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工作業意外身亡,然而,在還未查明死亡原因時,公司竟注銷登記。公司都沒了,家屬還能要到賠償金嗎?2024年11月,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判定公司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為歷時一年多的維權案畫上了句號。
2023年8月初,虹口區某美食廣場停業準備撤場,公司法定代表人潘某某讓大堂經理謝某找人承擔拆除工作。經潘某某同意,謝某將相關工作交給公司兼職電工尹某某,尹某某隨后招用朱某某、劉某某等人參與電纜拆除工作。
然而,意外發生了。8月底,電工朱某某在拆除作業中,使用鋼鋸切割電纜時突然發生事故陷入昏迷,送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爱敃r只聽他‘啊’了一聲,人就臉朝下倒在了梯子上?!焙退黄鸸ぷ鞯膭⒛衬郴貞?,“當時頭頂燈還亮著。”
第二天,虹口區應急管理部門即委托檢測單位對現場環境進行檢驗評估。評估顯示當時作業環境內存在觸電安全隱患,施工區域部分線路處于帶電狀態,但作業人員未使用絕緣手套、絕緣鞋等必要的安全工具,用的人字梯和鋼鋸等都是金屬導電工具,皆存在安全隱患。
由于尸檢顯示死因不明,事故調查組最終未將朱某某死亡情況納入生產安全事故統計認定,后續協商始終沒有結果。
雪上加霜的是,同年12月初,在應急管理部門對該公司及法定代表人潘某某分別就公司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潘某某卻聯合另一股東遞交了注銷清算報告,承諾“公司債務已全部清償”“公司財產已處置完畢”,便于12月8日將公司注銷登記了。
朱某某家庭本就困難。朱某某離世后,不僅意外死亡責任無人承擔,連公司都沒了,家屬陷入維權困境。
時間來到2024年的年初,接到虹口區應急管理局移送的線索后,經研判,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受理了這一案件。
“死者朱某某及其家屬(兒子)均是外來務工人員,經濟困難,訴訟能力較弱?!睓z察官初步審查案情后,向前來求助的朱某某兒子表明檢察機關將幫助他們維護合法權益,并決定支持其向該公司股東潘某某等人申請合法賠償。
然而,本案案情相對復雜,不僅涉及能否申請工傷賠償問題,朱某某與該公司是構成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尚需要明確,而朱某某死因未探明,又給本案審查帶來了困難。
檢察官認為,本案有必要啟動調查核實程序,引導、幫助朱某某家屬進行訴訟取證。本案中,朱某某由兼職電工尹某某介紹而來,由公司提供作業工具,由尹某某安排工作內容,工資日結。在審查相關筆錄和證據材料后,檢察官認為朱某某與該公司之間形成管理與被管理的勞務關系,公司應當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在調取死亡情況調查報告及司法鑒定意見書等材料后,檢察官發現,電氣系統檢驗評估報告顯示作業環境內存在觸電安全隱患。而尸檢和尸體解剖司法鑒定意見書卻顯示,尸體解剖未見致命性機械性損傷、機械性窒息及致命性疾病的法醫病理學改變,毒物檢驗未檢出常見毒(藥)物成分,認為僅就現有條件分析,朱某某的死亡原因不明,并不能認定其一定是觸電身亡。
朱某某兒子表示,父親身體沒有任何疾病,“一年到頭都不會感冒幾次”。
隨后,檢察官走訪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進一步向朱某某尸體鑒定主檢法醫師了解情況。據其介紹,事故發生時,他并未掌握現場存在漏電風險等相關情況,亦未至現場進行勘驗,而電擊致死法醫鑒定在特定情形下需要至現場勘驗。主檢法醫師告訴檢察官,尸體電流斑的明顯程度與現場環境以及死者身體狀態有關,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無電流斑形成。本案中,司法鑒定雖未判定朱某某死亡原因,卻排除了疾病、外傷等情況,結合現場漏電風險相關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存在電擊死亡的可能。
那么本案究竟該如何認定?
通過類案檢索,檢察官發現目前已存在法院審理類似民事案件時根據“高度蓋然性”的證據標準來綜合判斷原因事實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判例。
檢察官介紹:“民事訴訟中的‘高度蓋然性’指的是,在證據不足或證據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法院根據現有證據和邏輯推理,對某一事實的存在與否作出具有較高可能性的判斷,它是對案件事實進行認定的一個重要依據?!?/p>
拆除電纜本應在斷電后作業,但事故發生時現場卻并未斷電,朱某某也并未穿戴防護設備。因此,檢察官綜合審查后認為,該公司提供的施工場地本身系存在觸電隱患,且未向朱某某提供必要的安全輔助設備,進一步增加了其作業時遭受觸電的風險,對引發其因切割電纜導致觸電死亡的結果具有高度的可能性。公司作為用工單位,未盡到安全保障的管理職責,以避免提供勞務者人身損害事件發生,存在明顯過錯。司法鑒定意見已排除疾病、外傷致死等其他死亡原因,但不能排除朱某某電擊身亡的可能性,應當認為該公司的過錯和朱某某的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達到高度蓋然性。
另外一方面,提供勞務者在提供勞務過程中因事故身亡,公司本應根據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然而公司股東作為清算組成員,在明知公司與朱某某家屬的賠償問題尚未處理完畢的情況下,未將公司清算事宜書面通知朱某某家屬,仍提交注銷清算報告并承諾公司債務已清償完畢,騙取注銷登記,屬于惡意注銷,損害了朱某某家屬的合法權益。
綜合以上情況,2024年6月4日,虹口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虹口區人民法院制發起訴意見書,幫助朱某某家屬維權。
2024年10月9日,本案在虹口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同年11月27日,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判處被告潘某某等人共同賠償原告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律師費合計120余萬元。目前判決已生效。
另外,綜合考慮朱某某家庭困難情況,民事檢察部門還將司法救助線索移交給控申部門??厣瓴块T檢察官第一時間聯系朱某某妻子,了解到其由于身體原因無法外出工作,獨自一人生活在農村老家,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朱某某在上海打工的微薄收入。丈夫意外去世之后,其生活陷入巨大的困境。于是,虹口區人民檢察院向朱某某家屬發放了司法救助金,幫助他們在民事案件判決之前先解決生活需要。
在檢察機關的幫助下,朱某某一家的維權路終于畫上了句點。
編輯:張鈺梅" " zhangclaire08@163.com
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受法律保護,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公司注銷不是逃避責任的護身符。根據《關于勞動保障監察案件撤銷立案事項的通知》等規定,在辦案件的撤銷立案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依據;并非被調查用人單位一注銷,案件就能簡單撤銷。被調查用人單位只有在“沒有財產進行分配,又沒有相關義務承受人”的情況下,可以依法撤銷立案。而一般企業會在注銷清算報告中,明確權利義務承受人。所以,騙取注銷的“金蟬脫殼”,并不能讓相關責任人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