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quo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loath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XU Xiaochang1,XIAO Ruiting1,JIANG Yue1,CAO Shuang1,HU Hongyan1,2*
1.TheFirstAfiliated Hospitalof Bengbu Medical University,Anhui 233o04 China;2.National Standardized
Metabolic Disease Management Center of the First A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HU Hongyan,E-mail:1159174709@qq.com
Keywordsdiabetic foot; self-loathing; disability accept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討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0年5月—2023年10月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162例糖尿病足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自我厭惡評估量表、傷殘接受度量表改良版進行橫斷面調查,并進行相關性分析及影響因素分析。結果:糖尿病足病人的自我厭惡總分為 (41.10±4.49) 分,傷殘接受度總分為74.29±6.38) 分,兩者呈負相關( r=-0.416,Plt;0.05) ,線性分層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控制一般資料后,傷殘接受度總分是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的獨立影響因素。結論: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與傷殘接受度呈負相關,控制一般資料后,傷殘接受度是病人自我厭惡的獨立影響因素,臨床護理人員應關注女性病人和高糖尿病足分級病人,幫助其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身心困擾,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糖尿病足;自我厭惡;傷殘接受度;影響因素;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9.038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糖尿病病人呈逐年增多的趨勢[1]。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202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達5.37億人,預計到2030年,將上升至6.43億人,2045年將上升至7.83億人,給全球公共衛生帶來了重大的負擔[。糖尿病足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通常是由于長期高血糖水平引起神經和/或血管病變所致,可使病人足部出現麻木、刺痛等感覺異常,嚴重者發生足部感染、潰瘍、組織壞死甚至被迫截肢[]。國內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糖尿病足病人足部潰瘍的發生風險為 19%~34% ,5年內復發率高達65%[4-5] 。糖尿病足的長期性和易復發性給病人身心帶來巨大痛苦,導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負面心理激增。傷殘接受度是指個體對自身身體缺損的接受程度,是個體健康結局的重要預測因素之一[6]。自我厭惡指個體對自身某些方面產生持續厭惡并出現一系列回避或排斥現象,與個體的自殺風險具有明顯關聯[7-8]。社會認知理論認為,個體對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一定的認知和評價,影響其對自己的感受和行為[9]。基于此,本研究假設糖尿病足病人的傷殘接受度與自我厭惡存在一定相關性并通過橫斷面調查探究兩者的關系,以期為未來制定科學、有效的糖尿病足病人心理護理措施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0年5月一2023年10月在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治療的糖尿病足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人標準:病人符合《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1o中的糖尿病足診斷標準且Wagner分級為1~5級的病人;年齡 ?18 歲;具有正常的溝通能力;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病人存在急性并發癥;病人存在精神疾病史;病人存在其他嚴重疾病如癌癥;病人近期經歷過不良心理創傷。本研究采用變量數的5~10倍計算樣本量,共15個變量,考慮到 10% 的無效問卷,最終計算得到樣本量為 83~165 例。本研究通過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編號:[2020]KY017號。
1.2 研究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本人通過大量閱讀國內外相關文獻后設計,調查內容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居住地、月收入、付費方式、病程、糖尿病足分級、是否存在其他糖尿病并發癥。
1.2.2 自我厭惡評估量表
由Schienle等[11]于2014年首次開發,用于評估個體對自身的厭惡水平。金燕飛等[12]于2016年對其進行漢化修訂。量表包括個人厭惡(9個條目)和行為厭惡(5個條目)2個維度,共14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計0~4分,總分為 0~56 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者的自我厭惡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O.895。
1.2.3 傷殘接受度量表改良版
傷殘接受度量表改良版由Groomes等[13]于2007年在Linkowski所開發的傷殘接受度量表基礎上改良而成,用于評估個體對自身傷殘的接受程度。我國學者陳妮[14]于2009年對其進行漢化修訂。量表包括價值觀范圍擴大(9個條目)身體形態從屬性(5個條目)、包容傷殘影響(9個條目)、對比價值轉變為固有價值(9個條目)4個維度,共32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分為 1~4 分,總分為32~128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者的傷殘接受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O.830。
1.3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橫斷面調查法,由研究者本人通過醫院電子信息系統收集病人的一般資料,發放問卷時采用統一的指導語指導病人進行問卷的填寫,填寫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當面解答,填寫完畢后立即回收并檢查問卷的完整性,如問卷不完整則讓病人補充,由雙人歸納整理并核對當日資料,確保數據錄入的準確性。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62份,有效回收率為 95.29% 。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的錄人,采用SPSS26.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士標準差
描述,行t檢驗、方差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 (%) 表示,行 χ2 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多因素分析采用線性分層回歸分析。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和傷殘接受度得分
162例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總分為 (41.10± 4.49)分,其中個人厭惡為 (27.36±3.28) 分,行為厭惡為 (13.47±2.93) 分。傷殘接受度總分為 (74.29± 6.38)分,其中價值觀范圍擴大為 (23.23±1.59) 分,身體形態從屬性為 (12.15±1.34) 分,包容傷殘影響為18.32±1.53) 分,對比價值轉變為固有價值為L 20.59±1.82) 分。
2.2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的單因素分析(見表1)


2.3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與傷殘接受度的相關性 (見表2)

2.4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的多因素分析
將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總分作為因變量,年齡、性別、月收入、糖尿病足分級作為控制變量(第1層),傷殘接受度總分作為自變量(第2層)進行線性分層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控制一般資料后結果顯示,傷殘接受度是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4。


3 討論
3.1 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足病人的自我厭惡總分為 (41.10±4.49) 分,處于中高水平,高于夏冬梅等[15]對糖尿病病人自我厭惡水平的調查結果。可能與糖尿病足的疾病特點以及病人的社會心理因素等有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常伴隨潰瘍、感染等嚴重癥狀,給病人的生活帶來諸多困擾[16]。李曉雅[1的研究指出,下肢慢性傷口病人因傷口潰瘍、滲出、異味等的存在,常常會有羞恥和惡心的自我感受。因此,糖尿病病人在日積月累的足部刺激下,可能將自身所受痛苦歸咎于糖尿病足,從而產生足部的自我厭惡。部分病人會對糖尿病足進一步發展所致的截肢等嚴重后果產生恐懼。Birkas等[18研究指出,病人自我報告的恐懼和厭惡會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導致總體負性情緒水平升高,影響疾病預后。此外,社會上對于疾病、殘疾病人的誤解、偏見和歧視以及病人自身對于疾病的認知和態度等因素,都會影響病人的自我評價和情緒狀態[19]。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定期與糖尿病足病人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及時提供心理支持,幫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幫助病人積極面對疾病。社會也應該通過更多的教育和宣傳,減少對身體存在缺陷個體的歧視和偏見,建立包容的環境,讓病人感受到關愛和支持,減少其自我厭惡情緒的產生。
3.2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與傷殘接受度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足病人的自我慶惡總分與傷殘接受度總分呈負相關( r=-0.416) ,傷殘接受度越高的病人,自我厭惡水平越低,與陳勝棣等20對腦卒中殘疾病人的調查研究結果相似。傷殘接受度是指個體對自身各種缺損的認同和接受程度,當病人能夠積極地面對自身的傷殘,并接受自己的身體狀況時,其自我厭惡水平相對較低。這可能與高傷殘接受度病人的個體特征有關。Jung等21按傷殘接受度的高低將殘疾成年人分組進行4年隨訪研究。結果表明,高傷殘接受度殘疾成年人的自尊水平較高,而個體的自尊與自我厭惡呈負相關[22]。此外,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與傷殘接受度的負相關也可能是通過應對方式介導的。多項研究結果均指出,傷殘接受度高的病人,多采取面對應對方式[23-24],這些病人在面對疾病挑戰時通常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能更好地處理各種消極情緒,導致自我厭惡水平降低。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幫助糖尿病足病人建立積極的心態和應對策略,鼓勵他們積極面對自身的傷殘狀況,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自我厭惡水平。
3.3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的影響因素
線性分層回歸結果顯示,除傷殘接受度總分外,性別、糖尿病足分級也是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的獨立影響因素。女性糖尿病足病人的自我厭惡水平高于男性病人,可能是因為性別差異影響病人的心理健康狀態。Ding等[25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病人在遭遇疾病挑戰時,會經歷更多的情感和生活痛苦,導致心理健康狀態受損,常見的消極心理狀態如焦慮、抑郁和自我厭惡存在一定相關性[26]。此外,糖尿病足病人多為老年群體,女性在生理周期和更年期等階段由于身體激素的變化,可能加劇其對疾病的恐懼和不安感,從而增加自我厭惡的情緒[27]。糖尿病足分級越高,病人自我厭惡水平越高。高分級的糖尿病足意味著病情更加嚴重,病人面臨著更嚴重的足部潰瘍、疼痛和功能障礙,對自身外觀產生持久影響,許多病人可能無法接受此種改變。罩琦[28]對永久性腸造口病人開展的橫斷面調查結果顯示,因疾病導致的自身外觀改變接受度低的病人,其自我厭惡水平較高。因此,醫護人員應該更加關注女性、高糖尿病足分級病人的身心健康問題,提供更細致的心理護理和支持服務,減輕自我厭惡情緒。
4小結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病人自我厭惡與傷殘接受度、性別、糖尿病足分級存在一定相關性。醫護人員對糖尿病足病人開展的心理干預可以提高病人的傷殘接受度為導向并更多關注女性和高糖尿病足分級病人,通過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可以幫助病人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身心困擾,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的康復目標。
參考文獻:
[1]LIUJ,RENZH,QIANGH,etal.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itus:result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and implications for diabetes mellitus prevention[J].BMC PublicHealth,2020,20(1):1415.
[2] SUNH,SAEEDIP,KARURANGAS,etal.IDFdiabetesatlas: global,regional and country-level diabetes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21and projections for 2O45[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22,183:109119.
[3] 蔡青,白姣姣.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底壓力異常危險因素的研究 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23,38(5):417-419;423.
[4] 王富軍.中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讀[J].河北醫科大學學 報,2019,40(11):1241-1245;1250.
[5] REARDONR,SIMRINGD,KIMB,etal.Thediabetic footulcer [J].Australian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2020,49(5):250-255.
[6] 周倩婭,楊丹,丁珊妮,等.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傷殘接受度的研究 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24):2984-2989.
[7] 熊戈,楊文輝,范澤斌,等.自我厭惡量表中文版在抑郁癥患者中 的效度和信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2,30(5):1143-1148.
[8] CLARKE A,SIMPSONJ,VARESEF.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clinicalutility of the concept of self-disgust[J]. Clinical Psychologyamp;Psychotherapy,2019,26(1):110-134.
[9]金帥岐,李賀,沈旺,等.用戶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的影響因素研 究——基于社會認知理論三元交互模型[J].情報科學,2020,38 (6):53-61;75.
[10] 谷涌泉.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 (1):19-27.
[11] SCHIENLE A, ILLE R,SOMMER M,et al.Diagnosis of selfdisgust in the context of depression[J]. Verhaltenstherapie,2014, 24(1):15-20.
[12] 金燕飛,熊麗娜,高飛,等.中文版自我厭惡感量表的信效度檢驗 [J].護理學雜志,2016,31(3):80-83.
[13] GROOMES D A G,LINKOWSKI D C.Exami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RevisedAcceptanceDisability Scale[J]. Joumal of Rehabilitation, 2007,73(3):3-9.
[14] 陳妮.臂叢神經損傷患者傷殘接受度和相關因素及其干預的研 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9.
[15] 夏冬梅,周映婷,李玉龍,等.糖尿病患者自我厭惡現狀及影響因 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4,39(4):83-85;91.
[16] 李婷.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癥狀困擾的現況及相關因素分 析[D].大理:大理大學,2023.
[17] 李曉雅.下肢慢性傷口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D].湖州:湖州師范學院,2021.
[18] BIRKASB,KISS B,COELHO C M,et al.The role of selfreported fear and disgust in the activation of behavioral harm avoidance related to medical settings[J].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23,14:1074370.
[19] SINGHAL N.Stigma,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withmentalillness[EB/OL].(2024-03-14)[2024-05-04].https:// 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stigma-and-discrimination.
[20]陳勝棣,吳明財,危娟,等.腦卒中殘疾患者情緒障礙及相關因素 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4,21(4):516-521.
[21]JUNG Y H,KANG S H,PARK E C,et al.Impact of the 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on self-esteem among adultswith disabilities:a four-year follow-up study[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2,19(7):3874.
[22] 蔣佩,文瑛,劉潤達,等.負性生活事件對大學新生抑郁的影響: 自我厭惡和自尊的鏈式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23,31(1):110-114.
[23] 尹希,常菲,徐歡,等.應對方式在手部燒傷患者燒傷結局與傷殘 接受度間的中介效應[J].軍事護理,2023,40(5):54-57.
[24] 趙露,顧培培,李玉雪,等.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應對方式在傷殘接 受度與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J].護理學報,2021,28(23):11-16.
[25] DING Y,YANG J,JI T,et al.Women suffered more emotional and life distress than me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the role of pathogen disgust sensitivity[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1,18(16):8539.
[26] GAOS,ZHANGL,YAOX,etal.Associationsbetween selfdisgust,depresson,and anxiety:a three-level Meta-analytic review[J].Acta psychologica,2022,228:103658.
[27] SACHDEV P.Menopause[EB/OL]. (2023-03-31)[2024-05-04]. https://www.webmd.com/menopause/menopause-basics.
[28] 覃琦.永久性腸造口患者自我厭惡對社交回避及苦惱影響的路 徑分析[D].天津:天津中醫藥大學,2022.
(收稿日期:2024-07-17;修回日期: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