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原文】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意味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科技上能夠實現自主決策、自主創新和自主發展,既能為國家或地區的長期發展提供堅實科技支撐,又能有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一路走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迅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必須注意的是原始創新能力仍相對薄弱,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頂尖科技人才不足等問題。與此同時,國際發展環境也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對加快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中堅力量。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系統工程,需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國家實驗室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增強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能力通過國家在若干重要領域實施科技戰略部署,有助于突出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并凝聚協同合力,贏得戰略主動。
基礎研究處于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推動科技支出向基礎研究傾斜,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投人機制,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筑牢科技創新根基,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穩固。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就是對科技成果的保護。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僅需要強化科技研發能力,提升知識產權的質量與價值。還需要強化科技治理能力,逐步改善知識產權的管理與服務。
加快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和行業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有助于推動研發成果加快轉化為生產力。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將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此外,科技自立自強不是閉門造車,需要持續擴大科技開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中,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報告原文】
[關鍵詞]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加強產業統籌布局和產能監測預警,促進產業有序發展和良性競爭。
未來產業是由前沿技術驅動,當前處于孕育萌發階段或產業化初期,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經濟增長的最活躍力量,有望培育發展成先導性支柱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內陸,從人工智能到低空經濟,從量子科技到生物制造,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正在加速展開。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有助于形成應用驅動創新、需求牽引供給的良性循環。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有助于打通束縛未來產業投人增長的堵點卡點,為未來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資金支持。
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要求,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之舉,有利于實現制造業為服務業提供場景、服務業為制造業賦能增效的互動發展態勢。


【報告原文】
關鍵詞 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扎實開展國家碳達峰第二批試點,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開展碳排放統計核算,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碳標識認證制度,積極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加快建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發展海上風電,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開展煤電低碳化改造試點示范。規劃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重大工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人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面臨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的局面。
零碳園區是指在其建設、運營或發展過程中,將碳排放降至最低水平或完全消除碳排放的產業園區。這種園區模式既強調能源供給的綠色化,又注重能源使用的高效化,通過提升碳捕捉、碳利用與碳封存能力,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園區發展體系。建立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對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區域競爭力、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體系,通過制度層面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保障。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意味著要從產品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全面評估和管理產品的碳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對新能源的深入探索,昔日貧瘠的“沙戈荒”土地被發現蘊藏著巨大的能源潛力。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是國家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重大戰略舉措。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既可以更好發揮存量煤電效能,又可以有力支持新能源開發消納,還可以助推新興低碳技術和產業發展,是主動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