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理念倡導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初中數學教學往往陷人單一的技能訓練模式,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隨著“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和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數學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作用日益凸顯。在這一背景下,對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的研究尤為重要。然而,當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尚顯零散,缺乏系統性和深度,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進與發展構成了挑戰。本研究旨在基于核心素養的視域,深入探討并優化初中數學大單元的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素養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一、核心素養與初中數學教育改革
(一)核心素養的提出與發展
核心素養作為教育理論中的重要概念,自提出以來引發了教育界的廣泛討論。其概念起源于對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求和教育目標轉型的探討,強調發展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在全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漸形成,其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世紀后期。隨著信息技術和全球化的迅猛推進,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逐漸從單純的知識積累轉向更為全面的綜合素養,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
21世紀初,國際上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素養框架\"開始引領各國教育改革,強調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素養。在這一時期,核心素養概念逐漸被納入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和課程標準中,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導向。核心素養強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教育從知識本位向素養本位轉變,關注學生長遠發展的需求。在我國,核心素養的提出與發展經歷了政策引導和實踐探索的過程。21世紀初,我國教育界開始重視核心素養的研究和推廣。2016年,中國教育部正式頒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將核心素養作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并細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大方面,涵蓋科學精神、實踐創新和人文底蘊等具體要求。這一框架標志著我國教育從知識傳授向素養培育的重大轉變。
(二)初中數學教育改革的要求與目標
初中數學教育改革的要求與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和對國際教育趨勢的關注,初中數學教育改革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非單純的知識灌輸。傳統的數學教育過于強調計算技能和公式記憶,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而新時期的數學教育改革正是要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
(三)核心素養與數學學科素養的內在聯系
核心素養與數學學科素養的內在聯系是理解我國初中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視角。核心素養指學生在適應個人生活、學習和未來社會發展時所需的綜合能力,包含多方面的能力、價值觀和態度。而數學學科素養則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的能力和素養,主要包括數學思維能力、運算能力、模型化能力、推理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等。
核心素養的要求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創新能力,這與數學學科素養的目標高度契合。數學是一門強調邏輯思維和創造性的學科,其學習過程本身就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時,必須明確核心素養與數學學科素養的互補性。通過挖掘數學學科中蘊含的素養元素,教育者可以以更深刻的方式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核心素養的實現需要依托數學學科內容,通過數學問題的探究與解決,引導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數學學科素養的提升,不僅幫助學生在升學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也為其終身學習和社會參與奠定堅實基礎。這種內在聯系促進了核心素養在數學教育中的落實,為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通過對這二者關系的深入理解和有效結合,可以更好地設計教學策略,推動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初中數學大單元的教學現狀與問題
(一)國內外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發展與現狀
近年來,隨著全球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在國際和國內的教育實踐中逐漸受到重視。大單元教學是指將多個相關知識點和技能整合為一個整體的教學單元,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在國際上,美國、新加坡、芬蘭等國家已經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了大單元教學,通過課程標準的調整和教學實踐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例如,美國的“共同核心州立標準\"(CCSS)強調數學教學中的深度學習和技能應用,這與大單元教學的理念不謀而合。在這些國家的實踐中,大單元教學通常通過項目式學習、跨學科學習等方式來實現,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在國內,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已經呈現出積極的探索態勢。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數學大單元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向指引。這些文件明確指出,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優化課程結構,加強多學科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目前,國內一些地區和學校已開始試行大單元教學,通過教學研討和試點項自等形式,積累了初步的實施經驗。
然而,與國際先進做法相比,國內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仍面臨諸多挑戰。在實踐中,部分教師對大單元教學的理解不夠深人,教學設計和實施缺乏有效的支持體系。現有教材和評價體系也未能完全適應大單元教學的要求。這些問題導致大單元教學在實踐中效果參差不齊,亟須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汲取先進經驗,以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教學方法。
(二)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存在的關鍵問題
在探討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中的關鍵問題時,需要聚焦當前教育實踐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挑戰和障礙。傳統教學模式仍占據主導地位,教師更多地關注知識的傳授而非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與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相脫節。數學教學中過于依賴課本和既定題目,限制了學生創意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拓展。在課堂上,學生往往被動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探索和批判性思考的機會,這對他們核心素養的提高構成了阻礙。
此外,初中數學教材和授課內容的設計上普遍存在與學生生活實際脫節的問題,缺乏情境化的教學案例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難以將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系,導致所學知識碎片化,難以形成整體的數學素養。這種脫節不僅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影響了他們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再者,班級人數較多、教學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也限制了教師在課堂上因材施教和提供個性化反饋的能力。大班化教學使得教師很難兼顧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個性化教學策略難以有效實施,進而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機會。同時,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教學資源的差異也導致了數學教育質量的參差不齊,影響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最后,評價機制上的滯后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目前的數學評估體系偏重于對最終考試成績的考量,而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考量相對不足。這種評估方法容易讓教師和學生陷入“應試教育\"的泥潭,只注重分數,忽視了對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深化教師對大單元教學的理解與實踐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深化教師對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理解與實踐是首要任務。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教學理念和方法直接關乎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應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對大單元教學的認知水平和實施能力。通過組織專題研討會、教學觀摩、案例分享等形式,幫助教師深入理解大單元教學的內涵、特點和實施要求,掌握其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的方法。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探索,通過不斷的反思和調整,逐步形成符合核心素養要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風格。此外,建立教師之間的協作機制,促進教學經驗的交流和共享,也是提升教師對大單元教學理解與實踐的有效途徑。通過組建教學團隊、開展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教師可以共同探討教學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分享成功案例和失敗經驗,相互學習和借鑒,從而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二)優化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內容與方式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優化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內容與方式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學內容應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通過引入情境化的教學案例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同時,教學內容應具有層次性和梯度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水平。通過整合相關知識點和技能,形成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教學單元,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在教學方式上,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通過項目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多媒體教學、實驗教學、游戲化教學等,以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此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精神,鼓勵他們主動探索和發現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為了持續增強初中數學大單元的教學效果,采用情境模擬教學策略尤為重要。通過精心設計的情境,模擬現實生活或專業領域的場景,將數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學生在這些模擬情境中,將面對具體問題,運用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深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這種策略能顯著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情境模擬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平臺,使他們在模擬真實環境的過程中,鍛煉團隊協作和溝通技能,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三)完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評價體系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完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評價體系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評價體系應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包括思維發展、創新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等多個方面。通過引入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如表現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同伴評價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進步程度。同時,評價體系應具有導向性和激勵性,引導學生向核心素養的方向發展,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和創造力。
在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由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因此評價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通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表現,了解他們的學習特點和優勢,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此外,還應注重評價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
四、結語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應重視數學思維訓練、學生主體性培養以及與實際問題的結合。實施開放性問題、生活化場景、協同學習和適時反饋等策略,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解決問題能力。但需注意學科特性、年級差異和學生個體差異,具體策略需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期望未來研究者能深化探索,構建更完善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研究僅為起點,期待更多精彩研究,共同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臺芳芳.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3):113-114.
[2]王祥超.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2(06):35-36.
[3]張文蘭.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23(22):73-75.
[4]陸榮秋.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1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