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4-0054-04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并明確指出:“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痹鲋敌栽u價作為一種教育評價方式,是對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收獲的評價,注重學生能力體系和道德建設,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并且關注教師在學習中的指引作用,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為此,要積極探索增值性評價的價值及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使增值性評價與其他教育評價有效結合,更好地促進教育評價在學校教育中的高效運用,為增值評價植入生命力,讓增值評價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能“百花齊放”,大放異彩。
一、課前:關注基礎,瞄 準增值評價的 “切入點'
有效提高增值評價的前提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確定學生的起點[2]。那么,在教學前,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運用問卷法、觀察法、談話法、大數據分析法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如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經驗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合理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喚醒學生已有的認知記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構建實效課堂奠基。
例如,在進行《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練習方法1》教學前,教師先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投擲運動的興趣、喜愛程度及對投擲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其次,教師根據學生在體育課堂的日常表現、課堂檢測和作業反饋情況,找出每位學生在學習投擲實心球方面的優劣勢;最后,在授課前,教師先讓學生自主練習,并在多次練習后展開分組比賽,填寫比賽積分表(初試),隨后各小組依據《雙手前擲實心球的技能評價標準表》(表1)相互點評,初步評定等級,以摸準學生的學習起點,讓每個層次的學生能清楚了解自身的最近發展區,體會學習投擲的樂趣,促使學生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讓增值評價發揮其診斷功能。
二、課中: 尊重差異,捕捉增值評價的 “進步點”
增值評價是在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強調每位學生的發展程度3]。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依據本次授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目標評價,在兼顧各層次學生發展的同時,積極觀察學生學、練、賽(評)各個階段的學習表現,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點、進步點,使增值評價發揮其激勵作用。
(一)目標評價多元化,加強學生個性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主張智能因人而異,個體的智能都具備其自身特色。為此,教師需全面評價衡量學生,依據學生的差異制訂不同的評價目標,保證各項目標科學化、多元化,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掌握投擲技術動作的基本情況進行層級劃分。A層(拓展組:姿勢正確、動作優美)、B層(提高組:動作正確、姿勢尚可)、C層(基礎組:動作一般,姿勢有待改進),并制定相應的評價目標,讓各層次學生在目標的引領下,完成相應的練習內容,既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又充分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分層目標定位見表2。
(二)學習評價量表化,激發學生運動興趣
讓每位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是增值性評價的理念,而“學”是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是促進學生學習與自主發展的有效手段。為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需要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運用學習評價量表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練活動參與、合作學習等情況,并精細化打分,以此來加強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以達到基本的練習密度。
例如,在單一身體練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嘗試體驗——講解示范——多樣練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糾錯比較再體驗”等多樣化學習手段,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保證學生學習的質量,教師除巡回觀察學生的同時,還為各層次學生設計學習評價量表(表3),并組織和引導學生參與評價,讓學生既體會評價的樂趣,又客觀地了解自己,找出不足,加以改正,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術動作。
(三)練習評價信息化,強化學生運動技能
增值性評價的主要評價點是以學生個體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和學習周期內的學習情況為內容進行。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合理、巧妙、有效地設計“練”這一個環節。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會借助信息化技術對學生的練習進行評價,以獲取更準確的數據并提供更詳細的反饋,既保障學生練習的有效性,鞏固提高學生的技術動作,又能充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表現。
例如,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強化學生的技術動作,教師設計選購式的組合練習,并用Ipad提前錄制多樣化的練習內容。隨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各層次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自主選擇練習內容,在不斷的組合變化中鞏固提升自身的技術動作。為保障練習動作的準確性,明確自身的進步幅度,各小組長輪流利用Ipad設備拍下各組員的練習情況,通過慢動作、視頻回放,仔細觀察自身投擲實心球的情況,做好視頻分析,找出不足之處,在相互督促、觀察、糾錯中強化自身的技術動作;教師則在一旁巡回、觀察,進行個別指導,通過這一系列的練習評價方式,既提升學生的技術動作,又增進同學間的情感交流。
(四)比賽評價可視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增值性評價拓寬了評價維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在課堂結束前,教師以考核的形式,采用個人考核或小組累計得分的考核方式,將學生的原始(初試)成績與復試成績作為評價指標,看其進步幅度。并借助可視化評價,利用表格、借助視頻,將學生在考核過程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形成可視化的圖表,為教學過程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一方面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適當的調整教學進度;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全面的認識自我,助力學生完善自我和發展。
例如,當學生熟悉掌握該技術動作后,教師設置相應的關卡,以考察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如個人考核方式,以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擊目標,考核學生的動作速度、出手角度、鞭打技術、超越器械等方面技術,并用Ipad錄屏,將初試成績與復試成績相對比,以反映自身的“增值變化”。其次,以小組累計得分方式考核,在10次投擲中,看哪一組累計的分數最多。在小組考核中,既評定學生完成動作的質量,又考核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系列考核,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也讓每位學生在考核中完善自我。
三、拓展提升,實現增值評價的“延伸點”
增值評價具有潛在的診斷功能,科學合理的追蹤設計能夠反映增值性評價的科學性。而課后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環節,是了解學生學習狀態的有效途徑,也能實現增值評價的“延伸點”。為此,教師可結合課堂所學內容,設計拓展延伸類的“任務單”,并合理運用家校合作,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
如選購式的練習任務單,它是以實心球技術動作練習內容為主、身體素質練習內容為輔進行設計的,讓在學生每日完成文化課作業的前提下,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練習等活動,從而達到有效的練習效果(表4)。
具體操作方法:由家長督促,要求學生每天在這兩大類中各選一項進行練習,完成練習后,家長評價并簽字,每周一由各班體育委員負責檢查登記;體育教師每星期采用隨機抽樣法對各班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考核,并對比前后成績,以反映學生的進步幅度,并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及時調整練習內容,以加深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達到增強體能、提高運動水平的目的。
總之,在體育課堂中應用增值評價,既體現“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課程理念,確保每位學生受益,又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目的,真正做到“教、學、評”一體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S].新華社,2020.
[2]陳志山,黃依柱,李海忠.增值評價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應用[J].體育師友,2021.
[3]朱丹陽,徐慶濤.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增值評價的探索與應用[J].體育教學,2022,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