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網約車約出的奇妙姻緣,一對90后年輕人,告別大城市,回歸了自由的家鄉,上演了不一樣的鄉村愛情——
西北鄉音的上海邂逅
2023年一個深秋的周末,空姐吳燦燦剛從虹橋機場出來,叫了一輛網約車,“美女,系上安全(qiong)帶,我們(meng)準備出發。”
司機趙德彪談吐間熟悉的西北口音,讓燦燦心里無比親切,她忍不住問道:“你是西北人嗎?聽你說話有西北口音。”“你怎么聽出來的,我來上海十幾年了,我覺得自己普通話很標準(zhong),沒有口音啊!”攀談后發現,兩人還真是半個老鄉。
燦燦是1994年出生的青海西寧人。德彪比她大兩歲,寧夏固原人,在上海做互聯網運營,周末兼職跑網約車。一路上,他們相聊甚歡,便加了微信,相約有機會一起去吃西北菜。
后來,德彪約燦燦吃蘭州拉面,“這就是你說的正宗的西北菜?”燦燦驚訝道。德彪神秘道:“你不知道嗎?上海的蘭州拉面是青海人開的,帶你嘗嘗家鄉的味道。”原來還真的做了功課啊!燦燦笑著答應了。
點菜時,德彪看燦燦在炒拉條子和拌面中間猶豫,就耿直地都給她點了,讓她吃個盡興。
來上海五年,燦燦好像第一次卸下了都市麗人“精致”的防備。她擼起袖子,兩碗面吃得沒剩多少才放下筷子。德彪情愫漸生:她吃面的樣子都很好看呢!那之后,德彪每天都會給燦燦發幾條搞笑表情包。燦燦看出了德彪小心翼翼的追求,有時候會主動開啟話題問他在忙什么。
漸漸熟起來,兩人發現彼此都不喜歡往人多的地方去,于是德彪提議帶燦燦一起去釣魚。
第一次一起釣魚,德彪就釣了一天一夜,也不怎么說話。到了晚上,燦燦一人在帳篷里睡了,她心里有點不快,之前身邊也不乏追求者,沒一個像他這樣把自己晾在帳篷里的。可早上鉆出帳篷,燦燦的怨氣就消了:德彪正在幫她烤魚。從他傻愣愣烤魚的背影里,燦燦看到了他真誠的關心。
離開故鄉,對于燦燦來說在哪都是漂泊,漂在各地的機場和漂在郊區的帳篷里并無區別,直到有人陪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兩個月后,兩人順理成章在一起了。一起開車去旅行,他們互相了解到,原來他們前幾年都經歷了媽媽去世的傷心。在遇到和媽媽年紀差不多的民宿老板在院子里掃落葉時,德彪會善良地拿著掃帚上前幫忙打掃,打掃完又失神地對著落日看好久。
燦燦不忍心,喊德彪去釣魚,希望能分散一些他的注意力,德彪這才笑了笑,起身去拿釣具。惺惺相惜的兩顆心,從此更近了一點。
2024年年初,上海的房價下跌,德彪在上海貸款買的房也跌了,就算賣房也剛好只夠還貸款,十幾年的辛苦積蓄瞬間歸零。德彪開始困惑這些年留在上海打拼的意義在哪,還不如一早回老家去,至少心是自由的。他問燦燦要不要跟他回老家,那里有兩間平房,八百平方米的院子,可以放羊。
其實,2017年開始當空姐的燦燦也早就有意轉行,這么多年她日夜顛倒的作息,身體變差,也好幾年沒回家過年了。今年回老家過年,家人的陪伴讓她覺得特別溫暖……她猶豫了三分鐘,說:“好。”可是燦燦辭掉工作還需要一些時間,兩人只能暫時分開,德彪把房子鑰匙交給了房產中介,先坐上了回老家的高鐵。
那天發車之前,德彪都有點慌,他不確定燦燦會不會真的辭掉工作跟他回鄉。手機里突然收到燦燦發來的消息:“晚上注意安全,有空我去山里找你玩。”德彪一瞬間眼眶濕潤了。
田園牧歌變荒野求生
突然的分離,燦燦的心也沒了著落,看著德彪發來的視頻,院墻里杏花開了,春夜里月兒彎彎掛在空中,她好久沒看到這么美的月亮了。
于是,燦燦以最快的速度辦理了辭職手續,一路飛機轉汽車,直奔德彪的老家。
為了給德彪一個驚喜,燦燦讓司機停在了村里的快遞點,她給德彪打電話,說給他寄了東西,讓他來拿。德彪傍晚把車開到快遞點,一臉驚訝。回到小院開鐵門時,德彪拿鑰匙的手都還在抖。
幾個月前還只是憧憬的“鄉村愛情”故事,居然真的開始了。然而,現實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浪漫。德彪家的院子好幾年沒住人了,取暖燒土炕,土炕上有裂縫,晚上睡覺時不斷冒煙,燦燦嗆得受不了,半夜跑去隔壁房間湊合了一宿,早晨起來看到德彪和了泥巴,正在補炕頭的裂縫。
燦燦調皮地弄了泥巴往德彪臉上抹,兩人嬉笑著互相抹成了小花貓,這才推搡著洗了臉。
德彪所在的村只有三戶人,到最近的集市都要20公里,沒有外賣,沒有超市,幾乎與世隔絕。燦燦沒來的時候,德彪都是吃泡面。一個人怎么湊合都可以,為了讓燦燦過得好一些,德彪專門去買了柴火灶,從鄰居家里買了現宰的牛肉,又從縣城買了洗衣機。雖然條件有些艱苦,但看著德彪為了自己忙前忙后,燦燦的心里暖暖的。
解決了吃住問題,兩人著手一起開荒院子,修繕破敗的院墻、拾掇舊羊圈。德彪從舅舅家捉了幾只雞回來養,又花了兩萬塊錢買了13頭羊回來。兩人又從網上學習種菜技能,在地里種了洋芋、玉米、辣椒、西紅柿,翻出了德彪媽媽在世時用過的大缸,準備做酸菜和漿水……
這段時間的相處,德彪很感動,燦燦完全沒有嬌滴滴的做派,脫了最愛的高跟鞋,素面朝天就開始做飯、喂雞、翻地、澆水,絲毫沒有嫌棄這黃土高坡的荒涼。所以,每次燦燦和德彪拌嘴,德彪都會讓著她。有一次,燦燦吵架生氣說要回上海。德彪一路上拖延時間,等燦燦在車上睡著了,一車把她拉到了寧夏著名景點“火石寨”。等她玩到消氣了,再把她拉回家,路上不忘給她買一束花,還有一個小狗蛋糕……
可放羊的生活就沒有這么甜蜜了,因為沒有經驗,德彪和燦燦每天都被羊遛得筋疲力盡,經常把羊趕回來后發現少了幾只,又得回去找。
幾個月下來,羊運動量太大,加上飼料沒跟上,兩個人和一群羊都瘦出了“直角肩”。燦燦嘴上抱怨著德彪放羊技藝不精,還是會跋山涉水來到山上,給放羊的德彪送飯。后來,母羊下的小羊沒奶喝,兩人用奶瓶喂小羊羔,結果把小羊羔撐死了……
燦燦沒再抱怨,羊放得好不好不重要,兩人終于不用因為加班、堵車,在同一座城市卻談著異地戀,終于可以一起修籬種菜,閑來垂釣,日暮時在小院燃起裊裊炊煙,談一場武俠小說里朝朝暮暮、自由如風的戀愛。
那陣子,燦燦的爸爸知道了燦燦辭了工作,還跟著德彪來了寧夏,爸爸不同意女兒的胡鬧。
燦燦給爸爸看了兩人抖音賬號分享的相戀故事,又跟爸爸做了好久的工作,爸爸才漸漸沒說什么。為了打消爸爸的疑慮,燦燦又邀請爸爸過來寧夏固原的村里看看。
收了地里的洋芋就結婚
爸爸二話不說驅車六百多公里來了,一下車帶來好多生活物資。
為了熱情款待未來的老丈人,德彪和舅舅一家張羅著殺雞宰羊。燦燦對那些羊早就有了感情,他們一路捉羊,燦燦一路跟著流眼淚,說:“算了吧!羊那么可憐,別殺了!”
德彪可管不了那么多,他看出了叔叔對女兒的擔心,他一心要哄好未來的老丈人。雖然從兩個人的賬號里看到他們感情很好,但爸爸還是有點心疼女兒,說燦燦小時候都沒有住過這么差的環境。擔心女兒住不慣,爸爸去鎮上幫他們添置了蓄水箱、修了頂棚,這才坐下來吃了口飯。
接著幾天,爸爸去雞圈看了小兩口齊心協力孵出來的一窩小雞,然后撿了一根樹棍,在女兒的陪伴下體驗了一把幸福的放羊生活。
看著燦燦喂雞放羊時燦爛的笑臉,想起女兒去年從上海回家時疲憊的神情,爸爸似乎想開了,對燦燦說:“你開心就好。”還回頭跟德彪提出臨走時要帶一窩他們的小雞崽回去。德彪一口答應。
不知不覺,德彪和燦燦在這里度過了一年時光。這一年,也給燦燦帶來了輿論壓力,親朋好友都在議論:她從大城市辭職后跟著男人去村里又沒結婚,過著不著調的生活。
于是2024年8月,兩人把結婚提上日程,準備去青海旅行,順便拍婚紗照。可路上因為結婚的事情吵起來,燦燦一氣之下回了上海。
德彪以為燦燦只是耍小脾氣,沒想到這次是真回去了,而且工作都快找好了。
德彪的粉絲們還給他通風報信,說看到燦燦回上海被一輛商務車接走了,提醒他別讓媳婦給人半道劫走了,德彪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德彪把家里十幾頭瘦羊牽給了舅舅,讓舅舅幫忙賣了,他要出遠門把燦燦接回來。
11月,德彪匆匆收完了地里的洋芋,就開車上路去上海接燦燦。看著德彪開這么遠的路來追自己,燦燦順著臺階與他和好了。他們勇敢地領了結婚證,燦燦對德彪說:“回家吧!”
從上海回寧夏老家的小院,1906公里,德彪按照接親習俗把燦燦“雙腳不離地”地背到了車上。兩人沿途還給路人發了喜糖。
德彪帶著燦燦去青海給老丈人送了彩禮,老丈人把錢還給燦燦,語重心長地叮囑德彪:“你們也不寬裕,錢先留著用,回了村里也可以利用人氣在村里帶貨,搞活經濟。”德彪誠懇地點頭回應。
等從娘家回到小院,天已經快黑了。德彪專門放了鞭炮,說要致敬兩位母親,告訴她們:都放心,孩子們結婚了,過得還可以!
德彪給土炕加了柴火,進屋看見燦燦正搟面皮包餃子,不一會兒,鍋里就咕嘟咕嘟漂起了元寶似的餃子,兩人坐在炕桌前相視一笑……
2025年3月,趁著西北農閑,他們去麗江拍了婚紗照,攜手穿越劍閣古道的風、西昌衛星的夢、大理洱海的月、芒市傣味的火……
兩人玩得忘乎所以,直到燦燦爸爸打電話來催:“該回家種玉米了!”從上海輾轉回鄉,雖然放羊的事業沒成功,但兩人收獲了愛情的圓滿。他們回去的路上商量著要翻修院子,去縣城買23號玉米種子,再買幾頭羊……
編輯/丁琪德
3448267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