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倡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評一致性”課堂強調學生深層參與、主動探究、積極合作,重視學生學習經驗與學習興趣的激發,確保學生在“教學評一致性”課堂中自主掌握知識與技能,構建系統化、個性化的數學知識體系。在課程改革、教學需求、學生發展需求等方面,都凸顯出小學數學構建“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基于核心素養發展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原則
小學數學構建“教學評一致性”課堂首先對教師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教學模式在當前課改進程中優勢漸消,凸顯出單一、封閉、淺層的弊端問題。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構建,是堅定落實新課標倡導的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依據教學需求、學生實情的有機融合打造雙向、開放、深度的新型數學課堂。圍繞學生數學知識內化與遷移外化,積極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進一步發揮學科育人價值。
(一)生活性
小學數學課程蘊含著抽象化、符號化的知識概念,對處于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發展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障礙,進而造成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構建指向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在凸顯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立足學生現實生活,探索抽象數學知識具象轉化的路徑,進而創建多元化情境進行生動直觀詮釋,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價值,體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真實問題的成就感,進而強化學生數學學習內驅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
(二)啟發性
基于核心素養發展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要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充分發揮。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身心發育規律、數學基礎、數學學習能力的實情,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啟發學生數學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進而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引導、啟迪學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協作解決、知識遷移這一系列學習過程。以聚焦于學生思維發展、能力鍛煉的引導和幫助,促進學生有序化思考與針對性學習,使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循序漸進地實現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三)實踐性
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和技能,更要發揮數學課程育人功能,持續推動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在堅定落實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同時,也要圍繞數學課程特征,為學生創建更多自主思考、探究、驗證的機會,促進學生在多元化的實踐中自主總結、提煉規律和知識,鍛煉學生技能,促進學生個性與高階思維發展。引導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氛圍中實現“做”中“學”、“學”中“做”。以教學評三環一體促進學生數學知識體系建構和整合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教師的帶領下查缺補漏,持續提升,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基于核心素養發展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實踐
(一)圍繞學生實情制定教學目標
制定教學目標是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重要前提,除了要結合課標要求之外,還應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分析教材。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水平進行全面了解和調查,從而明確教學重難點,由此制定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還應圍繞學生實情創建良好課堂氛圍,強化教學生動性與互動性,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適時指導學生學習,以確保學生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逐步實現核心素養的不斷發展。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教學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了解和調查學生對分數知識的掌握情況,梳理班級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將其及時納入本課教學目標中。在正式授課前,還應帶領學生回顧相關知識,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基礎。此外,教師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分數除法相關的知識,引導學生將習得知識與本課新知有效銜接、融合。學生在認真觀察和討論中有效感知分數除法的意義。促使學生結合習得知識與技能,主動探索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有效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進而體驗數學知識的樂趣。
(二)圍繞教學需求調整教學規劃
教學規劃對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有序推進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要認識到,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的本質,是動態調整且充滿不可預測因素的師生探究性互動。在備課時制定教學規劃后,當正式實施時要敏銳察覺課堂教學和預期存在的差距,并迅速調整教學計劃,以確保教學規劃在不脫離教學目標與教學設計的基礎上,能依據學生的實際反饋最大化保持教學靈活性,實現優化教學成效的同時,為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六年級“圓”教學時,筆者為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創建“紀念青春,感謝師恩”的跨學科學習項目。引導學生立足測量、計算與圓的知識基礎上,以學生親身經歷設計、制作、優化、展示杯墊的實踐過程,運用數學知識設計出具有實用性、便利性、人文性、美觀性特點的杯墊為目標規劃項目任務。以數學課程為核心,銜接美術、信息技術等課程劃分項目化子任務:1.怎樣設計杯墊的款式?(如何確定杯墊的尺寸、圖案或文字?怎樣融合班級特色?)2.如何完成杯墊設計任務單?3.怎樣結合激光切割技術制作成品杯墊?4.怎樣在發布會上展示本組成品?通過四項層次遞進的子任務逐步滲透“圓的半徑、直徑、周長的意義”“圓的半徑、直徑、周長之間的關系”“掌握測量圓的半徑、直徑、周長數據的方法”“掌握圓的面積計算方法”“理解部分與整體間的關系”。進而整合美術手工設計、信息技術激光切割設計、校本課程作品展示等技能與環節創建寓教于樂的情境氛圍。引導學生通過切身實踐,打破學科壁壘的同時運用習得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三)圍繞課標要求開展分層評價
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是不容忽視的現實因素。培養及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既要滿足學生個體差異,也要推動班級整體水平的共同提升。因此,構建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時,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為基礎、以學生實情為參考,圍繞數學課程對學業質量檢測的要求,以幫助所有學生實現共同進步為目標開展分層評價,進而維護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尊嚴與自信,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共同發展。例如,在完成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針對學習成效不佳的學生可以布置基礎性作業內容,針對學習成效良好的學生布置拓展性作業內容。以鞏固兩個層次學生學習基礎。進而將學習成效良好、學習成效不佳的學生歸為一組,為學生布置現實生活中比例知識運用的實踐問題,使學生通過協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自我反思。圍繞學生個性作業、合作作業的完成質量開展分層評價,對學習成效不佳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也要幫助學生挖掘自身優勢。對學習成效良好的學生要圍繞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合作交流等維度素養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以分層評價和指導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共同提升。
三、結語
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要保障教學目標、教學規劃、教學評價的一致性,基于三環一體的有機融合,選取契合教學需求、學生實情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構建高效課堂,以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秀梅.小學數學教一學一評一致性的問題、原因及路徑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08).
[2]孫鳳霞.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小學數學游戲化課堂—“傷腦筋12塊\"分級課程實施與評價[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22(06).
[3]高永輝.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的實踐[J].新教育,20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