黑漆褲,里邊是CPU外邊裹著布……大家都看到了嗎,我們連續兩期提到的人形機器人登上了春晚!還是存點錢吧,機器人登上智能家居必入榜的新聞也許就在今天?本期奇點日志繼續為大家帶來最新科幻相關消息,包括合肥中科院剛剛公布的強流直線等離子體裝置激光劍“赤霄”、再次點燃全球AI熱潮的DeepSeek-R1、剛剛發布的“小行星防御崗”招聘信息以及2月末的天空之中剛剛出現過的太陽系行星大排檔……呸,大排列!
·"1948年3月17日,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賽博朋克科幻小說運動的開創者威廉·吉布森生于美國南卡州康韋市。吉布森的賽博朋克作品通常以當代科技發展為背景,探討近未來世界的人類生存狀況,以其獨特的朋克式反文化色彩,對當代世界科幻小說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吉布森的代表作《神經漫游者》《全息玫瑰碎片》等早已成為全世界幻迷的必讀經典作品。
·"2024年3月28日,中國著名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110歲。馬識途的小說都是從作家的革命生涯取材,塑造無產階級英雄人物,內容包括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諷刺題材,代表作有《夜譚十記》《清江壯歌》《巴蜀女杰》等。馬識途與《科幻世界》淵源頗深。1979年《科學文藝》創刊,馬識途為本刊撰寫創刊詞《祝科學與文藝的結合——代發刊詞》;1980年,他又在《科學文藝》發表文章《解放思想,繁榮科學文藝創作》鼓勵中國科幻文學創作。
1月20日,幻方量化旗下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正式發布了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R1。區別于市面上其他AI大模型的生成方式,DeepSeek-R1采用大規模強化學習技術,構建“智能訓練場”,通過動態生成題目和實時驗證解題過程等方式,顯著提升了模型的推理能力。截至2025年2月13日,DeepSeek-R1基準測試在世界大模型排名競技場上,以1361分的高分暫列全類別排名第4。
還記得我們在2024年10月刊報道過的小行星防御方案嗎?這個“方案”現在即將成為現實!2月7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1名工作人員,其中包括3個十分引人注目的“行星防御崗”。據了解,雖然行星防御研究領域早已存在,但最近確有行星防御方面大事發生:一顆被命名為2024"YR4的直徑約100米的小行星可能在不到7年內與地球相撞,全球各行星防御空間機構已經在采取行動。聯合國也首次啟動了《行星安全協議》以應對這一威脅。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公布了其研發的強流直線等離子體裝置“赤霄”。“赤霄”裝置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的關鍵子系統“偏濾器等離子體與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臺”,長15.5米、重約22.5噸,取名自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的赤霄劍。該裝置的最大粒子流大于1024每平方米每秒,單次放電時間超過1000秒,最高中心磁場高于3特斯拉,綜合參數水平目前全球最高,可為研制“人造太陽”核心材料提供關鍵測試環境。經專家組鑒定,“赤霄”的參數達到設計指標,整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國也因此成為繼荷蘭后第二個擁有此類裝置的國家。“赤霄”的誕生將有力支撐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研究,促進國際合作。
2025年2月28日晚,太陽系的其他七顆行星同時出現在夜空中。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排成了整齊的一排,組成了一場壯觀的天空盛宴,這種天文現象被稱為“大行星排列”。通常,三顆到八顆行星在天空連成線的話,就可以構成一個“連珠”,五顆或六顆行星聚集在一起的現象,則被稱為大排列。三四顆行星的“連珠”、五六顆行星處在太陽的同一側的情況并不罕見,但太陽系所有行星共同出現在太陽同側且排成一條線的情況,那概率可就小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