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搬進新家那段時間,我經常出差在外,擔心綠植們會渴死,就網購了六只小蓄水花盆。效果不錯,雖然不能始終勃勃生機,但至少能保證生命無憂。
后來我早晚都在家,有時間伺候花花草草,就買了很多大花盆和一個木質花架子。小蓄水花盆跟大花盆并排站立,常被遮擋住,曬不到太陽。若放在木條花架上又很不穩定,一個不注意就會碰倒,里面的泥與水稀里嘩啦地往下淌,弄得到處都臟兮兮。
我有些嫌棄蓄水花盆了,扔又舍不得,因為根本不是它們的錯,只是時間和環境改變了,讓它們的優點派不上用場。有一天,靈機一動,把花盆帶去了辦公室。
小巧的花盆們靜靜地擺放在兩扇玻璃窗前,讓白墻紅桌黑椅的辦公室多了很多鮮活的色彩。春天來了,植物們有的抽莖伸葉,有的含苞待放,在深淺不一的光影變幻中,如同一幅活色生香的水彩畫。在位子上坐久了,起身走走,在花盆前流連是一種享受。總會有嶄新的發現,讓人為生命的神奇而驚嘆,看得久了,心境都不由得柔和了。
有時看著窗臺上盛開的花兒,想念起家里的那些花兒,為了生計奔忙,白天很少在家,它們是不是很寂寞?后來想,植物們是不會寂寞的,只有人才會寂寞。花草們總自顧自地生長,依賴的陽光和微風是大自然贈予的,不用人類付出太多愛,頂多需要人當一下水的搬運工。就這件小事兒我還隔三岔五就忘記,幸好同事妹妹勤快,給她那邊窗的花澆水時,也會照顧一下我這邊的花。
我稱贊同事妹妹的勤快,她說因為養花,她的孩子老跟她生氣,說媽媽總對花有耐心,不會兇,也不會罵。花兒葉子黃了,生蟲子了,媽媽都會找自己的原因,是水澆多了,還是沒及時更換花土,還是殺蟲液兌水比例不對。可對待孩子,媽媽就會一直抱怨、指責,仿佛什么都是孩子的錯。
如果我們能用對待植物的態度對待孩子,是不是孩子就不會委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始終堅守一個原則:很多事情,除非他主動開口向我求助,否則我不會輕易代勞。他每餐想吃多少飯,每次考試想考多少分,我都尊重他的選擇。孩子如同獨立生長的幼苗,擁有自己的節奏和方向。我只衷心期望他能擁有健康的體魄,每一天都能快樂無憂。就如同我對待窗臺上那些花兒,只要它們能夠頑強地活著,便是一種美好;倘若它們能綻放出絢爛的花朵,那更是錦上添花;即便未能開花,我也不會苛責,因為它們的存在本身就為生活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今年,窗臺上的三盆長壽花,碧綠的葉子繁茂了許久,一簇簇花苞也孕育了好久。我每天滿心期待著它們綻放,總以為第二天便能看到那嬌艷的花朵,可它們卻總是遲遲不肯盛開。
值得慶幸的是,花兒并非僅僅為了取悅我而存在,它們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和生命軌跡;同樣,孩子的世界豐富多彩,我也并非他生活的全部。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該像植物一樣,遵循自己的節奏,努力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
編輯"喬可可"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