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帕哈爾加姆鎮附近的拜薩蘭谷,是一處有著茂密松林的草甸,憑借著優美的高山風光成為當地知名的景點。2025年4月22日,在恐怖分子對這里的游客發起血腥槍擊屠殺過后,印度與巴基斯坦新一輪的武裝沖突也被拉開了序幕。
在這起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中,有來自尼泊爾的游客不幸喪生。對于這個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陡峭山國來說,區域內沖突的間接傷害不止于此:在印巴劍拔弩張的對抗局面下,印方擔心跨境滲透的警惕意識上升,對于往來尼泊爾人員的安全檢查加強,加上民航線路受印巴領空交戰的影響,尼泊爾的旅游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
過去,由于印度控制著尼泊爾通往南亞內陸的山地貿易要道,尼泊爾政府對于印度留學生騷擾尼泊爾女生的風波都要淡化處理。而自跨過喜馬拉雅山脈邊界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尼泊爾得到積極響應,12年來,從經貿合作到文化交流,中尼關系提速發展,籌劃中尼鐵路、升級吉隆口岸,都在助尼國減少對印物流依賴,擴大自主空間。
2025年夏季適逢兩國建交70周年節點,尼泊爾倡導多元化的“等距離”平衡外交成效顯著,為南亞地區局勢注入和平發展的積極能量。
時值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停火協議,但依舊維持對彼此領空限制的敏感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肖捷5月14日率團訪尼,會見了尼總理、眾議長等政要。
正是在會談中,尼方明確重申,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從事反華活動,還表示愿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這讓印度頗為慍惱,卻又無處發作。
2024年5月,當時的普拉昌達政府在新版貨幣上標注尼印爭議領土,曾引發印度反制,如斷網、限制貿易等。現在尼官方的表態更謹慎,針對印度點到為止。
“在當前南亞地緣政治競爭‘激烈回潮’的敏感階段,尼泊爾通過這次會談,傳達出希望和平與穩定的呼聲和信號。”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謝超告訴南風窗,在印度區域外交表現出強烈進攻性和擴張性的背景里,通過尼泊爾過去的國際表現可以看出,該國政府并不希望陷入鄰國參與的地緣政治競爭,而是“與印度的地區霸權意識保持距離”。
以近期印巴沖突為例,謝超認為,“4·22恐襲”發生后,印度的應對就是擯棄外交渠道且奔著升級沖突的目標去的。“從后續觀察來看,此次恐襲事件有著明顯高可見度和高殺傷的特征,加上原本宣布對恐襲負責的武裝組織聲稱遭到網絡入侵,結合一份指控印度自導自演的‘泄密’文件被公開,以及印度國防情報局局長被解職調離等跡象,可以說引發如此大規模沖突的恐襲事件,本身的真相目前還存在諸多疑點。這也是尼泊爾不想被卷入的原因之一。”
中尼于2019年確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經受了尼泊爾多次政府換屆的考驗。在謝超看來,制定與實施平衡外交政策的尼泊爾,在可預見的未來,并不會成為印度阻撓中國與南亞各方合作的“橋頭堡”,也不會利用印度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擾動和平來牽制中國。繼續在中印之間保持外交政策的平衡,應該是這個山地內陸國在往后發展中,還需要堅持的主要外交戰略。
的確,當下尼泊爾面臨內部改革(如土地私有化爭議)與社會穩定問題,現政府不愿站隊印度,也不想開罪印度。一方面,印度通過《印度—尼泊爾和平與友好條約》保留對尼內政干預權;另一方面,印度裔移民通過高生育率與社群滲透引發擔憂,尼泊爾輿論警惕印度“人口擴張”,印方若持續強硬,可能進一步將尼民意推向中國。
尼泊爾國內主要有親印和親中兩派勢力。當前聯合執政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大會黨,就分別代表了親中和親印的傾向。
由于印度在文化和宗教等方面一直向尼泊爾輻射強大引力,近期尼國內與印度教相關聯的民族主義情緒上升,支持恢復君主制的呼聲也漸現,顯示印度教右翼勢力試圖推動尼泊爾君主制復辟,將后者視為文化與戰略盟友。
就在今年3月,喜馬拉雅山間不止一次爆發要求恢復君主制的示威,甚至有游行抗議者舉起了和尼泊爾接壤的印度北方邦的首席部長阿迪亞納特的海報—在執政黨印度人民黨黨內,這位印度教僧侶素以民族主義強硬立場著稱,深得莫迪賞識。
但在歷史上,尼泊爾王室從未成為印度的可靠盟友,其立場始終是交易性的,并常在必要時轉向中國。在謝超看來,作為標準定義上的內陸小國,僅有中、印兩個鄰國的尼泊爾,可以對外謀求發展的“選項非常少”,面對印度教民族主義復辟君主制的挑戰,當局世俗化的政治力量注重與中國發展友好睦鄰關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發展自身,“這有利于其維護國內穩定,客觀上也有利于維護中尼邊疆穩定”。
據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確認,從日喀則經吉隆口岸至加德滿都的中尼跨境鐵路,整體可行性研究將于2026年全部完成。鐵路建成后,將極大促進兩國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提升地區互聯互通水平。
而今,兩國民間人文交流不存在障礙—持中國護照就能免簽入境尼泊爾停留30天,還能免費辦理150天的免費旅游簽證。以“90后”為主的中國年輕人,愈發被社交網絡上尼泊爾的各類培訓班故事吸引,有的奔赴加德滿都、博卡拉等城市,碰撞出鮮活的跨國交往故事,讓建交70年的鄰邦顯得不再遙遠。
今年32歲的王彤,已暫別職場兩年。在大理悠閑放空的日子里,她想著趁“Gap期”出國鍛煉英語口語,在比較了泰國和尼泊爾后,她選擇了人均GDP僅約中國1/10、培訓價格更為優惠的尼泊爾—從三個月學費600多元人民幣的電子琴、架子鼓學習班,到一個月不到1500元、每天練習四小時的烘焙課,再到一對一、單次課時費75元的網球私教課,這些接地氣的培訓班,給中國年輕人“淘寶撿漏”似的體驗。
王彤花5小時從武漢中轉廣州前往加德滿都。當她走出特里布萬國際機場,鉆進尼泊爾首都四處飛揚的煙塵和霧霾,看到的是水泥路和黃土路交錯,路邊的美觀綠化少得可憐;市區最常見的汽車,是從隔壁印度進口的各式大巴和中巴,身后還跟著數不清的摩托車。在王彤眼里,它們彰顯著對應上世紀90年代的濃濃復古風。
王彤落腳的地區,是加德滿都的泰米爾區—在這首都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張貼中文標語和招牌的商店、餐廳隨處可見。王彤先住了三天的青年旅店,抽空尋覓合適的長租房源。可在商業氣息相對濃厚的泰米爾區,“真正能住的低價房源并沒有特別多,即使有,住宿環境也是比較糟糕,有的連24小時熱水都沒法保證供應”。
幸運的是,在英語電子郵件的交流中,她聯系上了一家此前在國內就物色好的民宿—民宿老板的好客和禮貌讓王彤定了兩周的租期—不含早餐,折合人民幣日均68元左右的房費,讓王彤在泰米爾區住進了數平方米大小、帶獨立衛生間的寓所。
王彤出發前所“種草”的一家名叫RTC的英語培訓機構,在她做完一份簡單的英語能力測試后,給她推薦了一份“通用英語中級”的課程。那是一份為期兩周的課程,每天1小時課時,且只在工作日開課,總共十節課,學費低至折合人民幣不到200元。王彤欣然掏錢報名,但等到實際開課后,希望和西方“英語母語”老師交流的王彤,對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感到失望。
每節課的授課安排都大同小異,先是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習新的單詞,然后是做題、檢查答案,在自學環節過后,留有15分鐘,與隔壁同學對談練口語—王彤說,自己所在的班總共十幾名學員,除了一個韓國人、幾名尼泊爾人以外,剩下的都是像自己一樣、遠道而來的中國同胞。“大家水平都不咋地,美國老師在課上的表達也盡量簡單遷就,講得很淺顯,沒有什么可以鍛煉精進口語的含金量。”
可無論如何,王彤總算也過上了在社交平臺上被形容為“充電”的閑適生活。英語培訓班的課室在加德滿都的使領館區,每天上午王彤步行過去不過15分鐘,待11時下課,去吃個午飯,剩余的時間,都是屬于她在這座城市“city walk”的慢時光。這也讓王彤有了更多的機會,觀察異國獨特的生活節奏和文化氛圍。
從2月末落地加德滿都,到4月初飛離這個國家,王彤近距離感受了濕婆節、藏歷新年和灑紅節等全民狂歡的重大節日。“Happy Holi!”一天的熱鬧過后,身上灑滿紅色顏料和印上掌印的王彤,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開心地曬出了這句節日口號。“世界有很大的參差,社會環境不同,對于幸福的定義也會不一樣。”
十年前的2015年4月25日,一場突發的8.1級強震過后,杜巴廣場上的尼泊爾首個世界文化遺產—30米高的九層神廟受損嚴重。對它的保護修復,成為中國援尼震后重建的重點項目。如今,中方修復的九層神廟建筑群,成為文化遺產領域國際合作的典范,與當年印度不滿尼泊爾新憲法關于公民權和聯邦省劃界的規定而變相封鎖邊界、影響尼震后重建,形成鮮明對比。
今年4月9日,中國企業在尼泊爾投資建設的三金考拉水電站正式投入運營,降低了當地用電成本。近年來,隨著中企在當地的深度參與,尼泊爾告別了日均停電十余小時的窘況,還實現了與印度電力交易的“貿易順差”。
貨物貿易方面,2024年中國對尼泊爾貿易總值突破550億元,五年平均增速達11.7%,其中經西藏地區口岸出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新三樣”均大幅增長。
在尼泊爾這個農業主導國,旅游業是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之一。尼泊爾的登山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冰雪開始融化的4月和5月,以往主要是西方、印度和中東游客,但近年來中國登山者的數量顯著增加 。響應尼政府推介的“2025尼泊爾旅游年”,中國南方航空4月10日宣布,每周新增4班往返廣州和加德滿都的航班。
在海拔地勢“遞降”急劇的加德滿都,一家名為“喜馬拉雅爪哇”的連鎖咖啡館,每天聚集著不少外國游客。王彤說:“像喜馬拉雅爪哇這么精美的咖啡館,我們笑稱它是尼泊爾的星巴克,坐在里面的基本都是外國的觀光客,和當地少數富裕人士。”相比之下,英語培訓課堂里的許多尼泊爾學員,目標是學會簡單的英語交流,去中東國家打工。
“如果尼泊爾由于教派問題等原因,發生內亂或傾軋,對于我們維護邊疆地區和平會造成沖擊,并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尼泊爾搭上發展的便利快車,不斷保持增長勢頭,維持好國內政治的穩定局面,我們樂見其成。”而隨著尼泊爾民間對華親近感增加,謝超判斷“中尼交流的趨勢得到全方位的推進,中尼合作走心、走深、走實,稱得上國際合作的樣本”。
(文中受訪者王彤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