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準媽媽都希望能夠順利、健康地度過孕期。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會嚴重威脅母嬰健康。對于這一疾病,準媽媽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壓?
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孕婦在妊娠20周后首次發現血壓升高,具體表現為同一手臂至少2次測量的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并且血壓在分娩后12周內恢復正常。
妊娠期高血壓可能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患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因人而異。患者在妊娠20周后血壓明顯升高。由于水鈉潴留,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尤其是下肢和腳踝部位水腫明顯。此外,由于血壓升高,腦部供血受到影響,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痛、眩暈等神經系統癥狀以及視力模糊等眼部癥狀。這些癥狀可嚴重影響孕婦的生活質量。
當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合并蛋白尿,或無蛋白尿但伴有重要器官或系統受累,則稱為子癇前期。子癇前期可能進一步惡化成重度子癇前期,使患者出現血壓持續升高、持續性腹痛、肝腎功能異常、心力衰竭等表現。子癇前期合并強直性抽搐,則稱為子癇。
一旦發現上述癥狀,孕婦應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發病原因
妊娠期高血壓的成因復雜,涉及遺傳、生活習慣、胎盤異常等多種因素。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有妊娠期高血壓病家族史的女性,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2.胎盤缺血
胎盤位置異常、胎盤血管病變等可能導致胎盤缺血缺氧,釋放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引起母體血管內皮損傷,發生全身小動脈痙攣,從而引發妊娠期高血壓。
3.身體條件與生活習慣
妊娠年齡過小或過大、超重、多胎妊娠,罹患糖尿病、腎臟疾病等因素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壓病的發生風險。此外,吸煙、飲酒、高鹽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妊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
4.免疫異常
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免疫異常是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的重要機制之一。如果母體、胎兒之間的免疫平衡被打破,母親不能對胎兒建立免疫耐受,母體認為胎兒是“異物”或“健康威脅”,可能引起免疫排斥作用,導致妊娠期高血壓。
診斷方法
診斷妊娠期高血壓,主要通過詢問病史、了解臨床表現、進行臨床檢查等確診。醫師首先會詢問孕婦的病史,了解孕婦是否具有高血壓病史、家族史。然后,醫師會觀察孕婦的臨床表現,如是否有水腫、頭痛、頭暈等癥狀。接下來,醫師會進行一系列臨床檢查,包括血壓測量、尿蛋白測定、血液檢查等。
其中,血壓測量是診斷妊娠期高血壓最直接的方法;尿蛋白測定可以了解孕婦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輔助診斷子癇前期;血液檢查則可以了解孕婦的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標,有助于評估高血壓對全身各系統的影響。此外,醫師還會根據需要為孕婦進行眼底檢查、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以排除罹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通過綜合評估孕婦的病史、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醫師可以判斷孕婦是否罹患妊娠期高血壓,并明確疾病的嚴重程度,從而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治療手段
妊娠期高血壓如果控制不當,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急性腎功能不全等,可能導致孕婦出現生命危險。對胎兒而言,也可能引起發育遲緩、早產、胎盤早剝、胎兒宮內窘迫等并發癥,嚴重時可導致胎兒死亡。因此,孕婦一旦確診,必須嚴密監測、積極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原則主要是積極控制血壓,預防和及時治療嚴重并發癥,降低母嬰風險。具體的治療方案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
1.生活方式管理
患者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休息時盡量采取左側臥位,以增加胎盤灌注。如果患者的精神過度緊張,可使用鎮靜藥物改善睡眠。飲食方面,應控制鈉鹽攝入量,調整飲食結構,保證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鐵、鈣、鋅等礦物質的攝入量。孕婦應密切監護自身和胎兒的身體狀態。如果確診為子癇前期,應住院接受治療。
2.降壓藥物治療
若收縮壓≥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110毫米汞柱,孕婦應進行降壓治療。醫師會選取對胎兒影響較小的降壓藥物。甲基多巴為妊娠期高血壓的首選治療用藥。需要注意的是,普利類和沙坦類降壓藥雖然降壓效果好,但可能導致流產和胎兒畸形,不得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
3.適時終止妊娠
如果經積極治療,病情仍繼續發展或孕婦出現胎盤早剝、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并發癥,胎兒出現宮內窘迫等危險情況,應及時采取催產、剖宮產的方式提前分娩,以保證母嬰的生命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產婦分娩后不能立即停止降壓治療。具體來說,罹患妊娠期高血壓的產婦,如果產褥期血壓≥140/90毫米汞柱,應繼續進行降壓治療,根據血壓控制情況決定是否減藥或停藥。
科學預防建議
科學預防妊娠期高血壓,有助于保證準媽媽與胎兒健康。準媽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積極進行孕前評估與產前檢查
備孕女性應評估自身基本情況、孕產史、既往病史等,自檢是否存在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便于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在孕期,孕婦應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和產檢,便于早期識別、及時治療疾病。
2.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超重、肥胖、高血糖、高脂高鹽飲食等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存在此類情況的備孕期女性和孕婦,應及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避免吃高鹽、高糖、高脂食物,適度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有助于維持血管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維持血壓穩定。此外,應控制自身情緒,避免長時間處于緊張或者焦慮狀態,保持心情舒暢和愉悅。
3.合理服用阿司匹林和鈣劑
對于存在妊娠期高血壓高危因素的孕婦,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從孕12~16周開始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同時,對于鈣攝入量過低的人群(<600毫克/天),補充鈣劑也有助于預防妊娠期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