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態分布問題是概率統計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已越來越受到高考命題專家的青睞.為確保全面掌握題型變化并實現解題過程的完整性,有必要深入剖析其核心題型特征并構建系統化解題策略.基于此,本文系統梳理該類問題的重點題型,精準定位高頻考點.
1熟悉正態曲線
例1 圖1是三個正態分布密度函數
的圖像,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 (204號 B.
C.
D.
(204號
因為正態曲線關于直線 x = μ 對稱,且 μ 越解析 大圖像越靠近右邊,所以 ,則B和C錯誤.又 σ 越小數據越集中,圖像越“瘦高”,所以
,故A錯誤.
綜上,選D.
對正態分布密度函數圖像的認識是研究正態分布問題的基礎,因此正確理解其中相關參數的意義十分重要.
例2 已知某正態分布的分布密度函數為 ,若 X 服從該正態分布,則 X 在[1,4]內取值的概率為 (參考數據:若
,則 P ( μ - 3 σ ? X ? μ + 3 σ ) ≈ 0.997 3).
因為分布密度函數為 φ ( x ) = -2(x-2.5)2,所以 X~N(2.5,0.25),則
P ( 1?X?4 ) =
,故所求的概率值為0.9973.
本題是正態分布問題的基礎題目,解題的關鍵是從密度函數中讀出
2夯實正態分布的性質
例3已知某次測量的數據 X 服從正態分布 ,如果 X 在 ( 0 , 1 ) 內取值的概率為0.4,求 X 在(0,2)內取值的概率.
由于 ,故其對應的密度曲線的圖像關于直線 x = 1 對稱.又 P ( 0 lt; X lt; 1 ) =0.4,所以 P ( 1
P ( 0 lt; X lt; 2 ) = P ( 0 lt; X lt; 1 ) + P ( 1 ? X lt; 2 ) = (2求解本題用到 X 的密度曲線圖像關于直線x = 1 對稱以及概率的可加性.
例4公共汽車車門的高度設計規則是:確保9 9 % 以上的成年男子頭部不能與車門頂部碰撞.已知某區域的成年男子身高服從 (單位:c m) ,試問此處的車門應設計為多高(精確到 1c m ?
設該區域的公共汽車車門最低高度為 x cm.根據題意可知 P ( X ) ? x ) lt; 1 % . 因為 X ~ ,所以
P ( X ≥ x ) = 1 - P ( X lt; x ) =
則 ,查表可得
,解得 x gt; 1 8 9 . 3 1 ,故該區域公共汽車車門應至少設計為 1 9 0 c m ,才能滿足 9 9 % 以上的成年男子頭部不與車門頂部碰撞的要求.
本題是非標準正態分布問題,利用公式轉化為標準正態分布是解題的關鍵.
3掌握 原則的應用
假設 ,則
P ( μ-2 σ?X?μ+2 σ )≈0 . 9 5 4 5 ,
例5公司規定某圓柱形零件的外直徑 X 應該服從正態分布 ,質檢人員從該廠生產的1000件零件中隨機抽查1件,測得它的外直徑為5 . 7c m ,請問該廠生產的零件是否合格?
要判斷某批零件是否合格,根據檢驗規則可知只需隨機抽查1件產品看其尺寸是否落在 ( μ - 3 σ , μ + 3 σ ) 之內,若是,則合格;若不是,則不合格.因為圓柱形零件的外直徑 ,所以 X 在 ( 4 - 3 × 0 . 5 , 4 + 3 × 0 . 5 ) 之外取值的概率只有0.0027,而抽查出的1件產品的外直徑 5 . 7 ∈ ( 2 . 5 ,5.5),說明在一次實驗中出現了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小概率事件,由此可判定這批零件不合格.
判斷某批零件是否合格,需遵照約定的檢驗規則看隨機抽查的零件是否滿足 3 σ 原則.
一例6在一次數學測驗中,某班學生的分數 X 服從正態分布 ,且滿分為150分,這個班共有54名學生,估計這個班在這次數學測驗中及格(不少于90分)的人數和130分以上的人數.
因為 ,所以 μ = 1 1 0 , σ = 20,則
P ( 9 0?X?1 3 0 ) =
又
P ( Xgt;1 3 0 ) + P ( Xlt;9 0 ) = 1 - P ( 9 0?X?1 3 0 ) ,
所以
P ( X?9 0 ) = P ( Xgt;1 3 0 ) + P ( 9 0?X?1 3 0 ) ≈
0 . 1 5 8 7 + 0 . 6 8 2 7 = 0 . 8 4 1 4
則此班級及格的人數為 人,130分以上人數約為 5 4 × 0 . 1 5 8 7 ≈ 9 人.
解題時可通過分析總體密度曲線的特征,并結合已知概率求解三個特殊區間概率的值,關鍵是把握 3 σ 原則的應用.
例7已知隨機變量 ,隨著σ 的增大,則概率 P ( ∣ X - μ ∣ lt; 2 σ ) 的值( ).
A.保持不變 B.單調減小C.單調增大 D.增減性不確定
由題意可知
P ( ∣ X - μ ∣ lt; 2 σ ) =
P ( μ-2 σ
所以選A.
點 評
根據正態分布的 3 σ 原則,可知隨機變量 X 分布在 ( μ - 2 σ , μ + 2 σ ) 中的概率約為0.9545.
4理解與其他知識的交會
例8 已知隨機變量 ,且滿足P ( X?1 ) = P ( X ? a - 3 ) ,則
的最小值為
因為隨機變量 ,且 P ( X?1 ) = P ( X?a - 3 ) ,所以 1 + a - 3 = 2 × 1 ,解得a = 4 ,則 0 lt; x lt; 4 , 0 lt; 4 - x lt; 4 ,且
當且僅當 即 x = 1 (負值舍)時,等號成立,所以
的最小值為4.
本題是正態分布條件下的最小值問題,熟練運用正態分布的相關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處理正態分布問題的對策就是依據所給信息,挖掘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正態分布的相關性質.在日常復習訓練過程中,只有注重對思維方法的總結以及解題經驗的積累,才能在后續考試中從容應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