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是學業焦慮問題較為突出和普遍的群體,在高強度升學壓力與不斷增強的社會競爭力的雙重影響下,高中生的學業負擔日益沉重,這使得他們更容易產生學業焦慮,不僅會危害身心健康,還可能引發精神障礙,甚至導致慢性疾病。因此,探究高中生學業焦慮的干預措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學業焦慮的內源性因素
在教育體制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社會競爭越發激烈,“內卷”一度成為年度熱詞,高中生作為社會主體之一也被卷入競爭大潮。隨著學業負擔日益加重,高中生的學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學業焦慮情緒在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持續焦慮的情緒狀態,容易固化成消極的心理特質,給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根據學習效能理論,當焦慮情緒被激起時,個體會經歷承擔認知過程和焦慮體驗的雙重任務模式,這種任務模式會消耗有限的工作記憶資源,進而降低認知效率,影響學業成績。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對學業產生抗拒和畏難心理,形成惡性循環,對學業喪失信心。此外,過度的焦慮情緒也會導致心理異常或精神障礙。因此,學業焦慮的影響因素可以總結為內源性低自我效能和外源性社會壓力兩大類。目前,針對個體的干預實踐主要圍繞內源性因素展開。
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即個體在學業情境中對自身應對困難與挑戰性事件能力的主觀判斷,當自我效能感較低時,容易滋生焦慮、畏懼等負面情緒,進而引發相應的消極行為。未來積極情景思維作為一種積極人格特質,能夠激發個體采取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策略,以更具適應性的方式應對各種突發或困難情境,在問題解決和維護身心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未來積極情景思維的干預機制
未來積極情景思維是指積極樂觀地想象或模擬自身未來可能發生經歷的能力。學生現在的感受和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未來的看法。研究顯示,學生花在思考未來上的時間幾乎是思考過去時間的兩倍,比如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什么時候完成物理作業”“這周末去哪里玩”等。對未來的思考,不僅能讓學生預感到即將面臨的困難,進而在心理、生理層面為可能到來的艱難時刻做好準備,而且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困難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當預感到快樂即將來臨時,他們會獲得解脫感,這為處于困境中的學生提供了希望。未來積極情景思維對個體積極應對各種生活事件、減少抑郁與焦慮情緒、增加健康行為,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從未來積極情景思維出發,可以為高中生的學業焦慮干預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例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以下幾種積極情景來調節學業焦慮情緒:
1.成功完成作業或考試:學生可以想象自己在規定時間內高效完成作業,或者在考試中發揮出色,獲得理想的成績。這種想象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因擔心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的焦慮。
2.獲得老師的認可和支持:學生可以想象自己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這種情景可以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減少孤獨感和焦慮。
3.與同學建立積極的互助關系:學生可以想象自己與同學們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種情景可以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減少因人際關系問題而產生的焦慮。
4.實現長期學業目標:學生可以想象自己最終考入理想的大學或實現其他的學業目標。這種長遠的積極情景可以激勵學生克服眼前的困難,減少因短期挫折而產生的焦慮。

這些積極情景的想象可以激發學生的正面情緒,改善因焦慮而產生的消極狀態,同時有助于學生增強心理韌性,提高應對學業壓力和焦慮的能力。
未來情景思維可以增加學生對未來的聯結,拓寬思考價值的時間跨度,降低對即時獎勵的依賴。這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關注長遠的積極成果。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時,學生往往會心生擔憂,此時可采用積極情節誘導法進行干預,即鼓勵學生通過回憶過往學習中取得的成果細節,強化他們對未來攻克學習困難方法的想象,促使他們在腦海中豐富預期學習結果的細節和心理構想,同時喚起相關的積極情緒反應,減少沖動行為。此外,進一步喚醒積極情緒,使其在想象未來時感受到更多的快樂,緩解負面情緒,提升情緒調節能力與心理健康水平。通過這兩條路徑協同作用,進而減少學業焦慮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其整體干預原理如圖1所示。


基于上述干預機制,設計未來積極情景思維干預方案。該方案旨在提升個體想象未來發生的積極事件細節的能力,著重強調個體在想象過程中對積極情緒和感受的體驗。
三、未來積極情景思維對學業焦慮的干預方案
學生需要選擇一項最期待,或具有挑戰性同時又充滿趣味性和成就感的學習活動,在思考過程中需采用第一人稱視角,通過文字記錄下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想法、感受、背景細節和行動步驟。教師引導學生生動地描述學習之后的未來五個時間點(一天、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和一年)可能發生的積極個人事件,并詳細說明此時此刻的感官細節,最終生成關于未來的具體線索。具體方案如表1所示。
研究結果表明,未來積極情景思維干預方案能夠有效提升個體的未來情景思維能力,說明積極正向情緒對于提升個體的未來情景思維能力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未來積極情景思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想象未來積極學習事件的能力,還能夠有效緩解他們的學業焦慮情緒。
在高中生群體中,學業焦慮情緒普遍存在,且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深入研究學業焦慮的干預機制,對于高中生更好地適應學業、促進自身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方面,關注高中生的學業焦慮情緒,能夠提升社會各界對高中生群體學業焦慮的關注和重視。另一方面,本文構建了基于未來積極情景的學業焦慮情緒干預機制,為高中生學業焦慮情緒的干預提供了循證支持。同時,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耗時短的干預方案,旨在促進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幫助相關學校和教育者更好地開展學業焦慮心理健康干預工作。
[參考文獻]
[1]曾明婧,張明浩,唐玉蕾,等.未來情景思維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執行意向策略的調節作用[J].心理月刊,2024,19(02):13-16.
[2]陳星含.初中生未來情景思維對學業拖延的影響:社會比較的調節作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3.
[3]盧蕾安,王春生,任俊.人們如何設想未來:未來情景思維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21,29(06):1086-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