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滬上人大代表關心支持高素質專業(yè)化檢察隊伍建設并提出相關建議。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胡春健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涉外檢察人才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有必要構建梯隊式、專業(yè)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檢察風云》:2024年11月14日,全國首次涉外檢察工作會議在上海舉行,您能否介紹一下此次會議召開的背景情況?
胡春健: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和保障國家法律統(tǒng)一正確實施的司法機關,在涉外法治建設中肩負著重要責任。2023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了《2023—2027年檢察改革工作規(guī)劃》,提出要“健全涉外檢察工作機制”。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強調,檢察機關要積極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協(xié)同格局,深入推進檢察機關涉外法治工作。從國際形勢來看,檢察機關涉外法治工作肩負著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防范化解外部風險的更重責任;從國內發(fā)展來看,檢察機關涉外法治工作肩負著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更重責任。首次全國涉外檢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闡明了涉外檢察工作的時代坐標和職責定位,并對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涉外檢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檢察風云》:此前,您曾掛職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副廳長,在此期間您參與了哪些涉外檢察工作?目前,全國相關涉外檢察工作的推進情況如何?
胡春健:在高檢掛職期間,我參與了涉緬北電詐案件的全面指導和重點案件辦理工作,參加了“中國(喀什)—中亞南亞法治論壇”,還參與了2024年12月24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聯(lián)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公約》的征求意見工作。
就目前來看,涉外檢察工作正在穩(wěn)步推進。在高質效辦案層面,各地各級檢察機關圍繞立足法律監(jiān)督職能、高質效辦理涉外案件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上海市檢察機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摩洛哥王國引渡條約》生效后首例成功引渡的“紅通人員”職務侵占案提起公訴;再比如,浙江省溫州市檢察機關辦理陳某等3人在泰國實施涉嫌綁架犯罪案件時,積極參與由公安部牽頭的赴泰工作組前往泰國開展辦案取證工作,創(chuàng)新提出并有效促成全國首例跨國視頻辨認現(xiàn)場工作。在人才隊伍建設層面,2024年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持續(xù)加強涉外檢察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各地檢察機關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庫,并強化動態(tài)管理:比如,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在2024年成立涉外檢察工作領導協(xié)調小組,選拔90名辦案人才、16名研究人才、20名外事人才充實涉外檢察人才庫,并在全市各級檢察院分層設立涉外辦案團隊,創(chuàng)新“核心團隊管理+分方向研究+項目化運作”的培養(yǎng)機制;再比如,江蘇省檢察機關匯聚全省三級院具有涉外案件辦理專業(yè)能力的干警,建立了全省檢察機關涉外法治人才庫等。
《檢察風云》:2024年11月6日,您主筆撰寫的《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涉外法治建設的路徑展望》榮獲了《人民檢察》(期刊)“檢察機關涉外法治的理論與實踐”征文一等獎。您可否介紹一下這篇論文的核心內容?
胡春健:這篇論文主要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圍繞涉外檢察的理論基礎、基本原則、工作職能,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涉外法治建設的重要意義,涉外檢察的具體實踐,涉外檢察工作面臨的現(xiàn)實困境,以及涉外檢察工作的優(yōu)化與完善路徑等主要方向系統(tǒng)展開論述。文章指出,涉外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又是我國法治監(jiān)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統(tǒng)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過程中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根據(jù)涉外檢察的工作現(xiàn)狀以及具體實踐,文章深入分析了檢察機關開展涉外法治建設所面臨的觀念認識、工作機制、人才隊伍、配套舉措等層面的現(xiàn)實困境;并以問題為導向,從加強法律宣傳與教育、健全工作機制、打造人才隊伍、完善配套舉措等多元路徑,深入探索涉外檢察工作的優(yōu)化與完善路徑。
《檢察風云》:當前上海檢察機關涉外檢察工作的進展如何,未來的工作重點應放在哪些方面?
胡春健:2024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涉外檢察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面總結了近年來涉外檢察工作的經驗,梳理了涉外檢察存在的短板弱項;并立足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定位,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對今后一個時期涉外檢察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上海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合作,同樣離不開涉外法治、涉外檢察工作的有力支撐。2024年,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以培育涉外檢察融合履職機制的創(chuàng)新項目為抓手,舉全市檢察機關之力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從而推動涉外檢察工作聚勢成勢、走穩(wěn)走實。
根據(jù)《意見》精神,我認為,未來涉外檢察的工作重點應放在以下方面: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定維護國家安全,依法打擊跨國犯罪,依法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和跨境腐敗治理,健全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檢察工作機制;依法履行涉外領域法律監(jiān)督職責,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外檢察案件,加強涉外刑事檢察,依法有序開展其他涉外檢察,規(guī)范高效辦理刑事司法協(xié)助案件;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規(guī)則制定和適用,加強雙邊多邊檢察國際合作,加強涉外檢察培訓交流,構建更有效力的檢察國際傳播體系;夯實涉外檢察工作基礎,推動健全涉外檢察工作制度規(guī)范,強化涉外檢察工作組織領導,加強涉外檢察理論研究,強化涉外檢察工作保障,建設高素質涉外檢察人才隊伍。
《檢察風云》:就涉外檢察隊伍建設而言,您認為當前要從哪些方面發(fā)力?
胡春健:涉外檢察人才培養(yǎng)可分為三個層面:其一,基礎層面。對于一般涉外刑事案件,涉及領事通知、領事探視、引導偵查機關境外取證、境外取得證據(jù)的完善和證據(jù)轉化等問題,可編寫辦事實務問答和實務指引作為全體辦案人員應知應會的培訓內容。其二,專業(yè)層面。對于金融、知產、反洗錢、反腐敗等重點領域,要加強對國際規(guī)則的運用,提升專門人才的專業(yè)化辦案水平。其三,前沿層面。應提升國際視野,加強前瞻性研究,積極參與涉外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的研究起草工作,重視與國際法、國際規(guī)則的主動對接和積極吸納,加強涉外檢察高端人才培養(yǎng)。
《檢察風云》:2025年滬上涉外檢察工作領域有哪些工作計劃和落實目標?
胡春健:2025年,圍繞涉外檢察工作開展,上海檢察機關計劃從以下三方面推進相關工作:首先,在涉外案件辦理方面,我們將推動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辦案工作機制,以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為導向,力求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涉外案件。其次,在涉外檢察理論研究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厘清涉外檢察的內涵與外延,深化對其職能定位的系統(tǒng)研究。我們計劃與上海外國語大學深度合作,立足上海涉外法治檢察研究中心平臺,力爭推出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涉外檢察工作實踐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最后,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上海檢察機關將著力打造一支既精通外語又具備扎實法律功底的新時代涉外人才隊伍。我們計劃通過國際培訓課程、涉外法律專項實訓、涉外學習交流等方式,加強對人才的全方位培養(yǎng)。同時,建立動態(tài)的人才庫和梯隊式培養(yǎng)機制,確保涉外檢察工作的高素質人才保障。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希望進一步提升涉外檢察工作的整體水平,為新時代檢察事業(yè)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