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生 探究興趣的喚醒
1.開展調查,確立項目
在一次探討花生的活動中,讓幼兒最好奇的是花生油的誕生。親子調查表是一種獲取經驗的途徑,可展現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對花生的認識,既有新經驗的汲取,也有已有經驗的呈現。在活動前進行親子調查,基于大班幼兒具備的任務意識與初步信息整理能力,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對花生的深度探索興趣。
2.明確目的,制定計劃
在調查表中多次提到花生油,很多幼兒猜測花生油是藏在花生里,但又不能確定。大班幼兒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教師抓住教育契機,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對花生油的提取方式進行大膽猜想并細致記錄,以便更好地梳理探索過程、明確目標,同時為實踐做準備。
二、初探 計劃實踐的淺嘗
1.互動交流,清晰思路
在復雜的榨油實驗過程中,合作是幼兒有效開展探索活動的重要方式。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協商能力,在反復多次的討論后,他們根據方法的相似性和認可度進行分組,發動組內資源,尋找各種可利用的工具,完成實驗準備。從計劃到實踐的過程,幼兒將猜想轉化為具體化實操,需準備工具、小組合作、正確操作,探索難度升級。有意義的“玩”是深度學習的第一步,在玩的過程中,真實的體驗能讓幼兒發現更多問題、
積累經驗。
2.實施計劃,實踐體驗
A組幼兒用紗布包裹花生碎,自制積木壓榨工具。首次因短板無效,改用長板并請體重較大的同伴協助,最終紗布成功滲出油滴。B組幼兒將花生碎加水攪拌,利用油水分離原理觀察。通過多種方法嘗試,A組幼兒在實驗中首次觀察到花生油的痕跡,收獲了成功體驗。但榨油活動并未就此結束一一當多數幼兒掌握基本方法后,個別幼兒提出的質疑成為活動深入的切入點。有幼兒發現“能看到油卻取不出來”,又因為從同伴那里獲得的關于“油水分離”的科學認知,多數幼兒仍保持強烈的探究意愿,活動具備了進一步深入的價值。
三、推進 探究生發的思考
1.接納質疑,研討整改一“以疑引思”,激發潛能
幼兒的質疑往往是活動深化的關鍵契機。通過分析幼兒的記錄,發現他們的核心訴求聚焦于“如何提取油脂”。這些基于事實的疑問合理且具有探究價值,加之多數幼兒表現出持續的探索興趣,活動的延續顯得尤為必要。教師及時捕捉這一需求,組織集體討論:“生活中哪些辦法能分離混合在一起的物質?”將個別問題轉化為集體探究的動力。
2.雙向互動,多維支持一有效跟進,深度探究
策略一:問題支架解探索之難
教師通過遞進式提問搭建思維支架:“為什么油滴不出來?”“生活中見過哪些形態的油?”“怎樣才能分離油和花生?”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考,繼而通過問題鏈將零散的認知串聯起來。這既符合大班幼兒的邏輯思維特點,又能有效激發其探究思維。

策略二:已有經驗作思路向導
基于已有經驗再思考,幼兒的思維建構更合理。取油的辦法源于幼兒的生活認知,A組的擠壓榨油方式,源于幼兒見過的捆綁壓榨菜餡脫水的情境;B組低溫取油的做法源于幼兒觀察過火鍋、菜湯冷卻后漂浮的油脂,已有經驗為幼兒打開了思路。
策略三:思維導圖明實踐方案
思維導圖有助于幼兒明晰探究過程和思維方式,他們已具備一定的邏輯梳理能力。教師的思維導圖能幫助幼兒梳理回答,方便他們在理解、分析之后設計更清晰的實踐方案,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使過程更明確。
策略四:自主游戲重經驗建構
相比第一次的猜想,小組的討論結果更細化,幼兒的榨油目標清晰。A、B組在實踐過程中涉及的科學經驗有:杠桿原理、壓力、過濾、凝固、沉淀、油水分離等。B組雖然失敗了,但幼兒仍保有持續探索的興趣,兩個實驗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綜合能力的運用。
3.整合資源,游學拓展一 鏈接生活,提升經驗
前面幼兒體驗了沉浸式的勞動現場,為使幼兒的勞動教育與社會文化和真實生活接軌,在榨油成功后,教師利用周邊的資源一一糧油店進行游學參觀。大班幼兒通過觀察與比較,感受社會進步以及現實勞動的真實場景,進一步提升對勞動的認知。
四、共享經驗 “油” 思有為
1.深度學習促進幼兒多元發展
教師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幼兒將榨果汁、熬豬油等生活經驗遷移至花生油提取實驗中。通過猜想方法、觀察現象、操作工具、分享成果等環節,讓幼兒在真實情境中理解科學原理,符合其“做中學”的認知特點。
在“調查→猜想 實驗 驗證”的完整探究過程中,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主動建構知識。教師通過支持性干預,促進其合作能力、記錄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步發展,讓幼兒的學習實現了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轉變。
而在榨油探索的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興趣,思維由淺及深轉變,解決問題的方法變得更復雜和細化,深度學習已然發生。淺層學習和深度學習的融合平衡,促使幼兒的學習更高效。
2.深入思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在幼兒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需把握“觀察 支持 傾聽一推進”的動態循環。首先通過專業觀察(看會、看懂)建立支持基礎,在榨油等探究活動受阻時,適時運用問題支架(如“如何分離油和花生”)、思維導圖等策略給予精準支持(幫得上、幫得準)。其次堅持一對一傾聽,在“玩→說 畫 展”全過程中捕捉幼兒對“油水分離”等科學概念的獨特理解,將碎片化思考轉化為系統性經驗這種既保持適度退后又及時介入的支持模式,既尊重了幼兒主體性,又能通過關鍵經驗的價值判斷持續深化探究活動,最終實現幼兒從操作體驗向概念建構的有效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