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理解與適用

2025-06-09 00:00:00黃熙
宜賓學院學報 2025年4期

“網絡暴力”一詞最早出現于2006年“高跟鞋虐貓女\"和“銅須門”事件,但彼時還并沒有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之后,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網民人數的增加,伴隨著的是 w e b2 . 0 和web3.0的到來,互聯網呈現出交流的即時性、智能性、互動性強的特點,它為公民的交流提供了極大的平臺,使得每一位公民可以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交換意見。此時,網絡暴力的形成就變得極為容易。對此,我國通過對相關立法、司法解釋以及行政法規不斷修改完善,來規制網絡暴力這一現象]。2023年6月,“兩高一部\"發布《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指導意見》),規定對于不同的網絡暴力行為分別由侮辱罪、誹謗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尋畔滋事罪規制。

以“網絡暴力”\"侮辱罪”\"誹謗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為關鍵詞在北大法寶檢索①,發現針對網絡暴力定罪的案件屈指可數,而網絡暴力卻在現實生活中多有發生。這一司法現狀與社會現實相悖的現象,究其原因在于:第一,《刑法》中缺乏規制網絡暴力行為的罪名,上述的幾個罪名勉強能涵蓋網絡暴力的行為;第二,我國司法工作者難以轉變傳統思維,無法將網絡暴力解釋到現有條文中進行歸罪。同時可以發現,這些罪名都只針對受害對象為自然人的情形,但是網絡暴力行為不僅可能針對個人進行侮辱、誹謗等行為,損害其人格尊嚴;同樣也可能瞄準非個體,比如單位、集體、國家,損害集體和國家利益。《指導意見》無法規制對單位實施網絡暴力的情形,如果對單位實施網絡暴力,可以考慮通過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進行擴大解釋來進行處理。

一、網絡暴力中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存在空間

《指導意見》的出臺表明了我國立法對網絡暴力的重視,并且為司法機關在處理網絡暴力案件時提供指引??v觀《指導意見》可以發現,“兩高一部”是將網絡暴力行為進行歸類,使侮辱、誹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以及尋釁滋事罪能夠處理相對應的網絡暴力行為。但是以上罪名能否適用單位遭受網絡暴力的情形?若不能適用,是否需要在《刑法》中增設新的罪名來規制該種情形?

(一)《指導意見》的適用困境

根據《指導意見》的規定,在網絡暴力的語境下,根據不同的情形適用誹謗罪、侮辱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以及尋釁滋事罪。

首先,誹謗罪、侮辱罪以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不能包括單位是受害對象的情形。因為上述罪名都屬于《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這一章當中,而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無論如何解釋,也不能包括單位合法權益這層含義。

但是《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同時又構成《刑法》第221條規定的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笨芍虡I信譽、商品聲譽指的是單位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同時,誹謗罪與商業信譽、商品聲譽要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即應當認定為誹謗罪,此時,是否意味著誹謗罪的受害對象就包括了單位?侮辱罪、誹謗罪同屬于一個法條,所指代的對象也應當相同,區分二者的關鍵點應當是行為方式不同。因此,有關“他人”的理解應當作同一解釋,在此基礎之上是否意味著侮辱罪的受害對象也包括單位?即使是這樣,《指導意見》中的“他人”仍然不能包括單位。第一,誹謗罪、侮辱罪都屬于自訴罪,自訴罪的主體包括被害人、被害人的近親屬和自訴案件的被告人,這些主體應當是自然人而不包括單位。第二,侮辱罪、誹謗罪同屬于《刑法》第246條,在《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立法機關應當規定行為人的行為符合侮辱罪、誹謗罪又符合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依照較重的規定處罰,但是立法機關并沒有對侮辱罪作出相關規定。因此,從立法意圖來看,侮辱罪的保護對象并不包括單位。

其次,尋釁滋事罪可以適用于單位是受害對象的情形,但從立法意圖看并無此意,并且適用該罪保護單位作為受害對象的情形無法擺脫“口袋罪”的特征。《指導意見》將網絡暴力延伸至線下,對被網暴者及其親友實施攔截辱罵、滋事恐嚇、毀壞財物等滋擾行為的,以尋釁滋事罪處理。根據《指導意見》的規定,在遭受網絡暴力之后,尋畔滋事罪適用的對象為被網暴者及其親友??梢姡⒎C關并無用尋釁滋事保護單位的意圖。同時,尋釁滋事罪是一個能包括任何罪行的“大雜燴\"4,因為該罪名的兜底條款具有模糊性和概括性的特征[5,涵射范圍極大,那些模棱兩可既能定罪又可以不定罪的行為都被囊括其中。不可否認的是,尋釁滋事罪能保護單位作為受害對象的情形,只是如果任何犯罪行為都用尋釁滋事進行保護,那么尋釁滋事罪作為“口袋罪\"的特征便不能擺脫。而尋釁滋事罪要想擺脫“口袋罪\"的特征,可以采取將該罪中的行為增設為獨立的新罪或者已有犯罪的行為類型

(二)增設新罪的現實困境

《指導意見》對網絡暴力的各種行為進行描述,使得各種網絡暴力的情形能夠被現有《刑法》中的罪名所包含。但是,理論界關于是否應當在《刑法》中設立特有的罪名來規制網絡暴力行為的問題,有正反兩種觀點:肯定說認為,作為前置法的民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規都不能有效遏制網絡暴力的現象,《刑法》理應發揮其最后的作用。而在立法機關采取了修改現有立法以及增加司法解釋仍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應當在《刑法》中增設新的罪名;否定說則認為,即使現行法律針對網絡暴力沒有直接的責任規定,但是網絡暴力的行為并沒有脫離現行法律規范的掌控,只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解釋即可[8。增設新罪名面臨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刑法解釋學被架空。信息技術時代,網絡犯罪的花樣越來越多,不能說現有罪名不能規制就采取增設新罪名的做法,采取此做法導致的結果一定是《刑法》變為了一部冗長的法律且破壞了法律的穩定性。因此,采用增設新罪的方法應當是最后手段,新設專項罪名的做法雖然可以針對性地解決網絡暴力問題,但與解釋原有罪名相比,還是存在一些潛在缺陷。

第一,新設專項罪名并不能應對網絡暴力的復雜情形。網絡暴力具有聚量性特征,這種聚量性所帶來的后果不僅包括人數的聚量,同時也是時間、階段的聚量。換言之,網絡暴力是一個過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而是需要大量群眾的參與,同時也是需要時間的累積。在這么長的時間內,網絡暴力呈現出不同的階段,例如:零星負面信息發布——社會熱點事件促成觀點激化網絡暴力事件發生一一個人信息泄露擴大網絡暴力事件損害結果[]。而在這些階段不同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都有可能構成犯罪,所以肯定說所主張的采取類型化的方式設置新的罪名并不可行[,,因為這種方式只提取了四個罪名共通的部分,這些共通的部分要么不能完全評價該罪,要么擴大了處罰范圍,使得犯罪成立更加容易。若將網絡暴力的各種情形解釋進現有法律規范當中,有利于維護法律體系的有序性。

第二,網絡暴力的行為其實并沒有游離在現行法律規范之外。肯定說的學者之所以認為需要新設該罪名是因為,在網絡暴力中,“誹謗”一詞已經從“故意捏造事實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實而進行散布\"轉變為“網民針對媒體的事實進行斷章取義式的理解,然后煽動他人進行網絡暴力行為\"的情形[2。然而,斷章取義與捏造在一定程度上是等同的。捏造是原作者本沒有這個意思,而行為人故意說有這個意思。斷章取義是原作者本不是這個意思,而行為人給他說成這個意思,二者都屬于無中生有。并且,斷章取義與捏造不是單獨發生,應當是相結合發生的。例如:最高法發布的關于懲治網絡暴力的典型案例,吳某某在網上瀏覽到被害人沈某某發布的“與外公的日?!碧模隳笤斐觥?3歲東莞清溪企業家豪娶29歲廣西大美女,贈送禮金、公寓、豪車\"的事實。吳某某利用沈某某發布的貼文屬于斷章取義式的行為,其后的故事屬于吳某某捏造,因此,如果行為人僅僅只是實施了斷章取義式的行為反而具有不可罰性,只有當他捏造了其他事實以后才能成為刑法規制的對象。在此意義上,增設新罪毫無意義。

第三,增設新罪也不能回避“網絡暴力\"的含義,而對“網絡暴力”含義的界定任重而道遠。有關網絡暴力的界定,學者們通常從行為主體、行為對象、行為內容、危害結果等角度來敘述網絡暴力的特征,進而界定出網絡暴力的概念[12]。但是,網絡暴力的表現形式多樣,包括但不限于網絡欺凌、誹謗、侵犯隱私、網絡騷擾等。這些行為在法律上的定性和處理方式可能不同,導致對網絡暴力整體的界定變得復雜。所以,即使學者們都從以上方面進行界定,但有關網絡暴力的含義還是爭論不休。再者,就算解決了以上的爭論,學者們對網絡暴力的含義形成共識,隨著新的通信技術和社交媒體平臺的出現,網絡暴力的手段也在不斷演變。法律需要適應這些變化,確保新出現的網絡暴力形式也能被有效覆蓋。然而,過于具體的法律定義可能很快過時,而過于抽象的定義則可能難以具體應用。

綜上,《指導意見》并不能處罰單位遭受網絡暴力的情形,且采取增設新罪的做法暫時不可取。因此,只能在《刑法》中另尋其他罪名規制該情形,此時,便有了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存在的空間。

三、網絡暴力中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解釋適用

通說認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中客體是指社會秩序;且構成該罪需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13]。但情節嚴重的程度、該罪處罰的對象應當結合網絡大背景進行認定,因此,對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內涵就應該作出相應的理解。

(一)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之“社會秩序”的范圍

本罪侵犯的法益是社會秩序。這里所說的社會秩序不是廣義的一般的社會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圍內的社會秩序,具體是指國家機關與人民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單位的生產與營業秩序,事業單位的教學與科研秩序。

在單位遭受網絡暴力的情形下,必然會造成單位的秩序混亂,但是由于單位的類型多種多樣,經營的事項也各不相同,能不能將所有單位在遭受網絡暴力的情形下所造成的秩序混亂都認為是符合該罪規定的特定范圍內的社會秩序呢?本文認為,該罪所指的特定范圍內的秩序應當包括所有單位的秩序。這主要是因為,其實尋釁滋事罪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很類似,同樣屬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的章節中,但區分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與尋畔滋事罪的關鍵應當在于,尋釁滋事罪的社會秩序泛指所有社會秩序,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本身針對的對象就是單位或者說是一種集體的社會秩序,既然指的就是一種單位秩序,那么所有的單位秩序都應當被包括在該罪當中。其次,法條中規定的“工作”是可以涵攝所有類型的單位秩序。例如,有學者認為,“醫療\"秩序是可以被解釋在\"工作\"秩序之中的[4。雖然也有學者認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中有“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限制[15],而單位遭受的是名譽上的損害,不是工作秩序、生產經營秩序或者說教學與科研秩序無法進行,因此不適用該罪名。但是,網絡暴力造成的結果應當具有雙重性,因為,網絡暴力具有線上與線下融合的特點,一方面可能造成具體的法益侵害,另一方面則是造成公共秩序混亂,例如,對單位進行網絡暴力,名譽上的損害是損害結果之一,在單位以營利為目的的情形下,名譽上的損害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利益損失,而間接后果就是工作秩序、生產經營秩序無法進行。

(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之客觀方面的認定

成立該罪需具有\"情節嚴重\"\"造成嚴重損失”兩個要件,而這兩個要件屬于一種動態要件,即應當結合案件事實來確定。傳統的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中對兩個要件的確定不能完全適用于單位遭受網絡暴力的情形,應該進行調整,使其正確認定“情節嚴重\"和\"造成嚴重損失”。因此,正確認定“情節嚴重\"和\"造成嚴重損失\"是適用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關鍵。

《指導意見》以及《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將造成被害人及其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該種后果作為衡量自然人遭受網暴之后的情節嚴重尚且可行,而針對單位遭受網暴后這樣的后果不再適用。傳統的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之“情節嚴重”的認定,一般是從動機、目的、人數、持續時間等方面進行認定。而在網絡暴力的時代背景下,情節嚴重程度可以通過瀏覽量來確定。雖然對瀏覽量的認定存在疑問,因為瀏覽量是由網民決定,而不是行為人決定的[18]。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瀏覽量的認定卻也是唯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因為網絡上的瀏覽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的傳播程度和影響力。高瀏覽量意味著信息被廣泛傳播和關注,這可能加劇了網絡暴力的影響,擴大了其對個人或單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評估網絡行為是否構成嚴重擾亂社會秩序時,瀏覽量可以作為評判情節嚴重性的一個指標。其次,雖說瀏覽量不由行為人決定,但是對瀏覽量也有貢獻,如果行為人編造的“事實”并不出彩,不具有轟動性,瀏覽量也就不會很高。

“造成嚴重損失\"不應當僅限于經濟利益,還包括政治利益和社會利益。該罪中對象為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據此,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別,一類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單位,另一類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單位。當單位作為一種以營利為目的存在,使其遭受經濟上的損失應當是衡量嚴重損失的唯一標準。有學者認為,單位遭受的是名譽上的侵害[15],但其導致的最終后果仍然是經濟利益受損。所以,以一定標準的經濟損失作為衡量單位遭受的嚴重損失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而這個一定標準的經濟損失可以參照《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第二款:“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數額達到前款規定的數額五倍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即在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中只要給單位造成七十五萬元的損失就應該認定為造成嚴重損失。另一類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單位,他們肩負著社會職能,若行為人通過網絡暴力造成這些單位的工作秩序無法正常進行,損害了這些單位的政治利益或者社會利益,也應當認定為造成嚴重損失。

(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之“聚眾”的理解

聚眾犯罪是由“聚眾行為 + 具體危害行為\"構成[。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構造為“聚眾行為 + 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2。而關于“聚眾\"的判定又有一定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聚眾犯罪是由首要分子組織、策劃、指揮眾人所實施的犯罪2;另一種觀點認為,“聚眾犯罪是指我國《刑法》明文規定以聚集特定或不特定的多人進行違法或犯罪活動作為構成條件的犯罪\"22]。前者是從聚眾一詞的本意理解聚眾,而后者則更加側重于犯罪構成上理解聚眾,無論是哪一種立場,都體現了“聚眾\"需要一定的目的,即行為人想要糾集他人的目的。那么,在網絡暴力中行為人是否有“聚眾”的目的呢?可以看到,在網絡暴力的過程中,有兩種行為方式,一種是\"發布\"事實,并購買水軍,吸引其他網民自行加人,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在明星的微博下購買水軍,使得網絡輿論一邊倒,最后造成嚴重后果,例如:喬任梁事件;另一種是發布\"事實\"再由其他網民自行加入,例如:最高院發布的典型案例之一常某一侮辱案②。第一種行為方式的目的性就體現在行為人購買水軍上。而第二種行為方式,行為人的目的性就體現在行為人之所以將“事實”發布,就是希望有人能為自己討說法,引起大量網民的圍觀和幫襯。而這種意圖體現為間接故意,即能不能引來大量網民的圍觀和幫襯都能被接受,對行為人實施網暴采取放任的態度。因此,也具有聚集的意圖。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客觀方面的構成要件為造成嚴重的損失,該損失的認定標準之一為人數的多少[20]。司法實踐中,通常將10人理解為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中的情節嚴重[23。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由于“損害積量性\"的特征,無論是三人還是十人都無法成為“聚眾”的“眾”,往往由更多的人組成,這可以從《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將5000以上的瀏覽量、500以上的轉發量作為情節嚴重的衡量標準中體現出來。

(四)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主體的認定

網絡暴力存在著自發參與性的特征[23],網民基于樸素的正義感對“事實\"進行評價、轉發,發表自己的觀點是其言論自由權的體現,行為具有不可罰性;并且,受到法不責眾的觀念影響,不可能處罰每一個行為人。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屬于聚眾類型犯罪中的一種,僅處罰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這與法不責眾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契合。

網絡暴力具有\"群體性特征\"24,由于一般的網民是在“事實”出現之后加入,并且對于一般的網民出于法不責眾的觀念是不可罰的,因此首要分子應該在發布之前的行為人中進行認定。在發布之前的行為人有捏造、編造事實者;還有收集信息者,例如常某一侮辱案;以及發布者。據此,可能存在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是收集者、編造者、發布者為一人;第二種是收集者、編造者與發布者不同;第三種是收集者、編造者、發布者均為不同的人。在收集者、編造者以及發布者為同一人時,該行為人被認定為首要分子沒有異議。而在發布者和收集、編造者不是同一人時,發布者和收集者、編造者均有可能成為首要分子。首要分子應當存在于對信息開始轉發之前的行為人中,并且以主觀上是否具有不法的目的進行區分。其中,編造者一定是首要分子,其余為編造者提供幫助的也應當認定為首要分子,為編造者提供幫助的行為人的認定應當從其主觀上是否明知編造者的意圖進行判斷。首先,首要分子指的是在犯罪集團或者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編造者對于事實進行編造是其主觀惡性程度的體現,主觀上具有實施網絡暴力的故意,在發布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布者是編造者實現目的的手段,編造者在整個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認定為首要分子并無不妥。其次,根據條件說,如果沒有編造者的行為將不會有后續的發布行為,更不會有轉發行為。編造者的行為與嚴重后果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最后,由于網絡暴力有群體性、匿名性特征的原因,識別編造者是更為容易的。值得注意的是,編造者的“事實”是整個網絡暴力的導火索,其在整個網絡暴力中起支配性的作用,而為編造者提供幫助的行為人也是這個“事實”的貢獻者,他們共同促成了這個“事實”的產生,因此編造者和所有的為編造者提供幫助的人都應當認定為首要分子。

關于積極參加者的認定,理論上存在著“主動參加態度\"說[25、“主要犯罪作用\"說2以及“主動態度與主要犯罪作用\"說2。聚眾犯罪中要區分的是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和一般參加者,這三者之間是一種層層遞進的關系,社會危害性也呈現層層遞進。首要分子即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認定首要分子之后,認定積極參加者時就不應該再采取“主要犯罪作用\"說,因此,積極參加者應當是具有“主動參加態度”的行為人。這也與我國嚴厲打擊網絡暴力犯罪的刑事政策相符。據此,在\"事實\"發布之后,主動參加的例如水軍,應當認定為積極參加者,而其他主觀上沒有積極參加的意圖,但是結合其職業、發表評論的次數、工作性質、社會影響力以及是否獲利等方面進行認定是否屬于積極參加者,如果不屬于首要分子,也不屬于積極參加者,那應當對公民的言論自由權進行保護。例如:收集、編造者將“新聞\"交給媒體進行發布,即使新聞媒體不知情也應當認定為積極參加者,這是由新聞媒體的工作性質決定的。新聞媒體具有傳播快、傳播范圍廣以及傳播影響力大等特點,使得其對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倘若,新聞媒體發表的新聞存在失真,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當新聞媒體沒有對事實進行核實就予以發表,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另外,如果該行為人屬于職業水軍,每場網絡暴力都有其參加,也應當認定為積極參加者。

結語

《指導意見》的發布在自然人遭受網絡暴力時給予了法律上的保護,為司法實務在無法給網絡暴力行為入罪時提供了方向,是我國在立法上為規制網絡暴力行為的一種進步。而面對網絡暴力現象日益猖獗,需要我們在懲治網絡暴力的同時,要注意防范新型的網絡暴力現象產生,尤其是針對單位實施網絡暴力的情形。通過對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擴大解釋就能夠應對該種情形,體現了《刑法》的預防性目的,也維護了法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同時,緩解了在法不責眾的觀念影響下不能處罰每個人的困境;最后,《指導意見》規定的罪名屬于自訴罪,而自訴罪在針對網絡暴力時最大的問題是互聯網時代被害人取證難、舉證難、管轄確定難等問題,但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屬于公訴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上問題?!吨笇б庖姟芬惨幎ㄔ谠馐芫W絡暴力時可以適用尋釁滋事罪來進行處罰,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屬于同一章節,可見立法機關肯定了社會秩序應當包括網絡秩序。

注釋:

① 以\"網絡暴力”\"侮辱罪\"等關鍵詞在北大法寶檢索,僅有1份案例;以\"網絡暴力\"“誹謗罪\"等關鍵詞在北大法寶檢索,僅有4份案例;以\"網絡暴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等關鍵詞在北大法寶檢索,僅有1份案例。② 參見(2021)川06刑終125號。

參考文獻:

[1]劉艷紅.Web3.0時代網絡犯罪的代際特征及刑法應對[J].環球法律評論,2020,42(5):100-116.

[2]石經海.論網絡暴力的實質與刑法適用規則的完善[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3,41(5):69-82.

[3]段陽偉.我國刑事立法理念和技術反思:以“受過刑事或行政處罰入罪\"為視角[J].甘肅政法大學學報,2021(4):115-125.

[4]陳小煒.論尋釁滋事罪“口袋\"屬性的限制和消減[J].政法論叢,2018(3):149-160.

[5]劉志強,宋海超.尋釁滋事罪司法解釋\"三性\"審視[J].學術界,2020(5):82-92.

[6]張明楷《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口袋罪的限縮及其意義[J].當代法學,2022,36(4):3-18.

[7]石經海,黃亞瑞.網絡暴力刑法規制的困境分析與出路探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4(4):78-89.

[8]喻海松.網絡暴力的多維共治:以刑事法為側重的展開[J].江漢論壇,2023(5):128-135.

[9]于沖.網絡\"聚量性\"侮辱誹謗行為的刑法評價[J].中國法律評論,2023(3):87-98.

[10]趙精武.異化的網絡評論:再論網絡暴力信息的階段化治理[J].北方法學,2023,17(5):21-36.

[11]陳羅蘭.網絡暴力的刑法治理與罪名增設[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3,41(5):115-123.

[12]敬力嘉,胡雋.網絡暴力法律規制的完善路徑[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7(5):142-149.

[13]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第十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14]俞小海.刑法修正與司法解釋關系重塑:一個“交互型\"視角[J].清華法學,2023,17(4):50-73.

[15]姜濤.網絡暴力治理中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銜接[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3,41(5):102-114.

[16]于陽,魏俊斌.網絡言論自由犯罪:行為失范與刑法規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8,30(1):87-96.

[17]金翠燕.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認定[J].人民司法,2007(16):60-61,1.

[18]李曉明.誹謗行為是否構罪不應由他人的行為來決定:評“網絡誹謗\"司法解釋[J].政法論壇,2014,32(1):186-191.

[19]劉德法,孔德琴.我國關于聚眾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中州學刊,2010(1):82-87.

[20]程紅,王永浩.論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中定量要素的認定:以對判決書的實證分析為切入點[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1(3):76-82.

[21]侯國云.刑法總論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

[22]吳仁碧.論我國刑法中的聚眾犯罪[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9,11(6):90-97.

[23]李華君,曾留馨,滕姍姍.網絡暴力的發展研究:內涵類型、現狀特征與治理對策:基于2012-2016年30起典型網絡暴力事件分析[J].情報雜志,2017,36(9):139-145.

[24]邵登輝.群體性網絡暴力治理:以網絡平臺風險預防義務為視角[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43(7):97-105,185-186.

[25]劉志偉.聚眾犯罪若干實務問題研討[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6):62-68.

[26]楊俊.群體性事件中刑事政策的運用[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4):100-109.

[27]王作富.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下[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許潔】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Crime of Mobbing to Disrupt Social Order : Interpretation of Guidance on Punishing Internet Violence and Ilegal Cri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Draft for Opinion)

HUANG Xi (Schooloflaw,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loo65,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network environment,units face new risks of becoming the target ofcyber violence, but traditional crimes such as insult and defamation,which are covered in the current Guidance on Punishing Cyber Violenceand Illegal Crimes inAccordance with the Law(Draft for Public Comments),present problems of subjectsuitabilityin the protectionof therightsand interests ofunits.Thecrimeof gatheringacrowd to disrupt social order protects the legal interests ofthe social order within a specific scope,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orderof theunit.The result element of the crime of mobbing to disrupt social order,such as causing victims and their relatives tosuferfrom mental disorder,self-injury,suicide,etc.,cannotbe appliedto the situationof unit damage,whilein the case of unit cyber violence,itis directand operable touse theamount of Internet browsing as a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result element.Cyber violence is characterized by spontaneous participation,and penalizing only the primary elementsand active participants is consistent with the“mobbing”element of the crime,and with the notion that the law does not punish the masses. Keywords:cyber violence;crime of mobbing to disturb public order;units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88|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国产99在线观看|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丝袜91|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毛片最新网址|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久草中文网|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国产精品美乳|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色婷婷色丁香| 无码免费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网址|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不卡在线看|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亚洲免费三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久久精品人人|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不卡无码网|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国产第二十一页|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福利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日本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欧美a级在线| 日韩天堂网| 国产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