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二路炮錘簡稱炮錘,是太極拳中剛猛快速、震腳、發力動作較多的套路,以下是其拳理拳法重要作用及教學法相關內容。
一、拳理的重要作用
(一)剛柔相濟
陳氏太極拳二路炮錘雖以剛為主,但并非一味剛猛,發力的動作在蓄勢和過渡動作中則要柔緩沉穩,理解這一原理,通過剛柔的轉換,能讓練習者避免動作僵硬,合理的運用和儲存力量,提升動作的連貫性和爆發力,例如“掩手肱捶”,發力瞬間剛猛彈抖,而在引手蓄力時要柔緩,以達到蓄而后發、發而有節的效果,
(二)陰陽轉換
陰陽轉換與太極拳整體的陰陽理念一致,二路炮錘中也處處體現陰陽變化,如動作的開合、虛實、動靜等。在動作的開合中,開為陽、合為陰,開時要舒展大方,合時要含蓄內斂,通過對陰陽轉換拳理的把握,練習者能更好地調節身體狀態,使動作符合人體生理規律,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三)以意導氣、以氣促形
以意導氣、以氣促形,這是太極拳重要的拳理,在太極拳二路炮錘中同樣關鍵,練習時用意念引導氣息的運行,再以氣息促動身體的動作,比如:發力動作前,先在意念中凝聚力量,配合呼吸,使氣息下沉,然后瞬間發力,遵循這一拳理可增強身體的內力,提高動作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也有助于調節呼吸,增強心肺功能
二、拳法的重要作用
(一)強調技擊功能
強調技擊功能是太極拳的核心,陳氏太極拳二路炮錘包括了豐富的技擊動作和方法,如各種的拳法:沖拳、栽拳、護心拳等,腿法:蹬腿、端腿等以及靠、摔等技法。這些拳法經過系統的訓練,能有效提升練習者的實戰能力,使練習者在面對對手時能迅速做出反應,運用合適的技法進行攻防,例如:“六封似閉”就是摔跤的過背或者倒口袋,“指襠捶”既是攻擊對方下盤的有效招式,又能在實戰中起到威懾和壓制的作用,再如\"撩陰掌金剛搗兌”上打下巴,中打陰,下採腳(躁腳),完全展現了太極拳的技擊功能
(二)增強身體素質
二路炮錘中較多的發力、震腳和快速動作對練習者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性等身體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反復練習這些拳法能增強肌肉的力量,尤其是腿部、腰部和手部、胸肺肌的力量,提高身體的爆發力和速度,同時由于動作的快速轉換和協調配合,還能鍛煉靈敏性和反應能力,比如:連續的震腳,如“裹鞭炮”,發力動作能增強腿部的支撐力和胸肺部的舒張以及彈跳力。
(三)培養意志品質
練習陳氏太極拳二路炮錘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和挑戰,如動作的難度、體能的消耗等,只有通過堅持不解的訓練,才能培養練習者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吃苦耐勞精神和堅強的毅力,在面對高難度的發力動作和復雜的拳法組合時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從而提升心理素質和精神境界
三、教學法
(一)循序漸進
從簡單的基礎動作和基本拳法教起,如握拳、推掌、勾手,讓學員掌握正確的發力方式和身體姿勢,包括五種步型:弓步、馬步、仆步、歇步、虛步;腿法:蹬腿、端腿、擺腿等,隨著學員水平的認知提高,在逐漸引入復雜的組合動作和套路片段。例如:先教單獨動作,“畫圈”平行圈(向里、向外),立體圈(向前、向后),交互里合圈,交互外開圈之類的畫圈練習,讓學員熟悉掌握后再將其融人到套路組合中進行練習。

(二)分段與組合相結合。
分段與組合相結合是將陳氏太極拳二路炮錘的套路分成若干個單個動作和段落,因為陳氏太極拳二路炮錘套路,其本質沒有重復動作。教學前,每個動作先講解動作要領、拳理和攻防含義,然后進行示范和練習,逐個逐步的完成完善,學完一個動作或一組動作反復熟練10至20遍后再進行下一段的教學,在每個動作各段都熟練掌握后,再將各段連接起來,在循序漸進中掌握并鞏固動作,進行完整的套路訓練,這樣可以降低學員的學習難度,讓學員更好地掌握動作,也有利于明白拳理、拳法,有利于傳承和發展光大。
(三)攻防拆解教學法
由于太極拳二路炮錘具有較強的技擊、搏斗性,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攻防拆解招式的方式讓學員更能深刻理解每一個動作的實戰用途,二路炮錘招招狠,哪個都能用把握培養意志。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的原則是“功貫始終、寓含技擊,動靜結合、內外互導、用心領悟、突出風格,持之以恒、重復漸進”的訓練原則。

(六)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上戰場,教師可以與學員進行互動演示,展示動作在實戰中的應用,讓學員更直觀的感受動作的意義和效果,例如:在教“云手”時(二路拳叫大肱拳小肱拳),上手封(護)頭,下手封(護)襠。又如:“護心拳\"時,通過攻防演示,讓學員明白該動作如何保護自己的胸部并進行反擊。
(四)小組合作練習法
將學員分成小組,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習,相互糾錯,小組內成員可以輪流進行動作展示,其他成員觀察并指出問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還能培養學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觀察分析能力。
(五)技術訓練包括
技術訓練包括狠抓基本技術組合,方法靈活多樣,組合動作起承轉折,承上啟下,分段技術訓練著重演練技巧,整套訓練利用視頻、圖片等多媒體資源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陳氏太極拳二路的標準套路視頻,讓學員觀看學習,了解動作的整體風貌和標準動作以及節奏變化。同時還可以通過慢動作回放、動作特寫等方式,讓學員更清楚地看到動作的細節。此外,還可以展示一些名家的教學視頻和講解資料,拓寬學員的學習渠道,加深對拳理拳法的理解
(七)綜合素質訓練法
通過力量、柔韌、耐力、速度、跳躍訓練是完整掌握太極拳技術和成為優秀太極拳人的必經之路,具備好的身體素質、優異的品德,才能成為優秀的太極人。
總之,教師學會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好、教會、教明白太極拳,還可以用修養身心、松沉筋骨、舒展經絡的方法傳承好太極拳,才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播好中華太極文化精髓。
(作者簡介:郭桂榮,女,國家武術七段,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員,任寶雞市武協副主席、金臺區武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