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作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第三大致殘因素,其疾病負擔日益加重1,對全民健康構成嚴峻挑戰。由于腦卒中病人常伴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健康相關行為較差,嚴重影響其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2-3]。既往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效改善病人臨床結局的重要策略4],而健康信念是人們改變不良行為、采納健康行為的關鍵。健康信念來源于健康信念模型(healthbeliefmodel,HBM),是指個體所持有的關于維持健康、力求達到最佳生活狀態的意愿[5]。樹立健康信念則有利于維持健康行為并預防疾病進展。其中,健康知識是形成健康信念的基礎[6],廣泛獲取并應用健康知識能夠有效促進健康信念的持續和穩定,進而激發個體采取健康行為的動機。而抑郁情緒是腦卒中病人最常見的心理問題,負性情緒會削弱病人的健康信念,進而增加健康行為障礙的風險[7]。目前,對健康信念的調查多集中在癌癥病人[8]、傳染性疾病病人[9等群體,對腦卒中病人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現狀,探究腦卒中健康知識、抑郁情緒對其健康信念的影響,為提高病人健康信念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預方案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4年1月一4月在河南省某三級甲等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211例腦卒中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2019》中關于腦卒中的診斷,并經CT、核磁共振(MRI確診;2)年齡 gt;18 歲;3)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重大疾病者,如肝、肺、腎功能嚴重損害;2)存在精神或認知障礙不能配合者。根據樣本量為自變量數目5~10倍的原則[11],本研究共涉及17個自變量,同時考慮 20% 的樣本流失率,計算得出樣本量至少應為107例。本研究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3-03-K0060)。
1.2 調查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一般資料調查表由本研究團隊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工作狀態、居住地、醫保類型、婚姻狀況、居住類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煙史、飲酒史、是否溶栓等。
1.2.2腦卒中健康信念簡表(ShortFormHealthBelief Model Scale,SF-HBMS)[12]
本研究采用SF-HBMS對腦卒中病人的健康信念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疾病易感性(2個條目)疾病嚴重性(3個條目)健康動力(4個條目)、自我效能(3個條目)健康行為益處(4個條目)以及健康行為障礙(4個條目)6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其中健康行為障礙維度反向計分,總分為 20~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健康信念水平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 0.73~0.89 。
1.2.3 腦卒中健康知識問卷(StrokePrevention KnowledgeQuestionnaire,SPKQ)
SPKQ由我國學者Wan等[13]編制,用于評估腦卒中病人的健康知識水平。該問卷包括生活起居(8個條目)運動鍛煉(4個條目)營養(4個條目)服藥(5個條目)定期監測(2個條目)腦卒中危險因素(5個條目)腦卒中先兆(6個條目)以及腦卒中處理(2個條目)8個維度,共36個條目。回答“知道\"計1分,“不知道\"則計0分,總分為 0~36 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的健康知識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1.2.4病人健康問卷抑郁自評量表(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PHQ-9)[14]
本研究采用中文版PHQ-9對腦卒中病人的抑郁情緒進行評價。該量表共9個條目, 0~3 分分別代表“完全不會\"至\"幾乎每天”,總分為 0~27 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癥狀越嚴重。該量表的Cronbach's a 系數為0.880。
1.3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人員采用標準化的指導語向腦率中病人及其家屬闡明本研究主要內容,在獲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后進行數據收集。若研究對象無法自主填寫,則由調查人員協助讀題,并根據病人的回答代為填寫問卷,保證問卷的及時回收和填寫質量。數據整理時,剔除均為同一選項的問卷。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11份,回收有效問卷20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97.16%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并進行雙人核對。采用SPSS25.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士標準差
表示,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定性資料則采用例數和百分比 (%) 表示,進行
檢驗。變量間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腦卒中病人SF-HBMS、SPKQ、PHQ-9得分情況(見表1)
2.2不同特征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2.3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與腦卒中健康知識、抑郁的 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健康信 念與其健康知識呈正相關 (r=0.347,Plt;0.05) ,與抑郁情緒呈負相關 r=-0.380,Plt;0.05) 。
2.4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多因素分析
以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得分為因變量(原值代人),將單因素分析及相關性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代人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居住類型、是否溶栓、腦卒中健康知識以及抑郁是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影響因素Plt;0.05,見表4。


,調整后
(2043 討論
3.1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SF-HBMS的條目均分為 (3.77±0.50) 分,總分為 (74.69±9.83) 分,提示腦卒中病人的健康信念處于中等水平。與劉燕霞等[15]的調查結果類似,但高于劉纖等[16]的研究結果。可能與本研究的調查對象來自省級三級甲等醫院,住院期間可利用的醫療資源豐富,且醫護人員對健康知識宣講高度重視有關。既往研究表明,健康知識是采取行動的關鍵,健康信念則是采取行動的動力[17]。因此,醫護人員在為病人制定十預措施時要注重健康知識的培訓,以促進健康信念水平的提高,并擔負起健康促進的責任,為減輕病人疾病負擔做出應有的貢獻。
3.2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影響因素
3.2.1 年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是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水平的影響因素,年齡越大其健康信念水平越低,與劉纖等[1的研究結果一致。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功能逐漸衰退,聽力下降,致使其認知功能減弱,加上老年人獲取、理解及應用疾病知識的能力受限,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病人的健康信念不堅定[18]。因此,醫護人員應對高齡病人加強關注,鼓勵聽力下降者佩戴助聽器,并定期評估其認知功能,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干預,以提高病人的健康信念水平。
3.2.2 文化程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文化程度是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獨立影響因素,與Zhang等[19]的研究結果相似。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健康信念,可能與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健康素養水平也較高有關。健康素養越高的病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越強,能有效將疾病知識內化吸收為維持健康行為的動力,從而建立較高的健康信念水平。相反,文化程度較低的病人由于其自身對疾病知識的獲取、理解能力有限,且容易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20],進而影響健康信念水平。提示未來應將全面宣教和重點干預相結合,針對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可多次組織內容豐富、簡單易懂的健康知識講座,以增強病人的健康信念水平。
3.2.3 居住類型
本研究結果顯示,居住類型為與配偶同住是腦率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影響因素,與武洋等21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研究對象的特征差異有關;本研究60歲以上病人占 86.34%(177/205) ,其配偶亦多為老年人,缺乏一定的腦卒中相關知識和照護技能,在面對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發生變化時心理適應能力較差,且經濟負擔加重,導致病人無法以較強的信念去維持健康行為[22]。此外,獨居腦卒中病人的健康信念水平良好可能與本研究中獨居病人多為50歲左右的在職中年人、其自我效能較高且經濟來源穩定有關[23]。因此,醫護人員要積極鼓勵病人配偶及其子女與病人共同居住,不僅能夠使病人獲得足夠的家庭支持,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最終達到提高病人健康信念、促進健康行為的目的。
3.2.4 是否溶栓
本研究結果顯示,是否溶栓是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影響因素之一,溶栓病人SF-HBMS的得分高于未溶栓病人。劉偉等[24]的研究也發現,醫護人員在溶栓前會針對溶栓的目的、預后、風險及收益等開展重點教育,這一決策過程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的信念。另一方面,經過溶栓治療,部分病人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可得到有效緩解[25],治療效果亦能推動病人建立積極的健康信念。提示未來在對處于超急性期病人進行溶栓宣教時,可增強對其代理決策者決策能力的培養,以實現并落實二級預防、促進健康信念的目的。
3.2.5 腦卒中健康知識
本研究結果發現,腦卒中健康知識也是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影響因素,對健康信念起正向預測作用,這與Zhang等[26]對腦卒中病人的研究結果一致。知信行理論指出,當個體對知識的主觀解讀內化上升為情感、態度和價值判斷時,才能夠激發個體的動力,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和決策[27]。本研究腦卒中病人的健康知識處于中等水平,可能與病人年齡、文化程度、個體差異等有關。因此,醫護人員可充分利用社區及互聯網資源幫助病人掌握信息查詢、甄別等技能,強化自身信息資源獲取能力,通過提升健康素養以促進健康信念的增強。
3.2.6 抑郁
本研究結果顯示,抑郁情緒對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具有負向預測作用,即腦卒中病人抑郁程度越嚴重,其健康信念水平就越低。有研究表明,存在抑郁情緒的病人通常專注于消極想法,更加傾向負面的結局,導致腦卒中的疾病嚴重性被放大,進而更容易感知到健康行為的障礙因素,最終呈現健康信念水平減弱的狀況[28]。此外,部分腦卒中病人抱有宿命論的態度,認為腦卒中難防、難控,預后不良[29]。因此,醫護人員有必要及時甄別存在抑郁情緒的病人,并向病人及其家屬科普腦卒中可預防的危險因素;同時,可結合正念療法等幫助病人逆轉負性情緒,從而提高病人的健康信念水平。
4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病人的健康信念處于中等水平,且受到年齡、文化程度、居住類型、是否溶栓、腦卒中健康知識以及抑郁情緒的影響。提示醫護人員應廣泛開展腦卒中知識宣傳活動,多加關注高齡、文化程度低、與配偶同住、溶栓、腦卒中健康知識水平低的病人,重視其心理變化并及時給予干預,從而增強其健康信念水平,達到促進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但本研究僅在1所三級甲等醫院展開調查,樣本量代表性有限,后續可在開展大樣本、多中心研究的基礎上深人探討腦卒中病人健康信念的影響因素及動態變化過程。
參考文獻:
[1] COLLABORATORS G.Global,regional, national burden stroke its risk factors,199O-20l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disease study 2Ol9[J]. Lancet Neurology, 2021,20(10):795-820.
[2] ELHUSSEININ,KATZANIL,ROSTN S,etal.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ischemic hemorrhagic strok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23,54(6):e272-e291.
[3] SAINIV,GUADAL,YAVAGALDR.Global epidemiology stroke access to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terventions[J]. Neurology,2021,97(20 Suppl2):S6-S16.
[4] CAPRIO F Z,SOROND F A.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rimary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J].Medical Clinics North America,2019,103(2):295-308.
[5] ROSENSTOCKIM,STRECHERVJ,BECKERMH.Social learning theory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1988,15(2):175-183.
[6] 張孟羽,郭麗娜,郭園麗,等.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促進與障礙因 素的質性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24,33(1):27-31.
[7] ZHANGLY,WANGMY,DENGCS,etal.Ecological model health behaviour hypertensive stroke patients at the end recovery period[J]. Journal Clinical Nursing,2O23,32(13/14): 3909-3920.
[8] SHUBAYRN,KHMEESR,ALYAMIA,etal.Knowledg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self-screening intention among Saudi Female College students:utilization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Public Health,2022,19(2O):13615.
[9]YUYQ,LAUJTF,SHER,etal.Prevalence associated factors intention COVID-19 vaccination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in :application the health beliefmodel[J].Human Vaccinesamp;. Immunotherapeutics,2021,17(9):2894-2902.
[10]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 學組.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2019[J].中華神經科雜 志,2019,52(9):710-715.
[11]倪平,陳京立,劉娜.護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樣本量估計[J].中華 護理雜志,2010,45(4):378-380.
[12]萬麗紅,張小培,潘俊豪,等.腦卒中患者健康信念簡表的信效度 檢驗[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3):303-307.
[13]WAN L H,ZHAO J,ZHANG X P,et al.Stroke prevention knowledge prestroke health behaviorsamong hypertensive stroke patients in the mainl [J]. Journal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4,29(2):E1-E9.
[14]周春蘭,劉穎,羅祥蓉.病人健康問卷抑郁自評量表在住院糖尿 病足潰瘍患者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 (28):3461-3466.
[15]劉燕霞,郭林佳,王俐元,等.北京市缺血性腦卒中復發高危患者 健康信念及二級預防現狀調查[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22,39 (6):671-675.
[16]劉纖,萬利源,嚴彤,等.老年腦卒中患者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的 現狀調查[J].海南醫學,2019,30(3):370-373.
[17]陳曦,李秋萍,韓斌如.青年護士健康信念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 析[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5):722-725.
[18]MANZA P,WIERS C E,SHOKRI-KOJORI E,et al.Brain network segregation glucose energy utilization:relevance for age-related diffrences in cognitive function[J].Cerebral Cortex, 2020,30(11):5930-5942.
[19]ZHANGHQ,CHENLY,HUANG ZX,etal. effects parent's health literacy health beliefs on vaccine hesitancy[J]. Vaccine,2023,41(13):2120-2126.
[20] GAO YQ,YUANLL,PANB C,et al.Resilience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nes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ral cancer[J]. BMCCancer,2019,19(1):447.
[21] 武洋,高波,鐘珊珊,等.腦卒中再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現狀及 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8,33(14):29-31.
[22] 趙士紅,孫小衛,陶秀秀,等.首發腦卒中患者照顧者心理適應與 家庭彈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24,21(3):353-358.
[23] 朱金鳳,蔡衛新,陶子榮,等.中青年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康復運動 依從性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5): 580-586.
[24]劉偉,竇秀云,趙紅,等.脊髓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健康信 念水平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7,32(22):13-14.
[25] CAMPBELL BCV,DE SILVAD A,MACLEOD MR,et al. Ischaemic stroke[J].NatureReviewsDiseasePrimers,2Ol9,5:70.
[26]ZHANGMY,GUOLN,NAMASSEVAYAMG,et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behaviours among stroke survivors:a mixed-methodsstudyusingCOM-B model[J].Journal Clinical Nursing,2024,33(6):2138-2152.
[27] LIM S O,JUN S.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rovement in lifestyle amo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Korean Journal Adult Nursing,2019,31(3):325-336.
[28]SUNER-SOLER R,MALDONADO E,RODRIGO-GIL J, etal.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post-stroke anxiety,depression quality life in a cohort smokers[J].Brain s,2024, 14(6):521.
[29]BOULOS D NK,HASSAN A M.Using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to assess COVID-19 perceptions behaviours among a group Egyptian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 2023,23(1):1624. (收稿日期:2024-08-13;修回日期:2025-03-26) (本文編輯趙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