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妊娠、分娩、絕經等原因,女性的盆底支持結構可能出現損傷及功能障礙,即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該病可導致尿頻尿急、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等癥狀。開展陰道啞鈴練習有助于增強盆底肌力量,改善盆底肌功能障礙引起的相關癥狀。
盆底肌鍛煉“神器”——陰道啞鈴
陰道啞鈴又被稱為盆底肌肉康復器或縮陰球,是一種由醫用材料制成的、可以反復使用的訓練器械。從形態來看,陰道啞鈴有圓柱形、水滴形、葫蘆形等類型。從結構來看,主要包括外部的硅膠球囊和內部的金屬內芯。其尾部有一根細繩,方便取出。一套陰道啞鈴一般包含5個球,1號球到5號球的重量依次增加——從20克到70克左右,啞鈴球的體積則依次減小。
練習者將陰道啞鈴放入陰道中,利用其重量確定盆底肌的位置,通過主動收縮盆底肌防止啞鈴掉落。用陰道啞鈴進行相關練習,可以達到增強盆底肌力量、促進盆底肌功能恢復的效果。
陰道啞鈴四步使用法
1.清潔消毒
患者每次使用陰道啞鈴前,都要把啞鈴和雙手清洗干凈,以免將外部細菌帶入陰道內造成感染。可用溫和的洗手液清洗啞鈴,再用清水沖洗2~3遍。注意,不要將其完全擦干。表面的少量水珠可以起到潤滑作用,使啞鈴更加順利地放入陰道內。此外,還要用清水清洗干凈外陰。
2.正確放置
患者呈臥位,雙腿屈膝分開,雙腳平放于床面。將啞鈴緩緩放入陰道內,待啞鈴尾端與陰道口齊平后,再用食指頂住啞鈴尾端,繼續向里推動半個指節(約2厘米)的深度。注意將啞鈴尾部的細繩留在體外,以便訓練結束后拉動細繩將啞鈴取出。
3.開始訓練
呼氣時收緊盆底肌,保持5~10秒,然后吸氣,放松盆底肌,保持5~10秒,如此反復收縮和放松。通過自主發力,讓啞鈴不斷地升降,同時保證啞鈴不脫出陰道,每天訓練15~30分鐘。在訓練時,可以將手放在腹部或臀部感受發力。如果腹部和臀部肌肉過度收縮,說明發力肌群錯誤,應及時調整,以收縮盆底肌為主。
4.清潔保存
訓練結束后,將陰道啞鈴清洗干凈并晾干,然后放入盒內備用。
陰道啞鈴訓練注意事項
1.陰道啞鈴不宜放置過深
陰道啞鈴不可放置過深——放好后,其末端在陰道口內2厘米處即可。如果在盆底肌放松的狀態下,感覺到啞鈴要掉出來,說明深度合適。反之,如果盆底肌放松后啞鈴也掉不出來,則說明放得太深,應拉動細繩調節深度。
2.循序漸進
剛開始訓練,可采用舒適的臥位。如果能較好地控制啞鈴,患者可以開始嘗試在站立、行走、上下樓梯時進行訓練,以增強盆底肌的控制能力。訓練初期,訓練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即可,之后可以逐漸延長至30分鐘。
初次練習應選擇1號啞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患者能完成不同體位的陰道啞鈴訓練后,可以使用2號啞鈴進行訓練。重復上述訓練步驟,直到使用5號啞鈴訓練。
3.部分患者不宜進行陰道啞鈴訓練
患者如果存在陰道流血、急性陰道炎、陰道壁損傷等問題,不得進行陰道啞鈴訓練。存在盆底肌緊張問題的患者,如盆底痛、性交疼痛以及陰道痙攣等,應及時就醫治療,等治愈后再進行鍛煉。
女性朋友如果存在嚴重的盆底功能障礙,應及時就診,遵醫囑接受盆底肌電刺激治療、盆底生物反饋治療等加以改善。陰道啞鈴只是一種輔助訓練器械,單獨開展陰道啞鈴訓練的康復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