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8.025
廣西博白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降水量 1 327.8mm 。農業是博白縣的支柱產業,2022年博白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226萬 hm2 ,甘蔗、木薯及各種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但受耕地分散、水資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影響,加之長期以來主要采用傳統大田漫灌等效率低下的灌溉方式,造成大量農業用水被浪費,加劇了當地的農業用水壓力。科學合理的節水灌溉技術不僅能顯著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減少水資源浪費,而且有利于發展節約、適度、綠色的生產方式,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1博白縣農田節水灌溉概況
博白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雖雨量豐沛,但由于耕地分散、水資源分布不均等,農田灌溉一直是當地農業生產面臨的難題。傳統的大田漫灌方式用水量大、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水資源的浪費。近年來,博白縣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先后建成金豐浩綠色粉蕉產業示范區等5個高效節水灌區,通過創建節水型單位、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等舉措,農業用水利用率不斷提升[1]。據統計,2021年博白縣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1,萬元地區生產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20年下降 5.5% 和 5.6% 。但總體上博白縣仍面臨用水總量大、灌溉效率不高的問題,急需進一步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農田節水灌溉技術,以緩解農業用水壓力,實現農業發展與資源節約的有機統一。
2博白縣常見農田節水灌溉技術
2.1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是指將水通過管道輸送到田間,利用動力裝置產生一定壓力,使水通過噴頭噴灑到作物區域,實現均勻灌溉。噴灌技術主要分為固定式噴灌和移動式噴灌兩種形式。固定式噴灌噴頭固定不動,通過調節噴頭轉動的角度和噴射強度來控制灌溉范圍和強度。這種方式投資較少,操作簡便,適用于小面積精細化管理的作物種植。移動式噴灌則主要用于大田作物,可在作物行間移動作業。博白縣金豐浩綠色粉蕉產業示范區采用的就是移動式噴灌系統,可實現對整個示范區的均勻灌溉。該示范區采用每10d灌溉1次、每次 4h 的灌溉制度,每 667m2 年灌溉用水量約為 1200m3 相比傳統的漫灌方式節水 40% 以上。噴灌技術不僅灌溉均勻,還可有效減少水分蒸發損失,提高水肥利用率。目前,移動式噴灌技術在博白縣已廣泛應用于粉蕉、甘蔗、各類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
2.2 微灌技術
微灌技術是指通過微噴灌噴頭或微滴頭將水精準、均勻地輸送到作物根區。在博白縣,微灌技術主要應用于設施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等。以博白鎮春石村番茄種植基地為例,該基地采用微噴管件組合而成的微灌系統,可根據番茄生長周期,分苗期、開花結果期、成熟期3個階段分別控制微噴時間,實現精準灌溉[2]。與傳統漫灌或噴灌相比,微灌可大幅節約用水,每 667m2 番茄年灌溉用水量僅需 800m3 左右,節水率在 50% 以上。同時,微灌可有效減少肥料流失,提高田間作業效率。
2.3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是指通過管道和滴頭使水緩緩滲入土壤,直接供給植株根系所需水分。這種精準高效的灌溉方式在博白縣主要應用于經濟作物和設施蔬菜種植。以博白縣設施蔬菜種植為例,采用滴灌技術后,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特性確定合理的灌水制度,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在 65%~80% 的適宜范圍,產量可提高 20%~30% 。與傳統漫灌方式相比,滴灌技術可節水 30%~50% ,節水效果十分顯著。目前,博白縣已在20多個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和3個甘蔗種植基地推廣應用滴灌技術,覆蓋面積達 133.33hm2 。
3 博白縣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農民認知度較低
長期以來,博白縣農民習慣于采用傳統的大田漫灌等粗放的灌溉方式,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足。部分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統的了解,難以熟練掌握操作要領;也有不少農民存在觀念保守、思想僵化的問題,對新興節水灌溉技術持觀望態度,不愿主動嘗試和接受;個別農民由于缺乏長遠眼光,過于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對節約用水的重要意義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農民認知程度低下,制約了節水灌溉技術在博白縣的深入推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現代化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進程。
3.2 資金投入不足
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技術需要大量資金,用于購置噴灌、微灌、滴灌等設備設施,以及進行管網和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技術培訓等。但由于博白縣經濟能力有限,財政預算括據,難以為農田水利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當地農戶大多個人投資能力有限,缺乏購買和維護先進設備的資金實力[3。加上金融機構對農業投資欠缺熱情,農村地區缺乏有效的社會融資渠道,導致節水灌溉事業發展步履維艱。資金缺口的持續存在,不僅延緩了新技術在田間地頭的推廣步伐,也影響了已建成工程的正常運轉,阻礙了節水灌溉事業的整體發展。
3.3 農業布局不合理
當前,博白縣種植地塊仍然較為分散,且種植結構單一,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較大,與有限的水資源稟賦嚴重失衡。耕地分散給管網鋪設和統一調度帶來很大困難,導致節水灌溉設施無法充分發揮效用。高耗水種植業的過度發展,如甘蔗、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持續擴大,加劇了供需矛盾,加重了農業用水壓力。同時,一些種植大戶和農戶對作物用水量和灌溉制度把控不力,盲目用水現象時有發生,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
3.4專業人才匱乏
推廣落實節水灌溉技術,需要大量掌握農業水利、農藝學、設施工程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負責技術指導、設備維護、管理服務等工作。然而,當前博白縣農村地區節水灌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明顯不足。由于鄉村地處偏遠、生活條件相對落后,高素質人才外流嚴重,優秀的農業科技人員很少愿意長期留在博白縣農村地區從事基層工作。同時,博白縣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學習先進農業技術的能力有限,難以掌握節水灌溉技術的實際操作。加上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造成農村基層人才斷層,無法滿足技術推廣的需求。
3.5科技創新能力弱
長期以來,博白縣在農田節水灌溉領域缺乏前瞻性的科技規劃和引領,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嚴重滯后,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當地高校科研機構對農田節水灌溉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不夠,相關科研投入嚴重匱乏,難以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同時,缺少完善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科研成果與實際生產需求存在脫節,轉化應用效率低下。此外,地方政府對科技創新的引導支持力度不夠,龍頭骨干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起步較晚,創新主體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了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實施效果。
4博白縣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策略
4.1加強示范引領,提高農民認知水平
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技術的認知水平,是推廣工作的重中之重。博白縣要通過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示范活動,讓農民切身體會先進技術的實際效果,從而樹立節水灌溉意識。可在適宜的農村地區規劃建設一批節水灌溉技術示范基地,集中展示微灌、噴灌、滴灌等多種節水灌溉模式的實際運行過程,邀請農戶到現場觀摩學習。同時,在種植業為主導產業的重點村寨選取典型戶,支持其優先應用節水灌溉設施,在田間地頭現場演示操作流程及展示使用效果,以農戶能夠親身體會的方式展現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勢[4。示范點還可作為宣傳基地,定期組織專家講解節水灌溉知識,解答農戶疑慮,提升他們的認知度。不斷深化示范引領,用生動的實踐說明問題,必將有力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為推廣應用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4.2創新投融資機制,拓寬資金保障渠道
博白縣要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將農田節水灌溉工程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專項預算安排專款專用。同時,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可依托政府主導,探索建立政銀企合作機制,充分發揮銀行在項目融資、風險分擔等方面的優勢作用;也可嘗試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項目資產證券化等創新實踐,拓展融資空間。此外,地方政府可結合實際利用市場化手段,通過發行專項債券、設立專項基金等多種形式撬動社會資本,形成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的資金合力。
4.3優化農業結構,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根據博白縣水資源稟賦,立足當地實際,科學評估不同農作物的耗水量,合理規劃種植結構和布局。1)積極推進土地整治,通過土地復墾,提高土地集中連片程度。同時,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2)立足當地農業發展實際,合理確定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的種植比例。對于部分高耗水但經濟價值較高的經濟作物,可通過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等方式來節約用水;對于部分低效經濟作物,可適度壓縮種植規模。同時,結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可因地制宜發展旱作農業,選育和推廣抗旱節水作物品種,從源頭上減少農業用水需求[5]。3)堅持最嚴格的用水管理制度,推行定額管理和計劃用水,科學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作物用水定額,規范農戶用水行為,避免水資源浪費。
4.4加強人才培養,打造專業化人才隊伍
博白縣要高度重視節水灌溉技術人才培養,持續加大投人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可在當地農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一批掌握農業水利、設施工程等綜合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定期面向農村基層開展專題培訓,邀請專家學者對農民進行系統指導,傳授節水灌溉技術理論與實操技能。改善農村人才工作生活環境,提高薪酬待遇水平,為高素質人才長期扎根鄉村創造有利條件,不斷充實壯大人才隊伍。此外,進一步健全激勵機制,對在農田節水灌溉事業中有突出貢獻的人才予以表彰獎勵,形成正向激勵。
4.5加強科技支撐,賦能節水灌溉發展
博白縣應充分發揮科技在節水灌溉領域的支撐作用,推動節水灌溉技術不斷創新升級。1)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開展與農田節水灌溉相關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持續推進節水灌溉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創新。2)主動對接國家和自治區相關科技計劃,積極承接科研項目,推動科研成果在當地的轉化應用。3)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機制,促進多方力量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主體作用,整合優勢科技資源,打造節水灌溉技術創新平臺。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能夠不斷增加農田節水灌溉的科技含量,為可持續用水保駕護航。
5結語
推廣農田節水灌溉技術,對緩解博白縣用水矛盾、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效益、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博白縣應因地制宜選擇技術模式,科學合理地設計灌溉系統并制定灌溉制度,加強運行維護管理;同時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創新投融資機制,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布局,加大科技研發與推廣應用力度,為農田節水灌溉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通過全方位的系統推進,必將有效提高博白縣農業用水效率,充分釋放節水潛力,最終實現節水、節肥、節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張良.廣西桂林建設高標準農田助力鄉村振興[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0(12):38-39.
[2] 梁素娟.柳州市“十三五”農田灌溉節水成效分析評價[J].廣西水利水電,2021(2):101-103.
[3] 張燕.農田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與技術要點分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4(6):56-57.
[4] 李賓.農田節水灌溉技術的政策支持與推廣策略[J].黑龍江糧食,2024(2):55-57.
[5] 楊艷,馬升.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推廣[J].河北農機,2024(4):166-168.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