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of the timedupand go test infallrisk assessmentof hospitalized elderlydiabetic patients
FENGYu,YANGMinxing,YEYun,WENJingdong,YUEXiaolin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Changzhou,Jiangsu213oo3China*CorrespondingAuthor YANGMinxing,E-mail:78562271@qq.comKeywords diabetes;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falls; timed up and go test; nursing摘要目的:探討起立-行走計時測試(TUGT)在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評估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內分泌代謝科住院的41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依據入院時間將2022年1月—12月住院的病人設為對照組( n= 185),將2023年1月—12月住院的病人設為觀察組( (n=225) 。對照組采用跌倒風險臨床判定法和Morse跌倒風險評估量表判定跌倒風險等級;觀察組第1輪跌倒風險評估方法同對照組,對評估低、中風險跌倒的病人,采用TUGT進行第2輪跌倒風險判定。兩組均按跌倒風險等級落實預防跌倒策略,比較觀察組2輪跌倒風險評估結果及兩組病人跌倒發生率、跌倒傷害率、跌倒發生時行為狀態比較。結果:觀察組2輪跌倒風險評估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01) ;兩組病人跌倒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 0.05);兩組病人跌倒傷害率及跌倒發生時行為狀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gt;0.05) 。結論:TUGT可作為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評估一種有效補充工具,為制定個體化防跌倒策略提供客觀依據。
關鍵詞 糖尿病;老年住院病人;跌倒;起立-行走計時測試;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9.035
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進一步加劇,老年人跌倒發生率和傷害率上升,跌倒已成為我國第二大意外死亡及傷害的原因,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及安全[1]。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 30% 的老年人發生跌倒,其中老年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以及血管硬化等并發癥,跌倒風險增加,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跌倒發生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1.19倍[3-4],39.0% 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每年至少發生1次跌倒[5]。跌倒可導致軟組織損傷、出血、扭傷、骨折、精神狀態改變等[,不僅增加病人生理和心理傷害,還增加經濟負擔,浪費醫療資源。起立-行走計時測試(timedupandgotest,TUGT)是一種綜合評估病人反應時間、下肢力量、步行速度、平衡能力的方法,包括病人從座椅上站起、坐下、走路、轉彎等易發生跌倒的基本動作[7]Shumway-Cook等8研究發現,TUGT預測老年人跌倒風險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為 87% 。國內相關研究提示,TUGT在一定程度上可預測病人跌倒風險,但研究對象主要為社區老年人、腦卒中病人和衰弱病人[9-11]。目前,針對TUGT與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的相關性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TUGT在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評估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L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410例在內分泌代謝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依據入院時間將2022年1月一12月住院的病人設為對照組( n= 185),將2023年1月—12月住院的病人設為觀察組( n= 225)。納入標準: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2];年齡 ≥60 歲;知情同意并能配合完成TUGT測試者。排除標準:跌倒高風險病人;伴有嚴重的視力、聽力或語言障礙;合并惡性腫瘤、糖尿病嚴重并發癥等;有深靜脈血栓等限制下肢活動和因疾病治療原因不能下床者;需要使用輔助工具行走者。
1.2跌倒風險評估及護理
1.2.1 對照組
病人入院時,責任護士按2020版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風險評估及預防》13采用跌倒風險臨床判定法和Morse跌倒風險評估量表判定其跌倒風險等級,按跌倒風險等級落實預防跌倒策略,如放置防跌倒警示標識,做好防跌倒宣教,確保環境設施(如床欄等)的正確使用等。
1.2.2 觀察組
首先采用對照組相同的方法進行第1輪跌倒風險評估。對于第1輪跌倒風險評估為低、中風險的病人,進一步采用TUGT進行第2輪跌倒風險判定,具體方法9如下。測試前準備:團隊成員均經過TUGT方法培訓,統一標準,確保結果準確。測試用具包括一張有靠背的椅子(椅子坐面與地面的距離約為 45cm )、1個計時秒表。測試選擇在開闊且平的區域,座椅前和距離 3m 的地面各貼一條醒目黃色標記線,代表測試的起點和終點。測試前由團隊成員向參加本研究且知情同意的病人詳細介紹測試的步驟、指令和注意事項,正式測試前允許病人練習1次或2次,確保病人清楚了解整個過程。指導病人穿合適的鞋子(避免穿影響步行的高跟鞋、拖鞋等)和長度合適的褲子,告知病人坐在椅子上,上身保持直立位,背部靠在椅背上,雙手放松,雙足自然放于地面。正式測試:研究者向病人發出開始測試的指令并計時,病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從椅子上起立,按照研究人員的指導自然向前步行至標記線處轉身返回,走回到靠背椅前并坐下,背靠到靠背椅時結束測試,研究者同步結束計時。測試中研究者站在病人身旁以確保其安全,不可給予任何口頭鼓勵或肢體幫助。每個病人測試2次,每次間隔 2min 以確保測試的安全和準確性,最終結果取兩次平均值,時間單位為秒(s)。依據Barry等[14]系統評價判定TUGT時間 ?13.5s 為跌倒高風險。第2輪中,TUGT測試結果為高風險者,則進一步落實跌倒預防高風險策略,如指導照護者保持病人在其視線范圍內,病人離床時有人陪同;指導病人臥位轉為站位時遵循“三部曲”,即平躺 30s 、坐起 30s. 站立30s,無不適感覺時再行走;制訂下肢肌力及平衡訓練計劃,鼓勵病人在康復師、主管護士指導下進行奧塔戈運動等。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跌倒風險評估結果;2)比較兩組病人跌倒發生率(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發生率 °leddash 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發生跌倒例數/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總例數 ×100%);3) 比較兩組病人跌倒傷害率(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傷害率 = 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發生跌倒傷害例數/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例數 x 100% ;跌倒損傷嚴重程度分級[15],無傷害:無須任何處理;I級傷害:只需稍微治療并觀察;Ⅱ級傷害:如扭傷、大而深的撕裂傷,需冰敷、包扎、縫合或夾板等醫療或護理處置;Ⅲ級傷害:如骨折、意識喪失、精神狀態改變等,需醫療處置及會診;V級傷害:死亡);4)兩組病人跌倒發生時行為狀態比較(坐下時跌倒、轉身時跌倒、行走時跌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 (%) 描述,組間比較采用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
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
2 結果
2.1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2.2 觀察組病人2輪跌倒風險評估結果比較(見表2)

2.3兩組病人跌倒發生率及跌倒傷害率比較(見表3)

2.4兩組病人跌倒發生時行為狀態比較(見表4)

3 討論
3.1TGUT可作為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評估的一種有效補充工具
老年糖尿病病人由于肌肉力量減弱,認知感覺及姿勢控制能力下降,發生衰弱、肌少癥的風險較高。研究顯示,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發生率及跌倒傷害率高于非老年糖尿病病人[16-18]。跌倒不僅給老年糖尿病病人帶來不同程度的身心損害,還可能延長其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引發醫療糾紛。因此,降低跌倒發生率是醫院重要的安全管理指標。降低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發生率和跌倒傷害率,準確識別跌倒風險是重要環節。美國《老年人跌倒預防實踐指南》建議,采用TUGT作為平衡障礙和步態異常的老年人跌倒風險篩查的常規方法[19]。Barry等[14]的系統評價建議不要單獨采用TUGT識別跌倒高風險人群。因此,本研究觀察組采用對照組相同的方法,按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成人住院病人跌倒風險評估及預防》的要求進行第1輪跌倒風險評估,對于首輪跌倒風險評估中處于低、中風險的病人,進一步采用TUGT進行第2輪跌倒風險判定,對TUGT時間 ?13.5s 的病人,責任護士按跌倒高風險為其制定個體化防跌倒策略并落實。具體內容包括:指導病人臥位轉為站位時遵循“起床三部曲”;指導病人如廁期間起立、轉身時需有照護者協助;外出檢查安排專人陪檢;鼓勵病人在康復師、床位護士指導下進行奧塔戈運動,增強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等。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180例病人第1輪跌倒風險評估為低、中風險,采用TUGT行第2輪跌倒風險評估后有47例病人由低、中風險改為高風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01) ,兩組跌倒傷害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觀察組病人跌倒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lt; 0.05)。提示TUGT可作為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評估一種有效的補充工具,有助于降低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發生率及跌倒傷害率。
3.2TGUT可重點識別病人肌力、平衡和步態異常,為制定防跌倒策略提供客觀依據
導致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在(與環境有關)、內在(與人有關)和行為(與活動有關)因素,其中步態不穩被認為是跌倒高危因素[20]。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風險評估及預防》13指出,需評估病人是否存在肌力、平衡及步態異常,但臨床實施存在諸多難點,僅憑護士詢問和觀察不夠客觀準確,存在一定缺陷21,而步態平衡測試方法對儀器設備技術性和測試人員的專業性要求很高,通過儀器判定步態的臨床可操作性低。TUGT無須儀器設備,操作方便,整個過程病人需完成起立、行走、轉身、坐下等一系列重心轉移的動作,包括起立反應階段、行走加速階段、 .180° 轉身減速階段等與身體控制和動態平衡有關的動作,護理人員在測試過程中能全面評估其坐站轉換、行走和步態平衡能力[22]。本研究觀察組第2輪跌倒風險評估時,有47例病人TUGT時間 ?13.5s ,進一步分析病人TUGT測試時的行為特征,病人從坐起和轉身過程所需要的關節力矩比正常步行時要大,能行走但卻無法平穩快速地完成由坐到站、轉身的一系列動作,測試結果提示病人在肌力、平衡及步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責任護士結合測試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并按跌倒高風險為其制定個體化防跌倒策略并落實。本研究觀察組1例跌倒病人外出檢查途中因地面濕滑不慎跌倒,跌倒原因與外在環境有關。進一步分析發現,兩組病人坐下時跌倒、轉身時跌倒、行走時跌倒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與兩組病人跌倒發生總例數較少有關,觀察組病人跌倒時3個行為狀態的例數均低于對照組,提示TUGT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醫護人員重點識別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是否存在肌力、平衡和步態異常,為臨床制定防跌倒策略提供客觀依據。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依據入院時間分組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倚,跌倒例數較少,有待擴大樣本量深人研究。
4小結
綜上所述,TUGT可綜合反映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可作為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跌倒風險評估的一種有效補充工具,為制定個體化防跌倒策略提供客觀依據。
參考文獻:
[1]聶偉琳,方弘,藍雪花,等.住院病人跌倒預防及管理的最佳證據總結[J].循證護理,2022,8(18):2451-2457.
[2]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齡健康服務與標準化分會,《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老年人跌倒風險評估專家共識(草案[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9,17(4):47-48.
[3] 趙宏霞,王衍富,呂學瑞,等.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認知功能與跌倒恐懼的相關性[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2,21(2):125-129.
[4] 連紅強,趙常紅,張麗蓉,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跌倒誘因及運動康復預防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3,22(4):308-311.
[5] WETTASINGHEAH,DISSANAYAKEDWN,ALLETL,etal.Falls in older people with diabetes:identification of simple screeningmeasuresand explanatory risk factors[J].Primary Care Diabetes,2020,14(6):723-728.
[6] KOMISARV,ROBINOVITCHSN.Theroleoffallbiomechanicsinthecause and prevention of bone fractures in olderadults[J].CurrentOsteoporosisReports,2021,19(4):381-390.
[7] 劉娟,丁清清,周白瑜,等.中國老年人肌少癥診療專家共識(2021)[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1,40(8):943-952.
[8] SHUMWAY-COOK A,BRAUER S,WOOLLACOTTM.Predicting the probability for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olderadultsusingthetimed upamp;go test[J].Physical Therapy,2o00,80(9):896-903.
[9]鮑春蓉,吳緒波,卞鄒吉,等.計時起立-行走測試應用于社區老年人的信效度[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23):5407-5410.
[10]馬釗,王建軍,高霞,等.“起立-行走\"計時測試與老年衰弱患者跌倒風險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1,40(5):614-614.
[11]林嘉琪,張超敏,鄭燕鳳,等“起立-行走\"計時測試在腦卒中住院患者跌倒預測中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1):1607-1612.
[1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2.
[13]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T/CNAS18—2020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風險評估及預防[EB/OL].(2021-02-26)[2024-07-01].https://www.doc88.com/p-00587172156594.html.
[14]BARRYE,GALVINR,KEOGHC,et al.Is the Timed up andgo test a useful predictor of risk of falls in community dwellingolder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Geriatrics,2014,14:14.
[15]房曉杰,張立瑤,趙西紅,等.基于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系統分析住院病人跌倒現狀[J].循證護理,2021,7(13):1802-1806.
[16]徐靜,姜麗娜,史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癥與跌倒風險的關系研究[J].重慶醫學,2024,53(1):73-78.
[17]謝志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癥與肌功能減退的相關因素及跌倒風險分析[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9.
[18]鄒立琴,謝志權,潘小蘭,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功能減退發生情況及其與跌倒風險的相關因素[J].廣東醫學,2020,41(17):1786-1790.
[19]FAN T N,ERICKSON E A.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falls andfractures in community-dweling older adults[J].American FamilyPhysician,2018,98(4):253-255.
[20]朱歡歡.多學科視角下老年住院患者預防跌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初步應用[D].鎮江:江蘇大學,2023.
[21]劉延麗,馬雅軍,潘燕,等“起立-行走\"計時測試表現與中國華東地區老年人認知障礙相關[J].基礎醫學與臨床,2022,42(7):1042-1046.
[22]閆睿,周健,劉博,等.計時起立行走測試在老年跌倒風險篩查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2,41(6):743-747.
(收稿日期:2024-07-16;修回日期:2025-04-06)
(本文編輯 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