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27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8.028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田水利工程在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甘肅省重要的農業地區,慶陽市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促進當地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仍存在諸多問題,如規劃設計不夠科學、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工程建設質量不高等,嚴重制約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效益發揮。筆者將深入分析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為提高當地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水平,促進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現狀
慶陽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屬于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相對匱乏,2022年僅為7.39億 m3 ,人均水資源量 342m3 。近年來,慶陽市積極推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致力構建“一縱三橫、百湖千池”水網建設體系,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截至2023年,慶陽市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20萬 hm2 ,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15.71萬 kW ,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了基礎[1]。為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慶陽市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水利項目,如巴家咀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甜水堡調蓄引水工程、揚黃提質改造工程等。同時,積極開展農村供水保障項目,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供水規?;脑臁T谒帘3址矫?,慶陽市實施了多項工程,包括黃土塬面保護工程、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淤地項建設工程等。此外,慶陽市高度重視智慧水利建設,實施了智慧水利新基建項目,打造“ 1+1+1+8′′ 智慧水利產業體系。然而,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為此慶陽市正努力創新管理模式、加大投資力度、提升技術水平等,以期不斷改善農田水利條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2 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
2.1規劃設計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
在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規劃設計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是一個突出問題。1)部分項目的規劃設計未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和水文特征等。慶陽市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形復雜,降水分布不均,但一些規劃設計方案簡單照搬其他地區的經驗,未能因地制宜,導致工程實施后效果不佳。例如,2021年慶陽市慶城縣慶城鎮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設計單位未充分考慮當地的土壤侵蝕特點和季節性降水集中的特征,導致部分灌溉設施在雨季遭到破壞,影響了工程的整體效益[1]。2)部分項目的規劃設計缺乏系統性思維,未能統籌考慮農田水利工程與周邊生態環境、農業生產、鄉村發展等因素。一些項目過分關注單一目標,如僅注重灌溉面積的擴大,而忽視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等綜合效益。這種片面的規劃設計導致工程建成后難以發揮多重功能,無法滿足當前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多元需求。
2.2 前期勘察工作不足
在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前期勘察工作不足是一個嚴重制約工程質量和效益的問題。1)部分項目的勘察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深人細致的實地調查??辈烊藛T往往只是走馬觀花式地進行表面考察,未能全面收集和分析項目區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水文條件等關鍵數據。這導致后續設計工作缺乏可靠的數據支撐,增加了工程實施的風險。2)前期勘察易忽視與當地農民和基層組織的溝通交流,未能充分了解實際需求和潛在問題。例如,2022年慶陽市華池縣悅樂鎮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由于前期勘察時未充分考慮當地村民的用水習慣和季節性需求變化,工程建成后水量分配不合理,旱季供水不足,而雨季又存在水資源浪費的問題[2。這不僅降低了工程的使用效率,還引發了村民的不滿,影響了工程的社會效益。
2.3資源配置不合理
在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資源配置不合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1)水資源分配不均衡,未能充分考慮各區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規劃。一些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存在浪費現象,而水資源匱乏地區卻難以得到有效補給。例如,2023年慶陽市實施的“百萬畝高標準農田節水補充灌溉工程”,部分灌溉設施投入使用后閑置,而一些急需灌溉的農田卻未能得到及時覆蓋,造成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問題[3]。2)資金投入分配不合理,未能做到“精準滴灌”。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獲得過多資金支持,而一些小型但對當地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的水利設施卻因資金不足而難以實施或維護。這種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不僅無法滿足慶陽市各地區均衡發展的需求,而且造成部分水利設施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降低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效益。
2.4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足
在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足是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1)部分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忽視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在追求灌溉面積擴大和農業產出增加的同時,部分項目的規劃設計未能充分考慮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導致水土流失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2)一些水利工程的設計未能充分融入生態理念,缺乏對自然生態過程的尊重和利用。例如,2021年慶陽市正寧縣宮河鎮實施的小型水庫工程,設計時過于注重蓄水功能,忽視了對原有河道生態的保護,導致水庫建成后上下游生態連通性被阻斷,魚類等水生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周邊濕地生態系統也受到嚴重影響[4。這不僅降低了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還引發了當地居民對環境變化的擔憂。
3 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問題的對策
3.1提高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為提高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慶陽市可從2方面著手。1)加強對當地自然條件的深人研究和分析。在規劃設計階段,慶陽市可組織專業團隊對慶陽市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水文條件等進行全面調查和評估。特別要注意黃土高原溝壑區的特殊性,如土壤侵蝕嚴重、降水分布不均等問題?;谶@些調查結果,因地制宜地設計方案,避免簡單照搬其他地區經驗。例如,針對慶城縣慶城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設計更加適應當地季節性降水特征的排水系統,并采用加固措施來提高灌溉設施的抗沖刷能力[5]。2)推行綜合性、多目標的規劃設計理念。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不僅要考慮灌溉效益還要統籌兼顧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鄉村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可以采用“生態 + ”的設計理念,將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廊道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等相結合,實現多功能復合利用。例如,在設計灌溉渠道時,可同時考慮其在改善局部生態環境、提供景觀功能方面的作用。此外,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邀請農業農村、環保、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參與規劃設計,確保方案能夠滿足多元化需求。通過實施這些措施,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將得到顯著提升,工程能更好地適應當地實際情況,發揮綜合效益。
3.2 加強前期勘察工作
為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前期勘察工作,慶陽市可采取2項措施。1)建立全面深入的勘察制度和標準。制定詳細的勘察工作指南,明確規定勘察的內容、方法和深度要求。組建專業的勘察隊伍,配備先進的勘察設備,如地質雷達、無人機等,確保能夠全面收集和分析項目區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水文條件等關鍵數據。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嚴格把控勘察工作質量。2)加強與當地農民和基層組織的溝通交流。在勘察階段,慶陽市可組織多次實地走訪和座談會,充分了解當地居民的用水需求、農業生產習慣和季節性變化。建立“農民參與”機制,邀請當地農民代表參與勘察過程,收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針對華池縣悅樂鎮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在前期勘察時預測用水需求,考慮季節性變化因素,設計靈活的供水方案。同時,可以引入信息化手段,如建立用水需求調查APP,實時收集和分析居民用水數據,為工程設計提供精準依據。通過實施這些措施,慶陽市可以顯著提高前期勘察工作的質量和針對性,為后續的規劃設計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最終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效益和社會滿意度。
3.3優化資源配置
為優化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資源配置,慶陽市可從2方面著手。1)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機制。制定全市統一的水資源配置規劃,基于各區域的實際需求、農業發展規劃和生態保護要求,合理分配水資源。引入水資源承載力評估制度,確保水資源分配與當地承載能力相匹配。針對“百萬畝高標準農田節水補充灌溉工程”中出現的問題,慶陽市可以采用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統,實現精準灌溉。例如,利用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根據土壤情、作物需水特性和天氣預報等因素,動態調整灌溉計劃,避免水資源浪費和灌溉設施閑置。同時,推廣水權交易制度,允許水資源在不同區域、不同用途間有償調劑使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2)優化資金投人結構,實現“精準滴灌”。建立多元化的農田水利工程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緩解資金壓力。制定科學的項目評估體系,綜合考慮工程規模、受益面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等因素,合理分配資金。對于小型但重要的農田水利設施,可以設立專項資金池,確保其建設和維護資金。此外,可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定期評估項目實施效果,根據評估結果動態調整資金分配。通過實施這些措施,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將得到顯著提高,實現水資源和資金的高效利用,促進各地均衡發展。
3.4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為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慶陽市可采取2項措施。1)將生態效益評估納入工程規劃設計的核心環節。建立完善的生態影響評估體系,在項目立項階段進行全面的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引入“生態補償”機制,要求工程設計方案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制訂相應的生態修復和補償措施。例如,可以在工程預算中設立專門的生態保護基金,用于支持周邊生態系統的修復和維護。對于像正寧縣宮河鎮小型水庫工程這樣的項目,可以要求設計方案中包含生態廊道、魚道等設施,確保河道生態連通性不受破壞。同時,推廣“綠色基礎設施”理念,將水利工程與生態景觀、濕地保護等有機結合,實現工程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2)推行“生態優先、自然恢復”的設計理念。鼓勵采用生態型水利工程設計,如生態堤岸、生態護坡等,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利用自然生態過程。引入“生態水利”設計標準,要求工程設計充分考慮當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需求。例如,在水庫設計中,可以采用分層取水技術,模擬自然河流的水溫和水質變化,減少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此外,可以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邀請生態專家參與工程設計過程,確保生態理念得到充分體現。舉辦生態設計競賽等活動,提高設計單位的生態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實施這些措施,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將得到有效提升,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4結語
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存在規劃設計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前期勘察工作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提高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加強前期勘察工作、優化資源配置及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等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于提升慶陽市農田水利工程的整體效能,為當地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保障。未來,慶陽市應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推廣智慧水利,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促進多方參與,最終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統一。
參考文獻:
[1] 王旭.淺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農業,2024(12):70-71.
[2] 穆長軍.高標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作用、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裝備,2024(2):103-104.
[3] 王濤.淺談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災害研究,2024,14(3):268-270.
[4] 楊勇.基于糧食安全的農田水利灌溉與排水工程建設方案研究[J].水利科技與經濟,2024,30(8):117-121.
[5] 呂波.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10):126-128.
(責任編輯:劉寧寧)