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明確提出黑龍江“要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黑龍江是我國對俄羅斯開放合作的最前沿,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與俄羅斯及東北亞等地區開展合作具有較好基礎。2023年,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78.3億元人民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當前,黑龍江面向俄歐和東北亞開放的地緣優勢更加凸顯,黑龍江省應把握住這次歷史機遇,深耕對俄羅斯、歐洲、東北亞地區開放合作,打造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
一、搶抓時機,暢通向北開放大通道
(一)暢通跨境公路運輸
推動按照固定路線和活動區域,允許兩國貨運車輛相互跨境開展雙向貨運物流業務,給予司乘人員30天的免簽政策。協調推進兩國貨運場站倉儲、裝卸、物流技術標準和設備設施相互銜接、無縫對接。共同推動在物流樞紐節點建設跨境物流園區,引進和培育一批國際高水平物流龍頭企業。完善跨境公路運輸基礎設施,著力推進黑河跨境交通物流設施建設與完善,擴建查驗通道,提升大橋過貨能力。
(二)促進中歐班列提質增效
推行“寬軌重出”模式,把俄方寬軌延伸到我國境內口岸,利用俄鐵空車運送我方出口貨物,推動國鐵和俄鐵就“寬軌重出”組織方式和運費收取分配方式開展溝通協調。完善跨境鐵路基礎設施,協調俄方啟動綏芬河-格羅捷闊沃跨境鐵路升級改造,推進同江鐵路口岸對面的下列寧斯闊耶鐵路口岸建設,推動中歐班列完善市場化運營機制。
(三)高標準建設哈爾濱國際航空港
以打造“空中絲綢之路”重要節點樞紐、建設我國向北空中開放的區域航空物流中心為目標,高標準設計規劃建設太平國際機場。打造向北開放國際航空樞紐,對外加密對俄遠東地區航線航班,著力開通面向俄羅斯西部地區、北美和日韓等方向的客貨運航線,大力布局面向俄羅斯和歐洲的國際客貨運航線;爭取第五航權和第七航權,培育拓展服務全國、輻射俄羅斯、歐洲、北美、東北亞的中轉業務,吸引國際航空公司在哈爾濱國際航空港布局基地公司。
(四)發展跨境多式聯運
暢通國際陸海聯運,加強與俄羅斯遠東開發重要國際運輸走廊“濱海1號”的對接,暢通哈綏俄亞鐵路國際陸海聯運大通道。充分利用國際河海聯運,研究利用經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阿穆爾河并由廟街出海的跨境水運出海通道,形成黑龍江內陸與沿邊地區對外貿易新通道。促進創新發展多式聯運,加強黑龍江向北開放通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對接,加強多式聯運各環節和重要節點的信息一體化建設,協調俄方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賦予多式聯運提單與海運提單類似功能,提高貿易企業的融資能力。
二、精準對接,深化對俄經貿合作
(一)深化對俄農業合作
支持北大荒、農投等大型農業企業開展對俄合作,延伸跨境種植、貿易進口、集散運輸、加工增值、分撥銷售,在黑河、綏芬河、東寧、同江、撫遠等地建設綜合性中俄農產品倉儲物流加工集散基地,打造農業跨境產業鏈。加強漁業合作,擴大水產品進口,推動北魚集團與俄合作,在俄境內開展海產品養殖、加工貿易,打造水產品跨境產業。
(二)深化對俄能源資源合作
推動石油、化工產業優化升級,在大慶、黑河、同江等地發展乙烯等深加工提升產業鏈、價值鏈水平。提高俄電進口規模,降低黑河產業園區要素成本。擴大俄煤進口,培育大型煤炭進口經銷主體,謀劃在遜克縣建設中俄煤炭索道、管廊運輸系統,在綏芬河、同江等地開展煤炭進口轉運和交易儲備,提升雞西、雙鴨山、七臺河等地俄煤精深加工水平,全面增強境外初級能源產品供應能力。
(三)深化對俄輕工合作
發揮黑龍江省產業基礎、鵝絨、生物質基材、漢麻等原材料和區位條件優勢,支持在哈爾濱、大慶、黑河、綏化、綏芬河、東寧、穆棱等地布局輕工產業園,發展面向俄羅斯終端消費品市場需求的服裝、家電、裝飾材料、五金、日化等輕工產品加工基地,吸引國內龍頭企業落戶,組織大型貿易商在黑龍江省建設以輕工產品為主的出口總部基地。
(四)深化對俄裝備合作
充分發揮哈電集團、中國一重、中車齊車等重點國有企業優勢,推動電站設備、重型機械、軌道車輛等產品出口,帶動設計咨詢、金融服務、運營管理、勞務輸出等服務“走出去”。加強與俄羅斯在技術、人才、研發領域合作,積極引進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推動裝備制造業提檔升級。
(五)深化對俄原材料合作
發揮黑龍江省銅鋁等資源加工優勢,面向俄羅斯需求加強適銷產品生產,擴大有色金屬產品進口。依托水泥、鋼材等產業優勢,精準對接廣東等地建筑陶瓷、燈具等生產企業,打造對俄建筑裝飾材料展示銷售平臺,加強對俄建材合作,在同江鐵路俄方一側建設中俄危化品物流轉運園區。
(六)加強對俄科技合作
通過“項目—人才—基地”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模式,大力開展對俄科技合作攻關和技術轉移轉化。征集中俄雙方技術需求,支持黑河、綏芬河等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黑龍江科技大學、省科學院等科研單位與俄羅斯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合作研究,在醫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化工新材料與農業等領域聯合開展科技合作攻關。發揮黑龍江省對俄科技合作基礎好、俄方專家資源豐富的優勢,利用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和實施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項目,加大引進俄羅斯高端人才力度,支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聯合佳木斯、黑河、大興安嶺、綏芬河等地科技型企業及俄方專家三方共同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咨詢、產品研發和學科建設、學術交流等科技合作。
三、勇于探索,加快打造對外合作平臺
(一)加快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圍繞先行先試、改革賦權、差異化探索、風險防范、實施考評等,全面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更好發揮制度創新高地作用,圍繞主導產業,借鑒先進地區經驗,開展精準復制推廣和對俄特色制度創新,探索在自貿試驗區內創立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做法的“政策飛地”,創建對俄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世界銀行和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優化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不斷完善吸引產業集聚的政策支撐體系,壯大外貿、外資主體。爭取入選國家級改革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評選認定一批制度創新示范成果、一批復制推廣典型案例和一批制度創新基地。
(二)高標準建設中俄國際合作示范區
落實好黑瞎子島中俄聯合保護開發規劃,打造生態旅游島、建設自由貿易島。突出“兩國一島”地緣特色,在生態保護、開放模式、開發方式、管理體制、政策支撐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制度、機制創新,探索“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全島自由”開放模式。加快推進黑瞎子島公路口岸建設,打通與俄遠東腹地陸路通道,形成我國對俄及東北亞區域合作新優勢。
(三)統籌發展外向型經濟功能區
積極對接俄超前發展區和海參崴自由港政策,科學利用現有開放平臺,謀劃沿邊地區協同開放布局。加快建設互貿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產業園區,重點推動黑河、綏芬河開展大豆、油菜籽、中草藥等商品進口落地加工,打造對俄互市貿易中心,做大互市貿易規模。支持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打造黑龍江省俄羅斯冷鏈水產品集散基地,推進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重點發展俄糧進口加工、辛巴赫啤酒生產項目和水生動物出口。推動黑河、綏芬河邊合區通過政策賦能招引布局中高端產業和新興業態。優先提升黑河、綏芬河、東寧省級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功能水平,建設境內外聯動、上下游銜接的跨境產業合作基地。圍繞體制機制創新、擴大俄電俄氣俄煤有效利用,加快推動黑河對俄開放合作綜合試點。
(四)推動境外園區建設
積極鼓勵引導企業“走出去”,利用俄超前發展區和自由貿易港政策,重點圍繞林木、礦產、油氣、糧食等資源型產品發展初加工,發揮邊境口岸通道優勢,全面暢通回運渠道。推動現有境外園區改造升級,推動烏蘇里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加工制造產業發展,推動龍躍林業經貿合作區木材深加工產業發展,推動濱海華宇經貿合作區、黑河北豐中俄阿穆爾農業(畜牧)產業園區、華洋境外綠色農業園區、阿穆爾州和興商貿物流園區等農業種植、烘干倉儲、物流、加工產業發展。
(五)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扶持省內市場主體做大做強,提升對俄合作能力。支持北大荒、森工、龍煤、建龍等大型企業對俄開展農業、林業、礦產資源開發,打造對俄開放合作主力軍。依托俄羅斯市場需求,吸引汽車、輕工、電子等領域頭部企業來龍江建設生產基地,搭建銷售平臺,培育對俄合作的生力軍。◆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東北地區人口收縮對東北振興戰略的聯動影響機制及應對研究”(編號:20BRK002)研究成果〕
(作者為黑龍江省發展規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