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編“心里有孩子,書里才會有孩子。\"
這是作為童書編輯的我時常鞭策自己的一句話。
26 年來,東方娃娃一直以播撒種子的美好心態(tài)在默默地、慢慢地做好刊和好書,我們在耳濡目染中也始終提醒自己:一定要回到兒童,用兒童的眼睛去著,用兒童的耳朵去聽,用兒童的語言去說…我們并不需要什么花里胡哨、華麗無邊的技巧,而是老老實實地用孩子最喜歡的方式把最適合他們的這些小種子在他們的心里種下,相信總有一天,隨著他們的成長,這些小種子也會長成參天大樹。
當(dāng)童書市場被喧器浮躁、歇斯底里的流量裹挾時,當(dāng)功能性、實用性圖書長期占據(jù)童書熱銷榜單時…我也時常陷入困惑,甚至一度懷疑:我們一直堅守的初心還對嗎?為什么市場只偏愛那些“快銷”“有用”的書?這些書對孩子真的“有用”嗎?那些被算法忽略的好書,何時才能重見天日?面對洶涌的數(shù)據(jù)洪流,我們要不停地叩問自己:什么才是真正適合孩子的好書?
兒童的閱讀不應(yīng)急功近利,也不應(yīng)是灌輸知識,而應(yīng)是一種心靈的啟蒙。孩子的身體里本就蘊藏著各種各樣創(chuàng)造的力量,我們要做的只是去激活、去打開、去點亮。長期的功利性閱讀實則會慢慢摧毀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甚至愛的能力。在以快為傲的浪潮中,我們更不能迷失。不管人工智能發(fā)展得有多快,要知道,真正的童年是無法被解構(gòu)成冰冷的代碼的,童書里那些緩慢的、稚拙的、不完美的書寫和描畫,會在潛移默化間給孩子的生命帶來不一樣的深度和色彩,是真正能觸及孩子心靈深處的不可撼動的力量。
書海茫茫,我也時常慶幸自己是一位童書編輯,在這片凈土里,我們?nèi)杂懈蟮臋C會保持赤誠,去傾聽孩子、靠近孩子。更幸運的是:不止東方娃娃,還有很多人愿意蹲下身來,以孩子的視角仰望星辰。這是一場大浪淘沙之戰(zhàn),等到沙盡之時,留下來的定是真金。
當(dāng)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堅持的是對的,那么心有釋然,就堅定地走下去吧。曇花的絢爛再美妙,不必去追趕,我們更愿意做樸實的種樹人,慢慢澆灌,厚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