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只有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居民手里有了錢,才能促進消費市場繁榮,從而促進經濟進入良性循環。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重在穩就業、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對財產性收入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政府在加強財產權保護、規范資本市場等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這些都有助于持續推動居民財產性收入合理有序增長。
項安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戰略升級、全球競爭加劇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企業組織形式和企業制度范式的影響加深。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首先要調整、優化股權結構,這是健全治理結構、完善治理機制、提升治理效能的基礎。國有股權要重視股權結構中的關鍵“拐點”,形成更有“性價比”的股權結構。民企可更重視股權結構的簡明、清晰和可穿透。
劉遠舉(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員)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存在“準備過度”的問題。
通常的教育模式是,各科都學習,做充分的準備。但隨著人工智能、自動化與制造業的結合,現代工業勞動存在去技能化的趨勢,一些技術工人勞動向簡單勞動發展,崗位對工人的技能要求變低。特別是在一些初級崗位更是如此,許多企業并不看重專業。這就形成了部分職業教育中“教的用不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