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抓?!保ㄒ韵潞喎Q二十九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簡稱思政工作)規律,把思政工作貫穿黨的建設和企業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強化思政工作創新實踐,探索形成了“健全一套機制、打造四大課堂、培養一支隊伍、實施三心工程”的“一四一三”思政工作法,不斷提升軍工央企思政工作質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健全“一套機制”
構建思政工作“大格局”
做好思政工作,關鍵在于強化政治引領,發揮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優勢,完善領導體系,理順工作機制,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十九所打破傳統的黨政工團基于事件導向、單點觸發的工作模式,不斷健全思政工作的責任體系、運行機制、研究機制,推動軍工央企思政工作從“單打獨斗”向“協同推進”的思政工作“大格局”轉變。
健全責任體系。壓緊壓實主體責任,黨委頂層設計,制定思政工作責任清單,明確落實措施和推進步驟,定期學習思政工作理論方針政策、研究思政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分工負責、全員共同參與的思政工作大格局。
健全運行機制。強化黨委與基層的上下聯動、相關職能部門的左右協同、基層黨政角色的相互配合,抓好思政工作的目標分解、過程督導、考核評價,從源頭上推動思政工作同生產經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互融互促。
抓好目標分解。每年年初編制《思想政治學習教育工作計劃》,列舉措、明責任,指導基層黨組織將思政工作列入年度基層黨組織工作計劃,全年抓好組織實施。
抓好過程督導。每月定期發布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重點任務,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例會,跟蹤重點任務進展,建立點評通報、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落實。
抓好考核評價。把思政工作落實情況納入黨建責任制考核、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政治巡察,把“軟指標”變為“硬約束”。建立整改閉環工作機制,針對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逐項抓好整改閉環。
健全研究機制。1997年舉辦第一屆政研年會以來,黨委持續健全思政工作研究機制,每年聚焦企業改革中的實際問題和員工思想動態,指導基層黨組織和員工申報100余個政研課題,以理論研究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思政工作的創造性、針對性、實效性。
創新管理機制。制定發布《思想政治研究與管理創新管理辦法》,形成“課題申報一課題初審—課題優化—終稿遴選一課題交流”的多次迭代優化運行流程,將思政質量與黨建工作考核掛鉤,全面提升思政工作質效。
創新研究方式。將黨組織集體認領與黨員個人申報相結合,課題研究與黨建工作重點緊密耦合,以組織行為牽引基層行動,推動基層圍繞部門文化、黨工團工作、員工思想工作等進行探索研究,確保思政研究工作取得實效。近二十年來,先后形成1600余篇政研論文,榮獲40余項省部級、200余項所級政研創新成果,以高質量政研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四大課堂”
把穩思政工作“總開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倍潘鶊猿峙c時俱進、守正創新,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不斷豐富思政工作的手段和載體,因地、因人、因事、因時制宜打造“四大課堂”,教育引導全員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打造基于“線下 + 線上”的融合式課堂。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勢任務教育是思政工作永恒的主題。線下,每月按照黨中央及上級黨組織的最新要求,定期編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強軍興軍、科技創新、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最新重要論述學習資料匯編,每月發布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重點,指導基層黨組織聚焦主題主線,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開展集中學習。線上,利用“兩微一端”、網絡學習平臺、電子大屏等新媒體,及時推送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發布最新時事要聞,體系性開展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抓好線上的常態化學習。通過“線下 + 線上”的融合式課堂,將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在日常、學在經常。
打造基于“課堂 + 現場”的體驗式課堂。在外部,利用兩彈城、長征革命紀念館等周邊紅色教育資源,大力宣傳偉大建黨精神,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引導廣大職工感悟黨的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在內部,深入挖掘自身歷史文化資源,建設以“電磁利劍”綜合展館、張潔烈士銅像、853歷史文化展廳等為主體的教育基地,弘揚軍工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通過專題授課、實地實物、鮮活講解、互動體驗等方式,把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始終,搭建“課堂 + 現場”的體驗式課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內化于心。
打造基于“專家 + 典型”的研學式課堂。邀請中央黨校等外部專家專題講學,解讀黨的創新理論和國防形勢、國家戰略等,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性和指導性。黨員領導干部講授專題黨課,宣貫上級要求和落實舉措,增強思政工作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先進典型結合自身經歷,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營造向榜樣學習的濃厚氛圍。通過“專家 + 典型”的研學式課堂,讓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高度”又“接地氣”,不斷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打造基于“學習 + 行動”的實踐式課堂。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密切聯系群眾相結合,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聚焦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以開展“我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為契機,列出民生項目清單,拿出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逐一落實到位。通過“學習 + 行動”的實踐式課堂,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聯系實際學、聚焦問題做,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的具體行動和生動實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外化于行。
培養“一支隊伍”
激活思政工作“動力源”
黨務工作者是開展思政工作的主力軍。二十九所聚焦這個“關鍵少數”,從建立勝任力模型、加強培養鍛煉、做好考核評價三方面入手,不斷增強其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培養一支信念堅、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的思政工作者隊伍,全面提升基層思政工作的質效。
建立勝任力模型?;谲姽ぱ肫笏颊ぷ魈攸c,從基本素質、知識結構、工作能力三個方面,明確以黨支部書記為代表的黨務工作者勝任力模型。在基本素質上,圍繞做好黨的工作、做好人的工作等要求,要做到政治過硬、作風過硬、廉潔過硬,要具備良好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親和力和風險意識。在知識結構上,既要懂黨務、懂業務,又要懂管理、懂人心,具備關于企業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開展思政工作的相關知識。在業務能力上,以會解讀政策、會疏導思想、會解決問題為目標,需要具備良好的思政工作能力、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能力、文化建設能力,以及監督風控能力。

加強培養鍛煉。強化系統培訓。以勝任力模型為牽引,建設系統性課程體系。每年開展常態化、專業化、全覆蓋的思政業務培訓。通過講師領學、典型
在企業歷史文化展廳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講學、分組研學、競賽比學等形式,牽引黨務工作者提升思想認識,掌握思政工作方法論。
注重在崗培養。針對新上崗和能力不足人員,以“強基行動”為牽引,選派優秀思政人才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結合年度工作,以問題為導向,制定幫扶計劃,在實戰中答疑解惑,提升履職能力。
加強學習交流。定期組織開展思政工作經驗交流,選送優秀培養對象到黨校進行學習培訓,系統提升黨務工作者理論素養,沉淀工作經驗。
做好考核評價。設定考評指標?;趧偃瘟δP秃蛵徫宦氊煟O置可量化、能考核的指標。既有基礎性、指令性工作指標,也有以結果為導向的有效性指標。突出考評重點。注重對思政工作人才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考評,既考核日常工作中思想引領、團隊管理能力,又考核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解決問題、化解風險的能力。注重結果應用。堅持綜合考評與動態管理相結合,將考核結果與崗位晉升和調整直接掛鉤?;诳己私Y果開展思政工作人才盤點,匹配系統培養方案以及管理措施,提高思政工作人才的整體能力水平。
實施“三心工程”
鑄就思政工作“穩定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二十九所黨委堅持以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服務職工群眾為重點,實施“人文關懷上暖心、身心健康上放心、文化生活上舒心”的“三心工程”,使思政工作真正深入到職工工作生活,切實做到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加強人文關懷,讓職工“暖心”。健全黨員領導干部聯系群眾、黨員聯系群眾工作制度,經常性開展面對面、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針對職工思想狀況及時有效加以引導。強化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引導,健全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機制,凝聚改革發展同心圓。健全節日慰問、生病住院、職工退休等慰問制度,常態化開展“黨政工團一線行”“家屬訪談”等系列活動,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加強對特殊人群的關愛,搭建單身職工聯誼平臺,健全困難職工幫扶機制,積極協調解決職工子女入學入托等難題,解決職工后顧之憂。
關愛身心健康,讓職工“放心”。關注職工身體健康。建立健全職工健康檔案,每年開展常規體檢、專項體檢和“兩癌”篩查,參加住院醫療和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計劃,為職工生命健康保駕護航。關注職工心理健康。每年10月定為職工心理關愛月,設立心理關愛熱線,成立志愿服務團隊,建立心理預警和干預疏導機制,從“身體健康、心理咨詢、法務咨詢”等方面快速響應職工需求,保障職工身心健康。
豐富文體生活,讓職工“舒心”。充分利用重要傳統節日、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組織開展“大國頂梁柱永遠跟黨走”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主題活動,提升職工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定期舉辦職工運動會、籃球、乒乓球等傳統體育賽事,開展健康跑、書畫攝影比賽等文體活動,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創新文體協會管理,開設專業培訓課程,讓職工體驗多元的文體活動,切實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二十九所多維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效,形成了一大批優秀思政研究成果,先后榮獲中央企業、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等政研會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9次、二等獎4次、三等獎2次,2021年被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為“2019—2020年度全國政研會工作優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