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改良BOPPPS法結合雙向評價在心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3年4月至12月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內科輪轉的本科實習生60名納入對照組,2024年1月至9月于心內科輪轉的本科實習生60名納入試驗組。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模式,試驗組采用改良BOPPPS法結合雙向評價帶教模式。比較兩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考核成績、臨床核心能力評價及師生雙向反饋評價。結果"試驗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試驗組實習生的患者管理、臨床工作能力、學習運用知識和溝通協作能力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1)。帶教老師對試驗組實習生病歷書寫、診治能力和患者管理的反饋評價高于對照組(Plt;0.05)。試驗組實習生對帶教老師批改病歷、臨床專業知識、查房帶教講解、帶教方法和效果的反饋評價高于對照組(Plt;0.05),且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更高(Plt;0.05)。結論"改良BOPPPS法結合雙向評價模式可有效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技能、臨床核心能力和教學滿意度,值得積極推廣應用。
[關鍵詞]"改良BOPPPS教學方法;雙向評價;臨床核心能力;實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R54;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16.018
將基礎知識整合到臨床實踐是臨床醫學教育追求的最終目標,目前中國的臨床實習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無法適應當前醫學教育發展的核心需求[1]。心血管內科是臨床醫學的重要學科之一,需要高效且多元的帶教方法[2]。近年來,BOPPPS教學方法[導入(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以其全面和良好的可行性被廣泛應用到理論和實踐教學中[3-4]。在傳統教學中師生間缺乏有效的雙向反饋,帶教過程監督力度不夠,影響帶教效果,及時的雙向反饋可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提升教學效果和滿意度[5]。本研究對BOPPPS進行改良,增加預習、隨機測試和測后反饋環節,結合師生雙向評價反饋,探討該臨床實習帶教及評價模式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3年4月至12月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內科輪轉的本科實習生60名為對照組,2024年1月至9月于心內科輪轉的本科實習生60名為試驗組。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習生輪轉要求;②心內科輪轉時間至少4周;③自愿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實習期間請假超過5d;②中途退出或提前結束輪轉;③自行終止者。試驗組男26名,女34名,平均年齡(21.34±0.82)歲;對照組男22名,女38名,平均年齡(21.51±0.78)歲。兩組實習生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模式,包括入科教育、日常查房及值班、書寫病歷,帶教老師統一帶教和考核。
1.2.2""試驗組""采用改良BOPPPS教學模式結合雙向評價模式帶教。具體實施:①預習:入科當天,布置預習任務(核心圍繞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3個心內科常見病種),將學習課件、視頻學習資源等發送給學生幫助預習。②前測:入科統一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測試。③目標:共同目標為可常規處理心內科常見病,具有一定的臨床思維及診療能力;個體化目標根據前測情況針對薄弱環節個性化制定。④導入:根據現有患者疾病,每日查房前進行理論知識和指南回顧,首先通過復習內科學、診斷學等相關知識導入,后續使用臨床指南等學習資料進行提高,可借助書籍或多媒體資源。⑤參與式學習:4周的輪轉時間,帶教老師需給予實習生充分自主學習及參與的機會。全程參與新入院患者的入院問診、體格檢查、大病歷書寫、住院管理及出院;定期舉行科室業務學習,主要涉及科室典型病例及相關知識培訓,每周至少1次。參與科室病例討論及多學科討論。⑥隨機測試:在查房、業務學習、小講課時進行隨機提問測試。⑦雙向反饋評價:每周師生進行口頭反饋,查缺補漏,及時解決存在問題,后測結束后進行最終的問卷評價。⑧后測:實習結束后,統一對實習生進行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臨床核心勝任能力等考核。⑨小結:實習結束后,對實習生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總結。
1.3""觀察指標
1.3.1""出科考試成績""理論閉卷考試,包括選擇題(30分)、簡答題(30分)和病例分析題(40分);實踐操作考試,包括心臟查體(100分)、電除顫(100分)和心肺復蘇(100分)。
1.3.2""臨床核心能力評價""臨床核心能力包括患者管理、臨床工作能力、職業素養、學習運用知識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評分1~5分。
1.3.3""雙向反饋評價""根據文獻及實際情況設計雙向評價反饋表[5]:①針對實習生評價反饋表,包括輪轉紀律、病歷書寫、診治能力、患者管理、參加學術活動情況、團隊協作能力評價;②針對臨床帶教老師反饋表,包括:批改病歷(批改講解病歷數≥5份,至少詳細批改講解1份)、臨床專業知識、查房帶教講解、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帶教態度、帶教效果,評分0~4分;最后進行實習生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以例數(百分率)[n(%)]表示,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實習生的出科成績比較
試驗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試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1。
2.2""兩組實習生的臨床核心能力比較
試驗組實習生的患者管理、臨床工作能力、學習運用知識和溝通協作能力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1);兩組實習生的職業素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3""師生雙向評價情況
帶教老師反饋結果顯示:兩組學生均能遵守輪轉紀律、按時參加學術活動,且有團隊協作意識(Pgt;0.05);試驗組實習生的病歷書寫質量、診治能力、患者管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實習生反饋結果顯示:帶教老師均能按規定開展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有良好的帶教態度(Pgt;0.05),但試驗組帶教老師在批改病歷、臨床專業知識、查房帶教上更認真,帶教方法和帶教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見表4。
2.4""兩組實習生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實習生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Z=6.446,Plt;0.001),見表5。
3""討論
心內科患者多病共存且病情復雜,變化迅速[6]。近年來,為提高臨床教學效果,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BOPPPS教學模式由國外引進,因其設計獨特、全面而實用,已被證實在醫學教學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7-8]。常規帶教雖然有計劃、有目標,但由于心內科工作繁忙、醫患關系緊張,實習生實際操作機會有限。除日常查房講解外,實習生的參與度低,崗位核心能力未得到有效提高。本研究的改良BOPPPS教學法加入預習部分,根據前測發現薄弱環節個體化制定學習目標,隨時測試反饋查缺補漏,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后測結束后反饋總結。該方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實習生全程參與及管理,鼓勵實習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傳統理念僅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實踐教學的關鍵是培養具有醫學素養并可獨立解決問題的人。因此,勝任力導向醫學教育是第三代醫學教育改革的標志,強調針對能力和素質的綜合培養[9]。本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除提高實習生出科考試成績外,還可提升實習生的核心臨床能力,尤其是患者管理、臨床工作、學習運用知識和溝通協作能力,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10-11]。
雙向反饋評價模式是近幾年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管理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摒棄一直以來對學生單方面的考核機制,注重師生之間互相監督和評價。及時的評價反饋要求帶教老師要敏銳地捕捉實習生的動態,包括學習進度、學習中的困難及感受,而實習生對帶教老師的反饋和評價能有效監督老師,實現個體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12-14]。本研究將該模式貫穿帶教全程,使得實踐教學過程更為完善和有效。反饋與評價機制具備全面性、多維度和及時性,可產生積極正向的效果,達到深化醫教協同的目的[15]。本研究結果表明該模式可強化老師的帶教意識,有效提高實習生的綜合素養,且實習生的滿意度更高。
改良BOPPPS教學模式和雙向反饋評價二者有機結合、優勢互補,與新時代教育方法多元化需求高度契合。一方面可滿足學生的實習需求,提升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加師生互動,因材施教,保證教學質量,順應新時代背景下對教學的新要求,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譚國靜,"韓成超,"周宇,"等."我國臨床實習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途徑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22,"60(20):"81–84.
[2] 格日勒,"吳云,"安勁松,"等."不同教學方法在心內科臨床醫學本科生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2,nbsp;54(5):"615–616.
[3] MA"X,"ZENG"D,"WANG"J,"et"al."Effectivenessnbsp;of"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and"summary"teaching"strategy"in"Chinese"medical"educatio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Front"Med"(Lausanne),"2022,"9:"975229.
[4] WEN"H,"XU"W,"CHEN"F,"et"al."Application"of"the"BOPPPS-CBL"model"in"electrocardiogram"teaching"for"nursing"students:"A"randomized"comparison[J]."BMC"Med"Educ,"2023,"23(1):"987.
[5] 郭曉鵬,"王月坤,"王裕,"等."臨床醫學八年制外科見實習教學中雙向評價反饋體系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24,"26(1):"49–53.
[6] SEBASTIAN"S"A."Cardiovascular"disease"risk"communication:"Strategies,"impact,"and"future"directions[J]."Curr"Probl"Cardiol,"2024,"49(5):"102490.
[7] 孫飛龍,"王雅靜,"何琪鈺."基于BOPPPS教學法的生物制藥工程線上有效教學策略與實踐[J]."生物工程學報,"2022,"38(12):"4808–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