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語文學科也越來越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本文主要探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一、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文化現象
面對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當代文化,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讀書會、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當代文化生活的各種現象進行共同探索和思考,以提高其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進行表演,對不同人物的心理變化及行為狀態進行分析,并對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進行歸納、思考。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和分析各色人等的行為內因,進而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
二、培養思辨能力,關注文化熱點
近年來,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挖掘傳統文化與當前時事之間的聯系,如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等。這有助于學生將傳統文化與時事熱點結合起來,豐富作文的內容和素材。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瀏覽網頁、觀看電影、查閱書籍等途徑,充分了解各種文化現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甄別文化熱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批判性地看待這些熱點。在面對熱點新聞事件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事實、理性思考,做到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久而久之,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自然培養起來。
三、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文化
樹立文化自信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為幫助學生了解與把握中華文化精髓,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主題講座、合作交流等,提升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例如,在《論語》等古典文學作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張及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進行詳細講解,引導學生深入領會經典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運用多元化手段,活躍學生思維
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增強開放性和針對性。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促進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將濟南的冬天景色展現出來,指導學生欣賞大自然之美。接著,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情感在語言中的傳遞、詞語在特定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然后,教師摘錄一些優美的句子和詞語推薦給學生,讓學生練習精讀,學會做讀書筆記。如此,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通過“這篇課文最打動你的是哪一段”“文中出現過幾次背影”“《背影》作為文章標題,對作者來說還有哪些更深層次的含義\"等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解讀課文,進行深度學習。
五、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全面發展
立德樹人要求我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形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案例一:《皇帝的新裝》教學優化策略
① 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角色,來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變化及行為。
② 討論法: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合作探究,分析故事中的騙子和被騙者及其行為的內因。
③ 多媒體展示: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有關圖片、視頻,提高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
案例二:《濟南的冬天》教學優化策略
① 多媒體導學: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把濟南的冬天的美好展現出來,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② 閱讀理解: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學作品字里行間的情感,理解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③ 摘錄:讓學生摘錄一些優美的句子和詞語,練習精讀,學會做讀書筆記
2.通過文學作品激發學生共鳴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是進行道德教育的優秀載體,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的美與真,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教師可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人的情感體驗。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例如,在《親愛的爸爸媽媽》《背影》等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詳解課文,把父母、親人無私的愛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親情的偉大,更加珍惜并感激父母的付出和關愛。
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內容,通過滲透式德育向學生揭示其深刻的意義。例如,教師講授《在山的那邊》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山”“海”的象征意義,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并應該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通過討論和陳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想、信念,從而對理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3.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參觀學習、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身體力行地提升道德素養,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
總之,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求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關注文化熱點、培養文化自信、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等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優化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C2401140201)
(責編 林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