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豐縣實驗小學切實秉承“承德納新,盡善盡美”教育理念,認真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凝心聚力,強基鑄魂,啟智立德育人。
紅色文化鑄師魂
要傳播好紅色文化,教師首先要了解黨的歷史,深刻理解學習傳承紅色歷史文化的意義。為此,該校黨總支部通過第一議題學習、專題黨課學習,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學習方式,引導教師加強“四史”、黨的創新理論等系統學習教育,切實提升教師特別是黨員同志的理論水平、思想覺悟和黨性修養,豐富知識視野,增強師德師風,夯實傳承傳播紅色文化的根與魂。
期間,學校還組織全體黨員教師走進新豐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馬頭軍屯小學參觀學習,深入了解新豐第一個黨支部的成立歷史,進而了解新豐人民的革命歷史,切實以身邊的紅色歷史教育人、激勵人、鼓舞人,引導黨員教師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推進“我是一面旗”黨建品牌建設。
在開展系列理論和歷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該校更是適時趁熱打鐵,組織黨員教師重溫入黨誓詞,進一步堅定教師們“山長水闊不辭其遠,赴湯蹈火不改其志”的初心守望。“一支粉筆,三尺講臺,是教師賴以生存的武器;有德、有人和有責,是教師的生命。作為一名教師,教育路上理應立德樹人,初心不改……”去年7月份入黨教師代表潘雪梅老師分享的初心故事,她至今依然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堅守著并踐行著!
紅色故事潤童心
學校堅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原則,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了紅領巾廣播站、小記者站等第二課堂,組織教師專門培訓指導學生的誦讀和寫作。選定“新豐紅色故事”等紅色主題文化內容,定期由紅領巾廣播站廣播員在校園里播報,讓紅色故事飄蕩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滋潤每一位學子的心扉。
同時,在新豐縣老促會、縣史志辦等單位的指導下,該校組織引導各年級開展參觀紅色文化展陳、閱讀紅色校本讀物、講紅色故事比賽活動,組織學生特別是小記者書寫學習紅色故事的心得體會,并根據實際在紅領巾廣播站、班級里面展讀。去年6月21日,學校還組織了部分黨員教師及少先隊員走進“毛澤東像章書法藝術展覽館”參觀學習,通過一枚枚像章背后的故事了解偉人的豐功偉績,感悟和學習偉人的崇高精神品質。近日,該校又組織紅領巾廣播站小記者學習“東江縱隊革命英烈鄭選民”的英雄故事,以本土英烈故事啟智育人。
“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廣大學生牢記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緬懷革命先烈,促進紅色精神的賡續傳承,引導他們積極追逐夢想、實事求是、堅定信念、刻苦學習,爭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該校黨總支書記潘仙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