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有心,沿途無處不風景。
——題記
總覺得風景只在奇絕之處:五岳的雄壯奇美,江河的怒濤奔騰,那才是風景;草原的一望無垠,大海的水天如一,那才是風景。可是,瑣碎的生活中,真的沒有風景嗎?
那天放學有點兒晚。回到家里,我拖著疲憊的身子把書包一扔,將作業(yè)攤開在桌面上,不想去動一筆。窗外,冷風正在呼嘯,不想竟還有蟬鳴!蟬鳴聲輕柔,如同薄薄的紗片拍打在空氣中,緩而不郁,連而不躁,撥動著沉悶的空氣。這蟬許是知道寒冬馬上就要吞噬它的生命了,反而叫得不那么凄厲了。它仿佛在以一種信徒的優(yōu)雅姿態(tài)歌頌著。
歌頌?歌頌什么?
我起身到窗邊去看。小區(qū)里的樹木密到幾乎遮了半邊的窗,那深沉的碧綠被夜色浸沒,與一種漆色的、暗沉的綠交織。風拂過時,葉間枝里都舞蹈起來,涌起層層的葉浪。
抬頭看看天空——那一小塊未被高樓遮蔽的天空,也足以讓我驚喜了。黛紫、煙粉紫和淺紫交織輝映,整片天空是一場黑與紫的盛宴,連云都是從夜的墨中浸透了才掛上天的,飽滿、濃重又染滿了夜色。天幕不是一成不變的,夜幕在流動,往高樓上蔓延,往地面上翻涌,往遠處飛濺著,萬事萬物都顯得幽遠。夜色融合著,融入了萬物。
多么神秘而壯美啊!我不由贊嘆這夜景。
往樓下看,我看見兒童在嬉鬧,笑聲清脆地融入了這清而靜的夜,老人在散步或閑坐著,歸家的上班族也拖著一天的勞累,微笑著尋找屬于自己的燈火炊煙。一下子,對面樓房的燈全亮了,萬家燈火在夜色中輝映,染得天邊一片霓虹。我不自覺感到放松:小窗夜景,真美啊!
我坐回桌前,蟬鳴依舊。它在歌頌什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縱使它的生命馬上就終結(jié),蟬仍在熱情地謳歌生命,謳歌風景!我聽著它的歌聲,仿佛看到了跨越亙古的生命征途的答案:在衰枯的枝條之上,在催人斷肌的寒風之中,在湮滅萬物的凜冬之中,一顆熾熱的小心臟在奮力地跳動,在終結(jié)之中釋放它的熱血,在歌頌永恒的生命。生命本就是一道風景。
風景無處不在,它就在心中。
●點評
本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生活中的平凡之景。小作者善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如“蟬鳴聲輕柔,如同薄薄的紗片拍打在空氣中”,生動地營造出靜謐氛圍。通過描寫兒童、老人、上班族等人物活動,賦予夜景以生活氣息,深刻地傳達出“風景無處不在,它就在心中”的主旨,引發(fā)讀者對生活與風景關(guān)系的思考以及對生命的贊頌。
【作者系湖南寧鄉(xiāng)市城北中學學生,指導老師:龍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