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萬州區大周鎮鋪埡村長江沿岸4公里的庫岸上,在水中的中山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片總面積達500畝的中山杉,正是萬州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王翔結合長江消落帶治理難題,創新異地補植機制建設的“長江三峽庫區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范林”。2024年底,王翔被評為2024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這些年,王翔用自己的力量守一方清朗,護綠色信仰。在外,他是溫情執法人;在家,他也用溫情踐行對妻子的諾言,一生一世一雙人……
不忘初心,守護青山有愛相隨
2011年12月6日,重慶市萬州區法院成立了三峽庫區唯一的環境資源審判庭,集中審理附近三區六縣涉及的環境資源案件,王翔任副庭長。王翔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宋佳霖。宋佳霖既為丈夫高興,又為他憂心:“這以后你肯定更忙了,一定要注意身體……”
1969年出生的王翔是重慶萬州人,曾在一家汽車運輸公司工作。1996年,萬州法院錄取社會人員,王翔主動報了名,考進了法院工作。他自知非科班出身,在工作中絲毫不敢松懈。
沒多久,王翔經人介紹,認識了當地女孩宋佳霖。宋佳霖比王翔小三歲,當時在一家工廠上班。在認識王翔之前,宋佳霖一直以為法官就是穿著端莊,站在審判席上審理案件,可王翔卻總是戴個草帽,穿個膠鞋,像個農民似的穿梭鄉間,跟她心目中的法官差距有點大。
但也正因為如此,她看到了王翔的另一面,覺得他真誠樸實,沒架子,對他頗有好感。而王翔也在跟宋佳霖相處一段時間后,覺得她善解人意,兩人漸漸走到了一起。
有了愛情的加持,王翔在工作中更拼了,長期在全國各地出差,他和宋佳霖的婚姻大事也因此一拖再拖。好在宋佳霖理解這個男人有自己的職業理想和規劃,從未動搖和他在一起的決心。2005年,在家人的祝福下,他們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王翔一心撲在工作上。為了讓王翔無后顧之憂,宋佳霖幾乎包攬了所有家務,也暫緩了要孩子的計劃。
在她的支持下,王翔堅定地穿梭在崇山峻嶺之中,送達法律文書、調處糾紛。
為了將每一個環資案件審好,王翔常常挑燈夜讀,看卷宗、查資料到深夜。
沒多久,王翔就接手了一系列環境非訴行政裁決案件。在云陽縣長江邊,23家生豬養殖場的大管子直接把污水排到長江里了,臭氣熏天,嚴重污染江水。王翔憂心忡忡,當即發出司法裁定書。
但這些養殖場很多都是當地發展的民營企業,有的更是養殖場主一家的唯一生計。如果強制執行,群眾利益怎么保證?
為此,王翔每天廢寢忘食地想辦法,絞盡腦汁給當事人普及環保意識,又與當地政府一起,四處聯系生豬收購人,最終成功將所有的豬賣出。事后,一家養豬場另行選址重建,其余自愿關停,實現了環境保護與群眾安居樂業的雙贏。
可回到家后,王翔還是愁眉不展。宋佳霖問他:“案子已經審結了,你還愁什么?”王翔對妻子說:“我們這個地方的環資案件都非常有特點,眼看著污染一步步擴大,怎樣才能有效阻止這些污染?”
王翔心中一直有個隱痛。小時候,他所就讀的學校門口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魚蝦成群,他常常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捉魚、捉螃蟹。可是后來,學校上游建起了造酒廠,小河變成了臭水溝,魚蝦沒有了,連喝水都成了問題。
王翔告訴妻子:“守著河卻還喝不上水,我一定要盡我所能改變這種狀況。”王翔在反復思考后,他根據三峽庫區的實際情況,參與制定了《關于在三峽庫區試行環境保護禁止令的意見》。
2014年12月3日,萬州法院發出了三峽庫區首張環保禁止令。望著滾滾長江水恢復碧綠,王翔心里美滋滋的。
山水萬程,鐵面法官也有柔情
隨著年齡漸長,周圍人都已經有兒女承歡膝下,夫妻倆也很想要個孩子,但積極備孕后,一直未能如愿。面對周圍人的催生,宋佳霖一度也很焦慮。見此,王翔安慰妻子:“孩子這事要講緣分,我們順其自然。萬一真沒那個緣分,這輩子我們就一生一世一雙人。”宋佳霖心中十分感動,對丈夫的工作也更支持了。
因為不少環資案件的當事人都居住在離法院非常遠的山區,為了最大限度地便利當事人,萬州區法院環資庭大力開展巡回審判,而王翔大概是萬州區法院走的路最長的人。13年來,他跋山涉水近萬公里,先后辦結環資案件1700余件,無一改判。
然而,噩運突至。2017年,王翔口腔左上腭經常刺痛,因為總是發生在晚上,他便沒當回事。直到2018年8月,疼痛加劇,他去醫院檢查后,被確診為“左腭部腺樣囊性癌”,王翔整個人都蒙了。
那段時間,宋佳霖一直陪在王翔身邊,見他擔心病情,就篤定地告訴他:“會好的。”可接下來的放療還是把王翔徹底擊垮。每次放療時,王翔感覺自己都被釘在床上,戴著硬硬的塑料面罩,一個人面對所有的黑暗與恐懼。
做了兩次放療后,王翔對放療產生了心理陰影。每次走到治療室前,他就開始發抖。看到丈夫無助害怕的樣子,一旁的宋佳霖總是忍不住偷偷流眼淚。
不忍妻子擔心,王翔不停地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一句話也不說,和從前判若兩人。看到王翔抑郁煩躁,睡不著覺,宋佳霖就帶他去看心理醫生,醫生給他開了抗抑郁的藥物。那段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是宋佳霖堅持陪在王翔身邊。為了緩解他的情緒,宋佳霖就跟他講此前他曾提到過的工作故事。
有一年,王翔辦案回到家,立馬讓宋佳霖把家里多余的衣服整理出來。宋佳霖問緣由,王翔差點紅了眼眶。當時,王翔正處理一個采賣天麻案。當他到當事人家里,才發現當事人早已離異,父親多病,叔叔也有精神問題,家不像家……王翔就幫他聯系了村里幫扶,一直心系著當事人,很想為他做點什么。
宋佳霖翻箱倒柜把家里的舊衣服收拾出來,整理打包交給王翔。此后一到節假日,王翔就帶著物資去當事人家看望家屬。當事人出獄后,王翔又聯系社區為其提供短期崗位……
宋佳霖告訴王翔:“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幸的人。幸運的是,那些當事人遇到了你這個既講原則又有溫度的法官,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而你也很幸運,因為你身邊有愛你的父母和關心你的同事朋友。”
王翔一點點振作起來。特別是在看到對洗滌劑過敏的妻子,為了能讓他多吃一口東西,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雙手被浸泡到通紅,王翔告訴自己要堅持。
在做了35次放療后,王翔瘦得只剩80斤。之后,他做了左上腭切除術,裝了假體。此后,妻子又多了一個任務,每天晚上幫他取出假體,清洗后用水泡著,次日早上起床后又給他裝上。因假體貼合不好,喝水時稍不注意,水會從鼻孔流出,且發音困難。看到丈夫懊惱的模樣,宋佳霖絞盡腦汁想讓丈夫振作起來。
細心的她發現,雖然王翔總是情緒低落,但每次說起工作的事,就會變得神采奕奕。于是,她請王翔單位的同事來家里聚會,讓他們和丈夫聊工作,沒想到王翔的心情真的好了不少。
病休10個月后,王翔在妻子的支持下重新回到崗位。果不其然,剛回法院,王翔就徹底忘記自己是一個病人,只記得掛在自己名下的案子有11件!他在單位加了一個月的班,每天晚上回去時已是深夜,最晚的時候回家已是凌晨三點多。
對于王翔的“玩命”,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常抱怨王翔:“家里的事永遠都指望不上你。”但每次看到王翔戴著假體,不斷練習發音,主動和人交談,人也變得越來越開朗了,宋佳霖比誰都開心。
奮斗不止,畢生追求無怨無悔
一次,王翔半夜兩點回到家,走路一拐一拐的,宋佳霖問怎么回事。王翔輕描淡寫地說:“沒事,就是走路碰了一下。”宋佳霖想要繼續追問,王翔卻很快轉移了話題。直到不久后,宋佳霖從網上看到一張丈夫的照片。當時,王翔站在一個懸崖邊,腰間系著繩子正往下探路……
宋佳霖嚇出一身冷汗,冷著臉追問王翔怎么回事,王翔這才不得不說出事情原委。原來,那次王翔去附近一個縣勘查現場,抵達后才知道案發地在一個陡峭的巖壁上,距離地面七八米高,于是他便采用系安全繩的辦法,一步一步把自己掛上去,查看后又一步一步挪下來。
彼時,天正下著雨,道路泥濘,下山途中,王翔不小心摔在地上,褲子摔破了,腳上也出血了……一時間,宋佳霖不禁濕了眼眶,責備丈夫:“你應該告訴我的。你不知道,你每次晚歸,我都特別擔心……”王翔卻寬慰妻子:“那只是偶然事件,我又不是每次都翻懸崖。你就放心吧。”
可事實上,王翔經歷了不少死里逃生的時刻。一次,因為一起案件要進行現場勘驗,王翔和同事趕往巫溪縣一個現場。那時山路不太好走,從萬州到巫溪縣要走一天的時間,到了之后,王翔和同事先在旅館休整,第二天剛準備出發去現場,就接到當地聯系人打來的電話,說要去的地方已經被泥石流淹了,沒了兩個人。
還有一次,王翔和同事開車去調查現場,開到一處山路上,突然有滾石落下來,正好落在他們的車前面,只差十幾米壓在石頭下的就是他們了。王翔至今想起,還有些后怕。
可越是如此,王翔就越看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為萬州區位于三峽庫區腹地中心,在重慶境內形成了漲落幅度達30米的消落帶,耐旱植物會在蓄水期被淹死。沒有植物,水土會隨著江水而去,污染水體。因此,消落帶治理被稱為世界級難題。
王翔四處打聽,了解到萬州區林科所正在實驗種植“中山杉”,這種植物耐濕、耐腐蝕和耐鹽堿,在水下浸沒5個月還可以存活。
與此同時,環境資源審判庭正在探索建立生態修復性司法機制,對部分破壞環境資源的刑事案件,通過引導被告人自愿繳納生態修復費,以補種復綠、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復生態環境。王翔靈機一動,想要把這二者結合起來,建立一個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范林。
為此,王翔拉著萬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馮綱往林科所跑了好幾趟。在他的聯系下,公、檢、法、司及生態環境局、林業局等多部門簽訂了《長江三峽庫區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范林建設聯席會會議紀要》,共同推動在萬州區大周鎮鋪埡村及五土村長江沿岸4公里、面積達500畝的長江消落帶種植中山杉。
如今,曾經的長江消落區“黃腰帶”變成“綠腰帶”,吸引眾多游客參觀,助推當地鄉村旅游發展,年游客量達20余萬。
與此同時,多年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經歷,也讓王翔積累了豐富經驗,他深知判案不是唯一的方式。處罰追責不是目的,教育引導才有意義。所以,每到一處,王翔都以巡回審判、上門開庭、法治宣講等方式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遇有典型的案例,他積極將其變成“行走的課堂”,累計向3萬余名中小學生和群眾講述生態法治故事,提升社會生態環保意識。
就在這時,宋佳霖卻病倒了,醫生說需要做手術。手術當天,王翔因為有個案子要開庭,一時半會兒走不開,只能委托妻子的姐姐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等王翔忙完后趕到醫院,望著妻子虛弱的樣子,想到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卻沒有陪在她身邊,王翔心中十分愧疚。宋佳霖反而釋然了,笑著對王翔說:“別人家的老公,把老婆捧在手心里,恨不得時時刻刻都陪著,可你一心只有案子。”
事實上,歷經生死之后,王翔早已明白妻子才是他最重要的人。周末有時間在家,都是他淘洗蔬菜,不讓妻子碰冷水,也盡量分擔家務勞動。他很慶幸,結婚這些年,妻子性格依舊直爽,陽光,有啥說啥,夫妻間從無隔閡。
閑暇時,他也會陪妻子漫步江邊,在中山杉林中度過溫馨時光……
念念不釋,生生不息
當第一縷晨光刺破可可西里的蒼茫,有人已踏過凍土與礫石,用腳印丈量著藏羚羊遷徙的軌跡;當暮色浸染五緣灣的潮汐,有人仍佇立在灘涂之上,用目光守護著栗喉蜂虎振翅的弧線……
這個時代,總有一群人逆流而上,守護著心中那一片綠意。他們用行動證明,人對自然的深情,可以如此堅韌又如此溫柔——
可可西里“守護者”趙新錄在無人區堅守26年,帶領戰友抗高寒缺氧、斗盜采盜獵,破獲多起特大盜獵案件,保護了大量野生動物資源,使可可西里成為野生動物的“人間凈土”。
漓江源頭的“守山人”楊伯倫身著警服,38年如一日巡山守護漓江源頭貓兒山,他的警徽上凝結著山間的風霜,腳下是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驚險。
“環境資源審判專家”王芳主導審理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水產品系列案,提出“增殖放流+勞務代償”替代性修復方案,他們手中的判決書不僅是法律文書,更是給大地的情書。
“綠色法律人”李娜發起“守護母親河”公益行動,代理多起水污染案件。那些密密麻麻的法律條文,都化作了測算生態價值的公式。
“生態醫生”劉敏在濕地保護區開展鳥類疫病防治,建立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救治瀕危鳥類3000余只,用聽診器聆聽濕地的心跳,用手術刀縫合候鳥折斷的羽翼……
他們如王翔一般身著甲胄,用專業素養構筑防線,以雙手托起生命的重量,以歲月澆灌綠色的希望。最終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誓言,化作觸手可及的現世圖景。
他們不是沒有選擇。明明可以選擇繁華都市的霓虹,可以選擇朝九晚五的安穩,可以選擇不必在荒野中與孤獨對峙。
但當藏羚羊的蹄聲叩響大地,當紅樹林的根系纏繞住海岸線,當候鳥的翅膀掠過天際線,他們毅然決然地成為“逆行者”,用風雪中跋涉的腳印,暗夜里閃爍的警徽,迎來江河奔涌的回聲、萬物共生的低語。
念念不釋,生生不息。
他們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他們的功勛,早已鐫刻在山河之間。每片搖曳的樹葉,每泓清澈的溪流,都是時光為他們鐫刻的無字豐碑。
歲月悠悠,二十載風雨兼程,他們懷赤誠之心,守正義之志,護生態之安寧。縱使風雨交加,巋然不動,如山之堅毅,如林之蒼翠,于平凡中鑄就偉大。
每一步丈量,皆是深情;每一次回眸,盡是眷戀。
讓我們向逆行守綠人致敬,是他們以不屈之志,鑄就了綠色輝煌,也讓這個世界因綠色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編輯/包奧琴
2843239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