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闡述職業核心素養的發展歷程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剖析了新能源汽車實訓教學教室及實訓室布置現狀,以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為例,探究融入職業核心素養的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項目及內容,并進行總結及展望。
關鍵詞:職業核心素養 新能源汽車專業 模塊化實訓教學
1 職業核心素養的發展歷程及國內外研究
1.1 職業核心素養的起源與發展
職業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中葉。當時,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變革,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要求日益提高。傳統單一技能型人才已難以滿足社會多元化的需求,職業核心素養的概念應運而生。
早期,職業核心素養主要聚焦于基本的工作技能和職業態度。隨著時代的推進,其內涵與外延不斷演變。到了信息時代,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軟技能被納入其中。如今,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科技的飛速進步,創新能力、數字素養、全球視野等也成為職業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再局限于職業技能,更注重培養全面發展、適應社會變化的綜合型人才。
1.2 國外職業核心素養研究成果
歐盟提出包括母語溝通、外語溝通、數學能力與基本科技能力等八大關鍵能力框架。強調關鍵能力對個人融入社會、實現終身學習及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內容較為全面。OECD從能在多變情境中完成工作的角度出發,構建涵蓋交互使用工具、在異質群體中互動、自主行動的素養框架。注重個體在復雜環境下運用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前瞻性。這些國外研究模式從不同角度對職業核心素養進行剖析,為我國相關研究和教學實踐提供了寶貴借鑒。
1.3 國內職業核心素養研究現狀
近年來,國內對職業核心素養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眾多學者積極投身其中,深入探討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構成要素及培養策略,為理論發展添磚加瓦。不少職業院校也開展了相關實踐探索,嘗試將職業核心素養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與教學過程,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研究仍存在不足。部分研究缺乏系統性和深度,對職業核心素養在不同專業、不同崗位的具體要求缺乏精準分析。實踐層面,部分院校的落實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來保障培養質量。
2 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教師及實訓室布置現狀及問題分析
2.1 教師隊伍現狀
2.1.1 學歷結構
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教師中,大專學歷占比30%,本科學歷占比50%,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20%。大專學歷教師多通過長期實踐積累了豐富實操經驗;本科學歷教師是教學主力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占比較小,但帶來前沿學術知識與研究方法。
2.1.2 專業背景
專業背景呈現多樣化。汽車工程相關專業出身的教師占45%,他們對傳統汽車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技術銜接有深入理解;電子電氣專業占25%,在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教學上有優勢;機械制造專業占15%,擅長汽車機械結構講解與實踐指導;其他專業占15%,為教學帶來跨學科視角與思維方式。
2.1.3 實踐經驗
約40%的教師有3年以下實踐經驗,這類教師理論知識新,但實踐操作熟練程度和故障處理能力有待提高;3-5年實踐經驗的教師占30%,能較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5年以上實踐經驗的教師占30%,他們實踐經驗豐富,能傳授實際工作中的技巧和要點,但部分教師對新技術學習速度較慢。
2.2 實訓室布置現狀
目前,中職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在場地規劃、設備配置與功能分區上各有特色。在場地規劃方面,多數學校會預留出較大空間,以滿足教學與實踐操作需求。部分條件較好的學校,會將實訓室分為多個獨立區域,避免不同實訓項目間相互干擾。
設備配置上,基本涵蓋新能源汽車教學所需的各類設備。常見的有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整車模型,用于學生直觀了解車輛構造;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系統等實訓臺架,方便學生進行專項技能訓練;還有充電樁、充電機等充電設施,讓學生熟悉充電流程與技術。
功能分區也較為明確。一般設有理論教學區,配備多媒體設備,用于理論知識講解;實操區則擺放各類實訓設備,供學生動手操作;部分實訓室還設有故障診斷區,模擬車輛故障場景,鍛煉學生故障排查與維修能力。然而,盡管各中職學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室建設上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設備更新、安全管理與資源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2.3 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理念上,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深,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職業核心素養培養。在實訓教學中,未能將團隊協作、溝通能力等素養融入教學環節,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專業技能方面,新能源汽車技術更新迅速,一些教師知識儲備更新不及時。對最新的電池技術、智能網聯技術等了解不足,在教學中難以傳授前沿知識與技能,影響學生對行業最新動態的把握。
實踐教學能力也有待提升。部分教師雖有一定實踐經驗,但在教學方法上缺乏創新。實訓指導時,不能有效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難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此外,一些教師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歷,對行業實際需求把握不準,導致教學與企業需求脫節。
2.4 實訓室布置存在的問題
在設備更新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迭代快,新的電池技術、電控技術不斷涌現,但部分中職學校實訓室設備更新滯后。一些老舊的實訓設備無法滿足當前教學需求,學生難以接觸到行業前沿技術與設備,導致所學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畢業后進入企業需花費大量時間重新學習新技術。
安全管理上,實訓室存在一定隱患。新能源汽車涉及高壓電等危險因素,然而部分實訓室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絕緣設備、防護用具等。同時,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學生在實訓操作時,未嚴格按照規范流程進行,教師也未能及時糾正,易引發安全事故。
資源利用方面,實訓室資源未能充分發揮效益。一方面,部分學校實訓室設備閑置現象嚴重,僅在特定課程或時間段使用,未能實現資源共享與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不同實訓室之間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與交流,各實訓室獨立建設,重復購置設備,造成資源浪費。此外,實訓室與企業合作不緊密,企業先進的技術資源、實踐案例未能有效引入實訓室,限制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3 以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為例,探究融入職業核心素養的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項目及內容
3.1 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專業概況
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創辦多年,始終秉持著“以技能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在職業教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為社會輸送了大量專業技能人才。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備,擁有多個現代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與實踐環境。
其中,新能源汽車專業是該校的重點發展專業之一。該專業的特色在于緊密結合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趨勢,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優勢體現在擁有一支既具備扎實理論知識,又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同時,學校與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實習與就業機會,確保學生畢業后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施展才華。
3.2 融入職業核心素養的實訓項目設計
3.2.1 實訓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拆裝與檢測實訓
項目目標:學生能熟練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學會正確使用檢測工具對電池系統進行拆裝與檢測,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安全意識。
項目內容:認識電池系統各部件,學習電池系統的拆裝流程,使用專業工具對電池進行電壓、內阻等參數檢測,分析檢測數據判斷電池狀態。
實施步驟:教師講解電池系統理論知識與安全注意事項;示范電池系統拆裝與檢測操作;學生分組進行拆裝與檢測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學生記錄數據并分析結果,撰寫實訓報告。
職業核心素養融入點:安全意識,強調操作中的高壓電安全風險,培養學生規范操作、注重安全的意識。責任心,要求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操作步驟,確保數據準確,培養對工作負責的態度。
3.2.2 實訓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系統故障診斷實訓
項目目標:學生熟悉電機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診斷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項目內容:了解電機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原理,學習故障診斷流程與方法,利用診斷設備對模擬故障進行排查與修復。
實施步驟:教師介紹電機控制系統及故障診斷方法;設置模擬故障場景;學生分組進行故障診斷與修復,組內討論分析故障原因;教師點評總結,講解故障排除思路。
職業核心素養融入點:團隊協作,學生分組完成實訓任務,在過程中相互配合、交流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問題解決能力,面對模擬故障,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排查,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2.3 實訓項目: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安裝與調試實訓
項目目標:學生掌握充電系統的安裝規范和調試方法,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項目內容:學習充電系統的安裝要求與調試流程,進行充電設備的安裝、布線與調試,測試充電系統的性能。
實施步驟:教師講解充電系統知識與安裝調試要點;學生進行充電系統安裝;連接充電設備進行調試,記錄調試數據;學生匯報調試結果,教師評價反饋。
職業核心素養融入點: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安裝調試過程中提出優化方案,培養創新意識。溝通能力與服務意識,要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與小組成員、教師溝通交流,模擬為客戶服務場景,培養服務意識。
3.3 實訓教學內容規劃
針對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拆裝與檢測實訓,理論知識講解涵蓋電池系統的基本構造、不同類型電池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注意事項等。通過詳細的理論闡述,讓學生對電池系統有全面的認知。實踐操作指導環節,教師會示范正確的拆裝工具使用方法、拆裝順序以及檢測流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親自動手進行電池系統的拆裝與檢測,教師實時糾正不規范操作,確保學生熟練掌握技能。
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系統故障診斷實訓的理論教學部分,著重講解電機控制系統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常見故障類型。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故障產生的原因和表現形式。實踐操作時,教師先設置多種模擬故障場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故障診斷方法進行排查。學生分組協作,在實際操作中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旁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提示。
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安裝與調試實訓的理論知識講解包括充電系統的分類、安裝規范、電氣原理以及調試要點等內容。學生通過理論學習,明確安裝與調試的標準和要求。實踐操作指導過程中,教師先展示充電設備的安裝步驟、布線技巧以及調試方法。學生按照規范進行充電系統的安裝與調試,在實踐中掌握動手技能。同時,鼓勵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提出創新性的優化方案,培養創新思維。在整個實訓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模擬為客戶服務的場景,提升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4 結語
4.1 研究總結
本文圍繞職業核心素養視域下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改革展開研究。先梳理了職業核心素養的發展歷程及國內外研究成果,接著剖析了中職該專業教室及實訓室布置現狀與問題。以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為例,設計了融入職業核心素養的實訓項目、規劃教學內容并構建評價體系。研究為提升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質量提供了參考。
4.2 研究展望
未來,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改革可進一步深化。持續探索將職業核心素養更深入融入教學各環節,使學生全方位提升綜合素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借助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更具吸引力與實效性的課堂。加強校際、校企間交流合作,共享優質資源,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讓學生所學與行業前沿緊密接軌,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培育更多高素質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編號GXZZJG2023B061)《職業核心素養視域下中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模塊化實訓教學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維忠.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J].大學,2024(28):145-148.
[2]劉源.基于職業核心素養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改革探索[J].汽車測試報告,2024(08):92-94.
[3]王光兆.核心素養導向下中職結構化教學:邏輯框架與推進策略[J].職業教育,2024,23(09):56-60.
[4]王昊平.基于職業核心素養的中職無人機實訓課程設計與教學效果評估[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