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數字經濟時代的稅收道德

2025-06-24 00:00:00王寶順蔡穎源
稅收經濟研究 2025年2期
關鍵詞:經濟

中圖分類號:F812.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280(2025)02-0001-12

內容提要:數字經濟的興起深刻重塑全球稅收格局,傳統稅收道德理念與實踐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革機遇。文章系統探討了數字經濟時代稅收道德的多維問題,基于政府征稅理論,深入剖析并揭示了稅收道德的理論基礎,著重分析數字化變革對稅收道德的沖擊,討論國際稅收合作與規則重構的重要性,以及在稅收透明度與隱私保護之間尋求平衡的必要性,提出提升社會整體稅收道德認知的實踐措施。最后,從全球稅收治理、技術創新、共享經濟、環境保護和稅收教育五個維度展望了稅收道德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文章致力于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稅收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理論支持,助力稅收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全球稅收治理體系的優化。

一、引言

稅收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石、公共利益的保障以及社會契約的核心,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商業模式正經歷深刻的變革,經濟活動的范圍和形態顯著擴展。這一新興經濟范式以空前的力度重塑產業結構和市場競爭格局,對現有稅收體系及其適應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加強稅收道德研究,促進稅收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對于應對數字經濟時代帶來的挑戰、推動稅收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以及優化全球稅收治理體系,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稅收道德(Tax Morale),涵蓋了與稅收相關的道德原則和價值觀,涉及政府、企業和個人在稅收行為中的道德權衡、責任擔當與義務履行。它著重審視稅收政策的公平性與正義性,同時關注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在缺乏法律強制時的道德自律行為。稅收道德超越了單純的法律合規范疇,更加強調納稅人對稅收制度的內在認同與自覺遵守,是構建公正、高效、可持續稅收體系的重要理論根基。與稅收合規(TaxCompliance)著重于法律義務的履行不同,稅收道德更強調道德責任的自覺性;與稅收公平(TaxFairness)關注資源分配的正義性不同,稅收道德更注重多主體間的倫理互動(Alm和Torgler,2006)。歷史上,孔子、亞里士多德、羅爾斯等思想家對稅收的公正與正義進行了深刻探討,古希臘哲學家更將稅收視為社會道德范疇(弗里斯比,2022),這些思想為我們理解稅收及其道德維度提供了寶貴視角。在數字經濟時代,因為數字技術的無形性、跨境性以及數據驅動的價值創造模式,不僅挑戰了傳統稅收理論的適用性,還對稅收公平性、效率性及透明度提出了新的倫理訴求,稅收道德研究更為必要。

本文基于政府征稅的理論依據,系統闡釋數字經濟時代稅收道德的多元視角與核心價值,深入分析數字化變革對稅收帶來的多方面挑戰,并探討稅收道德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重塑與轉型。通過引入翔實的具體案例,不僅描述了公共服務說、保險說、犧牲說等傳統稅收理論在數字經濟中的應用情況,還對其適用性與局限性進行了批判性分析。此外,文章針對國際稅收合作、稅收透明度與隱私保護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社會整體稅收道德認知的實踐舉措。最后,本文展望了稅收道德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著重強調技術創新(如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在稅收治理中的巨大潛力,以及跨界協作與綜合治理在稅收領域的重要性。

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彌補數字經濟背景下稅收道德研究的理論不足,并為政策制定提供實踐指導。現有研究多集中于數字經濟的稅收合規問題或技術應用,而針對稅收道德的多維視角及其在數字經濟中的轉型發展進行的分析較少。本文創新性地從傳統稅收理論的數字經濟適用性入手,系統分析數字化變革給稅收道德帶來的挑戰,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為數字經濟時代稅收治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與實踐路徑。

二、政府征稅依據理論:稅收道德的多元視角與核心價值

稅收道德構成了現代稅收體系的理論基石,其核心使命在于調和國家財政需求與納稅人權益之間的平衡。稅收制度不僅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石、推動公平正義的力量,也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納稅義務作為現代公民的一項基本職責,既是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的基礎,也是國家治理與社會秩序得以穩固運行的樞紐。它不僅直觀地映射了公民與國家之間基于法律約定的契約精神,而且深刻蘊含了豐富的道德價值。不同的稅收理論,包括公共服務說、保險說、犧牲說、公需分擔說、交換說、義務說以及社會政策說,從多元視角闡釋了政府征稅的正當性,并反映了其背后的道德意蘊。這些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理解稅收道德的豐富視角,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挖掘稅收的本質內涵,并指導我們構建一個更加公正、高效、可持續的現代稅收體系。然而,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傳統稅收理論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和局限,亟須進行相應的調整創新和補充,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特征的新型稅收理論體系與征管模式。

(一)公共服務說:效率性與公民福利的雙重追求

公共服務說認為,政府征稅的主要目的在于籌措資金,以供給諸如國防、治安、公共衛生、教育以及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與服務,其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維克賽爾-林達爾、薩繆爾森等。該理論強調,政府有責任高效地運用稅收資源以滿足公眾的需求,并追求效率最大化,確保稅收投入能夠轉化為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進而提升公民的生活質量和福利水平。

在數字經濟中,公共服務的無形性和跨地域性使得稅收的分配和管理更加復雜。例如,數字公共服務(如在線教育、遠程醫療)跨越了地理限制,但其成本與收益難以精確量化。傳統的財政預算編制和稅收分配機制難以全面反映數字公共服務的實際需求和效果。為此,需要引入多元的數據分析手段和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以提升稅收資源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務的質量。此外,像谷歌、臉書這樣的數字平臺企業通過免費服務(如搜索引擎、社交媒體)為公眾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福利,但由于這些服務并不直接向用戶收費,而是通過廣告收入盈利,致使傳統稅收機制難以對其價值創造進行合理調控。這就造成公共服務的實際受益者與稅負承擔者之間出現一定程度的脫節現象。因此,亟須探索新的稅收框架(如引入數字服務稅)來彌補這一差距。只有不斷完善稅收制度設計,才能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公共服務供給與稅收負擔的合理平衡。

(二)保險說:構筑安全屏障與風險共擔

保險說將政府征稅機制視作一種類保險的安排,其目的在于為納稅人提供對抗自然災害、經濟波動及其他不可預測風險的能力,代表人物有霍布豪斯、馬歇爾。該理論著重強調,政府肩負著保障納稅人安全與穩定的重任,要營造出一個有序且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將追求安全性作為核心價值。

在數字經濟中,保險說面臨的關鍵難題在于如何準確評估和分配網絡安全風險承擔的成本。數字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預測和管理新型風險變得更加復雜。例如,網絡攻擊、數據泄露等新型風險不僅影響企業運營,還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然而,傳統的保險機制難以有效覆蓋這些新型風險,需要結合先進的風險評估方法和動態調整的稅收政策,以更好地契合數字經濟的發展需求。此外,數字平臺的全球化運營模式,進一步加劇了風險分布的不均衡狀況。因此,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合理分擔風險成本,成為保險說在數字時代必須攻克的重要課題。

(三)犧牲說:個體服從與集體利益的優先

犧牲說主張將納稅視為公民對國家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一種個人犧牲,穆勒、埃奇沃思等為其代表人物。該理論認為,納稅不僅是經濟行為,更是一種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它強調公民應服從于國家權力,并為集體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體現了服從性的核心價值。

在數字經濟中,犧牲說仍然強調個體的納稅義務,但其局限性在于如何平衡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與履行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數字企業的全球化運營使得傳統的犧牲說難以完全適用。例如,跨國數字企業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全球稅收架構,在不同司法轄區間靈活配置利潤,實質性地削弱了傳統犧牲說中服從性的核心價值。此外,在數字經濟環境下,個體經營者往往同時具有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雙重身份,如何在稅收制度中合理界定其納稅義務,成為犧牲說在數字時代面臨的新問題。因此,犧牲說在數字經濟時代亟待進行理論重構,需要借助更加動態和靈活的稅收治理模式,協調企業利潤追求與社會責任,并在全球稅收合作框架下,重新界定個體在數字經濟中的納稅義務,以此確保稅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四)公需分擔說:公平性的實現與稅收負擔的合理化

公需分擔說由李嘉圖、庇古等學者提出,主張納稅是公民共同分擔國家公共開支的責任。該理論強調,稅收負擔分配必須科學合理,以避免任何個體或群體承擔與其貢獻不成比例的公共財政負擔,確保追求公平性的核心價值得到體現,并促使政府在征稅過程中貫徹公平原則。

公需分擔說為稅收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原則。然而,在數字經濟中,如何確保稅收體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成為亟待解決的新難題。數字平臺企業(如亞馬遜、谷歌)通過跨境運營和無形資產優勢獲得了巨額利潤,但其稅收負擔與其所獲利益往往不成比例。這不僅導致了稅收負擔的不公平分配,還削弱了傳統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公需分擔說需要結合數字經濟的特點,重新審視稅收負擔的合理化問題,確保稅收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從而有效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實現稅收體系在新經濟形態下的穩健運行。

(五)交換說:等價有償性原則與公共服務的市場邏輯

交換說由洛克、布坎南等學者提出,該理論將納稅視為一種公民與政府之間的交易行為,即公民為獲取政府提供的服務而支付相應的稅款。在這一理論框架中,納稅被視作對政府服務的等價交換,強調了等價有償性的核心價值。它要求政府必須為納稅人提供高質量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務,確保公民所繳納的稅款能夠得到相應的服務回報。

在數字經濟中交換說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政府能夠更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務,進而提升納稅人的滿意度。不過,交換說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關鍵問題在于如何衡量和確保服務的等價有償性。特別是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數字經濟環境時,需要更加靈活和動態的稅收政策和公共服務管理機制。例如,數字公共服務的無形性和跨地域性使得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難以量化,如何確保納稅人獲得等價的公共服務回報,成為交換說在數字經濟時代面臨的重要挑戰。

(六)義務說:責任意識的培養與國家權威的維護義務說將納稅視為公民應當自覺履行的基本義務和責任,其代表人物有盧梭、羅爾斯、森。這一理論強調,公民應自覺承擔納稅義務,以此維護國家權威和社會秩序,其中責任意識是其核心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說倡導公民應樹立積極的納稅意識,認識到納稅不僅是個人的經濟責任,更是對國家和社會的道德承諾。

在數字經濟時代,義務說強調納稅是公民和企業的基本責任,這對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稅收道德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其局限性在于,無法充分解釋跨國數字企業通過各種稅收規劃手段規避部分稅收義務而給國家稅收權威帶來挑戰的現象。例如,一些跨國數字企業通過在低稅率國家設立子公司,將利潤轉移至這些國家,以減少其全球稅負。這種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國家稅收權威,也極大地削弱了稅收制度本應具備的公正性。因此,義務說需要依托全球稅收合作框架,強化國際稅收治理,以確保納稅義務的普遍遵守和國家權威的有效維護,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稅收秩序朝著更加公平、有序的方向發展。

(七)社會政策說:社會進步的導向與稅收的調節作用

社會政策說由凱恩斯、馬斯格雷夫、皮凱蒂等學者提出,該理論將納稅定位為實現社會政策目標的關鍵途徑。這一理論主張政府應運用其征稅權力,引導社會沿著預定的方向發展,其核心價值在于實現社會進步。通過合理的稅收政策,政府能夠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助力公平正義的實現。

在數字經濟中,社會政策說依然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特別是在推動社會公平、環境保護和經濟包容性方面作用顯著。然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技術創新使得稅收政策的設計和實施更加復雜,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以適應新興產業和商業模式的變化,確保稅收政策能夠有效引導社會進步。例如,隨著數字平臺經濟的興起,催生了大量非傳統就業形態,在此情形下,如何通過稅收政策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成為社會政策說在數字經濟時代面臨的新課題。

綜上,傳統稅收理論為稅收道德研究提供了多元視角,但在數字經濟時代,其適用性受到顯著挑戰。公共服務說、保險說與交換說側重于稅收的經濟屬性,強調效率性、安全性及等價有償性,但在數字經濟中,數據驅動價值創造模式和跨境交易的無形性特征,削弱了這些原則的實際應用效果。例如,數據資產價值難以精準衡量,導致基于傳統經濟模式設定的效率與等價標準難以適配。犧牲說、義務說和社會政策說側重于稅收的政治屬性,強調服從性、責任意識及社會進步。但在數字經濟中,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和管轄權沖突嚴重阻礙了這些原則的有效落實。公需分擔說強調稅收的公平正義屬性,但在數字經濟中,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難度使其公平性原則難以有效落實。為此,本文引入現代稅收理論,如最優稅收理論、行為經濟學理論,并結合國際稅收治理視角,對傳統理論的局限性進行修正,旨在為數字經濟下的稅收道德研究提供堅實有力的理論支持,以更好地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稅收挑戰,促進稅收制度的完善與發展。

三、數字化變革對稅收的挑戰:稅收道德的新時代背景

傳統的稅收理論多以實體經濟為基石構建,其在解釋和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稅收挑戰時,顯現出明顯的局限性。為系統分析這些挑戰,本部分將從公平性、效率性、簡便性和誠信稅收這四個維度展開探討,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一)公平性原則的再思考:數字化時代的新課題

公平性是稅收道德的核心原則之一,但在數字經濟中,數據驅動的價值創造和跨境交易的無形性對公平性原則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從居民與來源地征稅權的現代詮釋和個人與企業征稅公平性的再構建兩個方面,分析數字經濟對公平性的沖擊。

1.居民與來源地征稅權的現代詮釋:價值創造地點的重新界定

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實體活動與其價值創造地點并不完全重合。隨著數字商品和服務的廣泛普及,企業注冊地或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與其價值創造地的分離現象日益普遍,這使得傳統的居民地征稅規則在實際應用中難以充分發揮作用。

同時,數字商品和服務的無形性和跨境性特征,使得來源地征稅規則在確定征稅來源地時面臨巨大挑戰。在全球化的數字市場中,如何準確判定消費地并防止多重征稅,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谷歌、臉書等跨國科技巨頭在許多國家進行大量業務活動,但其大部分利潤卻被轉移到低稅率國家如愛爾蘭和百慕大,從而使得其主要市場國的稅收收入減少。

為應對這一挑戰,首先需要明確判定消費地的標準??赏ㄟ^綜合考量消費者的居住地、支付賬戶所在地或IP地址等信息來判定消費地(王寶順和徐綺爽,2021)。其次,建立有效的稅收抵免機制十分關鍵。這一機制的建立對于維護稅收的公平性至關重要,它能夠確保納稅人在全球范圍內的稅收負擔是合理且均衡,促進全球稅收秩序的穩定與公平。

2.個人與企業征稅公平性的再構建:數字時代經濟活動的特殊性考量

數字化進程中個人與企業的界限日益模糊,這對稅收公平性的構建提出挑戰。個體經營、虛擬貨幣交易以及共享經濟的興起,致使個人所得稅與企業所得稅的劃分變得復雜化。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個體經營者往往同時具有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雙重角色,而虛擬貨幣交易和共享經濟平臺的普及進一步模糊了個人與企業經濟活動的界限。這些新興經濟形態對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提出了新的考驗。共享經濟平臺(如滴滴出行、優步Uber)上的個體經營者經常通過平臺賺取收入,但這些收入在不同國家的稅收處理方式存在巨大差異。在美國,優步司機被視為獨立承包商,需自行申報和繳納所得稅;而在部分歐洲國家,這些收入可能面臨更高的稅率和更復雜的稅收規定。

此外,基于用戶數據的商業模式給稅收征管帶來了額外的難題。企業通過分析和利用用戶數據獲得利潤,但用戶作為數據的貢獻者,未能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同時,用戶個人數據價值難以量化,其隱性貢獻未被充分納入稅收體系,這極大地削弱了公平性原則的效力。如何針對此問題設計與實施合理的稅收政策,成為構建稅收公平性過程中的一大難題。為此,可探索構建基于數據價值的稅收機制。一方面,開發數據價值評估模型,將用戶數據貢獻轉化為可計量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設計針對數據密集型企業的“數字服務稅”,并配套建立用戶數據貢獻補償制度。同時,根據數據價值流動特征,建立彈性稅率體系,以此實現稅收政策與數字經濟發展的動態適配,助力稅收公平性有效構建。

(二)效率性原則的審視:平衡征稅成本與稅收收益

效率性是稅收道德的重要原則之一,但在數字經濟中,卻面臨諸多困境。數字經濟中虛擬交易的無形性和跨境性,增加了征稅成本,降低了稅收效率。本部分從征稅成本與稅收收益的均衡考量和稅收中性原則的維護兩個方面,分析數字經濟對效率性的挑戰。

1.征稅成本與稅收收益的均衡考量:數字經濟的虛擬性與無形性

數字經濟的虛擬性和無形性特征顯著提高了征稅成本,而數字商品與服務的低成本特性可能導致稅收收益低于預期。在數字經濟中,稅務機關面對虛擬交易和無形資產時,征稅成本顯著增加。由于缺乏實體經營活動所提供的直觀線索,稅務機關在核查數字商品與服務交易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與此同時,數字商品與服務的邊際成本極低,企業可以低價大量交付,形成“擠牙膏”式的規模經濟效應。因此,數字經濟的稅收收益往往呈現出“成本高、收益低”的特點,很容易導致稅收效率低下。如,亞馬遜復雜的全球供應鏈和利潤分配策略使得各國稅務機關在對其征稅時面臨巨大挑戰,征稅成本居高不下,而實際獲取的稅收收益卻不盡人意。

為有效平衡征稅成本與稅收收益,可以通過構建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平臺和建立跨境數字經濟征稅協作機制,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降低征稅成本,同時優化稅收政策設計,針對數字經濟的特殊性制定差異化、精準化的征稅模式,實現征稅成本與收益的動態平衡,提升數字經濟的稅收效率。

2.稅收中性原則的維護:協調地區間稅收差異

數字經濟的跨境性和無形性的特征對稅收中性原則構成了嚴峻挑戰。在數字經濟時代,不同國家對數字商品和服務的征稅標準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企業為規避稅收而轉移利潤至低稅率國家,這違背了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扭曲了市場競爭機制。同時,面對數字經濟新業態,各國在征稅制度設計上存在顯著分歧,使跨國企業在全球布局時面臨不同的稅收成本,難以做出有效決策。如,流媒體服務提供商Netflix在全球多個市場運營,但其實際支付的稅款主要集中在總部所在地美國,而在其他市場,其稅收貢獻相對較低。這背后正是不同國家對數字服務的征稅政策差異,讓Netflix得以通過稅收規劃最大化其全球利潤。

為維護稅收中性原則,應加強國際稅收合作,統一數字經濟的征稅標準,協調國家間的稅收差異,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從而推動數字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三)簡便性原則的挑戰與應對:簡化稅制設計與控制合規成本

簡便性是稅收道德的重要原則之一,但在數字經濟中,新興商業模式的復雜性增加了稅制設計的難度和納稅人的合規成本。本部分從稅制設計的簡化與優化和稅務合規成本的控制兩個方面,分析數字經濟對稅收簡便性帶來的挑戰。

1.稅制設計的簡化與優化:降低納稅人遵從成本

各國對現行稅制進行頻繁且復雜的修訂以應對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這無疑增加了納稅人遵從成本。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各國紛紛在現行稅制基礎上作出修訂補充,導致法規日趨復雜化。例如,一些國家引入了“數字服務稅”等新稅種,而其他國家則作出例外性規定以挖掘新稅源。然而,這些臨時性、特殊性政策不僅加劇了稅制復雜程度,也增加了納稅人遵從成本。因此,在完善數字經濟下的稅收制度的同時,應堅持稅制簡便性原則,盡量避免臨時性、特殊性規定,保持稅制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各國應在稅制設計中引入更多的標準化和自動化手段,如利用區塊鏈技術簡化跨境交易的稅收處理,減輕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工作負擔。

2.稅務合規成本的控制:適應數字經濟的新興商業模式

數字經濟中新興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顯著提高了稅務合規成本。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開展跨境交易和利潤分配方式發生根本變化,傳統轉讓定價、永久機構等概念難以適用。為符合各國新稅收要求,跨國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稅務合規,使合規成本日益高昂。例如,蘋果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稅收合規成本不斷增加,尤其是在應對歐盟對其在愛爾蘭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合法性質疑時,蘋果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稅務合規和解決法律爭議。同時,數字經濟中新興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企業需持續學習與更新稅收知識,應對稅務合規新挑戰。因此,構建簡單明了的稅收制度,不僅能夠減輕企業負擔,也有助于稅務機關管理和執法,實現稅收簡便性原則。

(四)誠信稅收的道德反思:利潤分配模式與稅基侵蝕的審視

誠信稅收是稅收道德的核心原則之一,但在數字經濟中,利潤分配模式的變革和稅基侵蝕問題對誠信稅收提出了嚴峻挑戰。本部分從利潤分配模式的公平性審視和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的道德質疑兩個方面,分析數字經濟對誠信稅收的影響。

1.利潤分配模式的公平性審視:全面反映數字要素價值

數字經濟中的利潤分配模式與傳統經濟存在根本差異,這導致了稅收征管的過程中對于公平性的質疑。在傳統經濟中,企業利潤大部分來自實物商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依賴資本、勞動力等實體要素投入,其價值創造過程相對可追溯。而在數字經濟中,企業利潤更多源于數字化、網絡化的商業模式創新,主要依托數據、算法、用戶網絡等價值難以量化和分配的無形要素,因其價值創造過程更加虛擬和隱蔽,給稅收征管帶來極大困難。例如,谷歌、臉書等互聯網巨頭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提供個性化服務和精準廣告,獲得了巨額利潤,但用戶并未因此獲得直接的經濟回報。

這種利潤分配模式引發了廣泛的社會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用戶數據價值的不當占有,損害了用戶的權益。這種利潤分配模式的變革,自然而然地引發了人們對稅收征管公平性的質疑。

傳統的稅收制度往往難以全面捕捉數字經濟中利潤的真正來源,導致一些創造了巨大價值的數字要素未能合理參與利益分配。例如,在當前稅收制度下,用戶在某些基于數據的商業模式中雖然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缺乏對用戶數據價值的合理計量和分配機制,用戶未能從中獲得相應的經濟收益。同理,一些算法交易等依賴算法的新興業態,其利潤分配模式與傳統實體經濟也存在明顯差異。在此情況下,政府的稅收收入可能無法真實反映數字經濟的實際貢獻,導致納稅義務分配的不公平(王寶順和謝立成,2024)。

為了確保稅收政策能夠全面反映數字要素的價值,可以考慮引入法國、英國等國家實施的“數字服務稅”,旨在對利用用戶數據和數字服務盈利的企業進行征稅,以確保這些企業為其所享受的一國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作出應有的貢獻(王勁楊,2021)。

2.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道德質疑:重塑誠信稅收理念

數字經濟的虛擬性和跨境性特征,為跨國企業轉移利潤至低稅率國家或地區提供了便利條件。一些跨國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進行避稅,造成嚴重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問題,這不僅影響各國政府稅收收入,也破壞了全球稅收體系的公平性。BEPS 問題的根源在于跨國企業的全球運營模式與傳統稅收管轄權存在尖銳沖突(任超和翁盈盈,2023)??鐕髽I可以利用數字技術輕松實現跨境交易,而稅收管轄權卻受限于物理邊界,導致稅收征管的盲區。例如,蘋果公司通過在愛爾蘭設立子公司,將全球利潤轉移至此,從而享受低稅率。據歐盟委員會的調查,蘋果通過這一策略在2013年僅支付了 0.005% 的有效稅率,這嚴重侵蝕了其他國家的稅基,對全球稅收公平秩序產生了極大負面影響①。

從稅收道德角度來看,BEPS行為嚴重違背了誠信納稅的原則。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不僅要遵守法律法規,更應履行相應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公共產品和服務作出應有貢獻。而通過避稅逃稅手段逃避納稅義務,不僅損害政府稅收權威,也加劇了社會不公平程度。因此,重塑誠信稅收理念,加強反避稅力度,是維護稅收公平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數字經濟正深刻地重塑稅收治理的內在邏輯,傳統稅收治理的公平性、效率性、簡便性和誠信稅收原則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這一新興經濟形態,需要構建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平臺,加強國際稅收合作,引入“數字服務稅”概念,并重塑企業的稅收道德。這一變革不僅僅是制度和技術的重塑,更是稅收倫理和企業文化的革命。未來,稅收道德將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要素,通過持續的制度創新、技術賦能和價值引導,在數字經濟時代構建一個更加公平、高效、簡便和誠信的稅收體系,為全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四、國際稅收規則與合作:稅收道德的空間拓展與重塑

數字經濟的全球化特性使得稅收道德的空間維度顯著拓展,國際稅收合作成為應對跨境稅收挑戰的關鍵。本部分從公平性與正義、透明度與合規、責任與合作、保護弱勢群體利益四個方面,分析國際稅收合作對稅收道德的重塑作用。

(一)公平性與正義:稅收道德的基石

稅收道德首先強調的是公平與正義原則。在數字經濟中,數字技術的無邊界特性使得跨國公司即便在缺乏實體經營場所的情況下,也能夠輕松跨越國界開展商業活動。這導致它們能夠利用國家間的稅收政策差異,通過轉讓定價和利潤轉移等策略,將利潤轉移到低稅負或無稅負的管轄區,從而規避或減少其應繳稅款。此種行為不僅侵蝕了來源國的稅收基礎,破壞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還造成了中小企業和本土企業面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因此,稅收道德要求各國政府在制定國際稅收規則時,必須考慮公平性原則,確保稅收體系能夠公正地對待所有納稅人,無論其規模大小或所在行業。具體而言,這需要各國通過改革國際稅收規則打擊避稅和逃稅行為,以及建立更加透明和有效的跨國稅務合作機制,以保障國家稅收主權和全球稅收公平。

(二)透明與合規:維護稅收體系的公信力

稅收道德的另一個核心要求是透明與合規。在跨境數字經濟復雜的環境下,企業跨國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增加了稅收征管的難度,同時也為避稅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了維護稅收體系的公信力,切實提升全球稅務治理水平,稅收道德著重強調提高稅收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具體而言,這涉及要求跨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披露其收入、利潤和納稅情況,通過實施國別報告制度、自動信息交換機制等措施,增加跨國企業財務狀況的可見性。這些舉措有助于稅務機關識別潛在的稅收風險,同時也向公眾展示了政府和企業對稅收合規的承諾,增強了社會對稅收體系的信任度。

此外,稅收道德還要求企業主動遵守所有適用的稅收法規,其中包括國際公認的稅收標準和最佳實踐案例,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制定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BEPS)。企業應當積極建立健全內部稅務管理制度,確保其全球業務活動完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避免因稅務違規而遭受法律制裁,進而損害企業自身聲譽。

(三)責任與合作:構建全球稅收治理的新格局

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稅收道德所提倡的責任與合作理念,對于應對跨境數字經濟引發的諸多挑戰、重塑國際稅收規則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字經濟催生的稅收問題復雜性與跨國性交織的特征,絕非單一國家能夠獨立解決。因此,加強國際合作成為尋求有效解決方案的必由之路。稅收道德在這一過程中強調了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以及個人應承擔的責任。

從政府層面來看,各國政府需要積極參與到國際稅收規則的制定與修訂工作之中,共同推動構建一個公平且透明的全球稅收治理體系。國際組織,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二十國集團(G20)等,應發揮其平臺作用,協調各國立場,促進稅收政策的全球一致性。企業應承擔起社會責任,依法合規經營,避免采取損害公共利益的稅務規避行為。個人作為納稅人,也應培養正確的納稅意識,依法誠信履行納稅義務。

在稅收道德的引領下,國際社會近年來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OECD提出的全球最低稅率協議便是一例,該協議旨在遏制跨國企業通過在低稅國家設立子公司進行避稅,確??鐕髽I在全球范圍內公平承擔納稅責任。全球130多個國家對該協議的支持,不僅標志著國際稅收規則的重大變革,更是全球稅收治理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現了國際社會在稅收道德方面的共同努力與進步①。

(四)保護弱勢群體利益:稅收道德的人文關懷

在數字經濟跨境發展的大背景下,稅收道德的人文關懷精神顯得尤為重要。稅收道德不僅關注稅收制度的宏觀構建,也強調對弱勢群體利益的保護。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可能會加劇中小企業和本地企業的競爭劣勢,這些企業可能因缺乏跨國運營能力和數字技術優勢而處于不利地位。同時,低收入國家亦可能因跨國公司的避稅行為而遭受嚴重影響,這不僅限制了它們的財政資源,也阻礙了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基于稅收道德要求,政策制定者在設計國際稅收規則時,必須特別考慮這些弱勢群體的實際需求和合法權益。例如,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稅收援助機制,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稅收征管能力,防止稅收流失;或者制定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稅收政策,減輕其稅負,為其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稅收道德在國際稅收規則與合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構建公平、透明、合作的全球稅收體系的基石。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諸多復雜挑戰,稅收道德不僅要求我們關注公平性與正義、透明與合規、責任與合作,還強調對弱勢群體利益的保護。這種人文關懷體現了稅收道德的深層次價值內涵,即在全球化的經濟活動中,確保所有參與者,特別是那些處于不利地位的群體,都能獲得公正的待遇和發展機會。稅收道德有力地推動一個更加包容和平衡的全球經濟秩序的構建,使得每個國家,無論大小,抑或是每個企業,無論強弱,都能夠在公平的環境中展開競爭和謀求發展。這種以人文關懷為基礎的稅收道德理念,無疑是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五、稅收透明度與隱私保護:稅收道德的道德責任與平衡之道

在數字化時代,稅收透明度與隱私保護之間的平衡,已成為稅收道德的重要議題。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顯著增強了稅務機關的征管能力,但也帶來了數據隱私保護的嚴峻挑戰。稅收道德明確要求稅務機關在履行稅收征管職能時,必須嚴格尊重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尤其是隱私權。在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和共享的每一個環節中,稅務機關都應嚴格遵循合法性(確保所有操作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正當性(數據使用必須具有明確目的)以及最小化原則(僅收集實現目標所需的最少數據),防止個人數據的濫用及隱私權的侵犯。在數字化背景下,征稅機關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更深入到道德和法律層面。稅務機關需在數據獲取與個人隱私權保護之間尋求恰當的平衡,這要求制定明確的指導原則和操作規程,確保稅收征管的效率提升不會以犧牲納稅人隱私為代價,從而在保障稅收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促進稅收的公平與正義。

(一)數據隱私保護對稅收征管的要求:確保安全與公平

數據隱私保護對稅收征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數據隱私保護對于確保個人和企業的數據安全與隱私至關重要。稅務管理機構和稅務信息系統的數據安全一旦受到侵犯,可能會導致個人和企業的數據被未經授權的個人或組織訪問、使用或披露,嚴重威脅個人和企業的權益與安全。其次,數據隱私保護對于確保個人和企業的數據不被不當使用或濫用意義重大。稅務管理機構的數據被不當使用或濫用,可能會導致個人和企業的納稅責任與義務被不公平地增加,從而對個人和企業的經濟狀況以及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再者,數據隱私保護對于確保個人和企業的數據不被不當披露尤為關鍵。稅務管理機構的數據被不當披露,可能會導致個人和企業的稅收信息和競爭優勢被泄露,導致個人和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因此,數據隱私保護不僅是個人和企業的基本權利,也是維護稅收公平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國際上,諸多國家和地區已通過立法對數據隱私保護予以規范。如,在美國,《健康保險可攜性和責任法案》(HIPAA)、《家庭教育權利和隱私法》(FERPA)等立法對個人數據保護提出了嚴格要求①。歐盟則通過《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對個人數據保護規定了詳細的條款,包括數據主體的權利和數據處理者的義務。對于稅收征管工作而言,GDPR 規定稅務機關在處理個人數據時必須遵守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原則②,切實保障納稅人的數據權益。

(二)數字經濟對稅收透明度的促進:提高效率與信任

數字經濟對稅收透明度的促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首先,數字經濟可以通過提高數據的可用性和可訪問性來提高稅收透明度。稅務機關可以使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來收集、存儲和公布稅收信息,不僅有助于稅務機關更有效地監督和管理稅收征收和支付情況,還能使納稅人更方便地獲取稅收信息,提高納稅人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其次,數字經濟可以通過提高信息的可驗證性和可追溯性來提高稅收透明度。稅務機關利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來跟蹤和記錄應稅交易和活動,這為稅務機關更有效地檢查和驗證稅收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夠有效減少稅收欺詐和逃稅等違法行為。最后,數字經濟可以通過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眾問責性來提高稅收透明度。征稅機關可以使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向公眾發布稅收信息和報告,增加公眾對稅收制度及其實施的信任和支持,促進稅收公平性和有效性的實現。

如在愛沙尼亞,政府推行了全面的電子政府建設,稅收系統實現了完全的數字化。納稅人可以通過電子系統在線完成納稅申報、繳納稅款等操作,稅務機關也可以實時監控和分析稅收數據。這種高透明度和高效率的稅收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納稅人的滿意度和合規性。

(三)數據合規性與稅收征管:確保準確與公平

數據合規性與稅收征管是兩個相互關聯的重要方面,二者對于構建一個公平、透明和高效的稅收體系至關重要。數據合規性是指個人和企業在稅務信息管理和交流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既定標準。稅收征管是指征稅機關在稅收征收和管理過程中執行其職責和權利。數據合規性對于確保稅收征管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個人和企業不遵守相關規定和標準,可能會導致稅收信息失真或殘缺,從而妨礙稅收征管。同樣,稅收征管對于確保個人和企業嚴格履行稅收責任和義務,發揮著保障與監督作用。如果稅務機關在稅收征收和管理過程中沒有履行其職責和權利,也可能會導致稅收信息不準確或不完整,最終對個人和企業的經濟狀況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需要通過制度創新、技術賦能和法律保障等多維度舉措,在保護個人隱私與維護公共利益之間尋求動態平衡,構建既能確保征稅準確性與公平性,又能維護數據安全的現代稅收治理新模式,為數字經濟時代稅收體系的穩健運行筑牢根基。

以澳大利亞為例,澳大利亞稅務局(ATO)通過實施嚴格的數據合規性措施,確保納稅人的信息準確無誤。同時,ATO采用先進的分析工具和技術,實時監控和分析稅收數據,確保稅收征管的準確性和公平性,為澳大利亞稅收體系的良好運轉提供堅實支持。

(四)平衡之道:數據隱私與稅收透明度的協同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隱私與稅收透明度已成為稅收治理的雙重核心命題,二者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制衡,深刻體現了現代稅收治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對于稅務機關而言,需要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兼顧數據隱私與稅收透明度。數據隱私保護是維護個人和企業權益的基礎,而稅收透明度則是確保稅收公平和效率的關鍵。稅務機關通過實施有效的數據隱私保護措施,可以確保個人和企業的數據安全和隱私,同時也可以通過提高稅收透明度來促進稅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優化稅收資源配置。具體而言,稅務機關可以采用加密技術、匿名化處理、最小化數據收集等措施來保護納稅人數據,同時利用區塊鏈、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提高稅收征管的透明度和效率。此外,征稅機關還可以通過建立數據共享和交換機制,與其他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服務商合作,提高稅收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確保數據的安全和隱私。

以瑞典為例,其稅務機關積極與銀行和其他政府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通過共享納稅人的金融數據和社保數據,提高了稅收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瑞典稅務機關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和匿名化處理措施,確保納稅人的數據安全和隱私。

稅收道德在數字化時代面臨著數據隱私與稅收透明度之間的平衡挑戰。征稅機關必須在確保稅收透明度的同時,尊重納稅人的隱私權,避免濫用個人數據。通過建立健全的數據隱私保護機制,提高數據合規性,促進稅收征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時提高納稅人對稅收制度的信任度和合規性。未來,稅務機關應繼續探索數據隱私保護與稅收透明度之間的平衡之道,利用數字化工具和平臺提高稅收征管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時確保納稅人的數據安全和隱私得到妥善保護。

六、數字經濟時代稅收道德的多維發展趨勢:稅收道德研究的前瞻視野

在數字經濟與技術的迅猛推進下,稅收道德研究正經歷深刻變革。本文從全球稅收治理、技術創新、共享經濟、環境保護、稅收教育五個維度,深度剖析稅收道德的未來發展趨勢,試圖為理論與實踐提供前瞻性指導。

(一)全球稅收治理與稅收道德:構建公正透明的國際秩序

隨著數字經濟的全球化進程加速,跨國交易日益頻繁,數據流動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這使得全球稅收治理面臨著極為復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全新局面。為有效應對跨國企業利用數字技術進行避稅、逃稅,國際社會迫切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制定適應數字時代的國際稅收規則,確保全球范圍內的稅收公平與合理分配。稅收道德所秉持的核心原則—一尊重各國稅收主權、保障納稅人權益、維護全球稅收公平—一在這一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國際稅收合作機制的完善與創新,不僅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公正、透明的全球稅收秩序,也為各國提供了應對數字時代稅收挑戰的有效途徑。

(二)技術創新與稅收道德:引領稅收征管現代化

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正深刻改變著稅收征管的方式與效率。智能化稅收系統與區塊鏈稅收平臺的興起,顯著提升了稅收征管的精確度與透明度,為納稅人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服務體驗。然而,這些技術進步也伴隨著一系列道德挑戰,例如算法偏見、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稅收道德研究必須緊跟技術發展的前沿步伐,積極倡導在稅收領域審慎應用技術創新成果,確保技術進步既能促進稅收征管現代化,又能充分尊重與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此外,建立有效的監管框架,防范技術濫用,也是稅收道德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三)共享經濟與稅收道德:塑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共享經濟的興起,對傳統商業模式與勞動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為稅收道德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共享經濟平臺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非傳統就業形態,在此情形下,如何界定平臺經濟參與者的納稅身份,明確其應承擔的納稅義務,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此情境下,稅收道德需重點關注平臺責任的界定、勞動者權益的保護以及公平競爭原則的落實,以確保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與稅收公平。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稅收框架,既可避免稅收漏洞,防止稅收流失,又能激勵創新與創業,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公正的雙重目標。

(四)環境保護與稅收道德:推動綠色發展的稅收引擎

在數字經濟時代,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稅收作為調控市場行為、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工具,其在環境保護領域的角色日益突出。綠色稅收、碳稅等環境友好型稅收政策,不僅是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污染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動經濟社會向低碳、循環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驅動力。稅收道德在此背景下,應大力弘揚可持續發展、代際公平與共同責任的價值理念,積極倡導通過稅收手段引導綠色消費與生產方式,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稅收教育與稅收道德:培養納稅人的道德素養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對納稅人的稅法知識儲備與道德素養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數字經濟時代,納稅人不僅需要熟知基本的稅法常識,還應掌握數字經濟下的特定稅收規則。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起納稅人對稅收道德的深刻認知與自覺踐行意識。稅收教育在此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傳授稅法知識,更注重塑造納稅人對稅收制度的信任與支持,以及對稅收道德的內在認同。通過開展系統化的稅收教育,既能提高納稅人的遵從度,還能促進社會整體對稅收公平與正義的理解與尊重,為構建健康、穩定的稅收環境奠定堅實的基礎(王寶順,2021)。

稅收道德作為連接政府與民眾、經濟與社會的橋梁,其重要性在數字時代愈發彰顯。在全球化與數字化交織的大背景下,稅收道德研究必須緊密關注全球稅收治理、技術創新、共享經濟、環境保護以及稅收教育等多領域的動態變化,以科學、系統的理論為依托,為稅收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提供指導,助力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通過強化稅收道德教育與實踐,政府不僅能夠提升稅收征管的效率與公正性,更能贏得民眾的廣泛認同與支持,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力量。在數字經濟時代,稅收道德已然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規范準則,更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顯著標志,其對于構建開放、包容、公正的社會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庇古,阿瑟.福利經濟學[M].朱決,張勝紀,吳良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

[2]布坎南,詹姆斯,塔洛克,戈登.同意的計算:憲政民主的邏輯基礎[M].陳光金,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弗里斯比,多米尼克.權力的鑰匙:世界稅收史[M].劉生孝,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

[4]凱恩斯,約翰·梅納德.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高鴻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李嘉圖,大衛.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6]盧梭,讓-雅克.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7]洛克,約翰.政府論[M].葉啟芳,瞿菊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8]羅爾斯,約翰.正義論[M].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9]馬斯格雷夫,理查德.財政理論與實踐[M].茍燕楠,譯.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2.[10」馬歇爾,阿爾弗雷德.經濟學原理[M].朱志泰,陳良璧,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11]穆勒,約翰.政治經濟學原理[M].朱泱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2]皮凱蒂,托馬斯.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3]任超,翁盈盈.數字經濟背景下常設機構稅收關聯度的弱化與應對[J].稅收經濟研究,2023,(4).

[14]森,阿瑪蒂亞.以自由看待發展[M].任賾,于真,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15]斯密,亞當.國富論[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16]王寶順,謝立成.電子商務發展與增值稅地區間分配[J].經濟學動態,2024,(9).

[17]王寶順,徐綺爽.對我國數字服務交易試行消費地征稅原則的思考[J].稅務研究,2021,(12).

[18]王寶順.數字經濟下強化稅收意識和稅法知識的思考[J].稅收經濟研究,2021,(5).

[19]王勁楊.經濟數字化背景下跨境營業利潤征稅規則改革的困境與解決思路——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分析[J].稅收經濟研究,2021,(1).[20]Alm J,Torgler B.Culture Differences and Tax Mora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Europe[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6,(2).[21]Samuelson P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1954,(4).

(責任編輯:衍一)

猜你喜歡
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經濟”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6
夜經濟 十人談 激蕩另一種美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經濟下行不等同于經濟停滯
中國外匯(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分享經濟能給民營經濟帶來什么好處?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懷舊經濟”未來會否變懷舊?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91色在线| 91系列在线观看| 97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制服无码网站| 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亚洲视频a|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欧美极品|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色九九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日韩无码白|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91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一级片一区|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99久久精彩视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a级毛片免费网站|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黄色在线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88av在线播放| 91视频首页| 91视频区|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亚洲美女操|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毛片网站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