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項式定理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考數學考查的重點內容,在試卷中占有一定分值.在歷年高考中,二項式定理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并且相關試題的命題風格與考查方向相對穩定.本文深入剖析與二項式定理相關的常見題型.
1求二項式展開式中的特定項及相關量
在二項展開式中,常常會出現諸如常數項、有理項、整式項以及系數最大的項等特殊項.求解這些特殊項的關鍵在于借助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
.通過分析題目所給條件,構建關于 r 的方程或不等式,從而確定 r 的取值.
1)求特定項的系數
例1 (2024年北京卷4)在 的展開式中,
的系數為( ).
A. 15 B.6 C.-4 D.-13 易知 的二項展開式為
r = 2
求特定項的系數時,準確寫出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是關鍵,根據通項中 x 的冪次列方程求解 r ,進而確定特定項系數,求解時要認真計算,避免出錯.
2)求常數項
例2 (2024年天津卷11)在 的展開式中,常數項為
O 易知 的二項展開式為 解析
令 6 ( r - 3 ) = 0 ,可得 r = 3 ,則 ,故常數項為20.
求常數項就是令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中 x 的冪次為0,解出 r ,再代入計算,需注意通項公式的正確運用以及組合數的計算.
3)求有理項
例3 已知 (其中 ∣ a gt; 0 ∣ 的展開式中的第7項為7,則展開式中的有理項共有( ).
A.6項 B.5項 C.4項 D.3項
C 解析
易知展開式的第7項為
由題意可得 ,所以 n = 7 , a = 1 ,則展開式的通項為
( k = 0 , 1 , 2 , ? s , 7 ) .
令 ,則 k = 0 , 3 , 6 ,所以展開式中的有理項共有3項,故選D.
點求有理項,需令通項中 x 的冪次為整數來確定 r ,再根據已知條件求出 n 和 a ,最后利用i判斷有理項個數.
4)求展開式中系數的最大值
例4 (2024年全國甲卷理13) 的展開式中,各項系數的最大值是
易知 的二項展開式為
設展開式中第 r + 1 項系數最大,則
即 又
,所以 r = 8 ,則展開式中系數最大的項是第9項,且該項的系數為
點找二項式系數的最大值,可依據通項設第r + 1 項最大建立不等式組求解,但要清楚二項式系數的性質,準確計算組合數.
5)展開式系數最小的問題
例5 的展開式中,系數最小的項是( ).
A.第4項 B.第5項C.第6項 D.第7項
易知 展開式的通項公式為
( 0 ? r ? 1 0 , r ∈ 【系數為
當 r 為奇數時, 才能取得最小值.由二項式系數的性質可知
是
的最大項,所以當 r = 5 時,
取得最小值,即第6項的系數最小,故選C.
確定展開式系數的最小項,可結合通項系數正負規律和二項式系數的大小判斷,但要注意系數正負規律與二項式系數變化特點.本題當 r 為奇數時展開式中的項的系數為負數,于是只需考慮 r 為奇數的情形.
6)求相關量的最大值
例6已知
,若存在 k ∈
使得
,則 k 的最大值為
易知二項式 的通項為
二項式 的通項為
所以
若 ,則 k 為奇數,此時
所以 ,則 k lt; 1 0 0 - k ,解得 k lt; 50.又 k 為奇數,所以 k 的最大值為49.
本題聚焦于二項式定理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別寫出 與
的通項公式,然后根據
的條件,分析出 k 的取值特點,進而確定 k 的最大值.在整個解題過程中,要清晰二項式系數與項的系數的區別,熟練運用通項公式進行分析和計算,避免混淆概念導致出錯.
2求多項式和(積)的展開式中的指定項
對于多項式和(積)的展開式問題,可以將其化歸轉化為二項式問題求解.
例7 (2022年新高考I卷 的展開式中
的系數為 (用數字作答).
因為
,所以
的展開式中含
的項為
故 的展開式中
的系數為-28.
例8若
,則 a" 3"=
易知
所以
(2號
將已知展開式左邊轉化為
的形式是解題的關鍵.
3求展開式中的系數和
在求解展開式所有項的系數和,以及奇數項、偶數項系數和問題時,可以用賦值法進行求解,一般依據題目所給式子的結構特點選擇賦值.
例9(多選題) 的展開式中 x 的奇數次冪項的系數之和為64,則( ).
A. a = 3
B.展開式中常數項為3
C.展開式中 的系數為30
D.展開式中 x 的偶數次冪項的系數之和為64
設
.令 x = 1 ,則
令 x = - 1 ,則
由 ①- ② 可得
因為展開式中 x 的奇數次冪項的系數之和為64,所以 2 × 6 4 = 6 4 ( a - 1 ) ,解得 a = 3 ,故A正確.
令 x = 0 ,則展開式中的常數項為 ,故B正確.
因為
其中 展開式的通項為
所以 展開式中
的系數為
,故C錯誤.
由于各項的系數和 則偶數項的系數和為 1 2 8 - 6 4 = 6 4 ,故D正確.
綜上,選ABD.
點用賦值法求冪指數為整數項的相關系數和時,可通過 x 取特殊值構建等式,然后相加減得出奇數或偶數次冪項系數和.
例10(2022年浙江卷12)已知多項式 ( x + 2 ) · ,則
易知含 的項為
·
,則
令 x = 0 ,則
令 x = 1 ,則 ,所以
(2
求解展開式的系數和,賦值法是常用方法.首先要深入分析式子的結構特征,根據所求系數和的類型(如所有項系數和、奇數項或偶數項系數和等),選取恰當的 x 值代入原式.在代入計算時,確保每一步計算的準確性,因為任何一處計算失誤都可能導致最終結果錯誤.
例11 求和: 令
,則
故
觀察式子 ,與二項式定理相似,但是缺少
,需進行配湊.
4近似計算及同余問題
近似計算需先關注精確度,通過選取二項展開式的前幾項來計算結果.利用二項式定理處理整除和求余數問題時,通常把被除式轉化為與除式相關的二項式形式,再運用配湊法、消去法求解.
例12
(精確到0.01).
易知原式等價于
3 2 - 0 . 1 6 - 1 = 3 0 . 8 4 .
近似計算要關注精確度,選取展開式的前幾項計算時應注意各項的系數及冪次,保證結果精確.
例13 現給出一個同余問題:如果 a 和 b 被 除得的余數相同,那么稱
和 b 對模 m 同余,記為 a ≡ b ( m o dm ) .若
,
,則 b 的值可以是( ).
A.2023 B.2024 C.2025 D.2026
C 解析
因為
5 2 0 2 4"-C 2 0 2 4 1 5"2 0 2 3"+" C "2 0 2 4 2 5 2 0 2 2 "-… -C 2 0 2 4 2 0 2 3 5 1" + 1 = 5 ( 5 2"0 2 3 "-" C 2 0 2 4 1 5 2 0 2 2"+
所以 能被5整除,則 5 "( 5 20 2 3 "- C 2 0 2 4 1 5 2 0 2 2 "+ C 2 0 2 4 2 5 2 0 2 1 "-
除以5余數為1,故
除以5余數為1.
又 2 0 2 3 ÷ 5 = 4 0 4 ? s 3 , 2 0 2 4 ÷ 5 = 4 0 4 ? s 4 2 0 2 5 ÷ 5 = 4 0 5 , 2 0 2 6 ÷ 5 = 4 0 5 ? s 1 ,所以 b 的值可以是2026,故選D.
解決同余問題時,可將原式轉化為二項式形式,再利用二項式展開得出余數,從而進行逐項驗證.
5 二項式系數與組合數的關系
二項式系數與組合數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高考中常以等式的形式出現.這類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排列組合公式的理解和運用,通過分析各個等式是否成立,能有效檢驗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14(多選題)在下列有關排列數、組合數的等式中, ,則正確的是( ).
A. (204號 B.
C.
D.
0 對于選項 ,故 解析
A正確.
對于選項B,因為
所以B錯誤.
對于選項C,因為
所以C正確.
對于選項D,令
(204則
令 x = 1 ,可得
,故D正確.
綜上,選ACD.
判斷排列組合等式時,可依據排列組合公式對各選項進行逐一分析.
6 與導數交會
求解與導數交會的二項式問題時,需對二項展開式的等式兩邊求導,再通過賦值法求出相關系數.這不僅考查了對二項式定理的理解,還考查了對導數的應用能力,體現了知識的綜合性.
例15 (多選題)已知
,且存在正整數 n ,滿足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n = 6 (204號B. C.
展開式中所有項系數和為126D.
展開式中二項式系數最大的項為第三項和第四項
因為
,所以對上式兩邊同時求導得
.令 x = 1 ,則
令
則 ,所以
由 ①- ② 得
解得 n = 6 ,故A正確.
對于選項B和C,有
在 ③ 中,令 x = 1 ,則
由選項A知 n = 6 ,則
在 ③ 中,令 x = 0 ,結合選項A知 n = 6 ,則
,故B錯誤,C正確.
對于選項D, 的展開式共有7項,二項式系數為
,最大的二項式系數為
,所以
二項式系數最大的項為第四項,故D錯誤.
綜上,選AC.
對于與導數交會的二項式問題,解題的核心思路是對等式兩邊進行求導,然后通過賦值來求解相關系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