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ll risk perception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nursing institutions YANG Liguo, JIA Guoao,TANG Qiqun*,HU Huiju, YU Jie,WANG Yandong NorthChina Universityof Scienceand Technology,HebeiO623oo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ANG Qiqun,E-mail: jwctang2008@163.com
AbstractObjectie:Toevalateteaccuracyofelderlypeople'sfallrskperceptioninnursingistitutios.Toprovidtheoricalsis forelderlypeoleinsingisistmpoeedbilitofflingisdtompoveetieiatiofal prevention.Methods:Usingconveniencesamplingmethod,totalof46Oelderlypeoplefrom6ursinginstitutionsinHebeiprovincefrom JunetoNovember23wereselectedasresearchbjects.heGeneralDataQuestionnaire,theElderlyFallRiskPerceptionScaleand theMorsFallAesmentScalewreusedtoivestigate.Tedifereesoffallrsandrispercetionamongederlypeoleursig institu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Among 46O elderly people in nursing institutions, 255(55.4%) persons accorded with their own fall risk assessment.And 143(31.1% )people underestimated their own fall risk.And 62(13.5% )persons overestimated their own fall risk. Ocupation,odytyeethteombatiofedicaldrsigaeetandutri,teegeofoldgedsagof falltakingmoretantwokindsofdrugs wereteifluencingfactorsofunderestimatingtheriskoffallamongtheelderlyinnursing institutions (Plt;0.05) .Sleep time,health education on fall prevention,the scoreof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and taking morethantwokindsofdrugsweretheinfluencingfactorsofoverestimatingthefallriskamongelderlypeopleinnursinginstiutions Plt; 0.05).Conclusion:heelderlypeopleinnursinginstitutionshadaighleveloffallriskperception.Howeversomeelderlypeoplehad perceptionbias.Itsugestedtattoprovideprsoliedseriesinrsingisitutiosndtomeetheneedsofthederlydtoca out targeted fall prevention.
Keywordsnursing institutions;the elderly;fallrisk; risk perce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8.005
跌倒不僅僅會對老年人造成一系列致殘、致死性的嚴重后果,還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照護壓力以及經濟負擔。人住養老院的老年人大多體弱多病,自我照顧能力不足,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場所之一[2]。研究指出,國內養老機構內老年人跌倒發生率較高[3]。跌倒風險感知指高危人群對于跌倒發生的不確定性及嚴重程度的感知水平。準確且客觀地評估高危人群對跌倒風險感知水平是預防跌倒重要的第1步[4]。評估并指導高危人群正確感知自身跌倒風險可以降低跌倒率,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感知的跌倒風險與實際跌倒風險之間往往存在差異,而這種差異往往更加容易造成老年人跌倒。高估自己跌倒風險可能導致長期的跌倒恐懼狀態,從而導致活動減少,肌肉力量下降,增加跌倒的風險;而低估自己的跌倒風險則可能導致忽視跌倒風險,影響跌倒預防的評估[5]。本研究通過評價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的準確性,探討其產生差異的相關因素,旨在為養老機構老年人提高跌倒風險感知能力提供理論依據,提高其預防跌倒的主觀能動性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3年6月—11月河北省6所養老機構的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納人標準:1)年齡 ?60 歲;2)視力及聽力正常,能有效交流;3)入住養老機構 ?6 個月;4)自愿參與本次調查且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患有精神疾病者、嚴重器質病變或病情危重者。本研究已獲得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編號:2025016)。
1.2 評價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查閱文獻后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戶籍、婚姻狀況、養老機構是否為醫養結合、養老院性質、居住情況、護理員技術水平、預防跌倒健康宣教、是否害怕跌倒、行走工具、跌倒史、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狀況、步態。
1.2.2 Morse跌倒評估量表
該量表由美國學者JaniceMorse于1989年研制,主要用于對跌倒風險的評估,現已在多個國家和醫療機構廣泛使用[]。2010年,我國學者周君桂漢化Morse跌倒評估量表并用于住院老年人跌倒風險的評估中,量表共包括6個條目,分別為跌倒史、是否有多于1個的醫學診斷、步行時是否使用輔助器具、是否靜脈輸液或使用藥物治療、步態和精神狀況。總分為 0~ 125分,總分越高說明跌倒風險越高,0~24分為跌倒低風險,25~44分為跌倒中風險,45分及以上為跌倒高風險。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60,說明各條目均具有獨立性,可以測量不同方面的風險因素。
1.2.3 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問卷
該量表由鮑冠君等8研制,用于評估社區老年人的跌倒風險感知水平,對本研究調查對象具有適用性。包括跌倒生物行為易感性感知維度(8個條目)跌倒嚴重性感知維度(5個條目)和跌倒社會環境易感性感知維度(4個條目)3個維度,共17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從“非常不擔心”至“非常擔心”分別計 1~5 分,總分為 17~85 分, 17~54 分為低感知, 55~69 分為中感知, 70~85 分為高感知,得分越高提示跌倒風險感知水平越高。研究初期選取了30例養老機構老年人和6名護理專家,對量表進行信度檢驗,結果顯示,量表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63,該量表在本研究調查對象中具備良好的信度。
1.3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嚴格按照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選擇調查對象,調查前研究者與養老機構管理者充分表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征得其同意后由4名調查員接受統一培訓后收集資料。由機構負責人聯系協調受試對象,向其說明本次調查的原因、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獲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統一的指導語進行一對一詢問。養老機構老年人回答后由研究者進行記錄。所有問卷完成后當場核對,確認無誤后收回。共發放問卷460份,回收有效問卷460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 。應用Morse跌倒評估量表作為他評標準,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問卷作為自評標準。以他評標準作為金標準,分為評估準確組和不準確組,不準確組分為高估自身跌倒風險組以及低估自身跌倒風險組。對兩組差異進行分析,得出差異的影響因素。具體分組方法見表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2019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25.0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表示,采用 t 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中位數(四分位數)
表示,采用秩和檢驗。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 (%) 表示,采用
檢驗。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自評與他評差異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養老機構老年人一般資料
460例養老機構老年人,年齡 60~100(80.62±. 8.32)歲;男213人( 46.3% ,女247人 (53.7%) 。跌倒風險自評與他評一致255人( 55.4% ),低估跌倒風險143人( 31.1% ),高估跌倒風險62人( 13.5% )。
2.2養老機構老年人自身跌倒風險感知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2.3養老機構老年人自身跌倒風險感知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自評與他評是否相符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篩選出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3,結果顯示,職業、體型、是否醫養結合、飲食營養情況、跌倒知識了解度、服用2種及以上藥物是養老機構老年人低估跌倒風險的影響因素,MMSE得分、睡眠時間、預防跌倒健康宣教、服用2種以上藥物是養老機構老年人高估跌倒風險的影響因素,詳見表4、表5。



3討論
3.1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 44.6% 的老年人對自己的實際跌倒風險認知存在偏頗,說明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水平仍有待提高。與住院老年病人9相比,跌倒風險感知的能力較高。原因可能為:與住院病人相比,養老機構老年人人住時間較長,對居住環境中的跌倒風險更為了解;養老機構的護理及跌倒預防的長期健康教育較多,管理機構及醫護人員對于跌倒風險的重視也是導致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水平較高的原因之一。
3.2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的影響因素
3.2.1 職業
本研究結果顯示,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更傾向于低估自己的跌倒風險。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身體鍛煉頻率更高,長期的勞動使老年人對自身活動能力更加自信,從而低估自身的跌倒風險。而從事腦力勞動的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較高,對醫療衛生保健知識吸收較為充分。這與陸強等[10-11]研究結果相似,即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水平與工作經歷及受教育程度有關。因此,在健康宣教時,對于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群,避免使用過多的醫療專業知識,盡量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進行跌倒知識的普及,耐心引導老年人正確認知自身跌倒風險,提高跌倒風險感知水平。
3.2.2 體型
本研究結果顯示,體態異常的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較為正確。肥胖或消瘦可能導致絕對或相對肌肉力量減少[12],從而導致姿勢穩定性降低,增加跌倒的風險。Moon等[13研究證明,這可能是因為體態的異常,消瘦或肥胖人群越來越依賴于視覺的補償作自身活動較少。這可能是此類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能力強的原因。而正常體態的病人自我感覺良好,對自身所具備的能力頗具信心,可能會導致對自身實際跌倒風險認知偏低。因此,對于養老機構體態異常的老年人應進行個性化服務,對于肥胖或消瘦的老年人,適當減少或增加飲食營養和體育鍛煉,提高活動能力。對于體態正常的老年人應進行身體評估,讓老年人充分認識自己的跌倒風險。
3.2.3 是否為醫養結合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養結合養老機構老年人對自身跌倒風險感知相對準確。王愛文等[14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服務模式和活動場所更便于護理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更全面的醫療和養老服務。在醫養結合模式下的養老機構也會更加關注跌倒事件的發生[15]。因此,養老機構要提升自身的醫療及照護水平,改善管理模式,重視跌倒問題。
3.2.4 飲食營養情況
本次調查過程中發現,多數老年人對于養老機構的飲食營養情況滿意度較低,此類老年人認為雖然營養能夠滿足日常活動,但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滿足自身的需求,需增加額外攝入,增加外出購買必需品的種類,因此,可能會導致老年人低估自身能力,導致對跌倒風險感知不準。營養滿足的老年人群體對自身活動能力也相對滿意,跌倒風險感知較為準確。因此,建議養老機構根據老年人自身營養狀況,提供個性化的飲食方案,滿足老年人的飲食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和生活質量。
3.2.5 跌倒知識了解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跌倒知識了解度高的老年人能夠及時準確地感知跌倒的風險,跌倒知識了解度不高的老年人會誤判自己的跌倒風險,導致恐動或過于自信。跌倒預防知識的了解程度是其跌倒預防的基礎[16-17],這與陳妙虹等[18]研究結果一致。調查過程中發現,老年人更關注如何防正跌倒,而忽視了跌倒相關理論知識的獲得。因此,應加強對老年人跌倒相關知識的宣教,加深其對跌倒高危因素的認識,提高跌倒風險感知的能力。
3.2.6 服用2種及以上藥物
本研究結果顯示,服用2種及以上藥物的老年人會低估跌倒風險。老年人患病率高,用藥時因其多種疾病并存,需要服用多種藥物,因其藥物在肝腎的消除速率顯著降低[19],造成體內藥物蓄積、頭暈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從而影響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的判斷。
3.2.7 睡眠時間
本研究結果顯示,睡眠異常的老年人更傾向于高估自身跌倒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難免衰退,老年人易出現睡眠周期紊亂等癥狀,老年人的睡眠時間縮短,質量下降,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應緩慢、無力,從而增加跌倒的風險[20,正常休息 6~8h 的老年人對自身跌倒風險評估相對準確,這與郭雪琪等[20]研究結果相似。睡眠正常的老年人舒適度較高,舒適度較高的老年人會感受更多的社會支持[21],能夠通過各種途徑主動學習預防跌倒的知識,故跌倒風險感知水平較高。因此,養老機構管理者及醫護人員應重視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提供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幫助老年人充足休息,提高其舒適度。
3.2.8 MMSE得分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認知正常的老年人群對跌倒風險感知的準確性高。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對自身的跌倒風險感知可能會出現較大偏差[22]。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對有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及早識別及改善認知功能障礙,重視老年人的跌倒預防工作。
3.2.9 預防跌倒健康宣教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常開展預防跌倒的健康宣教有利于養老機構老年人增強跌倒風險預防意識,并提高對自身跌倒風險感知的準確性。健康教育是預防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的有效干預措施之一[23],經常開展跌倒知識課堂,能夠提高老年人對跌倒的警覺性,從而降低跌倒發生率。經常開展健康宣教的養老機構中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水平較高,能較為準確地評估自身跌倒風險。健康宣教是改善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的關鍵干預手段,但其效果受宣教形式、個體特征、環境支持三重調節。未來要構建“評估-教育-支持”閉環體系,將宣教嵌入機構日常照護流程,并強化家屬與多學科團隊協作。
4小結
本研究通過對養老機構460例老年人跌倒風險與風險感知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為提高干預方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提高其跌倒風險感知水平,降低跌倒發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質量。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老年人自我認知、自我保護意識等心理因素對自評和他評的影響,以提出更加有效的跌倒風險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玉,陳蔚.老年跌倒研究概況與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9):929-931.
[2]VU M Q,WEINTRAUB N,RUBENSTEIN L Z.Fals in thenursing home:are they preventabl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MedicalDirectorsAssociation,2006,7(3):S53-S58.
[3]朱琦,姜玉,周鵬,等.養老機構老年跌倒研究進展[J].傷害醫學(電子版),2017,6(3):52-58.
[4]GRAVESANDEJ,RICHARDSONJ,GRIFFITHL,et al.Test-retest reliability,internal consistency,construct validity and factorstructure of a falls risk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in older adults with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rchives ofPhysiotherapy,2019,9:14.
[5]TWIBELLRS,SIELAD,SPROATT,etal.Perceptionsrelatedtofallsand fall prevention among hospitalized adults[J].AmericanJournalof Critical Care,2015,24(5):e78-e85.
[6]VONNES C,WOLF D.Fall risk and prevention agreement:engaging patients and families with a partnership for patient safety[J].BMJ Open Quality,2017,6(2):e000038.
[7]周君桂.中文版Morse跌倒評估量表用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風險評估的初步研究[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0.
[8]鮑冠君,羅燁,劉苑菲,等.社區老年人跌倒風險感知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護理學雜志,2022,37(24):9-13.
[9]楊欣,姚梅琪,張玉萍,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風險與風險感知的差異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19):2326-2332.
[10]陸強,婁東輝,鄭曉世,等.秦皇島市城市社區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0):5140-5141.
[11]SOUZALF,BATISTAREA,CAMAPANHAROCRVetal.Factorsassociatedwith risk,perception and knowledgeoffalls in elderly people[J].Revista Gaucha de Enfermagem,2O22,43:e20200335.
[12]ARNI P,DRAGONE D,GOETTE L,et al.Biased healthperceptions and risky health behavior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021,76:102425.
[13]MOON B Y,CHOIJH,YU D S,et al.Efect of induced hyperopiaon fall risk and Fourier transformation of postural sway[J].Peer J,2019,7:e8329.
[14]王愛文,余榮芳,王雯君,等.年齡及肥胖程度對人體靜態姿勢穩定性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22,58(8):76-82.
[15] 王浦劬,雷雨若,呂普生.超越多重博弈的醫養結合機制建構論析——我國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的困境與出路[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8(2):40-51.
[16]羅園,鄧雨茜,冉海燁,等.養老機構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的研究進展[J].軍事護理,2022,39(9):81-84.
[17]HUANG Y X,WU C C,PENG H P,et al. The correlationbetween fall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in strokeoutpatients[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2O2O,52(2):61-65.
[18]陳妙虹,許玲秀,沈曼璇,等.住院老年患者參與跌倒預防知識、態度、行為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21,20(3):15-22.
[19] 何向陽,劉崢,徐英,等.我國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睡眠時間與跌倒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2,25(31):3884-3890.
[20] 郭雪琪,谷奕樊,楊嬌,等.養老機構睡眠障礙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危險因素研究[J].護理學報,2022,29(22):11-14.
[21] 黃嘉慧,徐嘉穎,李祎.音樂康復護理對抑郁癥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3):1607-1608.
[22] 馬雅軍,李曉東,胡志灝,等.老年人認知功能和跌倒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15):1784-1788.
[23] NYMAN S R,VICTOR C R. Older people's participation andengagement in fall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s:comparing rates andsettings[J].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2014,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