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新四軍研究會加入鐵軍雜志理事會
.(魏珊)今年2月成立的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簡稱江城新四軍研究會,作為湖北江城實驗室的紅色歷史研究機構,以“傳承紅色基因,賦能創新發展”為宗旨,積極開展新四軍第五師及鄂豫邊區抗戰史的研究,通過建立新四軍歷史文獻數據庫、學術論壇、革命遺址保護等方式,梳理和總結華中抗日根據地建設的經驗。該會立足光谷科創高地,不斷深化革命歷史研究與現代科技發展的跨界融合,探索新四軍革命精神賦能科技自立自強的新范式,為江城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注入紅色動能。為加大紅色課題研究成果宣傳,密切與“國”字號紅刊《鐵軍》的合作,江城新四軍研究會日前加入鐵軍雜志理事會,成為副理事長單位,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該研究會秘書長金姣,被鐵軍雜志理事會聘任為副理事長。
寶應和無錫新研會開展交流研討活動
(徐錫清沈志武)最近,江蘇寶應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由會長楊洪國帶隊,專程來到無錫地區開展紅色考察、研學交流活動。在江陰市長涇和祝塘,他們參觀了新四軍六師師部駐地和江抗祝塘紀念館。考察中,他們對新四軍“江抗”和六師部隊在無錫地區的戰斗經歷,以及部隊從無錫戰略轉移到江北特別是到江(都)高(郵)寶(應)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編入新四軍一師等歷史進行了現場研學。無錫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符惠明對寶應同仁前來研學表示歡迎。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圍繞這一重要紀念活動,同時就加強新四軍歷史研究座談交流,達成共識。雙方互贈本會編纂的新四軍歷史研究圖書。
蘇州新研會后代分會緬懷先烈傳薪火
(羅偉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烈士陵園,松柏蒼翠,莊嚴肅穆。蘇州市新研會后代分會執行會長鄭歡東帶領該分會烈士尋親志愿者團隊,還有吳大夯、馬阿六、周根發、馮秉來4位烈士的親屬齊聚于此,以鮮花與追思告慰先烈忠魂。吳大夯烈士的侄女吳建英眼含熱淚說:“大伯犧牲在蘇北,先前消息不通,不知道他魂歸何處,感謝后代分會的尋親志愿者幫助,今天得以祭掃。”馬阿六烈士的侄子馬小弟輕撫碑文:“大伯的名字刻在這里,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里。”鄭歡東致辭說,近年來,我們后代分會聯合烈士尋親志愿者跨越多省市,幫助烈士尋找到親屬線索,讓忠魂與血脈再度相連,這場跨越久遠歲月的重逢,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代代相傳。
梁興初夫婦紀念雕像永駐南昌公園
(王健根付憲)開國中將梁興初和夫人任桂蘭的紀念雕像,不久前在江西南昌市洪福人文紀念公園落成。梁興初,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是新四軍的旅長、三十八軍軍長、原成都軍區司令員,1985年逝世,享年72歲。任桂蘭,1946年參軍,1949年與梁興初結婚,一生從事軍隊醫務工作,2023年逝世,享年90歲。夫婦倆的半身雕像,展示了伉儷情深,堅守初心的精神風范。
103歲新四軍女戰士石麗逝世
(姚云炤)石麗,是聯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上海46位新四軍百歲老戰士之一。她是安徽五河人,17歲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新中國成立后,她一直從事黨務工作,曾受到毛澤東、鄧小平、宋慶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2025年4月25日,石麗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