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推進海洋政策的協同支持體系評析

2025-06-09 00:00:00程永明
日本問題研究 2025年2期

中圖分類號:F1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458(2025)02-0001-15

DOl:10.14156/j. cnki. rbwtyj. 2025.02. 001

四面環海的日本依海而生,向海而行。日本的海洋政策既受自然稟賦的影響,也與其海外利益需求、海洋安全保障、海洋資源利用等深度關聯。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以及海洋政經形勢的變化,日本更是進一步強化了海洋政策。正如日本在2013年通過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提及的那樣,日本“四面環海,擁有廣闊的專屬經濟水域和漫長的海岸線,可謂得天獨厚,既可通過海上貿易和海洋資源開發實現經濟發展,同時也是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追求‘開放穩定的海洋’的優勢所在\"。日本已將以海洋安全、海洋利用等為主要內容的海洋政策作為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重要構成。

日本《海洋白皮書2022》指出,大規模的海洋開發利用,需要打通技術開發與商業化之間的“死亡之谷”障礙,投入官民資源,實施以產學為中心的技術開發與實證項目,“推進產、學、官等不同領域的融合與協作以及參與者的多元化”。這里,所謂的“產”指不同行業間的合作,“官”指政府各省廳間的合作,而“學”則指不同學科間的融合[2]。本文即圍繞海洋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中由產、學、官等多元主體構建的國內協同支持體系及國際協同機制展開論述。

一、日本海洋政策的基本法及其實施計劃

日本于2007年4月20日通過的《海洋基本法》,可以視為日本海洋政策的根本法。其基本理念包括協調海洋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確保海洋安全、充實科學知識、海洋產業健全發展、海洋綜合管理、國際協調六個方面[3」。作為《海洋基本法》的具體推行政策,便是約每五年一個周期制訂的《海洋基本計劃》。日本已連續實施了四期《海洋基本計劃》①,最近的一次是2023年4月28日由內閣通過的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除前言外,主要內容由三部分構成:(1)基本的海洋政策;(2)有關海洋的施策要點及政府應推行的綜合性、計劃性措施;(3)為推進上述措施應進行的必要事項等[4]。

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前言部分指出,自第三期《海洋基本計劃》實施五年來,“圍繞日趨嚴峻的周邊海域形勢,日本涉及海洋的國家利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深刻威脅與風險。此外,全球的經濟結構及競爭環境也將對日本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于上述形勢變化,日本認為正是集聚產、學、官之智慧進行海洋政策變革,推進海洋體制轉型的最佳時機。為此,日本政府認為有必要強化海洋安全保障,推進既有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培育海洋資源開發等新興產業,加強海洋環境領域的技術開發,以應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要求。

基于上述《海洋基本法》的六大基本理念,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確立了日本海洋基本政策的兩大支柱,其一是綜合性的海洋安全保障,其二是構筑可持續發展的海洋。

第一支柱“綜合性的海洋安全保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海洋的安全保障,包括確保關乎日本領海的國家利益、國際海洋秩序的維護與發展、確保海上安全與穩定、海域自然災害的防災與減災四個方面。二是強化海洋安全保障的具體施策,包括推進有助于經濟安全保障的措施(如推進海洋資源開發、確保海上運輸、強化海洋產業國際競爭力、振興海洋科學技術等)、強化海域態勢感知(MDA)②能力、加強離島的保護與管理三個方面。

第二支柱“構筑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的基本內容:(1)為碳中和作出貢獻,包括以實現脫碳社會為目標的海洋能源利用、供應鏈整體脫碳、推進 的回收及存儲等;(2)海洋環境的保護、再生與維護,包括基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國際性方案保護海洋環境、開展豐富的海洋創新、推進沿岸海域的綜合性管理等;(3)海洋資源的切實管理,包括推進基于科學的新的資源管理體制等;(4)充實并運用科學知識,為各類機制提供科學依據,如實施包括北極和南極在內的全球觀測、推進以強化海洋生態體系為目標的科學研究、為全球性的海洋保護機制作出貢獻等。

在上述海洋政策兩大支柱基礎上,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從促進對海洋產業的利用、推進海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充實科學知識、推進北極政策、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和確保海洋才人并增進國民的理解、涉海傳染病應對七方面提出了日本應該切實推進的主要施策方向。

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的第二部分為海洋政策的主要措施,涉及九大領域(表1)。

表1日本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的主要措施
資料來源:內閣府.海洋基本計劃的概要[EB/OL].(2023—04—28)[2024—01—19]. https://www8. cao. go.jp/ocea-n/policies/plan/planO4/pdf/keikaku_gaiyou. pdf

為推進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實,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強調了相關的必要事項。一是為推進海洋政策而開展的相關治理。具體包括強化綜合海洋政策本部的機能、強化綜合海洋政策推進事務局的機能和體制,以及明確各年度的施策重點等。二是政策實施相關方的責任義務及相互協調。強調除政府部門外,還應集聚地方自治體、大學及研究機構、民間企業、公益團體、國民等利益相關方的智慧與合力,積極發揮不同主體的作用,致力于構筑官、產、學、研等的協同機制。三是相關施策信息的發布。包括對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進行面向國民的宣傳與必要的信息供給,以適當的方式對主要海洋政策的推進狀況予以公示,以及每年度發布《海洋報告》等。

綜合分析《海洋基本法》及歷期《海洋基本計劃》,可以看出日本海洋政策主要體現為如下四個方面的調整與變化。

第一,日益注重“海洋法治”。《海洋基本法》中提及日本要為有關海洋國際秩序的形成與發展發揮“先導作用”。首次出現基于法治構建國際海洋秩序的表述,是在2013年第二期《海洋基本計劃》中,而“海洋法治”這一概念,是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明確提出的。此后,所謂的“海洋法治三原則”(即國家應依法提出權利主張,國家不得憑借實力單獨實踐其主張,以及應全面貫徹基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貫穿于此后日本的海洋政策和外交政策之中[5]。

第二,對海洋安全的重視顯著提高。從《海洋基本法》和歷期《海洋基本計劃》對“海洋安全”的定位來看,在《海洋基本法》和第一期《海洋基本計劃》(2008年制定)中,“確保海洋安全”排在所有措施中的第五項;在第二期《海洋基本計劃》(2013年制定)中,將其上升為第二項重要措施。而在第三、第四期的《海洋基本計劃》中,已經將“海洋安全保障”作為第一項施策內容。從具體施策內容的定位不難看出日本政府對海洋安全的重視程度。再從對“海洋安全”的具體表述來看,《海洋基本法》及第一、第二期《海洋基本計劃》提及的是“確保海洋安全”,而第三、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使用的是“海洋安全保障”。另外,在第三期《海洋基本計劃》中已經使用了“綜合性海洋安全保障”的提法,但對其定位不甚明確。而在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中已明確將“綜合性海洋安全保障”作為日本海洋政策的基本方針和兩大支柱之一。從“確保海洋安全”到“海洋安全保障”再到“綜合性海洋安全保障”,關于海洋安全的定位在不斷提升,且更注重“綜合性”,將其納入了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

第三,對“海洋產業利用”“國際協調與合作”“北極政策”等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1)隨著全球供應鏈及能源形勢的變化,日本對海上風力發電、造船及海運、海洋資源開發(尤其是稀有礦物開發)等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2)日本日益強調在“基于法治的海洋秩序”和“實施基于科學知識的政策”這兩個“國際社會的普遍標準”下,在海洋科學調查、海上安全對策、海洋塑料垃圾處理、深海礦物資源開發等方面開展基于規則的國際合作。(3)《海洋基本法》和第一、第二期《海洋基本計劃》并沒有涉及北極,自2015年綜合海洋政策本部出臺《日本的北極政策》之后,第三、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都重點強調了要以研究開發、國際合作、持續利用三個領域為中心推進北極政策的實施。

第四,在第四期《海洋基本計劃》中首次提出了“海洋政策的重大變革與海洋轉型”的觀點,希望通過強化海洋安全保障、加強海洋資源開發等政策,加快培育新的產業,加快海洋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發等。

綜上可知,日本以《海洋基本法》為根本,以連續實施的四期《海洋基本計劃》作為具體推進政策,逐步構建起海洋法制體系。其海洋政策既有對基本措施認知的延續性,也根據時代和環境的發展而變化,具有某種程度的適應性和變革性。

二、日本海洋政策的國內協同支持體系

為有效推行海洋政策的實施,日本構建了多主體參與、多部門協調的協同支持體系。以下即從制度支撐、組織協同、平臺搭建三方面予以論述。

(一)多政策疊加的制度支撐體系

圍繞海洋政策,日本在涉及海洋的多個領域分別制定了相關法律、戰略及政策,各類政策工具間彼此嵌套、相互耦合,共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海洋政策制度體系。

在2013年12月通過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提及,要從如下四方面確保海洋安全保障。一是基于法治的國際秩序,與各國緊密合作,在維護、發展“開放穩定的海洋”方面發揮先導作用。二是加強海洋監測能力,強化構建國際性網絡,增加參與海洋安全保障領域雙邊或多邊共同演練的機會并提升演練質量。三是切實增強海上安保能力,確保資源、能源的海上運輸。四是構筑綜合防衛體制,加強領海警備,維護離島的保護、管理及振興等[]。2021年6月日本內閣通過的《成長戰略實行計劃》中,要求基于經濟安全保障和相關海洋產業增長的視點,強化對海洋態勢的把握能力和以碳中和與資源開發相協調的機制構建[6]。

2021年10月22日的《地球溫暖化對策計劃》中提及,為應對海平面上升、海洋溫度升高等問題,日本將在船舶的脫碳化、海上運輸的模式轉換、漁船電氣化、節能技術研發等方面制定相應措施[。最新的第六版《能源基本計劃》(2021年10月22日內閣通過)強調了氣候變化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推進氫能源利用社會的實現、能源的海上運輸、海底熱水礦床和稀土泥等海洋礦物資源開發等政策[8]。2021年3月內閣通過的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中提及要利用日本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優勢,圍繞海洋環境治理、海洋產業競爭力強化、海洋監測等創造海洋價值。

2021年3月9日內閣通過的《塑料資源循環促進法》以及2019年5月的《塑料資源循環戰略》中,就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海岸漂浮物的回收處理、國外廢棄物進口問題、塑料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定了相關措施。此外,2012年6月修訂的《海洋污染與海上災害防治法》(該法案制定于1970年),對船舶油氣、有害液體及廢棄物排放、廢油處理、海上防災措施等作了詳細規定。2018年6月22日修訂的《海岸漂浮物處理推進法》(制定于2009年)特別指出經營者應控制微塑料的使用和處理等。

從上述涉及海洋的多項政策可以看出,日本多數法律的制定或修訂大都集中于2021年,此外 2021年度還出臺了《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港則法》(修訂)、《航路標識法》(修訂)以及《海事產業強化法》等,可以說2021年是日本強化海洋政策的“元年”。

(二)多部門參與的組織支持體系

海洋政策具有涉及領域廣泛、管理部門眾多的特點,為有效推進海洋政策實施,盡量打破部門間的行政壁壘,日本采取了諸多部門間的橫向協同措施。

第一是“綜合海洋政策本部”。基于2007年的《海洋基本法》,日本在內閣設置了“綜合海洋政策本部”,旨在集中且綜合性地推進日本海洋政策。其職能主要有:“海洋基本計劃的方案擬訂及其政策推進,綜合協調各相關行政機構的具體施策,其他有關海洋重要政策的企劃、方案擬訂及綜合協調等。\"[9]“綜合海洋政策本部”本部長由內閣總理大臣擔任,副本部長由內閣官房長官、海洋政策擔當大臣擔任,其余內閣大臣均為本部成員,日常具體事務由內閣綜合海洋政策推進事務局負責(圖1)。截至目前,“綜合海洋政策本部”已召開了22次會議,最近的一次會議召開于2024年4月26日,會議就海洋開發等重點戰略擬定了實施方案。

圖1日本海洋政策的推進體制資料來源:內閣官房綜合海洋政策本部事務局.海洋的未來——基于海洋基本計劃的政府舉措[EB/OL]. [ 2 0 2 4 - 0 3 - 1 5 ] . https://www8. cao.go. jp/ocean/info/youth_plan/pdf/uminomira-i_print.pdf.

內閣在“綜合海洋政策本部”之下還設置有“參與會議”作為政策咨詢和審議機構,原“座長”由獨立行政法人國際協力機構理事長田中明彥擔任,目前由京都大學中西寬教授擔任,參與成員由來自高校、企業、財團、研究機構等產學研相關機構的有識之士組成[10]。

第二是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該機構原為1971年10月成立的“海洋科學技術中心”,2004年4月變更為獨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2015 年變更為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主要職能有三項:(1)確立有關海洋的研究開發體制。包括地球及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利用、海域地震火山監測、信息附加價值創生(運用大數據資源提供信息支撐)、超尖端研究開發、技術開發、北極海域科研船等。(2)研發并提供科研船等設施、設備。包括研發、提供科研船、探測船,提供探測、觀測儀器及地球模擬器,以及該機構位于橫須賀本部設備、設施、圖書館的共享等。(3)策劃研究項目。如加速北極地區研究項目、基于防災對策的南海海溝地震調查研究項目、國際深海科學鉆探計劃以及構建海洋安全保障平臺等項目[11]。作為日本落實海洋政策的具體實施機構,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在政府和民間企業間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以保障海洋科學技術的研發、設備的提供等服務于海洋的政策的實施。

第三是組織編寫并定期發布《海洋白皮書》。日本于2004年創刊《海洋白皮書》,由笆川和平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組織編寫并發行,至今已出版年度白皮書19冊。編寫人員除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外,其他成員來自東京大學、大阪公立大學等高校,海洋研究開發機構、防衛研究所等科研組織,以及國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門,人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其內容涉及海洋領域的碳中和、海洋生物保護、強化海洋產業競爭力、海洋安全、海洋領域人才培育等內容。《海洋白皮書》是反映日本海洋政策進展、開展海洋教育、展望海洋未來發展等的綜合性報告書,同時也從海洋綜合管理、可持續利用的視點出發,跨領域地匯總并考察日本有關海洋的各類活動,致力于為國內外海洋諸問題的解決提供綜合性、橫向性的信息資源。

(三)多領域搭建的協同平臺體系

日本為切實有效地推進海洋政策,針對涉海不同領域搭建了諸多協同平臺,共同致力于海洋政策的具體推行。

1.海上安全保障領域。為應對日本周邊海域重大事件的發生,確保海上安全,進一步強化海上安全保障能力,日本內閣于2016年設置了“強化海上保安體制有關閣僚會議”(2023年12月更名為“強化海上保安能力有關閣僚會議”),由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財務大臣、國土交通大臣、防衛大臣以及內閣官房長官構成。該閣僚會議主要就日本海上安全保障體制構建、海上安全保障能力強化等進行研討。如2022年12月該閣僚會議通過的《關于強化海上保安能力的方針》提出要著力從六大方面提升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表2)。

表2強化海上安全保障的六項能力
資料來源:首相官邸.強化海上保安能力的進展狀況[EB/OL].(2023—12—22)[2024—03—14]. https://www. kantei. go. jp/jp/singi/kaihotaisei/nouryoku/dai2/siryou. pdf

2.北極領域。日本一直將北極作為其海洋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于2014年5月設置了“關于北極海航線產學官合作協議會\"[12]。該協議會成員除來自各省廳相關部門外,還有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政策實施機構,川崎汽船、商船三井等企業,日本船主協會、日本海難防止協會等社團組織,以及北海道大學、東海大學等高校參與。旨在集結官產學研(政府部門、產業界、學術界、科研機構)各方智慧,共享各自的信息,促進對北極海域航線的充分利用。主要研討議題有探討北極海域航線的利用狀況和經濟性、有關北極海域國際合作的動向,以及調研活動開展等。

3.海洋產業領域。如圍繞海洋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由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委托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以及日本天然氣水合物調查公司等組成專項財團,圍繞“砂層型天然氣水合物的研究開發項目”開展共同研究。再如,為了有效推進海上風電產業,日本于2020年7月成立了“強化海上風電產業競爭力官民協議會\"[13]。該協議會由來自日本港灣協會、日本風力發電協會、日本風力開發有限公司等民間的35名成員以及來自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門的4名成員組成。

4.海洋信息領域。為實現海洋信息的充分共享,日本于2010年3月19日由海上保安廳牽頭建立了“海洋信息交換中心”。該中心將分散于國內各機構的海洋信息、制度法規等進行匯總分類,以便民間企業、研究機構等利用。此外,還有日本海洋數據中心(JODC),原為1965年成立的“海洋資料中心”,1983年更名為“日本海洋數據中心”。作為海洋領域的國際性調查機構,該中心建有大型綜合海洋數據庫,負責收集、管理和公布各個海洋調查機構的數據。該中心涉及部門眾多,是全機構、多行業的數據交流共享中心。同時,該中心作為“國際海洋數據和信息交換系統”(IODE)成員,還擔負著與國際相關組織交換海洋數據信息的職責。

5.海洋教育領域。海洋教育關乎日本海洋立國戰略的未來發展。以內閣府綜合海洋政策推進事務局為中心,搭建了“日本學習之海平臺會議”,參加人員來自各相關省廳負責部門以及笆川和平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主要內容在于確認《海洋基本計劃》的進展情況,促進兒童及青少年對于海洋政策的理解。2023年7月13日召開的第二次會議強調:“兒童及青少年擔負著海洋立國的未來,期待海洋人才輩出。因此,需在中小學及高校制定相應的學習指導綱要,加強對于學校海洋教育的指導。\"[14]該會議指出,為促進面向兒童及青少年海洋教育的多樣化,要更好地創造兒童及青少年直接接觸海洋的機會。為此,一方面應靈活利用數字技術,與各地方的大學、研究機構、學會、博物館、水族館、相關非營利組織、旅游部門等加強協調與合作,通過產學官協同的方式開展富有特色的海洋教育;另一方面還應進一步強化與相關府省廳等政府部門的合作。此外,日本還創設有“海洋教育信息平臺”,將各地方具備開展海洋教育的機構納入平臺,如各地的海事紀念館、水族館、科學館、海洋博物館等,以便開展海洋的相關教育。目前加入該平臺的機構共有272家。

6.海洋垃圾處理領域。如為應對瀨戶內海范圍內的海洋垃圾問題,岡山縣、廣島縣、香川縣、愛媛縣與日本財團結成“瀨戶內海洋X”組織,從2020年12月開始約半年時間內,對4縣區域內的海洋垃圾進行了大規模的實態調查,從而為后期減少和回收海洋垃圾提供了數據支撐。再如 2021年長崎縣對馬市、福岡縣宗像市、沖繩縣石垣市等與企業合作,成立了旨在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一般社團法人“藍色聯盟”,利用廢棄漁網研制的再生纖維研發了“豐岡包”這一手提包品牌[15]。此外,一般社團法人“全國清涼飲料聯合會”“日本財團”“PET瓶再利用推進協議會”等社會組織也紛紛在海洋塑料垃圾再利用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總之,多政策疊加的制度、多部門參與的組織機構、多領域搭建的協同平臺,集結涉海的多元主體,以官產學研一體的方式,圍繞各自領域積極落實海洋政策的具體措施,有效地助力日本海洋政策的推行。

三、日本海洋政策的國際協同體系

除在國內推進海洋政策的全面落實外,日本還積極在國際上構建涉海交流平臺和合作機制,以實現自身的海洋權益。

開展海洋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日本近年來極力推行的“印太戰略”(FOIP)具有政策的戰略疊加性、活動的相互滲透性。2016年8月27日,安倍晉三在第六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VI)期間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兩洋與亞非兩個大陸的結合,將為全球帶來安定與繁榮,日本肩負著將印太建設為沒有強權與威懾、重視自由、法治與市場經濟之區域的責任。\"[16]這被視為是日本“印太戰略”正式成型的標志。為實現 2016 年提出的FOIP 愿景,日本政府提出如下五方面的目標:(1)宣傳海洋秩序的相關政策,與國際社會共享海洋法知識;(2)制定擴大所謂自由公正經濟圈的規則;(3)強化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互聯性;(4)通過提升支援能力實現強化地區海洋治理的目標;(5)確保海洋安全及海上安全[5]。由上可知,“印太戰略”的上述目標與日本《海洋基本法》及歷期《海洋基本計劃》的基本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一)構建雙邊或多邊國際海洋合作機制

日本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積極構建國際海洋合作機制,以實現其“海洋立國”的戰略目標。

就雙邊機制而言,2018年日本與越南簽署了關于海洋政策領域合作的備忘錄,兩國還于2023年10月16日在越南召開了首次“日越海洋對話”會議,雙方就各自海洋政策的現狀與課題以及今后的合作方向進行了探討。日本與菲律賓之間也建立有“海洋磋商會議”的合作機制,2023年3月29日在東京召開了第五次日菲海洋磋商會議,作為共享海上通道的戰略伙伴,雙方就東海、南海等周邊海域的近期形勢交換了意見,確認了“基于法治支配的自由開放的海洋秩序”的重要性,并就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和“東盟印太展望”(AO-IP)在海洋領域加強合作達成共識[17]。日本與澳大利亞通過《日澳安全保障聯合宣言》《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情報保護協定》《防衛裝備品和技術轉移協定》以及《互惠準入協定》(RAA)等,不斷深化擴展在海洋安全領域的合作[18]。日法間也構建有日法首腦會談、日法海上全面對話、日本和太平洋島國首腦峰會(PALM)、日法外長與防長會晤機制(2+2)等多層級的海洋安全合作機制,同時將海洋安全與航行自由作為兩國在印太領域合作的三大支柱之一,并以日法在吉布提的軍事基地為依托,共同支援印太沿岸國家海洋安全能力建設。

而日本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所構建的多邊海洋合作機制則更多。(1)日本與東盟之間。二者間有東盟與中日韓( 1 0 + 3 )領導人會議、東盟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DMM)、東盟地區論壇(ARF)、日本-東盟首腦會議、日本-東盟氣候變化行動議程2.0、“東盟 + 3 ;海洋塑料垃圾合作行動倡議等。在2019年東盟發布《東盟印太展望》,并表達了對印太地區秩序的構想后,日本更是不斷強調AOIP與日本“印太戰略”的一致性,表示將在AOIP框架下強化與東盟在海洋合作、互聯互通、可持續發展目標、經濟等優先領域的合作進程。(2)日本與非洲之間。第七屆非洲開發會議于2019年8月在日本橫濱召開期間,首次專門設置了藍色經濟主題會議。日本表示將主要從港灣開發、漁業以及海洋能源投資三個方面,推動非洲藍色經濟發展,并承諾今后三年內將為非洲培養1000名相關領域的人才[19]。日本以藍色經濟為依托,著重強化對非洲港口的基礎設施出口,積極開拓非洲海洋能源開發等新興領域,藍色經濟業已成為日本深化日非經濟合作的新抓手[20]。(3)日本與太平洋島國之間。主要通過由日本政府主導的“日本和太平洋島國峰會”來共同探討海洋合作問題。該峰會始于1997年,每三年在日本召開一次。在2021年7月召開第九屆峰會期間,日本發表了“太平洋的紐帶政策”,就基于法治且可持續發展的海洋、氣候變化及防災、強化可持續且強韌的經濟發展基礎以及人文交流與人才培養等,進一步強化與太平洋島國間的關系。

(二)積極參與涉海國際組織及其對話機制

日本通過參與涉海國際組織、國際會議,主動設置涉海議題,加強北極圈國際合作等方式,積極擴大自身在海洋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1.積極參與涉海國際組織。“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2030)”(簡稱“海洋十年”計劃),是近十年來聯合國最大的國際海洋行動。日本自該計劃籌備時起就通過參與編制文件、承辦全球和區域性研討會、提供捐贈資助、申報研究項目等積極參與其中,提升在該平臺下的參與度與國際影響力。日本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下屬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的活動,相互交換海洋觀測數據,在該委員會合作下派遣人員參與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PICES)的活動,如氣候變動、海洋酸性化、生物多樣性等課題。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還與芬蘭國立環境研究所(SYKE)簽署合作備忘錄,就利用黑碳(BC)和衛星研究氣候變動等問題,舉辦研討會并進行數據交換,開展共同調查研究活動。

2.主場國際會議中主動設置涉海議題。日本通過G7峰會、G20峰會等國際會議,關注海洋垃圾問題。如2016年5月在日本富山縣富山市召開的G7環境部長會議以及同月在日本召開的伊勢志摩G7峰會,就資源效率性以及3R(ReduceReuseRecycle,即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和海洋垃圾等問題開展了議題討論。在2019年于日本大阪召開的G20峰會上,海洋塑料污染成為重要議題,與會國達成“藍色海洋愿景”,提出在2050年之前力爭將海洋塑料垃圾“降為零”的宏大目標。

3.積極參與北極圈國際合作。對于北極地區,日本認為本國在亞洲處于距離北極圈較近的位置,在商業和經濟上具有享有利用北極航線和進行資源開發的機會。為此,日本積極推進北極政策,于2013年5月取得了北極理事會(AC)①的觀察員資格,積極參加該會議。2015年,日本首次制定了《我國的北極政策》,提出確保在“基于法治與和平的秩序”下推進國際合作。具體包括積極參與應對北極相關的全球課題并制定國際規則、對北極理事會的活動作出進一步貢獻、擴大與北極圈國家的雙邊、多邊合作等。日本進一步指出,積極參與北極海域的國際合作,將為日本開展礦物資源探查、生物資源科學考察,尤其是為日本海運企業開拓北極海上航路奠定基礎[21]。在 2018年的第三期《海洋基本計劃》中更是首次將北極政策作為主要實施政策之一。2021年5月,由日本政府與冰島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屆北極科學部長會議”在東京召開,共有35個國家和地區以及當地團體組織參加,為歷屆最多的一次。日本政府積極加強與其他國家在北極圈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還計劃建造北極海域研究船,以用于北極圈的國際研究合作。同時,日本文部科學省也表示將在培育北極研究的專業人才方面作出自身的貢獻。

(三)以聯合軍演、防衛合作等方式拓展海洋權益

近年來,日本不斷強化防衛政策,海外軍事活動頻繁,以軍事演習、開展防衛合作等方式極力維護有利于自身的海洋權益,擴大國際影響力。

1.積極開展海上軍事演習。首先,日本海上自衛隊自2015年以來基本實現了在海外常規性的存在,并且每年都舉辦或參加各類聯合演習。如日、法、美、澳等國合作進行的“赤道19”多邊聯合軍演,日、法、美、澳、加、韓、文萊、新加坡等進行的“環太平洋-2022聯合軍演”,美日法反潛作戰演習,美日澳印“馬拉巴爾”聯合海上演習等。“體現了日本與美國從南海到臺海、東海地區三海聯動的戰略戰術考慮與作戰模式。\"[22]演練地點涉及海域廣闊、參與國家多元,凸顯了日本與相關國家共同構建其所謂“海洋安全合作體系”的意圖。其次,近年來日本自衛隊在南海地區的活動日趨活躍。從2015年開始,繼日本潛艇訪問菲律賓蘇比克基地之后,“伊勢”號、“出云”號等日本軍艦就多次進入南海,到訪菲律賓等國基地,進行所謂巡航活動。2017年5月,日本部署“出云”號直升機航母在南海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巡航訪問,這是二戰以來日本在該地區最大規模的海軍演習。2020年10月,日本出動“出云”號直升機航母、“蒼龍”號潛艇等艦艇,在南海開展反潛作戰演練。此后,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已經多次在南海航行,日本海上力量在南海的存在已經呈現“常態化”。盡管日媒聲稱這些航行均未進人中國領海,但此舉的目的明顯有牽制中國的意圖。再次,日本近年來極其注重離島的安全保障和治理問題。2018年,日本自衛隊根據2013年發布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的相關方針,成立了“水陸機動團”,并引進AAV-7兩棲戰車和“魚鷹”運輸機等武器裝備以提升“離島奪還”作戰能力。此后,為加強離島防衛能力,以島嶼遭到進攻為設想,日本多次出動“水陸機動團”以單方或聯合盟友的形式開展“離島防衛”軍演。2021年6月,“水陸機動團”與澳美英參加了在澳舉行的“護身軍刀”軍演。2022年3月,又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舉行離島射擊訓練,旨在凸顯日美共同應對離島安全威脅的能力。

2.加強涉海領域的防衛國際合作。日本通過簽署相關協定,以提供裝備、設施以及人員培訓等方式積極加強防務合作,為海洋安全合作提供保障。例如2016年2月,日本和菲律賓正式簽署《關于防衛裝備及技術轉移的協定》,這是日本首次與東南亞國家簽署此類協定。該協定為日本和菲律賓之間轉移與聯合開發研究和生產相關國防設備與技術,以及兩國政府參與加強安全和國防領域合作的項目建立了法律框架。日本已同美、印、澳、英、法、加等國簽署了《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彼此可以互相提供港口、機場、交通協助(含軍艦停靠)、通信設施、訓練設施、彈藥、燃料等,實現彼此間裝備供給、后勤服務和人員技術等領域的互保互通,大大加強了聯合共同作戰能力。日本還通過政府直接援助與私人機構貸款等方式,向東南亞地區海上執法機構轉移巡邏艦、海岸監視雷達等海上裝備,并對該地區援助大量退役巡邏艦、改裝漁船以及新造船只等海上運輸工具。自2016年起,日本政府還以“預防災害”為名持續向越南、印度等國提供海巡艦艇、配套裝備和相關技術,極大地加強了這些國家的海域態勢感知能力。此外,日本還積極向東南亞國家派遣安全專家和培訓人員,協助東盟進行海上安全培訓,并與新加坡和其他國家共同舉辦海上安全管理課程等。總之,日本通過多種類型援助拉近與區域內國家的關系,助推國家間海洋安全合作的發展。

(四)推進涉海領域的務實國際合作

日本也在通過國際合作,推進務實性的涉海事務,一方面在于提升日本在國際海洋事務中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試圖達到自身的戰略目標。

在海域態勢感知能力方面,美日澳印四國峰會于2022年5月在日本召開期間,四國領導人就“海上安全新倡議——印太海域態勢感知伙伴關系”達成共識,通過開放氣候變化監測、災難響應與應對、海域態勢感知等領域的衛星數據網站,相互開放對地球觀測衛星數據和應用的訪問權限等,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另外,在全球最大的海洋觀測計劃“Argo全球海洋觀測網”①中,日本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大洋布放了1436個Argo類浮標,遠超其他亞洲國家。

在涉海通信基礎設施方面,2023年5月,美日印澳“四邊機制”領導人在廣島G7峰會間隙舉行會議并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四國將致力于通過發展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以改善連通性,并宣布了新的“通過四方電纜連通和韌性伙伴關系”,旨在利用四國在制造、交付和維護電纜基礎設施方面的專長,加強“印太”地區的電纜系統。此后不久,日本即宣布與美澳簽署了價值9500萬美元的海底電纜項目。

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2021年6月22日至23日,日本經濟產業省與東盟東亞中心(ERIA)②合作,共同舉辦了“第一屆亞洲CCUS網絡論壇”,并發起成立了旨在推進亞洲全域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簡稱CCUS)的國際性產學官合作平臺——“亞洲CCUS平臺”,除東盟10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日本參加外,還將與100余家國際機構、企業、金融機構、研究機構開展合作。

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2010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COP10)在日本名古屋召開。與會各方簽署通過了保護全球瀕危動植物計劃的《名古屋議定書》,承諾在2020年年底前,擴大保護世界上的森林、珊瑚礁與其他受威脅的生態體系,達成保護 1 7 % 陸地及 10 % 海洋的目標。此外,與會者就基于生態系統保護的新世界目標達成共識。這項由日本環境大臣松本龍提出的“愛知·名古屋目標”,到2020年的近期目標為“有效保護生態系統目標,各國應采取行動阻止破壞行為”;而到2050年的長遠目標則是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在海盜應對方面,為應對亞洲海域的海盜事件,由日本主導制定了《亞洲地區海盜及武裝劫船合作協定》(ReCAAP),于20O6年生效。各締約國通過設在新加坡的信息共享中心,對馬六甲海峽等地的海盜案件等進行信息共享并開展合作,同時日本也將在強化亞洲有關海域的海上執法能力和監測能力方面作出貢獻。

如果說上述涉海活動是在切實推動國際海洋事務的話,那么有些活動則是為了達成日本的自身目的。例如,就2021年4月13日日本內閣作出核污染水排海的決議后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一事,日本一方面積極協調斡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就“客觀地”對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開展調查并簽署合作協定,另一方面則采取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法國、德國以及韓國的專家赴福島漁港進行視察等措施,予以解釋說明[15],以求獲得國際社會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的“理解”。

總之,通過涉海領域國際層面的合作,日本一方面正試圖以日美同盟為基軸,以日美澳印為框架,以東盟為基礎,搶占“印太”海洋的主導權;另一方面則通過積極構建雙邊或多邊海洋合作機制,擴展海洋環境、安全、能源運輸等多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日本在海洋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

結語

綜合觀之,日本海洋政策的協同支持體系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以《海洋基本法》為根本,以歷期《海洋基本計劃》為政策基礎,以涉海的多項戰略、法規、計劃等為輔助,以相關省廳的措施為主要內容,構建了系統而完備的海洋政策體系,有力地保證了其海洋政策的實施。二是以政府為主導,通過搭建多元協同支持平臺、構建多元組織體系、開展積極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構建起國內國際協調、官產學研協同的政策支持體系,充分體現了其海洋政策的綜合性特征。三是作為整體戰略的一環,日本的海洋政策與日本國內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成長戰略》以及外交領域推行的“印太戰略”、北極政策等互有交叉融合,相輔相成,具有極強的系統性與戰略性。

中國目前也正在積極推進海洋強國戰略,日本構建海洋政策協同支持體系的一些做法,有的值得我們借鑒,而有的則需加強警惕。

一是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和發展大計,海洋政策的實施需要構建完備的政策體系,海洋安全、海洋交通、海洋產業、海洋環境等,需要多政策的協同支持,做好制度保障體系建設。二是需要在中央、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乃至國民之間搭建多元的、官產學研共同參與的平臺和機制,強化鏈條式協同發展,共同推進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三是加強海洋教育。人才關乎海洋強化戰略的未來發展,應采取多元方式、多種渠道向國民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普及涉及安全、環境、產業等方面的海洋科學知識,培養海洋領域的專業人才。四是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主導或參與各類涉海國際組織和交流平臺,并加強涉海標準的國際化。

與此同時,從日本加強海洋安全保障的措施;加強離島的保護與開發,強化“西南向”的防衛力量;以價值觀外交、“印太戰略”等強化與東盟等國家的安全合作動向,尤其是在防衛領域的合作等,則可以看出,日本是在有意構建針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壓縮中國的海洋發展空間。對于日本的上述相關動向,中國需保持高度警惕并作出恰當的應對。

[參考文獻]

[1]內閣官房.國家安全保障戰略[EB/OL].(2013—12—17)[2014—01—18].https://www.cas.go.jp/jp/siryou/131217an-zenhoshou/nss-j.pdf.

[2]笆川平和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海洋白書 2022第3章海洋産業の競爭力強化に向けて[EB/OL].(2022—04—18)[2024—01—18].htps://www.spf.org/opri/global-image/units/upfiles/494177—1—20230626114820_b649-8fc74-29725.pdf.

[3]內閣府.海洋基本法の概要[EB/OL].(2017—04—20)[2024—01—18].htps://www8.cao.go.jp/ocean/policies/law/pdf/law_gaiyou. pdf.

[4]內閣府.海洋基本計畫[EB/OL].(2023-04—28)[2024-01—19].htps://www8.cao.go.jp/ocean/policies/plan/pla-n04/pdf/keikaku_honbun.pdf.

[5]外務省.令和5年版外交青書(外交青書 2023)[EB/OL].(2023—04—11)[2024—03—15].htps://www.mofa.g-o.jp/mofaj/files/100523089.pdf.

[6]首相官邸.成長戰略美行計畫[EB/OL].(2021—06—18)[2024—02—15].htps://www.cas.go.jp/jp/seisaku/sei-cho/pdf/ap2021. pdf.

[7]環境省.地球溫暖化對策計畫[EB/OL].(2021—10-22)[2023—05—14].htps://www.env.go.jp/content/9004401-95. pdf.

[8]經濟産業省資源工不ル戈一廳.工礻ル戈—基本計畫[EB/OL].(2021—10-22)[2024-02—15].htps:/www.enecho.meti. go.jp/category/others/basic_plan/pdf/20211022_01.pdf.

[9]內閣府.合海洋政策本部について[EB/OL].[2024—02-25].htps://www.kantei.go.jp/jp/singi/kaiyou/dai-21/09sankoushiryou. pdf.

[10]內閣府.総合海洋政策本部參與會議參與名簿[EB/OL].(2024—10—01)[2024—12—25].htps://www.kant-ei.go. jp/jp/singi/kaiyou/sanyo/pdf/sanyo_member. pdf.

[11]國立研究開龔法人海洋研究開龔機構.JAMSTEC 海洋·地球·生命·人類の総合的理解の推進と社會との協創よる地球の未來の創造[EB/OL].(2023—10)[2024—03—11].htps://www.jamstec.go.jp/i/pr/wpcont ent/uploads/2022/02/brochure-J_202311.pdf.

[12]國土交通省総合政策局海洋政策課.「北極海航路に係産學官連攜協議會」の設置にいて[EB/OL].(2021-07—28)[2024—02-27].https://www.mlit. go. jp/sogoseisaku/ocean_policy/content/001418146. pdf.

[13]經濟産業省.第1回洋上風力の産業競爭力強化に向けた官民協議會作業部會·資料2·參加者名簿[EB/OL].(2020-09-17)[2024-03-11].https://www.meti.go.jp/shingikai/energy_environment/yojo_furyoku/sagyo_b-ukai/pdf/001_02_00.pdf.

[14]內閣府.二ン學の海ラトオー會合(第2回)·資料1ー2·第4期海洋基本計畫における二ン學Uの海ラトフ才-△の進め方[EB/OL].(2023-07-13)[2024-02-25].https://www8.cao.go.jp/ocean/policies/education/manabi/pdf/o2/shiryoul-2.pdf.

[15]笆川平和財團海洋政策研究所.海洋白書2022·第1部海洋をめる取組[EB/OL].(2022—04—18)[2024-01-

18].https://www.spf.org/opri/global-image/units/upfiles/494174—1—20230—626114400_b-6498fb7035dc8.pdf.

[16]外務省.TICAD V開會に當たつて·安倍晉三日本國給理大臣基調演說[EB/OL].(2016-08—27)[2018—02—

16].https://www.mofa.go. jp/mofaj/afr/af2/page4_002268.html.

[17]外務省.第5回日·7↑ リビ°gt;海洋協議[EB/OL].(2023—03—29)[2024—03—15].htps://www.mofa.go.jp/ mofaj/press/release/pressl_0ol395.html.

[18]鞠佳穎,呂耀東.《互惠準入協定》與日澳海洋安全合作[J].東北亞學刊,2024(1):40—57.

[19]外務省.TICAD7ーマ別會合ルーコミー」河野太郎外務大臣によるスートント[EB/OL].(2019-09—29)[2023—11-18].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512852.pdf.

[20]潘萬歷,白如純.日本與非洲藍色經濟合作的現狀、動因與挑戰[J].現代日本經濟,2022(4):59-68.21]総合海洋政策本部.我が國の北極政策[EB/OL].(2015—10—16)[2024-03—15].htps://www8.cao.go.jp/ocean/policies/arcticpolicy/pdf/japans_ap. pdf.

[22]周永生,王杉.岸田政府南海戰略評析[J].日本問題研究,2024,38(4):1—19.

On Japan's Collaborative Support System for Promoting Marine Policy

CHENG Yongmi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ianjin 3Ool91,China)

Abstract: Japan has formulated four phases of the Basic Plan on Ocean Policy based on the Basic Act on Ocean Policy,continuously adjusting its maritime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evolving circumstances. This approach emphasizes both the continuity and reform of policies.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se policies,Japan has established a collaborative support system that integrat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fforts. Specifically,this system focuses on the interconnected application of diverse policy tools,breaking down departmental barriers to achieve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and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multiple fields. It not only prioritiz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multilateral dialogue frameworks,but also emphasizes the expansion of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joint military exercises,defense cooperation,and practical maritime collaboration. Japan's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aborative support system for its marine policies is worthy of our reference,while we need to be more vigilant about some of its marine policies.

Key words: marine policy; coordinated support; Indo-Pacific strategy; marine security guarantee;marin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伊人久久婷婷|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jizz| 亚洲天堂自拍|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狠狠干综合| 欧亚日韩Av| 毛片最新网址| 亚洲美女久久|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噜噜噜久久|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999福利激情视频| 啪啪啪亚洲无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操国产美女| 青青草欧美|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在线精品自拍| 伊人AV天堂|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青青国产视频| 欧美成人第一页|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国产免费黄|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第一页亚洲|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国产一级α片| 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福利| 综合网天天|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