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XI Rongjun1,XIONG Zhenfang1,2*,ZHENG Taoyun2
1.School of Nursing and Health Management,Wuhan Donghu Colege,Hubei 430212 China; 2.School of Nursing, Hube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
*Corresponding Author XIONG Zhenfang,E-mail:825286722@qq.comKeywordsnursingundergraduates;self-efficacy;self-directed learningability; nursing educ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目的:調查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護理教學及教學管理提供參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305名護理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問卷、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量表(SRSSDL)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護理本科生SRSSDL總分為 (207.13±28.97) 分,GSES得分為 (24.10±4.63) 分;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了解思維導圖或概念圖的程度、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個人學習資源情況、一般自我效能感 (Plt;0.05) ,共解釋總變異量的 46.0% 。結論:護理教育工作者可通過增強思維導圖或概念圖的運用,增加小組學習的頻率,豐富個人學習資源以及提高本科護生的自我效能感等方法,促進護理本科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更好地進行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 護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護理教育;影響因素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9.020
自我導向學習是個體主動借助或不借助他人的幫助來判斷自身學習需要,制訂學習自標、確定學習人力及物力資源、選擇及實施適宜學習策略,并且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1]。隨著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護理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更要有面對復雜工作環境和接受高要求醫療工作挑戰的勇氣,終身學習是護理人員的必備素質2,應該培養自我導向學習的理念與習慣[3]。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應對不同環境的挑戰或面對新事物時的一種總體自信心[4]。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求知興趣和能力追求正向預測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自我導向學習品質[5-6]。目前,缺乏護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相關性研究。本研究納入不同學制的護理本科生,探討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為優化護理教育及教學管理提供建議。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3年4月一5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湖北中醫藥大學2022級護理本科生。納入標準: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護理學專業;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精神異?;蚧加芯瘛⑿睦砑膊≌摺1狙芯恳淹ㄟ^武漢東湖學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審批日期:2023年3月8日)。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通過查閱文獻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戶籍、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月收入、學制、是否自己選擇護理專業、是否調劑到護理專業、是否喜歡護理專業、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護理工作2、有無自主學習經歷、思維導圖或概念圖了解程度、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個人學習資源情況等。
1.2.1.2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Self-Directedness inLearning,SRSSDL)
SRSSDL由Williamson[于2OO7年研制,沈王琴等[8于2011年對SRSSDL進行漢化,該量表適用于評估本科、專科護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量表內容效度指數為0.963,Cronbach's a 系數為0.967。包括學習意識(12個條目)學習策略(12個條目)學習行為(12個條目)學習評價(12個條目)人際關系技能(12個條目)5個維度,共6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從不\"到“總是”依次計 1~5 分,量表總分為 60~300 分,根據總分將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分為3個等級, 60~140 分為較差, gt;140~220 分為中等, gt;220~300 分為良好。1.2.1.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Scale,GSES)
GSES由Schwarzer等[9]編制,王才康等[1將其漢化為中文版量表,為單維度量表,共10個條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7,重測信度為0.83。采用Likert4級計分法,“完全不正確\"計1分,“尚算正確”計2分,“多數正確\"計3分,“完全正確\"計4分,總分為40分,得分越高,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強。
1.2.2 調查方法
以匿名形式調查,通過問卷星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30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05份,有效回收率為 100% O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 ± 標準差
描述,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SRSSDL得分與GSES得分的相關性,采用線性回歸分析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
2 結果
2.1一般資料
共納入護理本科生305人,年齡為 (20.23±0.84) 歲;男生39人,女生266人;城鎮戶籍172人,農村戶籍133人;獨生子女123人,非獨生子女182人;中外合作辦學本科84人,普通本科201人,專升本20人;家庭月收入gt;9000元43人, 6000~9000 元56人, 3 000~lt;6 000 元128人, lt;3000 元78人。
2.2護理本科生SRSSDL和GSES得分
護理本科生GSES得分為 (24.10±4.63) 分,SRSSDL總分為 (207.13±28.97) 分,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較差者5人( 1.6% ,中等者206人 (67.5%) ,良好者94人 (30.8%) ,詳見表1。
表1護理本科生SRSSDL得分

2.3護理本科生SRSSDL得分單因素分析(見表2)
表2護理本科生SRSSDL得分單因素分析單位:分



2.4不同學制護理本科生SRSSDL與GSES得分比 較(見表3)


2.5 GSES得分與SRSSDL得分的相關性(見表4)

2.6護理本科生SRSSDL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將有統計學意義的7個變量(是否喜歡護理專業、畢亞后從事護理職業的意愿、自主學習經歷、思維導圖及概念圖了解程度、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個人學習資源情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評分)設為自變量,以SRSSDL得分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對護理專業的喜歡程度(不清楚 =1 ,喜歡 =2 ,不喜歡=3 ;畢業后從事護理工作的意愿(不知道 =1 ,不愿意 =2 ,愿意 =3? ;有無自主學習的經歷(無 =1 ,有=2);思維導圖或概念圖了解程度(不了解 :=1 ,很少了解 °eq 2,一般了解 =3 ,比較了解 =4 ,非常了解 =5 ;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從不 =1 ,偶爾 =2 ,有時 =3 ,經常 =4 ,總是
;個人學習資源情況(不豐富 =1 ,不是很豐富=2,豐富,基本滿足 =3 ,比較豐富、較滿足 =4 ,非常豐富、完全滿足 =5 )。最終有4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護理本科生SRSSDL得分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了解思維導圖或概念圖的程度、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個人學習資源情況、GSES,共解釋總變異的 46.0% 。見表5。

3 討論
3.1護理本科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現狀
護理本科生SRSSDL總分為 (207.13±28.97) 分,處于中等水平,與張柳依等[2.11]的研究結果相似。Visiers-Jiménez等[12]對護理本科生畢業時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及相關因素的多國橫斷面研究表明,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處于較高水平。SRSSDL得分中學習意識及人際關系技能得分較高,說明護理本科生對護理知識學習意識強,擅長處理人際關系,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但學習策略和學習行為仍有欠缺。這與我國護理教育以傳統教學法為主有關,較少涉及對護生學習策略的建立和學習行為的引導[13]。因此,建議護理教育者結合BOPPPS教學法[包括導入(bridge-in,B)、目標(objective,O)、前測(pre-assessment,P)、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P)、后測(post-assessment,P)、總結(summary,S)6個環節]、情景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線上線下結合混合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模式,幫助護生建立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積極性及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護理本科生GSES得分為 (24.10±4.63) 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與劉芷靜等[14]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護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其自身能力有一定自信心,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是積極、客觀的,在面對學習壓力時,能夠準確把握方向,恰當地掌控時間,在限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任務。
3.2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影響因素
3.2.1 學習行為
本研究結果表明,自主學習經歷影響護理本科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經歷能夠影響學習結果,自我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營造利于學習的物質和環境[15]。對思維導圖了解程度也能影響本科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賴麗丹等[16]對精神科16名護生進行思維導圖結合案例教學法,發現護生SRSSDL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
。思維導圖繪制過程可讓護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與框架構建,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更利于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學習資源的豐富程度,與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相關 ?Plt;0.00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建立組內合作和組間競爭機制,激發組員學習熱情,弱化“邊緣人\"現象[17]。教師應注意學習資源獲取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資源,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以案例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尋找學習資源的能力[18]。
3.2.2護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關系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GSES與SRSSDL各維度及總分呈正相關 (r 值為 0.453~0.580 Plt; 0.01),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強,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強。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影響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思維導圖或概念圖的了解程度、參加小組學習的頻率、個人學習資源情況、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解釋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總變異的 46.0% ,說明思維導圖或概念圖的了解程度高、參加小組學習頻繁、個人學習資源豐富、一般自我效能感強可正向預測護理本科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學習動機較強,自主性較高,能夠主動進行學習探索,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獲得理想的成績,愿意為了理想和信念付出更多的努力,其學習行為更積極主動,這類學生傾向于設置較高的學習目標,對自己的學習和自身的發展充滿自信5,可促進學習目標的制定,從而提高自我導向學習能力。
4小結
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與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GSES與SRSSDL得分呈正相關,護理教育工作者應鼓勵護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職業認同感,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加護生學習積極性,以提高護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從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董曉雨.天津市農村小學青年教師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調查研究——以靜海區為例[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9.
[2]張柳依,祝鑫紅,楊芬.護理本科生自我導向學習現狀分析[J].護埋字雜志,2021,36(15):57-59.
[3]DECCACHEC,MORSAM,SANGUIGNOLF,etal.L'autoformation,cadred'analyse de I'apprentissage des patientssurles forums desante[J].Sante Publique,2019,31(2):213-222.
[4]WOOD R,BANDUR 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managemen[J].TheAcademyofManagement Review,1989,4(3):361-384.
[5]賈云.學習動機、一般自我效能感對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自我導向學習品質的影響:基于潛在剖面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3,39(6):86-94.
[6]黃蕾,魯娟,梁韻琳,等.醫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5,15(3):108-112.
[7]WILLIAMSON S N.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Learning[J].NurseRes,2007,14(2):66-83.
[8]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信度與效度[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1-1213.
[9]SCHWARZERR,ARISTI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ofgeneral perceived self ef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d Psychology,1997,3(1/2):177-190.
[10]王才康,胡中鋒,劉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1,7(1):37-40.
[11]蔣敏,白琴,陳超然,等.護理實習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與臨床溝通能力關系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7):523-527.
[12]VISIERS-JIMENEZ L,PALESE A,BRUGNOLLI A,et al.Nursing students'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iesand related factors atgraduation: a multi-country cross-sectional study[J]. Nurs Open,2022,9(3):1688-1699.
[13]程秋泓,張紅梅,張盼盼,等.覺知壓力在護理實習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與擇業效能感間的中介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6):908-912.
[14]劉芷靜,石澤亞,劉浚禹,等.護生積極完美主義對拖延行為的影響:基于自我效能感和認知閉合需要的多重中介作用[J].現代臨床護理,2022,21(7):7-12.
[15]王惠峰,李秋萍.自主學習及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6,20(7):570-573.
[16]賴利丹,羅惜珍.思維導圖聯合案例教學法在精神科護士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2(12):138-139.
[17]樊改霞,何畔.課堂教學中\"邊緣人\"現象的困境及其消解路徑——基于承認正義的視野[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1,13(5):46-52.
[18]方喬洲,張全兵,丁呈彪,等.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4,39(1):113-116.
(收稿日期:2024-08-24;修回日期:2025-04-06)
(本文編輯 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