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碧波蕩漾,鷗鷺翩躚起舞;紅樹林郁郁蔥蔥,白鷺棲息其間。漫步于澄海蓮陽河生態碧道,但見水光瀲滟、綠意盎然,古韻今風相映成趣,“潮風僑韻映碧波”的生態畫卷躍然眼前。作為粵東重要的門戶樞紐,汕頭市澄海區不僅以“中國玩具禮品之都”享譽全球,更憑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金字招牌,向外界生動詮釋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生的“澄海方案”。
制度創新筑根基 生態治理固屏障
“以前河道邊常有垃圾堆積,現在水清了,還能看到魚群游動?!背魏^廣益街道居民陳伯感慨道。“河小青”志愿者隊伍、1600人次的“清潔家園”行動、25所綠色學?!魏Mㄟ^“環保六進”活動,讓公眾從“旁觀者”變為“行動者”。近三年,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超90%,全民共治格局蔚然成風。“無人機一飛,排污口無所遁形。”汕頭市生態環境局澄海分局執法人員介紹,澄海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污染源在線監控平臺,188家企業實時聯網,執法效率提升40%。2022年以來,累計立案處罰133宗,刑事拘留9人,罰沒金額超1470萬元,環境風險防控網越織越密。這份轉變,源于澄海區構建的“四梁八柱”生態治理體系。
2023年10月26日,一條重磅消息傳來: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七批104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汕頭市澄海區榜上有名,成為粵東地區首個獲得該稱號的區縣,該獎項為國內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黨的十九大以來,澄海區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一把手工程”,由區長掛帥統籌40余個部門,從頂層設計謀劃,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實施“七大工程”,從制度到行動形成閉環。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覆蓋、河長制升級為“三級河長+民間河長+河道警長”模式,近三年清理河道漂浮物10萬噸,解決“四亂”問題268宗。
近年來,澄海區攻堅黑臭、還河于民,通過截污控源、清淤疏浚、農業治理“三管齊下”,逐步建成4座污水處理廠,鋪設管網2700公里,城鎮污水處理率達100%;整治19條黑臭水體,清理淤泥138萬立方米,拆除違建12萬平方米。澄海韓江東溪蓮陽河斷面水質連續五年穩定Ⅱ類,成功入選“全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和“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成為全市治水典范。
24.6公里生態碧道串聯龜山西漢遺址、韓江河口公園,修復紅樹林118公頃吸引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棲息。蓮陽河畔的隆都鎮,獅頭鵝產業年產值達35億元,帶動2000戶農戶增收;陳慈黌故居年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生態與文化的融合讓“水經濟”澎湃涌動。
在義豐溪河口,退塘還濕的2000畝紅樹林宛如綠色長城,白鷺成群掠過天際?!斑@里曾是養殖塘,現在成了候鳥天堂?!睗竦毓芾韱T林志強感慨。澄海投資1億元實施海岸修復工程,拆除養殖塘31.3公頃,種植紅樹63.6公頃,水質從Ⅴ類提升至Ⅲ類,記錄鳥類109種,白鷺種群增長3倍。澄海積極開展紅樹林碳儲量研究,努力探索碳匯交易和生態補償,通過劃定6段嚴格保護岸線,自然岸線保有率達31.87%。如今,這里不僅是生態屏障,更是“綠色銀行”:觀鳥屋、林下棧道年吸引游客50萬人次,周邊村民戶均增收3萬元。
產業升級強引擎 文化賦能添活力
世界玩具看中國、中國玩具看廣東、廣東玩具看澄海。玩具創意產業是汕頭市當前“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澄海區傳統優勢產業。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澄海人民憑借“種田如繡花”的精湛手藝,推動“澄海玩具”品牌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近年來,澄海區大力優化產業、用地結構,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大力推動玩具創意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推動玩具產業往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發展,產業集群總產值向500億元加速邁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闖出玩具發展的“澄海模式”。
“這十年,是企業高速發展的十年?!弊咴L時,森寶積木的總經理林澤哲告訴記者,企業2021年的市場銷售額達到數億元,較十年前增長30倍以上。當前,澄海區緊抓機遇,趁勢而上,積極謀劃推動玩具產業集聚發展和轉型升級,突出產業平臺支撐、優勢產業引領、重大項目帶動、數字技術賦能,努力在加快高質量發展中厚植“澄海優勢”。
隆都鎮南溪村,革命舊址麗澤齋與千畝現代農業園相映成趣;蓮華鎮遠東國蘭基地,幽香蘭草通過“數智農業”平臺銷往全國;樟林古港,紅頭船燈光秀重現海絲輝煌……澄海深挖“潮僑文化+紅色資源”,打造“紅、綠、古、僑”四色融合的鄉村振興樣板。“從前美村的古宅到菊池村的民宿,游客來了就不想走?!眳^文旅局負責人表示,2023年澄海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增長40%?!吧鷳B+文化”的融合,讓古老僑鄉煥發新生。
近年來,澄海區積極促進“文化+旅游”“農業+旅游”“產業+旅游”等新業態融合發展,推動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鄉村旅游品牌,讓改造后的村居變成“旅游新寵”?!罢亮止鸥邸薄俺憋L僑韻”線路分別入選省美麗鄉村、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蓮華國蘭康養小鎮”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庫,前美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樟林古港于1556年開埠,是明末清初粵東第一大港,也是全國“海上絲綢之路”三個起航港口之一,是紅頭船的啟航地。古港片區特色建筑保存完整,民俗文化流傳盛行,具有鮮明的“海絲文化”“潮僑文化”特色。2017年,樟林古港入選“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成為汕頭“海絲申遺”遺產點之一。澄海區全面整合蓮華鎮西浦村、隆都鎮后溝村、蓮上鎮南徽村等紅色文化資源,依托革命老區村周邊自然風光,規劃建設紅色文化+山水觀光旅游區、紅色文化新農村示范區等,串聯紅色村莊,開辟紅色旅游精品路線,打造澄海紅色旅游品牌。
全民共建聚合力 藍圖共繪展新篇
潮起韓江,綠滿澄海。這座擁江抱海的生態之城,正以如椽之筆,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答卷。“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澄海要勇立潮頭,為沿海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澄海區區長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會上擲地有聲。
在澄海實驗高中的生態課堂上,學生們走進義豐溪紅樹林濕地,在宣講員的帶領下,身臨其境了解紅樹林的有關知識,近距離觀察候鳥遷徙。“這種沉浸式教學讓孩子們更直觀地理解生態保護的意義?!苯處熇蠲艚榻B。作為“全國綠色學校創新標桿”,該校與義豐溪濕地共建研學基地,每年組織千名學生參與生態實踐。
綠色行動,人人都是踐行者。在隆都鎮和美花海舉行的徒步活動中,徒步愛好者到達終點時通過掃碼打卡拿積分,利用積分兌換相應禮品?!暗吞汲鲂胁粌H能換禮品,還能為環境作貢獻,大家都愿意參與?!贝迕耜悅ケ硎?,通過積分激勵制度,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大大的提高。
站在新起點,澄海區提出建設“生態美、經濟美、文化美、制度美”的“四美四城”目標:面向生態+經濟美、環境美、文化美、制度美,打造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樣板之城、藍綠交融清新整潔之城、生態宜居潮風僑韻之城、共建共保共享活力之城,推動區域顏值競爭力實現新跨越。
從蓮陽河的碧波蕩漾,到紅樹林的候鳥翩躚;從玩具工廠的綠色智造,到古港文旅的活力迸發——澄海以生態文明之筆,繪就了一幅城景相融、產城共興的壯美畫卷。這座潮僑之鄉,正以“勇立潮頭”的姿態,書寫著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和諧共生的時代傳奇,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澄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