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大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但同時企業也需要適應現在世界上出現的新挑戰、新要求。”5月7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企業未來的全球化要結合穩定來發展,能整合全球優質資源的企業更具競爭力,而非局限于單一市場和資源的企業。
今年3月時,在聯想集團2025/26財年誓師大會上楊元慶表示,聯想將第五次創業,這也是聯想的“創業5.0”時代。楊元慶透露,未來十年,聯想的戰略等方面的資源都圍繞人工智能這一主題來展開。聯想將聚焦于混合式人工智能。
5月7日,楊元慶宣布推出“超級智能體”技術,楊元慶表示超級智能體是提高生活質量和生產力水平的下一個引爆點,超級智能體是初代智能體的下一個階段。
他指出,超級智能體具備三個主要的功能:第一,在感知與交互方面,它能夠實時捕捉并且深度地理解環境的信息以及用戶當前所處的狀態,支持文本、圖像、語音、手勢、眼動追蹤、面部表情分析等多種方式協同的主動感知,能夠跨終端實現對用戶意圖的精準解讀以及響應。
第二,認知與決策,它能夠調用跨設備跨生態的本地個人和企業知識庫,通過知識積累的經驗反思,實施學習高效反饋的建立并維持端邊云一體的可追溯、可關聯性,從而挖掘事件和情景背后的邏輯關系,準確地理解復雜的意義,做出推斷和推理和判斷,還能夠舉一反三,把一個場景中的學習結果遷移到其他的場景當中。
第三,自主與演進,它結合用戶意圖和先驗的知識,將復雜任務分解為子任務,并派發給相應的領域智能體,然后自主地編排執行順序、規劃這些步驟,基于智能體互聯協議來調用跨生態的工具來主動執行任務,并且通過自我學習來不斷地演進和升級。
此外對于近期大眾關注的安全問題,聯想針對AI換臉的惡意攻擊,聯想將推出“深度偽造檢測”防詐技術,實時發現AI換臉風險。該技術也將作為重點安全能力之一,集成到聯想的超級智能體當中。
楊元慶還指出,超級智能體已不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個人和企業的“認知操作系統”,是解決需求與問題的總入口,是博聞強記且擅長推理的學問家,是拆解任務給領域智能體的總指揮,也是時刻學習和自我提升的超級卷王。
“很快,在聯想即將發布的下一代 AI PC 上,大家就會看到,滿足類似強大的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對計算需求的,僅僅只是一臺PC。”楊元慶表示,“未來12個月,端側AI綜合能力將實現至少三倍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會上,首款搭載聯想超級智能體的機器人樂享亮相。南都灣財社記者看到,樂享現場向楊元慶求職,并展示才藝打了一套太極。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達到6320萬臺,同比增長4.9%,超出市場預期。其中聯想以24.1%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10.8%的同比增速在前三強中最快。值得關注的是,AI技術正在重塑PC產品形態。搭載本地化大模型的“AI PC”出貨量占比已達12%,這類產品能實現實時語音翻譯、智能文檔處理等功能,成為拉動高端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有業內人士表示,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猛增的一大原因,是廠商們搶在PC行業受到關稅影響節點前,加快交付速度。
對此話題,楊元慶稱,其實企業并不怕高關稅,更擔心的是不確定性,因為高關稅的影響對聯想來說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之前巴西、印度也都有很高的關稅,聯想當時的做法是在本地建廠,同時依靠中國制造的優勢,大多數的零部件從中國運去做最后的組裝,既滿足當地政府對就業、稅收的需求,又降低關稅成本。
楊元慶強調,其實中國制造業的完整高效就是顯著的優勢。大規模制造行業里,如果誰不把這個優勢好好利用的話,很難在全球取得成功。“聯想過去也充分利用了這方面的優勢。與此同時,別的國家和市場也有優勢的技術、人才產品,也需要好好利用、整合并為我所用。”
此外對于近期是否會漲價問題,楊元慶表示,零部件的供需情況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大家關心的是關稅的影響會反映在產品定價上,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政策改變,可能對價格影響還不大。但未來不確定性非常大。
“目前高科技產品特別是基于半導體的產品普遍享有關稅豁免政策,因此短期內對產品定價的影響可能相對有限。” 楊元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