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概況
1.1 協同實踐
協同是指借助各種力量來實現作戰效益最大化。協同實踐是指有效地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為發展對象提供相應的實踐平臺。近幾年,協同實踐這一理念在教育領域中備受推崇和青睞,不僅符合教育者的管理需求,也為教育、企業發展等各個領域資源協調提供指導方針。
1.2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
設計測繪制圖是環境設計專業中重要的基礎學科。通過引導學生對實物進行考察、信息收集、整合、實踐等,在學與用之間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將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踐有效結合起來,保證學生掌握正投影法投影原理來繪制設計圖,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1]
2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的優越性
2.1專業教學順應時代發展新要求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源源不斷地為社會發展貢獻新鮮“血液”,高校教師要結合時代發展和行業需求對校內專業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從而夯實學生的基本功,為社會發展貢獻優質人才。
環境設計專業作為人居環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建筑設計技術、人文藝術科學及城市景觀等領域,專注于室內外人居環境設計研究與環境營造實踐。環境設計專業的設置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素養人才,既具備過硬的環境設計技能,也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精神,是向社會輸送的高層次應用型設計人才。
2.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課程的設置,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增強其實踐能力,提升其綜合技能。該課程具有綜合性、跨學科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協同實踐理念為出發點,秉持實踐為主的原則,提高學生收集測繪信息、構建立體教學模型、訓練形體分析等能力,全方位、立體化、多渠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
2.3整合社會資源釋放教育潛能
實際調研顯示,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多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室內聽,教師手把手引導學生繪制“設計測繪制圖”。在此模式下學生掌握了相應的設計測繪技能,但是由于缺乏實踐,動手能力較弱,人職后常無所適從。
近年來,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對自身的綜合技能和職業素養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高校教學模式也要與時俱進。協同實踐教育模式應運而生,學校教師緊密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和行業需求,挖掘并探索社會資源,調動社會各方的力量,為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測繪制圖”提供實踐平臺,充分整合社會資源,以教育為著力點,搭建教育與經濟、科技、生態等各領域綜合發展的平臺。
3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較弱
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學生與教師的有效配合。但當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理論與實踐脫節尤為突出,表現為“學無所用\"或者“學習難以致用”理論與實踐難以有效融合,阻礙了教學開展。
究其原因,則在于部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較弱,邏輯思維不強,即使學會了理論,但在實際操作中依舊漏洞百出,無法將理論技能嫻熟地應用于社會實踐中。再加之幾何圖中的畫法、投影等知識理論屬于“設計測繪圖\"中的“難、硬、艱”,學生易喪失信心、喪失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3.2課程設置不合理
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交叉性、跨學科、多領域。在課程設置上應秉持嚴謹、專業、科學、負責的態度。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該課程設置問題多,如教材設置不規范、不合理等。
環境設計專業常參照土木工程專業或者建筑工程專業設置教材,這種選材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將制圖基礎原理和建筑制圖規范細則闡述出來,但就環境設計領域而言,適用范圍較小,內容不夠詳細,導致學生無法將自身專業技能充分表現出來,無法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充分顯現出來。
3.3 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師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航人”,其教學素養影響教學質量。教學需明確教學目標,為后期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和指引,推動教學方式、教學技能等不斷創新優化。
部分教師在對環境設計“設計測繪制圖”課程設置目標時存在問題,教學目標含混不清,或將其作為考核指標,或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未將內容傳授、學生素養提升、社會發展等要素有機統一作為教學目標統籌兼顧。教學目標不統一,教學效果各異,不利于教學管理系統化、規范化。
4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策略
4.1以興趣為著力點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協同實踐理念引導下,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繪制相應的圖形。比如以學生興趣為導向,以“舊別墅改造”為研究項目,帶領學生開展針對性的信息收集、整理等相關工作。這一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深人分析建筑結構,也可于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構造能力,塑造其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組合體拼接訓練,掌握形體分析要點。
此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作圖方法、工具使用和繪圖技巧,熟練運用現代化圖形技術,為畫法幾何、投影圖等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4.2延伸課程結構設置鏈條
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工作的開展既需要合理設置課程目標,也需要拓展課程內容和結構,延長產業鏈,擴大輻射范圍。
(1)環境設計專業教師要與時俱進,借鑒國內外教學經驗,并將環境設計專業課程與AutoCAD課程緊密聯系起來,將AutoCAD課程中的軟件基礎知識、操作命令、手繪制圖等內容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強化學生的繪圖技能,夯實繪圖基本。
(2)教師要結合時代發展趨勢、行業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職業需求等合理設置教學目標,為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方針和導向。綜上所述,高校要結合教師教學特點、學生學習成效,科學合理地調整環境設計專業教學計劃,既保證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能,也使學生的繪圖流程更為嫻熟。
4.3理論教學與施工內容相結合
為實現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教師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既要設置理論課程,也要增設實踐教學內容。比如繪制節點詳圖,通過對其知識理論、重要性等內容進行充分細致地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室內設計施工技能。
從教學方面而言,節點詳圖往往是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對學生的繪圖技能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學生要明確室內墻、頂、地、柱面等部位的形狀、結構、材料、尺寸規格和工藝做法。因此,教師要設置裝飾材料構造和施工的課程等,保證標準工藝做法相統一。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項自驅動教學,深入引導學生全面了解場地空間、材料、施工工藝等,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多維度思考,為后期繪圖工作的開展奠基。除此之外,高校教師也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與社會企業進行協作,搭建“教與學”“用與行”共育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同時為企業篩選高質量人才。
4.4設計后期開設模型制作體驗式教學
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既要保證前期的教學工作,也要維系后期的教學成效,鼓勵師生全程參與,充分凸顯環境設計教育的優勢和價值。
為保證教學工作高質量開展,高校教師需要進行系統整合。在設計后期,可通過制作模型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教學成果,通過對公共設施材料和工藝的系統性學習,有效銜接材料與設計,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將環境設計“設計測繪制圖”知識技能可視化、具象化,于學與行之間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此同時,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使其根據實際需求有效地繪制方案。
5結語
協同實踐背景下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測繪制圖\"教學工作的開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環境設計人才的良策。高校教師要審時度勢,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特點、行業狀況等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科學嚴謹的篩選教材,將理論教學與施工內容相結合,設計后期要開設模型制作體驗式教學,確保學生在學與行之中感悟并體會教育的價值和魅力,激發自身的創造力,從而為社會發展設計出高質量的建筑方案,為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鵬,王奇,洪春英.環境設計專業造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6) :115-117.
[2]郭浩原,封華.環境設計專業CAD教學改革及適應性研究[J].設計藝術研究,2021,11(6):109-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