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感是指學生對自己所處校園、班級環(huán)境安全與否的整體判斷及綜合感受。學生如果缺乏安全感,就會遇事不敢跟老師說、不敢直面沖突,甚至會長期處于焦慮、不安、恐懼等情緒中,其身心發(fā)展和學業(yè)水平均會受到負面影響。老師因為不知曉學生的實際困難,也就無法及時提供有效幫助。
“留言條”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文體,適用于傳遞信息或表達情感。對于缺乏校園安全感的學生來說,通過書寫留言條向老師闡明困擾并尋求幫助,是一種比“向老師當面反映情況\"更易采取的“低勇氣”方法。因此,我在每周五班會課上設置了5分鐘的“書寫留言條\"環(huán)節(jié),希望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小琴雖有輕度發(fā)育遲緩問題,但性格文靜,踏實努力。開學以來,我一直引導學生踐行樂于助人、團結友愛的人際交往準則。我一直以為,在我的特別關照和耐心引導下,班上的孩子都對小琴十分友善,直到我看到這樣一張留言條:“向老師,要是小風今天不用拳頭打我的肚子就好了。”
“用拳頭打\"意味著小琴在遭受暴力傷害!“要是今天不打就好了”意思是已經打過多次了!一瞬間,我感覺腦袋“嗡\"的一聲—我以為只要我多提醒、多關注,班上的學生就會友善對待小琴,沒想到,她一直在遭受這樣的傷害。
小風是小琴的同桌,性格比較內向,總體來說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我完全無法將他和這樣的事聯(lián)系起來。我馬上把小琴叫到辦公室,在和她確認了她所描述的是事實后,我焦急地問:“你為什么不告訴老師?”小琴說:“小風說如果我告訴老師,他就每天多打我十下。\"我不敢相信,新聞報道中的威脅恐嚇情況居然出現(xiàn)在我的班級,居然發(fā)生在三年級的小學生身上!
小琴還說:“老師,我告訴了媽媽,但是小風過了幾天又開始打我了。”震驚和不解一起涌上我的心頭。不解的是,孩子被欺負了,家長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班主任嗎?為什么小琴媽媽沒有告知我呢?我馬上給小琴媽媽打電話,小琴媽媽說:“向老師,您一直很關心小琴,我們已經給您添了很多麻煩,這件事情我想著自己給對方家長打電話就能解決,所以沒有跟您說。”小琴媽媽不知道,在她聯(lián)系對方家長后,小風的暴力行為并沒有停止。因為小琴回去也沒有再跟媽媽講,媽媽便以為問題已經解決。
原來,家長會因為老師“負責任,有愛心\"產生虧欠感,不好意思再給老師增加工作負擔;原來,孩子會因為愛媽媽,不想讓媽媽擔心而選擇默默忍受。一時間,我難過極了!原來,關愛也會帶來負擔。如果不是這一則留言條,我可能永遠不會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
我一定要妥善處理這件事!我給小風媽媽打電話,將事情的原委詳細講述了一遍。小風媽媽表示,自從小琴媽媽聯(lián)系過她之后,她已經對小風進行了批評教育,孩子當時也保證不會再犯,所以她以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的確,家長無法直接觀察孩子的在校行為,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完全依賴其回家后的口頭描述。小風媽媽和小琴媽媽都因為孩子沒說,誤以為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因此都沒有采取進一步行動。
在探尋原因的過程中,小風媽媽告訴我,小風最近在練習跆拳道,因為個頭偏小,在興趣班里總是遭到高個子同學的挑釁和欺壓。此外,我還了解到,小風爸爸在創(chuàng)業(yè)失敗后變得極為暴躁,對待孩子格外嚴格、強勢。他總是擔心孩子學業(yè)成績不理想,將來無法獲得良好的升學機會。我回憶起小風在留言條里寫的話:老師,我爸爸一定很討厭我。這些都是小風暴力對待小琴的誘因。小風的內心很痛苦,又找不到排解的方式,所以才做出了錯誤的行為。
全面了解原因之后,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改變小風。于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師生對話,明確正途
全面了解小風的經歷后,我主動找小風談話。為了營造和諧的交談氛圍,我先列舉了小風在學習、班務、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優(yōu)點。小風聽到我夸獎他,眼里滿是欣喜。接著,我話鋒一轉,問:“你和同桌小琴的關系怎么樣?小琴說你有時候會借文具給她,有時候會幫她翻書,讓她跟上老師的進度,是嗎?\"我提到小琴的時候,小風明顯有點緊張,他說:“是的,我有時候會幫助她。”
“那你真是一個好同桌,老師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你!”聽到我這樣說,小風明顯心虛了。沉默片刻,小風說:“對不起,老師,我讓您失望了。\"我故作疑惑狀,小風接著說:“我經常用拳頭打小琴的肚子,我覺得她膽子小,一定不敢告訴老師。”聽到小風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很欣慰。如果我一開始就批評他,他一定會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很討厭他,而當下,他自己說出來,內心會更釋然。
緊接著,我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被粗暴對待,也不應該粗暴對待他人!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事,你一定要尋求老師及家長的幫助。當然,我們自己也要試著找到正確且合適的解決方法,你說對嗎?”小風頻頻點頭,他一定聽懂了我的言外之意,想必他一定會和媽媽溝通跆拳道興趣班的事情,也一定會找機會和爸爸溝通。
2.家校群聊,三方共進
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我和小琴父母、小風父母組建了一個三方群聊,用于日常交流溝通。我會不定期在群里發(fā)布小風專注聽課、認真書寫、打掃教室的視頻,也會時不時發(fā)一些小琴和同學玩耍,在教室學習的視頻片段。一段時間后,小風爸爸給我留言:“向老師,感謝您讓我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xiàn),我不再過度焦慮了。只要孩子在努力,我就應該多肯定、多表揚,不應該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小風爸爸還說:“因為知道了孩子每天具體做了哪些事,我現(xiàn)在都能找到表揚他的點了,孩子很開心。”心態(tài)良好的家長才能養(yǎng)育出心態(tài)積極向上的孩子,焦慮不安的家長只會加劇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樣,小琴媽媽看到小風的日常表現(xiàn)后,更愿意相信這個孩子只是一時犯錯,對小琴在學校的安全問題也放心多了。
3.暫停培訓,優(yōu)化環(huán)境
我建議小風父母暫停小風的跆拳道興趣班,外界的負面環(huán)境不是我們能迅速改變的,既然小風在這個環(huán)境中遭受了欺侮,并且我們很難去糾正其他孩子的言行,那么,與這一環(huán)境隔絕可能是比較正確的選擇。同時,我也告訴小風,停掉跆拳道興趣班,不是懲罰他用拳頭打人,而是避免他在那里受到傷害。
4.更換座位,潛心學習
這件事之后,我把小風和小琴的座位分開了,原因有二:第一,小風和小琴之間有芥蒂,小琴對小風仍心存懼怕,小風對小琴也心懷愧疚,兩人都不能安心上課,及時更換座位是較為妥當?shù)霓k法。第二,更換同桌,家長才能更放心。小琴的父母不用擔心孩子再受欺負,小風的父母也不用擔心孩子欺負別人。同時,我們也不會忽視對小風的正向引導和教育。小風的心態(tài)和行為都極易受環(huán)境影響,我就順水推舟,精選同桌,嘗試用榜樣的力量幫助他養(yǎng)成好習慣。
我十分慶幸,通過“書寫留言條”活動,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藏在學生心底的秘密,再在抽絲剝繭知悉真相之后思索良方,積極應對。(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