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41(2025)02-0038-06
1引言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近年來高速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學者將其稱為第四代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在布局AI相關產業的研究與技術應用。AI技術的基石—人工神經網絡ANN(ArtificialNeuralNetwork)最早來源于1943年McCulloch等人提出的MP模型[1]。經過數十年發展,AI技術自20世紀末開始再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由IBM公司研制的超級計算機“深藍\"(DeepBlue)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圍棋”(AlphaGo)數次戰勝世界圍棋冠軍[2]。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是基于算法、模型、規則生成文本、圖片、聲音、視頻、代碼等內容的技術,OpenAI公司的ChatGPT在2022年的崛起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也可能成為由專用人工智能轉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關鍵轉折點[3]。DeepSeek在2025年的橫空出世則再次引發了各界對AI技術的關注。該技術不斷發展,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現代化圖書館的建設是近年來諸多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程亞飛[4]提出高校圖書館建設未來學習中心的邏輯理路;孟海紅[5]提出圖書館員和人工智能協同的分析框架,探討人工智能和圖書館員協同的核心特征。而圖書館員的AI素養培養則是實現這些愿景的基本要求,對其進行培養的探索和路徑規劃近年來也逐漸成為諸多學者的研究課題。在生成式AI高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員AI素養的缺失會導致圖書館無法滿足用戶日益變化的需求。不具備AI素養的圖書館員將無法應對數智時代的挑戰,使圖書館在新時代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應用生成式AI能夠有效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管理、個性化服務、輔助科研與創新及提高用戶體驗,而提升圖書館員的AI素養,是圖書館應用生成式AI的基礎。
2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的現狀
生成式AI的場景應用、圖書館員的AI素養分類及培養路徑和培養框架近年來已有諸多研究。有學者在生成式AI興起前對歐盟教育者數字素養框架進行了研究[。蔡鳳[梳理美國圖書館員數字素養教育內容概況,提出應當充實圖書館智慧服務相關教育內容,針對職業特點提供專業化教育內容,培養圖書館員數字道德倫理規范,重視圖書館員終身學習發展。郭亞軍等8探討生成式AI背景下圖書館員的角色定位,梳理專業生成內容(PGC)、用戶生成內容(U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更迭下圖書館員的演進歷程,探索其未來角色定位、職業技能與發展進路。袁一帆等9認為需要從數智思維輔助檢索決策、用戶需求開展精準服務、知識融合型館員培養、數智倫理和法律規范等方面構建數智館員職業素養內容,提升數智館員職業勝任力,進而推進圖書館數智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面對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時代,蔡迎春等[\"0]認為AI素養的出現對長期從事素養教育的高校圖書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從AI素養內涵、框架和教育實施路徑等方面展開了全面探討。
顯然,培養圖書館員AI素養的必要性已成為共識。一些學者對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路徑進行了研究。李惠娜[\"提出應培養圖書館員高階數智思維能力,注重圖書館員數智倫理。李睿等[12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科館員的人工智能素養現狀及影響因素,并對學科館員人工智能素養提升策略進行探討。陳霞[13在分析智能素養、圖書館員智能素養內涵的基礎上,構建圖書館員智能素養理論模型。然而,現有的AI素養培養路徑存在諸多問題,培養方案和路徑亟須規范和完善。1)現有的AI培養路徑對技術發展更新的重視不足。現代化的智慧圖書館應適應技術發展潮流。隨著AI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管理模式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和管理者,必須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的AI素養,以更好地適應和推動這一變革。但現有的培養模式和路徑顯然缺乏統一的標準。2)素養培養與崗位實操結合不足,無法直接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AI時代,圖書館更應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在個性化服務、高效信息檢索、科研輔助等方面發揮作用。若圖書館員無法將AI技術與崗位工作充分結合,那么提升對用戶的吸引力就是空中樓閣。3)缺乏促進圖書館員AI素養持續提高的長效機制。AI技術發展迅速,若無法持續提升AI素養,圖書館員就難以增強自身的職業競爭力,無法有效應對職業發展的挑戰和機遇。
綜上所述,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能夠提升圖書館員職業素養,提高圖書館業務效率,推動圖書館智慧變革,但自前AI素養的培養路徑仍需健全和規范。因此,本文對生成式AI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員
AI素養培養路徑進行探討和研究,結合圖書館AI應用場景,對圖書館員的AI素養進行分類,提出一條行之有效的AI素養培養路徑。
3AI時代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框架
圖書館存在許多傳統業務,在AI時代下各業務都需要順應技術革新,新業務與傳統業務也可以無縫結合。以下基于張銀榮等[4]設計的AI素養框架,結合圖書館具體業務,提出AI時代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框架。
3.1AI知識結構框架
圖書館員在迎接智能化時代的挑戰時,須深入學習與圖書館服務密切相關的AI知識,其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主要分為三大類。1)AI基礎知識。掌握機器學習基礎知識是關鍵,包括理解算法如何從數據中學習并做出預測或決策。這對于圖書推薦系統優化、讀者行為分析等業務大有裨益。理解常用的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Neural Network,CNN)[15]、疊層自動去噪編碼機(Stacked DenoisingAutoencoder,SDAE)[16]、深度學習置信網絡(DeepBelief Network,DBN)[17],學習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如生成對抗網絡(GenerativeAdversarial Networks,GAN)[18]、變分自動編碼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等。充分認識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圖書館能更精準地提升用戶體驗。時刻關注AI技術發展最新動態,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案例以及發展趨勢。通過持續學習,圖書館員可以不斷提高知識儲備。2)程序開發能力。面對AI技術日益發展、數字化工作環境日益普及的新形勢,掌握一定的程序開發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學習基礎編程語言,能夠幫助圖書館員完成日常工作中的數據整理、分析和管理任務。了解并熟悉數據庫管理系統(如MySQL、SQLite等),能高效地存儲、檢索和管理圖書信息、讀者數據等關鍵資源。學習如何使用API(應用程序接口)進行數據交換和系統集成,圖書館員可以將圖書館管理系統與其他系統進行集成,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程的自動化。了解軟件開發的基本方法論(如敏捷開發、瀑布模型等),有助于圖書館員在參與或主導軟件開發項目時更加高效和有序地推進工作。3)生成式AI前沿應用。在全球化發展及各國政府支持的背景下,不管是初創科技公司,還是大型平臺企業,都在研發生成式AI的技術及前沿應用。近年來,各種模型層出不窮。了解、使用和比較分析這些模型是AI知識學習必不可少的過程。綜上,圖書館員的AI知識框架應包括掌握AI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程序開發能力,熟知生成式AI的前沿應用。
3.2AI場景應用能力
生成式AI在圖書館場景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強大,其應用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1)資源檢索。圖書館員需要具備利用AI技術實現信息挖掘和數據處理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圖書館開展智能檢索應用的基礎。傳統的圖書館檢索系統主要依賴于關鍵詞匹配,這種方式往往難以準確捕捉用戶的真實需求。相比之下,智能檢索能夠幫助用戶搜索科學文獻,發現并評估相關論文,最后生成概要。2)挖掘用戶潛在需求。高效的圖書館個性化推薦系統利用AI的識別能力,基于用戶的歷史行為和興趣愛好,生成個性化資源。這種推薦系統不僅能夠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夠提高用戶滿意度。3)內容生成。圖書館員需要具備利用生成式AI輔助綜述的能力。AI能夠自動分析大量文獻,提取關鍵信息和多方觀點,生成文獻綜述初稿,為研究人員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同時,生成式AI還能夠完成文本生成、語義理解、信息抽取、任務推理、機器翻譯、文本分類、總結摘要、模態轉換、數據分析、知識圖譜構建等各類任務。在智能問答、信息檢索、個性化推薦和內容生成等應用場景中凸顯應用價值和優勢。4)運維決策。圖書館員可以應用AI輔助完成分類編目和典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從而將更多時間投入更有價值的工作中去。還可利用生成式AI分析用戶行為和館藏資源使用情況,以數據驅動圖書館統籌決策。5)AI評估創造和AI素養培養。在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主體是在校大學生的情況下,圖書館員對用戶進行AI素養教育尤為迫切。圖書館員有能力、有意愿開展AI素養教育,有助于提升用戶AI素養,讓用戶逐步具備人機交互、評估AI乃至借助AI進行創作的能力。如圖3所示,生成式AI可以應用于圖書館諸多場景當中。圖書館員可借助AI知識和應用助推各項業務順利開展,構建未來的智慧圖書館。

3.3AI應用職業規范
圖書館員應充分認識到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更應注重職業規范的建設,促使AI應用符合社會倫理與正確價值觀。對于圖書館而言,AI技術如何肩負社會責任是一個多維度的復雜議題。通過尊重人類價值、保護隱私與數據安全、促進版權保護以及加強倫理審查與監管等方面的努力,推動AI技術持續健康發展。對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的保護在
AI時代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AI需要處理大量的個人數據,這些數據一旦泄露或被濫用,將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因此,圖書館員在利用AI技術的同時要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另外,AI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存在爭議,增加了版權糾紛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圖書館員應增強版權保護意識,運用AI技術促進版權保護,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用戶對版權保護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確保數據使用合法合規。在AI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除了以上兩個重點領域,還會出現更多職業規范問題。在這種趨勢下,既要勇于探索如何有效應用AI技術,享受它所帶來的技術福利,也要注重提升用戶的道德素養。

4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路徑規劃研究
圖書館員的AI素養構成要素多、知識結構復雜、覆蓋面廣且更新迅速,需要長期、規范化地進行培養。因此,如圖4所示,本文對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路徑進行規劃。

4.1明確AI素養培養的法理依據及行業標準
行之有效的AI素養培養路徑既要符合國家和公眾的利益,也要與國內外領先的技術及理念接軌。圖4展示了本文對AI素養培養的路徑規劃。第一,政府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AI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時制定相關行業規范,促進AI技術的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圖書館要及時關注AI技術相關法規。AI技術的使用應遵守我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根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要對AI生成、合成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添加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確保用戶能夠識別其真實性。第二,高校要充實教育資源,制訂AI相關培養制度和培養計劃。積極推動相關行業與學術界融合,利用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NeurIPS)、國際機器學習大會(ICML)等國際學術會議,跟蹤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術趨勢。通過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棲大會等行業展覽,了解最新的AI產品和解決方案,增進與行業內專家的交流。
4.2理論培訓與崗位實操相結合的AI素養培養模式
在設計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的具體計劃時,需要全面考慮,穩步推進。首先,在知識技能層面,圖書館需要開設培訓班,普及AI知識技能,全面提升科研、服務能力。相關培訓課程要明確教育目標與內容框架,利用先進的AI教育資源,確保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根據目標群體設計分層次、系統化的AI課程體系,涵蓋基礎AI知識、場景應用技能等。打造線上與線下、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教學平臺,提供更為便捷的教育資源。其次,針對不同崗位職能,培養圖書館員的AI場景應用能力。培養圖書館員的數據采集能力,如收集借閱時間、借閱圖書類型、借閱頻率等用戶借閱信息,利用圖書館網站、App等數字平臺的日志分析工具,追蹤點擊、瀏覽、搜索等用戶行為數據。培養圖書館員的數據預處理能力,如去除重復、無效或異常數據以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培養圖書館員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可視化能力,如構建反映用戶年齡、性別、閱讀興趣、借閱偏好等特征信息的用戶畫像,利用AI算法進行數據挖掘,等等。通過理論培訓和崗位實操,促進圖書館員與AI有效協同,提高圖書館發掘和預測用戶需求的水平。再次,要提供足夠的項目資源,引導圖書館員參與科研項目,不僅能提高整體科研水平,同時親歷科研項目流程還讓圖書館員在進行科研輔助、分析決策等方面更為得心應手。最后,構建良好的AI生態,促成技術、服務、用戶的有效融合。圖書館員與AI相互促進,AI能夠幫助圖書館員高效處理業務工作,而得到AI幫助的圖書館員則將逐漸具備評估AI乃至創造AI的能力,同時向用戶普及AI素養。
4.3設立評價及激勵機制
在AI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對圖書館員的能力評價應更為準確和全面。新時代圖書館員的職業定位是新技術的使用者、特定數據的分析員、讀者用戶的服務者、信息服務的推送者以及專業領域的研究者,應同時具備技術、服務、管理、研究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19],可歸納為以下4點。1)問題解決能力: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充分合理利用AI技術,迅速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并有效實施。2)信息利用及分析評價能力:熟練掌握各類信息資源的獲取與利用方法,為用戶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咨詢和指導;對AI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和評價,以評估和改進信息服務質量。3)服務能力: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能夠主動關注用戶需求,提供AI方向的發展教育資源;對于需要幫助的用戶,能夠提供專業的業務幫助,引導用戶學習AI知識、使用AI服務、提升AI素養。4)創新思維:具備創造性思維和能力,不斷探索新的AI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用戶參與圖書館活動,提升圖書館的影響力。
激勵機制對于圖書館員AI素養的培養非常重要。許學梅等[20認為,根據激勵的需求理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動機類型,要針對不同動機類型的人設計不同的激勵方式。建立健全圖書館員激勵機制的目的是有效地激發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終身學習。激勵機制應包括多種形式,以全面滿足個人職業發展的多方位需求。1)應用心理學及管理學的科學理論。激勵機制要建立在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可以參考諸如需求層次理論、“激勵一保健”雙因素理論等多種模型,提升圖書館員工作責任感、成就感。2)促進公平。激勵過程是外部刺激、個體內部條件和行為結果的共同作用過程,具有動態性和循環性。激勵措施要兼具物質激勵與精神鼓勵,如設立合理的、具有競爭力的薪酬與榮譽表彰體系。3)營造良好氛圍。優化辦公環境,打造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促進館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在當前AI及相關數字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的業務需要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變革。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內重要的人才力量,也需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完備的評價及激勵機制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圖書館員的積極性,促進終身學習。
5結語
在AI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建設智慧化、具備良性AI生態的現代化圖書館非常重要。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機構,館員往往都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快速辨別虛假信息、提升信息資源獲取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為應對AI時代的信息挑戰提供強大的學習能力支撐。圖書館員的AI素養是其中的關鍵,是實現AI生態建設的必要條件。本文結合AI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場景,構建圖書館員AI素養培養框架,進而對圖書館員的AI素養培養路徑進行了探索,提出要明確AI素養培養的法理依據及行業標準、堅持理論培訓與崗位實操結合的素養培養模式、設立評價及激勵機制等路徑規劃,為圖書館及圖書館員的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MCCULLOCHWS,PITTSW.ALogicalCalculusof theIdeas Immanentin Nervous Activity[J].Bulletin of MathematicalBiophysics,1943(5):115-133.
[2]SILVERD,HUANGA,MADDISONCJ,etal.MasteringtheGame ofGowithDeepNeural Networksand TreeSearch [J].Nature,2016,529(7587):484-489.
[3]陳永偉.超越ChatGPT:生成式AI的機遇、風險與挑戰[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3):127-143.
[4]程亞飛.活動理論視角下高校圖書館建設未來學習中心的邏輯理路[J].圖書館界,2024(4):1-5,17.
[5]孟海紅.圖書館員與人工智能協同發展路徑探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4):56-62.
[6郭瑞.歐盟教育者數字素養框架下我國圖書館員數字素養培育研究[J].圖書館,2022(3):56-62.
[7]蔡鳳.美國圖書館員數字素養教育內容特點及啟示[J].圖書與情報,2023(3):13-21.
[8]郭亞軍,馮思倩,寇旭潁,等.生成式AI背景下的圖書館員:角色、技能與進路[J].圖書情報工作,2024,68(13):69-77.
[9]袁一帆,陳雅.數智館員職業素養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4(4):130-136.
[10]蔡迎春,張靜蓓,虞晨琳,等.數智時代的人工智能素養:內涵、框架與實施路徑[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4,50(4) :71-84.
[11]李惠娜.圖書館員數智素養及其培育路徑研究[J].圖書館,2023(9):47-52.
[12]李睿,邵長遠,李妙玲,等.AIGC時代學科館員人工智能素養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4(6):121-129.
[13]陳霞.圖書館員智能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0):47-53.
[14]張銀榮,楊剛,徐佳艷,等.人工智能素養模型構建及其實施路徑[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3):42-50.
[15]LECUNY,BOTTOUL,BENGIOY,etal.Gradient-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Document Recognition[J].Proceed-ingsoftheIEEE,1998,86(11):2278-2324.
[16]VINCENTP,LAROCHELLEH,BENGIOY,etal.Ex-tractingand ComposingRobust Features with Denoising Autoen-coder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2008.
[17]SALAKHUTDINOVR,HINTON G.An EficientLearningProcedure forDeep Boltzmann Machines[J].NeuralComputation,2012,24(8) :1967-2006.
[18]GOODFELLOWIJ,POUGET-ABADIEJ,MIRZAM,etal.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J].MITPress,2O14(10):3156.
[19]樊曉璐,冀憲武,何燕.AI時代圖書館員發展研究
[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7):148-149.[20]許學梅,稀東海,許方維.激勵研究綜述及展望[J].經濟研究導刊,2009(21):116-117.
[收稿日期]2024-11-12
[作者簡介]
胡偉群(1972—),女,本科,工程師,桂林醫科大學《華夏醫學》編輯部;徐曦(1988—),男,碩士,工程師,桂林醫科大學信息中心;石鈺瑩(2000—),女,桂林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圖書情報專業202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朱成(1973—),男,碩士,研究館員,桂林醫科大學信息中心。
[說明本文分別系2024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多模態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圖書情報研究生教學創新應用及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GY2024226)、2024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數據驅動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重塑研究”(項目編號:2024KY049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